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王万年 > 第45章 鄙齐十论

我王万年 第45章 鄙齐十论

作者:白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0 23:23:04 来源:文学城

朝食罢,继续谈论《强齐策》。

许颐道:“《强齐策》乃颐所谋划之变法大纲,共分九章。改田,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赋税,废除繁杂税种,抛弃供给无度的旧税制,重修新税法;功爵,农人靠种地纳粮论功封爵,士卒以杀敌斩首论功封赏,打破旧贵族长期掌握爵位的壁垒,民有争心,国有上进,使齐国这一滩死水活起来;移风易俗,严格废除私自人殉的陋习,全面禁止私斗……”

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令齐恕深觉恍惚,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她又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戏还是人生?今晚睡过去,明天会不会一切都像做了一场大梦?浩瀚宇宙之内,他们到底是什么?高自由度文游?这太可笑了。

也许这就是个游戏。齐恕想。

可这也是她的人生!

她手上沾过的血腥,她身边的人事物,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啊。

如果他们也是过客,那她又是谁?!

她不敢再去想,倘若再向宇宙发出这样的质问,她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许颐将他的《强齐策》九章一章章的阐述,虽然许颐之才令齐恕恍惚,然世道不同国情不同,具体内容也与她认知中的那人大有不同,他们一条条的谈论商议,齐恕以自己所学偶尔提出异议与看法,许颐或进行解释,或征询齐王的看法,不觉已至黄昏日落。

闻莆轻轻进来,却见三人还在谈话,午食只有齐恕小君吃了一点,另外两份一点没动,闻莆忧心如焚,可父女俩都这样,又没个可劝告的人,反复思量下,闻莆私自派人去将此消息告知了公孙斗。

公孙斗早已经知道齐王和小君正同许颐谈话,他也想去听一听,但他眼前的事更让人心烦。

那些入齐的士子,在听说齐王四请许颐之后,不管是已经给权贵做了门客的,还是没有做的,都一起闹到招贤馆来,要讨个说法。

“齐王诚邀士子入齐,一直不见我等,却纡尊降贵四请一无礼傲慢之人,可是轻视我等?”

“对,既定下试才之期,我等也耐心等待,为何先见他一人?”

“齐王不公,我等要面王!”

“齐王求贤令虚情假意,蒙骗我等!”

“上卿主持招贤之事,却忽视我等,与齐王拜访那许颐,可是收了价钱,受贿徇私?”

“那许颐不过一傲慢狂徒,听说他在荆国呆不下去,乃是因为宴饮中趁人不备轻薄非礼了丞相爱妾,被打出荆国的,如此卑劣小人也能面王,我等为何不可?”

“就是,国君用此好色狂徒而轻忽贤良,齐国将亡,不呆也罢,在下明日就走。”

公孙斗明白,这些人并不完全是自发来闹事的,齐王三请许颐时他们没有闹,四请之后许颐进宫也没有闹,却在齐王和许颐畅谈两日未歇之后闹了起来,言语诋毁许颐,这背后定是有人指使,指使者何人公孙斗也心知肚明,他国士子不是不能入齐,而是不能为齐王所用。

公孙斗向场中众人拱手高声道:“诸位先生,许颐品行如何,容待后议,听说之言不可轻传。许颐是否有才,可以后观。诸位面君的诉求斗立即进宫禀明王上,王上诚意求贤,宵旰焦劳,必定不会怠慢诸位。请诸位备好对策,好进献我王。”

士子们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沉稳从容的上卿如此果决爽快,一时间都安静下来,已投人门下的早就没有抱能越过老贵族被齐王赏识的希望,安心做了别人的门客,自然是没有准备对策,这时倒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没有投做门客的,各自已有对策,但心中其实也犯嘀咕,上卿也是齐国贵胄,应该都是一样的腐朽,没把钱财宝物塞到位,怎会轻易过他这关,每多一个士子入朝,就少他们贵胄一个席位,有才治国的,说不定还会取代他的地位,他岂会愿意?和山西列国一样,和贵胄争位,如虎口夺食,没料到他答应得这么干脆,不过转念一想,他定是先答应下来,然后从中作梗。

公孙斗走下石阶,对馆事吩咐:“好生侍奉好各位先生,王上来之前谁也不准走,收拾庭院准备迎候王上。”接着,便出了招贤馆。

公孙斗刚出招贤馆,便碰到闻莆派来的人,一听王上与小君已经与许颐谈了两夜两日没休息了,眼见暮色降临,他们还要继续谈下去,公孙斗也着急了。

“快进宫。”

公孙斗一进宫,便喊着“王上,臣有要事禀报。”接着冲进书房,闻莆还替他开门。

齐王听公孙斗有要事禀报,只好同许颐道:“子斗有急事,非十万火急他不会如此。”

许颐道:“王上先请。”

公孙斗进来后,齐王问:“子斗何事如此着急?”

公孙斗行礼拜过,想到招贤馆中的士子,他刚许下王上要来的诺言,又听说王上已经两日夜没有合眼休息了,见王上双眼炯炯有神,然眼底已生乌青,公孙斗心中怜惜,犹豫要不要汇报招贤馆的事。

“有事便说,犹犹豫豫作甚?”

“招贤馆士子不满王上四请先见许先生,闹着要见王上,见不到王上明日就要离齐。”

齐王思忖,天下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这些士子,这些士子若就这样离开了齐国,那齐国求贤令将成为笑话,本来这次招贤入齐士子就少,再让他们带着火气离开齐国,从此士子不入齐矣。

齐王向许颐道:“此事重大,寡人得亲自去看看,先生先在宫中歇息,寡人处理好招贤馆的事便回来。”

许颐点头称是。

闻莆却更着急了,一个劲地朝公孙斗使眼色,是让他来劝王上休息的,不是让王上更操劳。

公孙斗也蹙眉劝道:“王上小憩半个时辰再去吧。”

“现在就去。”

齐王当即便要出宫,闻莆也无法,只好转头劝正在请教许颐的齐恕:“小君回宫歇歇吧,改日再谈也不迟。”

又劝许颐:“先生大才为我齐国苦心谋划,彻夜长谈,小人本不该劝阻,然身体要紧,先生与我王我小君已经两日夜没有合眼了,还请稍作歇息,养精蓄锐,明日再谈。”说着深深拜了一礼,权作恳求。

许颐笑道:“宦者令想得周到,小君请先回宫舍休息,改日再谈也一样。”

齐恕道:“颐兄不走了?”

“如王不弃,在下愿披肝沥胆。”

齐恕放下心来,倒也没回长安宫,请闻莆给她在青卢宫找个便殿休息,也让许颐休息一下。

齐恕在青卢宫中稍事歇息,与许颐的对话令她精神亢奋睡不着,又想起公孙师傅所说招贤馆之事,唯恐士子中有可用之才被放走了,比如那个匡敦回来了没有?如此彻底睡不着了,干脆推枕起身,让宫婢为她穿好衣服,她要出宫。

闻莆听闻此事,心都要碎了,“小君,招贤馆之事有王上有上卿大人,小君还是安枕休息吧。”

“睡不着啊。”齐恕用凉水打湿帕子擦了把脸,“老伯,你就让我去吧,照顾好许颐,从招贤馆回来我一定休息,我劝父王也休息。好了老伯,快为我备车驾吧,晚了赶不上了。”

两声老伯叫得闻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摇头叹息,又去为她准备车驾。

齐王与公孙斗到达招贤馆,庭院中已经布置好了露天座席。明月东升,几十盏硕大风灯照得庭院亮如白昼。

士子们已在各自席位就坐,一片肃然安静中透露着忐忑紧张。

公孙斗吩咐在中央齐王长案两侧再加木案坐席,齐王、老瞿平、公子兼、国尉符什、太庙令束敬、长安君齐恕还有公孙斗,分别就坐于齐王两侧。

场面如此隆重,显然大出士子们的意料,有些压根没有准备对策,心里没底的都忍不住犯怵。

一片肃静中,许颐也来了,就坐在风灯后面灯影阴翳里。

齐王庄重开口:“各位士子不辞辛劳千里入齐,齐臼儿在此谢过。齐国求贤,诚心一片,未分良莠之前一视同仁,此前定下试才之期,又先拜请士子许颐,乃是因其亲自走访齐国,在国中传闻甚广,声名盛于诸位,寡人闻之,渴求一见,乃有四拜四请之事。今夜寡人以小朝会之礼,倾听诸位先生治齐大策,还请诸位,不吝赐教。上有青天下有万民,齐臼儿是否屈才辱贤,自有公论。”

公孙斗道:“还请诸位先生报上策论纲要名目,依次应对。”

庭中士子四十余人,窃窃私语,相互探询,一时无人争先出头。

公子兼咳嗽两声之后,有人高声道:“我乃舒国士子,呈上《王道治齐论》。”

接着陆续有人呈上策论。

如无为治齐、移风治齐、兼爱治齐、刑名治齐、改田治齐、强兵治齐凡此数十道策论,尽呈于齐王案前,然没有一个题名另齐王耳目一新。

公孙斗道:“其余先生,有何良策?”

其余没有进献策论之人面面相觑。

这时有一锦服高冠之人霍然站起来,手扶长剑,腰佩美玉,高声道:“我乃荆国荆介,不知齐王对非齐之论是否能容?”

锦服高冠腰佩美玉,贵族之人,长剑随身,剑长逾三尺,用以彰显身份,不是寻常士子,荆国以荆为氏,乃荆国王族。

神态之倨傲,令场中士子都为之侧目。

齐王却欣喜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愿听先生高论。”

“好!这是我荆介的《鄙齐十论》进呈齐王。”

进呈齐王面前,荆介尤得寸进尺,道:“敢请齐王亲阅。”

进逼之势连老瞿平与公子兼都心生厌恶,遑论他人。

齐王却是现场翻阅,那荆介高声道:“《鄙齐十论》,要而言之,其一,怯战不武;其二,君纲不振;其三,公然受贿;其四,吏治昏暗;其五,文化荒芜;其六,民风蛮野,不堪教化;其七,法令混乱;其八,闭关自守;其九,姑息养奸;其十,瓦釜雷鸣。请齐王慎思。”

《鄙齐十论》明指齐国政治民生的十大弊端,言词犀利,态度鄙夷,在座齐人无不愤慨,面有愠怒。在场士子也觉得,如此贬斥,太傲慢无礼了。

荆介继续道:“在下尤其要详说第十瓦釜雷鸣。许颐者,我荆国武安君之门庭庶子,在我武安君府上五年,不曾有尺寸之功,其人无才。许颐曾于宴会之上,非礼我国丞相之爱妾,色迷心窍胆大妄为,无礼无耻之徒,武安君不齿,将其逐出府门,乃有许颐流亡于齐。齐王求贤,不察人品,将此等无才无礼无耻小人奉为上宾,齐廷之上,无个英雄。”

坐在灯影里的许颐低下头,神色黯然,略有痛心。

再看齐王,起身肃然长拜荆介:“荆介先生《鄙齐十论》齐臼儿敬受,其中九论,具与齐国实际大体不差,齐臼儿当谨记先生教诲,悔过自新,立志强齐,革新齐国。然先生所言第十,齐臼儿不敢苟同,许颐先生事荆五载,未有差池,贪色妄为之举,实情如何,犹有可辩。齐国求贤,诚心实意,许颐亲历齐国山川,所呈策略寡人心悦诚服,愿以国士待之,黄钟瓦釜,经年之后,自分明。”

招贤馆馆事走到许颐身边,道:“此处昏暗,先生何不移至亮堂处?”

许颐心中感慰,对馆事笑道:“已沐光明,何惧昏暗。”

荆介鄙齐之论,非但没有引发齐王的怒火,还令齐王诚心回复,不少士子皆感佩齐王胸襟,纷纷呈上过齐、非齐之论。

又是数十卷简册堆放在齐王案前,齐王一卷卷飞速浏览过,皆是字字珠玑之论,齐王心中惶悚难安,到底是饱览群书的士子,委身为人门客,也有其见识,所述之论,也有可取之处。

齐王振衣再拜道:“诸位慷慨耿介之士,请留齐国,以正朝野视听!”

荆介拱手道:“齐王胸襟宽广,介倨傲狷狂无礼,齐王不以为侮,在下感佩,然荆介胸无韬略,只能辜负齐王了。”

余下几人也是如此,齐王恳请道:“诸位既有明察齐国弊病之能,又有非齐过齐之胆略,亦当有治齐之壮志,寡人爱吾国,鄙齐卑齐者,齐臼儿虽觉可恶,然亦当谨记其言自勉,非齐过齐者,吾敬之,敢请诸位留齐,旬日内确定职守,与寡人精诚治齐!”又是深深一躬。

抨击齐国的士子们低下了头,荆介手扶长剑上前对齐王深深一拜再拜:“齐王胸襟,荆介不如,介暗藏私心,有愧齐王,惟以三拜,敬齐王之昭明,齐国有君如此,何愁国家不兴。然介乃荆人,心系故国,不愿事齐,告辞了!”

荆介转身欲离开,齐王挽留道:“先生留步。”

“先生鄙齐之论,虽有辱齐之心,亦有金玉良言,寡人愿赠先生百金与车马送先生回国,十年之后,请先生再入齐国,若齐国仍为先生所鄙,齐臼儿愿以死谢天下。”

荆介心中有愧,长揖至地,转身一去不回。

满场士子亦庄重俯拜:“齐王高义!”

齐王虽恶荆介鄙齐之意,但他心里清楚,荆介鄙齐,并非真的鄙夷齐国,而是不想让齐国用许颐。

荆介此人乃荆国颇负盛名的贤公子,千里入齐只为宣扬一门庭庶子德行不端?《鄙齐十论》九论都是实情,荆国公子亲自追来骂许颐,齐王都已经能想象,他的《鄙齐十论》传扬出去,国中非议许颐的声音该如何嘈杂了。

这也说明,许颐之才,荆介也忌惮,荆介清楚齐国“君纲不张”,也清楚齐王看中了许颐之才,所以他并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力荐许颐增加许颐的身价,让齐王疑心如此大才荆国为何不用,而是以九个实论来托举第十论,让国人质疑许颐反对许颐,给排斥他国士子的人递一把刀,那么哪怕齐王想用许颐,反对之声甚嚣尘上,齐王扛得住吗?

齐王心中百感交集,他向士子们拱拱手,坦诚而真挚地说:“寡人诚留各位先生,然却不逼迫各位,愿留者留,不愿留者,国府赠送百金,资以车马,杯水车薪惟愿各位先生,沿途珍重。齐非大强之国,也非小弱之邦,我相信,我君臣勠力兴齐,精诚所至,昊天有怜,十年后请各位士子再入齐国,再看我齐国情状。”

“好!”

一片激昂的叫好声响彻招贤馆庭院,明月已至中天。

送走各位士子,齐王问公孙斗:“那个匡敦还没回来吗?”

公孙斗摇头,“出了巩城之后就没了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