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用命打工的日常 > 第38章 最后一课3

我用命打工的日常 第38章 最后一课3

作者:七日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4:31 来源:文学城

张晦躺在宿舍楼下水泥地上,被全部学员以羡慕的眼神围观了一圈,并动手动脚搜了一遍身之后才获得自由。

广播声再次响起:“演绎结束,考试开始。重申一遍规则,允许自由行动、相互讨论,但除凶手之外,所有人不得无故隐瞒实情。受害者请立即前往北栋五楼。”

张晦到了地方,看到了在楼梯口靠墙站着的江逢川。

从听瑶古镇回校之后,张晦听周研说起过江逢川的履历。

他们研究员的这种教授职称和高校里那种教授完全没有关联,职级提升和年龄、学历都没有什么关系,仅仅看研究员本人能给队伍提供的价值。

他们现在内部人手一个的手环就是出自江逢川之手。

“我去论坛搜了一圈,那个叫江逢川的教授竟然就是特制手环的发明人!听说在特制手环出现之前,我们没有任何能在控场后联系场内工程师的方法,正是特制手环这个伟大的发明,给了工程师们一个和场外研究员联动的机会。江教授发明出手环的时候才二十岁,年纪轻轻就给我们带来了重大变革,要知道,对工程师来说,多一个联系场外的机会,可就多一份活着的机会。”

“他现在多大?”

“二十八,年纪最小的教授!江教授还有很多其他发明,我回头发你一份,虽然基本都是给工程师用的,但说不定我们以后也能用得上。”

那天张晦听周研讲了很久有关江逢川的事,完全理解周研为何会在论坛搜了一圈之后加入“江教授粉丝团”成为狂热粉。

江逢川还是那身卫衣配牛仔裤的休闲打扮,因为清瘦,看起来还像个在校学生。

张晦笑着问:“江教授,我答对了吗?”

江逢川:“你猜?”

张晦一时失语。

江逢川这个人看起来气质沉稳,说话不紧不慢,也没有什么嘻嘻哈哈的表情,但每次张晦和他对话,都觉得他有种深层的幽默感。

深得很难让人发掘,或许只有张晦一个人觉得他幽默。

江逢川也没等他回答,直起靠在墙上的背脊,双手插兜走向一扇门:“跟我来。”

张晦跟在他身后走到门口,惊讶了一瞬。

这是一个很大的房间,里面有一整面墙是被分割了画面的监控屏幕,还有很多不知道做什么用的设备,十几位曾经给学员们上过培训课的老师正在里面忙碌。

张晦局促地走进去打了招呼:“老师们好。”

有几个脾气好的老师对他笑着点了点头,但没人和他搭话,都在各自忙手头的事。

“看看这个。”江逢川扔给张晦一个档案袋,“这是你们这次考试案件的完整调查档案,你看完去他们中间充当‘技术员’角色,回答档案中需要设备查验的问题,但不能主动告知,只能在他们想向询问时才能告诉他们结果。”

张晦不是第一次看刑事案件的档案,略一思考,问:“意思是,不可以回答某某物品是否是和案件有关的证据,但可以回答‘物品上有没有指纹或指纹是谁的’这种需要有设备和官方数据库才能确认的问题,是这样吗?”

江逢川打了个响指:“回答正确。”

他指了指角落里的空位:“坐那儿,用心看,记住里面的内容,档案不能带出这个房间。”

档案袋里的文件厚厚一沓,张晦在角落里的空位坐下打开查看。

在他看档案的同时,最大的一块屏幕上正放着教室里的画面。

林子越再一次把大家集体组织起来,以互帮互助理清线索的名义让大家分别上讲台以最简洁的语言叙述自己时间线里的行为。

虽然很多人在三个多小时里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几分钟就能说完,但耐不住人多,一个个讲下来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张晦仔细翻了两遍档案,集体自述还剩几个人才结束。

江逢川敲了敲张晦面前的桌子:“记住了吗?”

张晦合上资料:“差不多,关键线索记住了。”

江逢川把档案收走:“去教室吧。”

张晦到达教室的时候,正轮到最后一个学员在台上讲述。

他的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他没开口,径自找了个靠近讲台的位子坐下。

“……下课之后我就和赵明康吃饭去了,吃完一起回宿舍打游戏,没过多久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说有人跳楼了,然后我们宿舍的就一起跑出去看,然后就看到张晦躺在宿舍楼底下,后来才知道张晦在班级群里发了两个视频,我说完了。”

最后一位讲述的学员走下讲台,林子越站了上去。

他没有着急说案子的事情,先问张晦:“张同学,你过来是要参与我们讨论还是旁观?”

张晦:“我现在大概算是个技术人员,可以回答你们一些案发现场需要检验设备或相关数据库确认的线索问题,但不主动提供线索。”

林子越若有所思:“那要先谢谢张同学。”

林子越说完不再关注张晦,拿着手里的本子开始继续说案子的问题。

“大家听完全部叙述,相信各自心里都已经有了怀疑的人选,我先做一个整理总结,之后大家有问题我们再具体问题分条讨论。”

“综合大家所述,大部分人的行动轨迹都是教室-食堂-宿舍,中间有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但很少有人和张同学有交流。既然受害者是张同学,我们先集中分析张同学的行动轨迹。”

“先是第一节课,张晦问王秋鹤是否去打球,遭到了拒绝。第一节课课间,有同学看到张晦去了本楼层放了‘维修中’提示牌的洗手间,同时,王秋鹤和刘荞此时在洗手间发生了争执。当然,王秋鹤和刘荞并不知道张晦也在,这个地方,我推测张晦或许听到了他们的争吵内容。紧接着,有人看见张晦去了楼上洗手间,从此时到第二节课期间他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举动。”

“第二节课中,王秋鹤拜托张晦将一个物品转交给刘荞,根据王同学的自述,我们已经知道那是一个记录了刘荞霸凌同学行为的U盘。”

“第二节课课间,刘荞再次领头霸凌了白晓晗,逼迫白晓晗交‘保护费’。第三节课中无事发生。”

“保护费的事导致了白晓晗在第三节课结束放学后向张晦借钱,但张晦拒绝了她。之后张晦应该是去宿舍拿了王秋鹤拜托他转交的U盘,然后交给了在食堂门口等待的刘荞。”

“张晦这段时间在宿舍的具体行为无人知晓,但从后续群里的消息看,他偷偷复制了U盘里的内容。而且在此期间,刘荞为了拉拢张晦入伙,发给了他有关王秋鹤瞒报致人残疾的证据。”

“张晦将U盘交给刘荞后,在食堂正常用餐,赵明康在打饭窗口和他碰见过,打了声招呼。”

“用餐后,张晦离开食堂回到宿舍,对遇到的同学说去楼顶收被子,没过多久,张晦在班级群里发了两个视频,就是前面提到的‘刘荞霸凌’和‘王秋鹤致残’的视频,很快,宿舍楼外出现喧哗,是张晦坠楼身亡引起的,同学们前往围观,至此结束。”

林子越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了时间线,以及时间线上出现的和张晦有关联的人。

他歇了几秒,继续说道:“我先说说我的分析,如果有漏洞或者疑问,大家一起补充。”

“首先,张晦是在男生宿舍坠亡,我觉得拿女同学设定本子的都可以先排除。”

“我们人多,为了方便辨别,男同学坐到靠门口这边,女同学坐到另一边。”

大家都很配合,按照他的要求分成了两拨。

“从这边的男同学里看,我认为有动机有三个人。首先就是被张晦发在群里的视频揭露不法行为的王秋鹤和刘荞,其次是或许会因为张晦不借钱而心生恨意的白晓晗。”

“以上都是在所有人都没说谎的条件下做的假设,我说完了,其他的请大家一起补充。”

林子越说完从讲台上走下来,去了女同学的阵营,在前面的讲述中,大家都已经知道他的人设是王秋鹤的女朋友,按照他的分析,他现在没有什么嫌疑,而且他全程都没和张晦有过交流。

白晓晗举手:“案发时间段我一直在宿舍里,没去过顶楼。”

“你有证人吗?”

“没有证人,不过,通常楼道里有监控。”白晓晗转头问张晦,“技术员,请问能调我们宿舍监控吗?不会监控正好坏了吧?”

张晦:“出于**考虑,宿舍监控只装在楼梯口,只能看到上下楼的有哪些人,看不到楼道里人的活动行为。你们班级男生宿舍正好在五楼,五楼是顶层,可以看到上五楼的人,但无法判定五楼的人在这一层做了什么,以及,五楼通往天台那一段没有监控,天台上也没有监控。”

有人问:“其他两位呢?案发期间有不在场证据吗?”

王秋鹤回答道:“我和女朋友,也就是林子越,下课就出校了,虽然临时有事赶回来,但张同学坠楼之后我才知道,我到宿舍楼下的时候大家都在围观了。”

“林子越,你能给王秋鹤作证吗?”

林子越却摇摇头:“我们回校后就分开了,那时候距群里人说张晦坠楼还有一段时间,我不能保证他这段时间内没有接触张晦。”

他说完又问张晦:“我提到的这三个嫌疑人,从监控看,在张同学坠楼之前和之后的时间段内是不是都在五楼?”

张晦:“在。”

“也就是说王秋鹤回来之后其实去了宿舍楼上。”有同学质问王秋鹤,“你却说回来到宿舍楼下的时候大家都在围观了,我怀疑你就是凶手,你在说谎。”

王秋鹤:“我说到宿舍楼下的时候大家在围观,但我没说是回校进宿舍的时候看见的啊?我是回校、进宿舍、又到宿舍楼下围观,这个轨迹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按这个逻辑,他说的也没有问题。

刘荞这时胸有成竹地说:“那俩都没有不在场证据,但我有,案发时间段我在宿舍跟兄弟们打牌,我兄弟都能给我作证。”

他话音一落,立即有人质疑:“既然都是你兄弟,那万一他们给你做伪证呢?”

刘荞被噎住了,但很快他就找到了可以反驳的理由:“如果不是凶手就不能说谎,如果我真的是凶手,我可以说谎,但跟我在一起的兄弟不能说谎吧?”

一直在听的周研反驳他:“未必。规则是说‘不得无故隐瞒实情’,但你们是一个团伙,你是他们的老大,他们给你做伪证是有理由的。而且,如果你们是一群人一起作案呢?”

大家听了半天,发现不但没排除嫌疑人,反而有嫌疑的人更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