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把野猪抬上木板,用绳索固定好,将绳子搭在肩上,试探着向前拉动起来。
在院中时,尚无太大感觉。因为于欢将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地上没有一点雪。
待出了大门,地上有雪,瘦猴他们便觉出这东西的好来:“的确轻松不少!有了这东西,一人使使力都能拉动了!”
山上树多植物多,到处都是天然路障,滑板根本用不起来,于欢就没做过。
如今他们去临安走的大多是平坦的大道,这东西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
东西有用,于欢也很高兴:“下回再猎到大家伙就用这个运,雪化之前都能这么干!”
临近年关,越发多人带着各路年货进城来卖。
不少还是带着鸡鸭赶着猪羊等活物进城,城门口每日热闹的紧。
县令大人令开了一边的侧门,专门给他们这些人进城使用。
于欢等人带着两头猪走在人群当中,一点都不打眼儿。
进城之后,直奔城西的荣记猪肉铺。
瘦猴之前问过王掌柜,对方说酒肆客人不大爱吃猪肉,所以他们很少收。
只偶尔去肉铺买上一点。
因此,他们这次打算直接去猪肉铺卖货。
来过临安城这许多次,瘦猴早已摸清了城中情况。
荣记猪肉铺虽然规模不大,但肉铺老板在本地口碑很好。
从不抠称、不卖坏肉,收猪时也不会故意压价坑人。
临近年节,肉铺生意很好,荣记的老板正在为货源不足发愁。
见到新鲜货源,当即喜笑颜开。
最终,两头野猪卖了个相当不错的价钱。
瘦猴作为财务将铜板收好,一群人又喜滋滋地往城东走。
…………
城东,王家酒肆。
见到于欢,王掌柜探头向她身后看去。
于欢笑道:“天冷,我表姐没来。我们只带了做好的吃食。”
闻言,王掌柜收回视线,可惜的叹了口气。
红姑做的两样吃食在店中意外受欢迎。
算上这次,于欢她们已经往酒肆送了三回货,回回都卖的飞快。
近日但凡有人说到吃酒,第一个想的都是他王家的“泽阳胭脂肉”和“天香一品豆”。
因为这个,王家酒肆的生意隐隐有更进一步的迹象。
他家大厨说了,要是有那个卤鹿肉的方子,寻常肉类想来也能依样做得。
王掌柜心中便对这食谱愈发惦记起来。
他想着若有红姑亲自到场,被他劝上一劝,没准立时就肯卖了呢。
接触多了,王掌柜也知道,于欢这人看着随和,其实就是个石头脑子。
定了的事儿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反不若旁人来的好说话。
心中算盘落空,王掌柜提起精神看二厨验货。
二厨看的很快,确认没问题之后就高声招呼人往后厨抬。
王掌柜仍不死心:“大冷的天儿,你们这来回送货多麻烦啊。还不若早早把方子卖与我,非要等个什么劲儿呢?我又不会少给你的。你就说吧,到底想要多少?!”
于欢只回了三个字:“再等等。”
王掌柜一口气被堵在胸口,噎得直翻白眼儿——这倔驴!
瘦猴笑着打圆场:“掌柜的,看这样子,您家酒肆最近生意兴隆啊。”
提到近日的得意处,王掌柜嘿嘿一笑:“托福,托福!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大伙儿闲着也是闲着,都爱喝那么两口儿。我这酒肆的生意可不就好起来了。”
说着话,王掌柜又不急了。
他算是想明白了,有于欢在,这事儿急也急不来。
索性在临安城中,他家这货源还是独一份。只好先把人稳住,再慢慢图之。
因叫仆人动作利落点,赶紧把买菜的钱取来。
不多时,仆人抬着装满钱的箱子过来了。
这钱刚从柜台取来的,有成串的,也有散开一枚一枚的。
他们拿来之前已经数过一遍。
瘦猴走上前笑嘻嘻的数钱。
石头帮他打下手,瘦猴数好,他就用绳子串起来放在一边。
王掌柜站在一旁看着,想到店中生意,又殷殷叮嘱道:“那胭脂肉叫红姑娘再多做些来,每次都不够卖。”
瘦猴数钱的动作一顿:“什么肉?”
王掌柜笑道:“就是红姑做的卤鹿肉。我给重新起了个名儿,全名儿叫泽阳胭脂肉。”
铁牛:“乖乖,这名儿起的,不愧是老爷们吃的东西,就是讲究。光听名字,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了。”
王掌柜捻须得意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菜啊,自来讲究个色香味俱全。除此之外,若是名字起的好,就可再加上一味‘听’。那便更加雅致,也更受客人青睐。不懂行的普通人听到就觉得厉害。若能遇到通些文墨的则更好——文人们最爱这些虚头巴脑儿的名儿——但凡名字好听,哪怕菜难吃也要啃上两口。原本一文钱的东西,也能值上个五文、八文了。”
掌柜的一番高谈阔论,直把几个年轻人听的张大了嘴巴。
于欢亦觉心中佩服:谁说古人朴实的?果然商人到什么时候都精明啊。有文化的商人更是如此——瞧这说的,一套一套的。
铁牛愣愣的接了一句:“这不就是糊弄人吗。”
他看着憨,却也知道分寸,没有直说人家掌柜的是骗傻子玩儿。
王掌柜听了哈哈大笑:“这话你在我家后院说说便得,可不能跑出去说。我给这道菜起了雅名儿,抬了身份。客人们吃着有面儿,小老儿自然就得多赚些辛苦钱吗。你这后生可不要小看了这名字的用处——就像那扬州河边儿卖唱的歌女,叫莺莺的,和叫个花儿、朵儿、王二丫的,那能是一个价儿吗?”
听王掌柜的语气,仿佛那些歌女也是他们这些老爷们跟前的一道菜一样。
于欢忍住心下隐隐的不适,蹙了下眉。到底什么也没说。
瘦猴接话道:“您放心,我们晓得的。掌柜的生意好,咱们才能常来常往。”
王掌柜欣慰点头:“是这个理儿。”
原本一直沉默的石头好奇问:“那五香豆儿叫什么?”
王掌柜一扬头,骄傲道:“一品天香豆!”
三个年轻人:“嚯!”
一伙人原是在王家酒肆后院儿,站着随口闲聊几句。
没成想,有人恰巧路过,听了个全貌。
…………
此人身高足有八尺(大概是现在的184),气质斐然,是个中年美大叔。
他带着家中小仆从此地路过,听到这番高谈阔论,一时有些哭笑不得,低声和那仆人说:“如此,咱们倒是成了冤大头了。”
年轻的仆人面色愤愤:“大人,我这便回去带人捉了这群刁民。”
美大叔摇头道:“人家说的原也是实话,无妨,无妨。”
这位“大人”,正是本地父母官——李县令。
在恒朝,但凡文人亦或官场之人,大多好两口杯中之物。
李县令两者均沾,自然不能免俗。
他近日深爱王家的胭脂肉。
每每歇息时,来酒肆坐上一坐,叫上一碟子胭脂肉、一碟天香豆,就着喝上两盅,美得很。
李县令是个低调的人,时常带着小仆微服出行。
县衙离此地不远,他也不坐车,就背着双手在街上慢慢晃荡,顺便体察治下市井民情。
这条小路是他走惯了的,原是为了抄近道儿,不想此次就听到了如此有趣的言论。
小民自有其生活智慧。
成了人家口中的冤大头,李县令也不恼,还觉颇为有趣。
他站在人家墙根儿边上,突然诗兴大发,想要将此市井趣闻描述出来。
没等张口,院门突然大开。
冬日天黑的快,于欢她们赶时间,和王掌柜在院子里匆匆交易完毕,立时便要离开。
门一开,于欢当先走出来。
见到门外有人在笑,她愣了一下,礼貌点头,李县令亦平和的颔首。
两厢打过招呼,就此擦身而过。
落后一步将人送出的王掌柜一抬头,便看见自家后院门口站了偌大一个李县令。
他毕竟是做生意的,眼神厉的很,虽然李县令打扮低调,还是被他一眼认了出来。
王掌柜的膝盖当即一软。
到底是见多了大场面的,王掌柜心念电转,顷刻之间已经稳住,站直了,恭敬拱手作揖道:“大人,您今儿这是来喝酒?要不要给您在客房里单开一桌?里面清净些。”
王忠知机的很,他想到这位大人素来低调,出行不爱被人知道,便没有叫破对方的身份,只囫囵叫了句大人。
被人认出来的李县令笑道:“不用。在二楼给我开个雅座儿便好。酒肆里面喝酒热闹,我也能听一听咱们临安城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儿。”
县令大人的话最大,王掌柜当即躬身把人往里面引。
与这位八卦过数次的县令大人擦肩而过,于欢没有在意,只带着人专心往外走。
倒是瘦猴几个爱看热闹,一路上频频回头。
看了一会儿又转回来津津有味的议论:“不知是哪家的大人?王掌柜竟这么恭敬。”
“嗨呀,他们做生意的都这样儿。有钱赚,各个儿都是爹。”
“我看好些比自己亲爹还要恭敬呢。”
“若是能赚钱,就是认几个爹又如何。” 瘦猴说着,舔了舔牙齿,笑容里隐隐露出些许匪气。
于欢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肃容道:“胡闹!爹是能乱认的?”
于欢变了脸,几个年轻人都有些怕她,当即不敢再贫,老实的跟着于欢走远了。
半响,瘦猴轻声咕哝了句:“爹都一个样,自家的也未必有外头的好……”言语之中,颇有几分他自己都没发觉的挣扎苦痛。
于欢瞟他一眼,想到他家的情况,叹了口气,轻声道:“若长辈不修,那也可以不是长辈。”
她虽不是个八卦的,但接触时间久了,队员们家中情况大抵都是知道的。
她自己便是个没有父母缘的,对瘦猴也算是有几分感同身受,此刻便忍不住劝了一句。
在于欢眼里,她的父母相当于没有。
她有更亲近的长辈,也从不内耗,并不觉得自己这样想有什么不对。
但这话在恒朝这种孝大过天的地方,属实是有些惊世骇俗。
瘦猴听到,惊讶地看她一眼,又马上转过头去。
之后一路都没有说话。
像是思想受到了冲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四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