粽子,小兰只见过,从没有吃过。
姚花和崔大壮以前买来吃,她和小毅还把吃完扔掉的叶子捡起来,还以为是棒子叶,后来发现是苇子叶。
老板笑起来眉眼弯弯,小两口车子后面驮着豆腐机,这东西不便宜。然而小两口穿着很普通,吃面也选择了最便宜的清汤面,啥也不舍得加,只加了点自己带的辣椒油。小两口的口音更偏北,估摸着是铃乐县的人。
“是啊,这不马上端午了,我包着粽子放店里卖!”
“买的人多吗?我就听说过吃粽子,但没怎么见过,书里不说南方人爱吃嘛?”小兰有点好奇,大泉买的书是这样说的。
店主扑哧笑了,“那是以前!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就爱吃点新鲜的。我去年就卖过,可好卖了,价格不贵,人们就是吃个新鲜。”说着她起身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粽子,还冒着热气呢。
“要不尝尝?今天的第一锅。”她笑着邀请。
小兰赶忙摆手,“不了姐,我吃饱了。”
她其实有点想吃,可镇舍不得花钱了。她心里想着,多看看,看仔细些,能不能也做点卖呢?
店主猜出小兰肯定家里也是做小买卖的,买豆腐机,家里肯定是卖豆腐的。做豆腐辛苦啊。
“要不这样,”
店主指了指小兰放桌上的辣椒油。“我闻着辣椒油格外香,是你自己做的吧。”
“对,是我自己熬的,我们爱吃辣,没有它吃饭都不香。”
店主有了主意,“咱们换换吧,两个粽子,换你剩下的辣椒油。你们也不吃亏,我这粽子里放的是糯米,还有红枣。”
小兰和汪泉对视了下,觉得也可以。反正辣椒油大家都会做,只是做出来的口味有差别,根本不是啥秘密。
“好啊!”
双方就愉快的吃到自己想吃东西。
第一次吃粽子,小兰觉得里面的米口感软糯,有一种米香,红枣很甜,比想象中好吃!
店主尝了口辣椒油,也忍不住感叹好吃啊。她觉得自己大概能复刻出来,即便是味道不完全一样,但也不会很差。到时候就放店里,吃面可以免费加,也算是店里的特色之一。这样想着,她觉得自己有点占便宜了。
“妹子,我看你买了豆腐机,家里做豆腐卖豆腐的吧。你要不也做点粽子卖吧。就端午前这几天,真的很好卖!我说给你咋做。”
店主说出这话心里舒坦了。她在心里衡量过,粽子这东西,想做可太简单了,她如此提议,不过就是卖个人情。
小兰眼睛骤然一亮,她有点不敢相信,“姐,那可太好了。”
在第一次炸果子失败后,小兰就意识到,书里虽然有方子,但是吧,也不是完全对。如果让汪泉来说,那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有些技巧是需要在经验中摸索。
面馆老板树洞额就是自己的实操经验:“做粽子主要就是准备好糯米和粽子叶,糯米你就去旁边商场买,从第二个门洞进去,北面第三家,店主是个胖乎乎的大姐,她家卖圆糯米,米好还便宜。粽子叶你就用苇子叶代替,苇子叶你就挑这种宽大的割。”
小兰点头,双眼望着店主,“姐,那做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啥呢?”
“糯米提前泡起来,凉水泡四五个小时吧,你看着米捏起来柔软但不碎就行了。”
“再就是你可以做放红枣或者豆沙,稍微放一点点盐,吃起来会更甜。”
……
告别店主,小兰下定决心:“泉哥,回家咱就把机器装上,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炸果子了。”
汪泉骑着车子,满眼笑意,“以后我来炸果子!你和爹只做豆腐就很累了,我听爹说,你已经能点卤了,夸你比我有天份。”
“其实,我也这样觉得!爹说的对!”小兰难得俏皮。
每日凌晨起床做豆腐,清晨走街串巷卖豆腐,日复一日中,曾经被困在家务的她,逐渐生出了想法,生出了主见,内心里充盈着自信和幸福!
“泉哥,回家我就泡上米,去村后湾里割苇子叶,你按上机器,吃完饭咱就包粽子!”
小兰已经可以想象,明早她卖豆腐,果子和粽子!
绝对是独一份!
不过她路上想的挺好,却不知计划不如变化快,有人正在家门口等着她呢!
大槐树下有几个人坐在那闲聊,看到小兰和汪泉进了家,有个人赶紧吐掉瓜子壳,起身向小兰家走去。
“大泉家的,在家吗?”
声音听着耳熟,但没听出是谁。小兰走出来,就看到一个面熟的嫂子。个子高挑,短头发,皮肤很白,估计是天生晒不黑的白。眼睛有点上挑,看起来就是挺不好惹。
“嫂子,刚回来,啥事啊?”
对方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牙,“大泉媳妇,我想着你肯定是忙忘了。明天我叔家娶媳妇啊,前几天不是说好啦,让你去接亲。”
接亲男方肯定要带女眷去,一般都是亲近的年轻点的嫂子婶子,到时候也让她们陪着新娘子。小兰结婚的时候,就是葵花姐和面前这个嫂子去的。
“哦哦哦,我想起来了,爹跟我说过。”小兰挺不好意思的,汪老爹的确和她说过,“明天我提早过去。”
“那可是耽误你挣钱啦!”对方客气,小兰赶忙说“嫂子,你这说啥呢。院里结婚,我还能不去?”
“再说,叔还从我家订了豆腐。明早我直接做好带过去。你们准备好盆,放阴凉地,天气热。”
“你别管了!”说完这句话,嫂子就走了。
汪泉从棚子出来,“刚才谁来了?”他忙着安装豆腐机,听到有人说话,却没法出来。
小兰其实有点脸盲,又整日忙着做豆腐卖豆腐的,对村里人也不太熟。
“就是咱结婚时去接亲的那个嫂子,明天她叔家儿子结婚,说好了让我去帮忙接亲。我差点忘了。”
汪泉点点头,想起来了,“是那个你别管了啊。”
“我不管哪行啊。”小兰觉得泉哥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
“哈哈”汪泉忍不住笑起来,“我不是说你,是说刚才来的嫂子。她就爱说,你别管了。刚才也和你说了吧?”
小兰点头,“是啊是啊,我就嘱咐她明天豆腐要放阴凉地,她就说让我别管了。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反正就是奇奇怪怪的。”
“大家都习惯了,清林那小子爱给人起外号,管她叫你别管了。”
汪泉平时不爱言语,更别说背后讨论人,没想到今天说这么多话。所以啊,生活改变的,从来不只是会一个人。
“兰妹,明天你去接亲,我等会估计就要去帮忙。”村里一个院的人,指的就是这些人家祖上关系挺近。当同一个院的人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其他人都会尽量去帮忙。大年初一拜年,也是同一个院里相互拜年。
“嗯,肯定是没法出摊了。明天下午我在把米泡上,晚饭后咱包粽子。你和爹肯定要喝酒,我叫葵花嫂子来帮忙。”明天结婚,午饭吃过席之后,基本就没啥事了。
“也只能如此!明晚我少喝点酒,后天还要炸果子呢。”
娶媳妇的小伙子名叫汪清山,小伙子有点闷,长相很普通,个子不高,性子慢吞吞的,事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他比汪泉他们年龄大好几岁,之所以年龄偏却没有娶媳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家里真的是太穷了。
小兰去之前也没仔细问新娘是哪里的姑娘,等到了主家,接回新娘子后,小兰心里的疑惑达到了顶点!她真的好想找人说说话。很快,她就找到了组织。
中午吃完席,你别管了嫂子和葵花姐叫住她,“小兰妹子,你天天忙也没机会说说话,走,上嫂子家坐坐去。”
安葵花也劝她,“小兰妹子,去吧,难得今日大家凑一起。”
小兰想着都是一个村的,说说话也没啥。今天她深刻觉得自己也应该适当了解村里的情况。
“好哩。”
三人直接去了“你别管了”家里。
并没有进院子,就是在门楼底下,摆个小木桌,大家坐在马扎上,喝水闲聊。
今天人格外多,话题就一个,新媳妇!
小兰听得格外起劲,毕竟今日婚礼可太奇怪了,新媳妇长得真漂亮,个子高挑,看起来像个城里姑娘。可她就孤零零一个人嫁了过来,什么陪嫁都没有,娘家也没来人。
“新媳妇真好看,说话文邹邹的,一听就不是咱本地姑娘。”
“肯定不是啊,一看就是个城里姑娘,可惜了。”嫁给那么个人,那样一个家庭。这个汪清山啊,人是真的不出挑,甚至有点窝囊,家里穷的叮当响,只有一个残疾老爹,两个光棍弟弟。
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中,小兰立马证实了自己的怀疑。这新娘子,莫不是拐来的吧?不过拐卖可是犯罪,她肯定不会傻乎乎的直接说。
于是小兰就换了种问法。
“她,是自愿的嘛?”
“你别管了”实际上名叫郝红霞,直接笑话她,“小兰妹子就是小啊。新媳妇肯定是自愿的啊。她要是不同意,也没人会摁着她结婚。再说,她出嫁的那户人家,可是新郎的亲大姨家。”
葵花姐说“咱这是平原地区,一点遮挡都没有,每天还有一班去县城的车。她要不是自愿,早跑了。”
“东华第一个媳妇,不就是半夜爬墙跑了吗?”听说还是个朝鲜媳妇呢,语言不通都跑没影了。
“那也是个厉害媳妇,半夜在墙头上跑的飞快。”
“啊,那为啥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