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在古代游历的日子 > 第106章 深夜造访

我在古代游历的日子 第106章 深夜造访

作者:直到世界尽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8 01:47:55 来源:文学城

夜深了,除了花街所处的内坊,湓城寂静一片。

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照亮了前路,两个身着短褐的更夫,并肩走在空荡荡的街上。

一人提着灯笼,灯笼上贴着“更”的大字,另一人,则是提着铜锣,腰间别着梆子,未免噪音扰民,三更前敲锣,三更后击梆。

他们自戌时起,开始沿街报时,直到次日寅时结束工作。一个时辰报一次,为五更。

这等工作劳累苦闷,与衙差一般,都是不入流的行当,但胜在不拖欠薪水,日结。流动性大,大多是兼职。有些穷苦人家,或者急于周转的力夫,偶尔会干上一宿。

除了临时工,更夫也有被长期雇佣的正式工,归县衙管辖,名义上,与衙役相同,薪资待遇一般,胜在稳定,因而大多是当地人。

有着这层关系,若是更夫在沿街巡逻时,发现了什么异样,也可即刻通知府衙。

除了报时,更夫也兼巡逻,主要是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有无异常火光,至于作奸犯科、打架斗殴之事,就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围了。带刀卫卒才是维护夜间治安的主力。

长夜漫漫,两更夫有一下没一下地闲聊,要说最新鲜的,自然还是那吴大善人的事。

今晚的临时工,是码头的力夫,受过吴家的恩惠,前年,他染了风寒,又舍不得药钱,正好碰上那吴府义诊,得了救治,他心里亦是感激。

可吴家这回,做得也太不地道了。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州水网密布,本就是靠水吃饭,那倭寇,便就像贪婪的海蛇,盘踞在江河之中。冷不丁就窜出来,咬人一口。

沿途劫掠的商船多了,商人听闻,都绕道而行,像力夫这般,靠码头卸货为生的苦力,自然是首当其冲。

断人财路,不下于杀人放火。因而提起倭寇,饱受其害的百姓都咬牙切齿,痛恨不已。

要说这倭寇,本就是海上小国来做生意的商人,因着卖不出货,挣不到钱,转而做了海贼,一个个阴险狡诈,鬼头鬼脑,净做那等无本买卖。简直就是趴在老百姓上吸血。

先前,他还怨怪,朝廷怎么也不管管,谁知,这朝廷一查,背后竟然还站着吴大善人,想到往日里,吴家那些慷慨恩惠,力夫心里更加复杂了,既膈应又难免愤懑。

“也不知道卷了多少人命钱,从指头缝里漏点细碎,咱还要谢谢他呢。”

另一个老更夫却是见惯了,人命天注定,那些个富贵之家,真要追究起来,手上就没一个是干净的,至少这吴家,还愿意做点面子功夫。

别的不说,他们这底下人,到底还是得了实在的好处。

有些为富不仁的,仗着几个臭钱,就磋磨百姓,鼻孔朝天的,也没见着有什么报应,要他说,真要抓,也该把这些富到流油的奸人,给抓到牢狱里,不,应当是发配到边塞修城墙!

不过,这都是痴人说梦。除非真有谁犯事了,否则啊,只要不巨贪明抢,说不得人好几辈都能活得好好的。

老更夫摇了摇头,“要我说,还是太贪,这湓城还不够那吴家嚯嚯的,竟然勾结倭寇,净想着当海上霸主了……”

话音未落,头顶似有黑影一闪,老更夫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却只看到了明月当空,奇了怪了,他有些纳闷,“刚刚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飞过去了?”

力夫也跟着抬头,看了两眼,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没有啊,或许是飞鸟吧。”

“嗨,咱湓城就是水鸟多,到处飞来飞去的,我来的路上,还被给浇了一泡鸟屎,晦气。”

“嗬,原来是你,我说哪来的怪味,还一路跟着……”

两更夫拌着嘴,渐行渐远。黑影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像鸟儿一般,身姿轻盈地在屋檐上跃过。

千户所衙署,位于街巷之间,靠近内坊,是地方上的锦衣卫,明面的办公处,俯视而看,总体是呈“日”字形的二进院,分为前庭后院,此时,正门紧闭,靠近门边的门房,有番子值夜。

黑影却是身姿矫健,脚步犹如鬼魅,须臾之间,便就跃过了影壁,直奔后院。

踏进内门,则是后院。

后院房屋方正,首尾相接,屋檐坡面倾斜而下,围成大敞的漏斗式空地,是为天井。

往下看去,有一口井,靠边的位置,是砖砌的水槽,高度齐腰,接排水渠,旁边简陋的的竹撑上,挂着脸巾,还有滴着水的黑红锦衣,瞧着颇有生活气息。

阵阵鼾声响起。

和县衙不同,这里的后院,主要是供番子临时休息的地方,内里朴实无华,全无修饰,正对着大门的主间,是打通的大通铺。

有时遇上了大案,留守的人手不够,忙得日夜颠倒,番子们累极了,没空回家,就会临时在这里凑合着休息,因而房门敞着,一览无余。

左右两间偏房,却是千户和副千户的独间,相对更舒适一些,日常是关着的。除此之外,角落还有几间锁上的空房,主要用作保护关键证人,或者临时来人时安顿。

先前于家便就是住在了这里。

天边有乌云飘过,遮住了月光,光线一暗。

黑影趴在屋檐上观察了一阵,翻身而下。

刚一落地,铮亮的寒光闪过,“当……呲……”刀刃碰撞,擦出了火光,照亮了两人的眼睛,四目相对,昏暗中,两人飞快交手了数十招,不分伯仲。

“砰”的一声,两人对了一脚,彼此倒退了几步。

“谁?!”

幽幽烛光亮起,酣睡的番子被打斗的声音惊醒,有人点起了火折子,抄起家伙,鱼贯而出,齐刷刷地将不速之客围了起来。

微风吹来,伴随着淡雅的香气,厚云飘散,拨云见月,清冷的月光,落在庭院的黑影身上,黑红锦衣勾勒出他高挑挺拔的身姿,月光一点点映在他的面容上,抬眼间,晦暗阴鸷的冷意,便就染上了月光般的疏离淡泊。

年轻人持剑执礼,彬彬有礼,“各位,叨扰了。”

“……误会,都是误会哈,都回去睡吧,睡吧。”

“……”

番子们打着哈欠,骂骂咧咧地又回去睡了。

这都算什么事啊。

熬了几个大夜的田万仇也想骂人,聪明人的怪癖,他着实摸不透,但想到对方在吴氏谋逆案中神鬼莫测的表现,脸色憔悴的男人又勉强打起了精神,把人请到了房间里。

“寒舍简陋,没什么热茶……”

田万仇打了个哈欠,给小爷倒了杯茶,自己一通牛饮,冰冷的茶水入肚,他混沌的脑子才清醒了几分,问道,“独孤公子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那谋逆案是尘埃落定了,可也还有许多事要收尾,他们刚从于潮汐嘴里得知,当年,江州水师因着朝廷削减军饷,为减少开支,准备裁军,恰逢其时,吴氏慷慨解囊,说是愿意承担军饷的空缺,条件便是,借调些水兵。

江州水师提督,担心惹上麻烦,就拒绝了。但对于吴氏往后的动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水师教头收了好处,便就想出了那么个隐匿水兵的法子。隐田隐户听多了,这隐兵还是头一遭。

教头先是不经意间泄露了裁军的小道消息,引得水兵骚乱慌神,又带着水兵们捞海珠换钱,分得钱银,都远超市价,以此筛选目标。

得了水兵们的初步信任,教头又道,有挣钱的门路,可碍于身份,不能摆在明面上,若是兄弟们愿意,他也能帮忙拉上关系,只是往后,怕就只能隐姓埋名了。

水兵得了甜头,心里自然有了计较,尤其是吃了半辈子苦头的渔民胥民。

一边是朝廷的无情裁军,军饷一拖再拖,安置费怕也是没有。要人的时候说得花团锦簇,如今没用了,就弃之如履。再多的热血都该凉了。

另一边,却是钱银铺就的光辉大道,吃喝不愁。

给谁卖命不是卖呢,不若选钱多的那个。

便就有些无牵无挂的水兵,应承了下来。

原本于潮汐也是其中一个,但他遇见了丽娘。

人生的际遇,便就转了个弯。

之后,就是田万仇先前听到的传闻那般,教头借水下操练为由,逼迫水兵下水采珠,实则暗度陈仓,将伤亡的水兵运了出去,抹掉了名字。此为隐兵。

于是,这批人,就成了吴氏的私兵。

光是豢养私兵这条,吴氏被判谋逆,就不算冤枉。至于为何不等朝廷裁军之后再捡漏……遣返的士兵回归乡里,皆有籍帐,分散各地,更不好找。消失一两个还好说,人一多,就不好办了。

即便吴氏是世家,势力范围也不过是在江南一带,若是中间走漏了风声,那就更麻烦。相比之下,军中有士兵悄无声息地消失,是件很正常的事。尤其是江河无情,练兵时,剿匪时,稍不留神,落入水中,便就生死两茫。

风险与收获落差极大。

这也是水兵愿意转投吴氏的缘故。

而吴氏如此大费周章,所为的却不是借水兵护送自家商船,或者打击水贼,而是让这群水兵假做倭寇,劫掠吴家名下的商船,以此转移资产。

谁也不知这笔财产,被运到了哪里。

只从蛛丝马迹中得知,吴氏先前也找过海帮做这笔生意,却吃了个闷亏,被抓住了把柄,因而才铤而走险,打上了水师的主意。之后,吴氏也因着这把柄,被海帮推了出去挡灾。

至于那海帮为何上门绑架了于家,被抓的水贼,究竟是倭寇还是海帮,那又是另外一个案子了,涉及先前的“**案”,也是锦衣卫镇抚使一路追查而来的案子,这部分,则是由直属上官汝千户负责。

田万仇也只是知道个大概,事关拐卖妇幼、采生折割一事。

如这吴氏谋逆案,不涉及海帮,至少明面如此,因此他的调查方向,只集中在吴氏、江州水军及倭寇上,如今证据也收集整理得差不离了,随后,还要以文书的方式,上呈三司。

想到那庞大繁琐的工作,田万仇脸上满是愁苦。

所以,他真的,非常忙。

玲珑想了想,掏出了贺筵离开前给她留下的牌子,“番子佚名,前来报道。”

田万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