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为夫子解马甲 > 第17章 第十七章

我为夫子解马甲 第17章 第十七章

作者:西来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0 10:03:37 来源:文学城

从姜行云的寝殿出来后,杜千菁低着头快步走回了自己的房间,随即关上门,坐了下来。

大口喘着气都平息不了她胸腔的震颤,她学过几年画,虽然谈不上多高的造诣,但是也有些自己的心得。

她不会认错的,那个画像上的女子,不是刘元然,而是靳苇!

姜行云他竟然,竟然把靳苇画成女子的形象,天天摆在案头观看,想到这里,杜千菁突然打了个冷颤。

她回想起姜行云和靳苇相处的点点滴滴,更加对自己的猜测坚定不移。

为了姜行云,靳苇身败名裂,用苦肉计去麻痹杜徳佑,在姜行云中毒后,更是日日守在他床边,衣不解带,不让任何人近前。

换做任何一个人,被这样坚定地选择和对待,都很难不动心吧。

她突然有点可怜杜千荧,看来靳苇对她,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晚膳时,春婶儿摆好了饭菜,才请靳苇过来。

一边为靳苇盛着粥,春婶儿一边说:“这两天家里人多,到处乱的很,书房中有不少先老爷的遗物,我想着怕人进去乱碰,不如上了锁,公子以为如何?”

经春婶儿这么一提醒,靳苇突然回过神来,生父章君南的牌位还在书房的暗间里供着,她今日真是昏了头,竟然把姜行云引到了那里。

万一他发现了什么,那真是追悔莫及。

“你说的对,回头找把锁,锁上吧。”

“欸。”春婶儿应了下来。

这几日专心处理靳鸿的丧事,虽然累些,但累身不累心,靳苇也难得清净了几日。

只一件事,便是第三天上杜千荧来了,在她面前哭哭啼啼,惹得她心烦。

还是春婶儿站出来解围说:“杜小姐,公子哭了几天了,今日才好些,小姐还是不要惹公子伤心了。”

杜千荧这才住了嘴。

办完了丧事,靳苇才意识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又一道难关。

按制,她应该丁忧去职,为靳鸿守制二十七个月。她与姜行云提起过此事,姜行云的意思是,反正靳鸿原籍就在京城,她居丧在家也好,正好可以避避风头。

可是杜徳佑却不放过她,二十七个月,他哪等得了二十七个月!于是他接连上了几道奏折,逼着姜行云对靳苇,夺情起复。

姜行云轴的很,一封封奏折压过来,就是不点头。可是靳苇心里清楚,再这样耗下去,把杜徳佑逼急了,对姜行云,对她,都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她偷偷进了宫,见到了姜行云,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姜行云板着一张脸,说什么也不同意。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是什么处境,朝中的读书人已经对你处处打压和排挤,再有一顶不孝的罪名扣下来,你能不能受得住。”

靳苇笑了笑,毫不在意地说:“孝在心,不在身。陛下不是一向对外界对声音不屑一顾?怎的现在又如此在意?”

姜行云看着她,心里的话就要脱口而出,他不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但他在意别人怎样看她。但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我不想夫子为我,做到这步田地。”

听出姜行云语气中的自责,靳苇安慰道:“陛下不必太过在意,我不光是为陛下,也是为自己,毕竟……”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名声虽好,命还是更重的。”

果然,夺情起复的圣旨下来后,举朝哗然。

弹劾靳苇的奏章像纸片般飞来,姜行云先时看着还很生气,后面干脆扔到一边,看都不看。

在群臣中,靳苇本就差的厉害的人缘,更加不忍直视。

甚至有人在宫道上见了她,都要啐她一口。

孟涪从旁边经过,气不打一出来,挥起袖子就要上前跟那人理论。

靳苇连忙拉住了他,从袖口中掏出手帕,蹲下来仔细擦着衣摆上的污渍。

“靳兄为何要拦我,靳兄难道不生气吗?”孟涪看着靳苇冷静的样子,有点怒其不争。

靳苇没有立即回答,擦净了衣摆,才慢腾腾地站起来,直视着孟涪的双眼,认真地说:“狂怒是无用的。”

这句话直击孟涪的心灵,他突然觉得,眼前的靳苇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与方才那人相比,高下立见。

有时候他根本不知道,靳苇眼中的坚定是从哪里来的,支撑她的又是什么,她好像完全不理会人群的追逐,只在自己的世界里逆流而上。

“上次裕香楼的事,多谢你。”靳苇突然说。

孟涪一下没反应过来,呆呆地问:“什么事?”

“刘元然的事”,靳苇小声提醒道:“多亏你的消息。”

孟涪这才明白,原来她说的是他上次他提供刘家兄妹消息的事。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靳兄无需谢我,都是为陛下办事。”

靳苇满意地点点头,孟涪这样想最好,这样自己就不必欠他人情,她最厌烦欠人人情,欠的久了,便没办法还。

“不过”,靳苇话头一转:“这事若是传出去,裕香楼的生意,可就没法做了。”

孟涪看着靳苇脸上的笑意,一时不大拿得准,她这话,是提醒,还是打趣。

思忖了片刻,孟涪回答道:“事有轻重缓急,靳兄放心,这我还是知道的。”

靳苇没有再说些什么。

不过上次刘臣齐兄妹的事,倒是给孟涪提了个醒,孟家要为姜行云效力,拿得出手的,除了钱财,原来还有别的东西。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要到了年关。

自靳鸿走后,介云巷的宅子便只剩下靳德一人,怜他年老无人照看,靳苇索性锁了宅子,把靳德接到了城东的小院里同住。

这是大家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黎叔和春婶儿格外重视,早早就开始准备年货,虽然因为靳苇还在孝期,有很多禁忌,但是院子里多多少少聚了些人气。

年三十这天,天气冷极了,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临到傍晚,果然飘起了雪花。

黎叔早早关上了门,摆好了裕香楼送来的菜品,烫好了酒,大家围坐在一起,就等着春婶儿的饺子出锅。

“饺子来了。”春婶儿一手端着一盘饺子,摆上了桌。

在座的人看着靳苇,纷纷劝她动筷,让她吃第一个。

靳苇刚拿起筷子,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大年三十,谁还上门啊。”黎叔的兴致被扰,小声抱怨了一句。

“我去看看。”不等其他人反应,春婶儿第一个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片刻后,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打帘进来。

“公子来了!”春婶儿跟在身后,一脸喜色,熟稔地接过姜行云褪下的披风,为他扫净身上的雪。

许是心中高兴,靳苇全然忘了规矩,也不起身,就坐在原地,从姜行云进来开始,她的视线便一直跟随着他。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收拾好一切,抖落身上的雪,然后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身边,还往自己身边挤了挤。

她拿起铜壶,斟了一杯热酒,递到姜行云手上,看着他,脑中突然想起了两句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正和了眼下意境?

姜行云温柔地看着她,接过她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她今日仿佛格外开心,眉目间眼波流转,有一种说不出的姿态。

春婶儿又拿了一副碗筷,放在了姜行云身前。

靳苇夹起一个饺子,放到了姜行云的碗里,一脸真挚地说:“第一个饺子给你,祝你年年岁岁,喜乐平安。”

姜行云看着碗中的饺子,心里满漾漾的,随即把饺子夹起来,一口咬下去,牙仿佛被什么东西膈到。

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枚铜钱。

“公子好福气”,春婶儿惊喜地说:“今年一定得偿所愿,事事如意。我就只包了一枚铜钱,没想到公子第一个就吃到了。”

姜行云也一脸开心,饺子是靳苇夹给他的,来年有福气,也一定是靳苇给的。

“春婶儿好生小气,居然只包了一个”,靳苇嗔怪道:“这下好了,公子把福气吸走了,我们都没机会了。”

“是我的不是”,春婶儿笑着赔罪道:“该给靳公子也包一个的,靳公子有福气,才是我们大家的福气。”说笑着,眼睛瞥了姜行云一眼。

大家说说笑笑,屋子里十分热闹。

用过了晚膳,黎叔几人纷纷推说年纪大了,熬不动了,把桌子收拾干净,便各自回了房间。

于是屋内只剩下了靳苇和姜行云。

姜行云摸索着,从胸前掏出一个丝绢包裹的东西,递到靳苇的手中,一脸期待地说:“拆开看看。”

靳苇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惊喜地接过,然后一点点拆开,里面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

“在库房里随便找的,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夫子戴着玩吧。”怕靳苇心里有负担,姜行云有些刻意地说。

他当然不会告诉她,这是他在一堆玉料中精心挑选出来,前前后后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刻成的,一个在他那里,一个送给了她。

靳苇小心翼翼地将玉放在手中,油光滑润,虽然姜行云说的那样随便,靳苇却知道,宫中的物件,哪有凡品。

“谢过殿下。”她诚挚地对姜行云说。

许是酒热,看着她明亮动人的双眸,姜行云的脸有些泛红。

二人就那样围炉坐了一夜,喝着温热的酒,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然而天一亮,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黎叔刚打开门,陵游便闯了进来,几步跨过庭院,找到了姜行云,急冲冲地说:

“殿下,西北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