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卧榻之侧 > 第162章 第一六一章 军饷案(二十)

卧榻之侧 第162章 第一六一章 军饷案(二十)

作者:卧长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2:36:11 来源:文学城

兰鹤诗心中早已慌得不成样子,他的喉舌因恐惧而干涩,头脑似有晕眩之感,只能勉强支撑着自己在这大殿上站稳。

那二人走近之后齐齐跪下对昭帝叩首:“草民拜见陛下!”

昭帝“嗯”了一声,没有让这二人起身,而是问了句:“刘爱卿说你二人是军饷案的证人,既如此,你二人便将各自知道的详情都说出来,若有一句虚言,你们知道下场。”

两人诚惶诚恐:“草民不敢。”

于是那霓裳记的掌柜就先开口了:“回陛下的话,草民是霓裳记的掌柜,名唤赵驰,数日前,草民奉令,将二十万两军饷藏于霓裳记内,后来又趁大皇子府上着火之际,将军饷偷偷运入其中,目的是为了嫁祸大皇子,把劫掠军饷之名给坐实。”

此言一出,百官顿起一片低声指责和议论。

昭帝面如寒霜,沉声道:“你既说是奉令,那朕问你,你奉了谁的命令!”

赵驰心有顾忌,支支吾吾的不敢说,却下意识看了兰鹤诗一眼。

兰鹤诗登时暴怒:“放肆!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诬蔑孤!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他骂完便转向昭帝,惶急的为自己辩解:“父皇!请您相信儿臣!儿臣不认得此人,更不知道什么霓裳记,他定然是刘君清找来陷害儿臣的!刘君清一定是担心不能克期破案,怕父皇降罪,这才收买了几个贱民意图栽赃,如此居心险恶之人,断不能听信其言啊父皇!”

兰鹤诗话音刚落,刘君清就适时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捧在面前:“陛下,此乃霓裳记的账簿,上面详细记载了霓裳记每月送入东宫多少敬银,足以证明太子殿下就是霓裳记真正的东主!”

兰鹤诗面色惶遽:“父皇!不是的!这账簿是假的!儿臣从未与坊间的铺子有过什么交易往来!东宫也有银钱出入的账簿,只要父皇派人一查便知!”

这案子一再反转,且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指向东宫,此时的昭帝已经对兰鹤诗的信任一降再降,他面色冷峻,一身威压如凛冬的寒气,让周遭都有冰冻三尺之感。

兰鹤诗似是察觉昭帝不信自己的话,刚要再开口解释几句,昭帝却没给他这个机会,愠怒道:“将账簿呈上来。”

兰鹤诗的心登时沉了几分。

昭帝接过账本后没有看,而是将其放在御案上,又问下跪的另一人:“你是何人?与此案有何干系?”

周贵吞咽了一下口水,而后战战兢兢的开口道:“回陛下的话,草民……草民余晨,是东宫的刺客,曾……曾奉太子旨意去刺杀大皇子,但未曾得手,后来又奉令去劫军饷,并将劫来的军饷藏在了霓裳记。”

兰鹤诗听了他的话面色骤变,甚至有几分失态,他嘶吼道:“父皇!他在撒谎!此人不是余晨!余晨是劫走军饷的二十个仁武军之一,已经全部被南重阙派人灭口了!此人是刘君清找来陷害儿臣的!”

昭帝的目光在兰鹤诗和周贵之间睃巡,似有探究之色,周贵甚至恐惧的不敢抬头直视龙颜,但他谨记着刘君清的话,为了活命,只能硬着头皮欺君:“陛下,草民就是余晨,当日太子殿下命我等劫走军饷,后又怕事情败露,所以派人前来灭口,多亏了草民命大才逃过一劫,草民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一字欺瞒!”

“你大胆!”兰鹤诗突然拔高声调,指着他目眦欲裂道:“大殿之上,你竟敢胡言乱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孤再问你一次,你到底是谁!欺君可是死罪,你想好了再说!”

看兰鹤诗如此疾言厉色的模样不似作伪,昭帝以及众官员的目光便又落在了周贵身上。

此时正值夏天,也不知是这殿内本就闷热,还是周贵心虚太过紧张所致,他额上的汗一直在往下滑落,汗珠滑入眼睛里,有种酸涩的痛感,然碍于此时的威压,他却不敢抬手揉眼睛,只能垂着头拼命的眨眼,借此缓解不适。

所有人都在等他开口,周贵只觉得那些人的目光如同一把把利剑,让他芒刺在背,他有点儿坚持不住了,吞吞吐吐的开口道:“草民……草民是……”

“此人却乃余晨无疑!”然周贵开没开口,一道声音却突然从殿外传来进来,暂时救了他一次。

群臣循声望去,见殿外慢悠悠走进来一个人,靠近殿门的大臣先行认出了那人是谁,讶然低呼道:“郭大人?”

“什么?郭大人来了?”“郭大人不是还在养伤么?怎么来上朝了?”

郭唯空身着朝服,一步步向殿内走来,他的步履虽然缓慢,但神色却坚定,一直走到了最前面,才缓缓下跪:“臣郭唯空,参见陛下。”

“快快请起。”昭帝没想到郭唯空来上朝了,见他头上还缠着纱布,昭帝便问:“郭爱卿身子可好些了?若是不适,再多休息几日也无妨。”

郭唯空慢吞吞的站起,对昭帝道:“多谢陛下,有陛下惠泽加身,臣怎敢偷闲以负皇恩。”

昭帝“嗯”了一声,面色并没有因他这番话而和缓几分,反倒是顺着他的话问了句:“爱卿方才在殿外的时候说,此人却是余晨无疑?如何能证明?”

郭唯空不紧不慢的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此人确乃余晨,是他奉太子之命,带着假造的密旨和宫中牙牌,率人将军饷劫走,当日与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十九人,另外十九具尸体都经他一一指认过身份,不会有误。”

郭唯空话音刚落,兰鹤诗便指着他狞厉道:“郭唯空!你好大的胆子!孤当日是对你有所猜忌不假,可父皇又没降罪于你,你何必要置孤于死地!竟敢与刘君清联手做局,收买这两个贱民陷害孤!”

郭唯空听了这话之后不慌不忙的反问:“太子殿下说臣陷害,既如此,那臣倒想反问太子殿下两个问题。第一,臣用何种手段,才能让他二人不顾性命也要控诉当朝太子?是银钱么?如果他二人犯了欺君之罪,要那么多银子又有何用?第二,太子殿下并未见过余晨,却口口声声说此人不是余晨,又如何能够证明自己所言为真?”

“我……”兰鹤诗陡然噎声。

他后牙紧咬,双目怒视着郭唯空。不对,怎么会变成这样,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明明在今日之前,他都还胜券在握,可以将兰松野三人彻底铲除,可为何一夜之间,他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此人明明不是余晨,他是周贵!是他在假扮余晨的身份说假话!他们这是排陷、是构害!自己万万不能让他们得逞,要如何证明他不是余晨,如何证明他说的话是假的?

兰鹤诗的大脑在疯狂的思考,郭唯空见他答不上来,便对昭帝道:“启禀陛下,此案已经水落石出,从一开始,这就是太子殿下的阴谋,其目的,便是为了除去大皇子,好让自己的东宫之位高枕无忧,如今人证物证具在,还请陛下下旨发落!”

“不行!”兰鹤诗突然双目赤红的嘶吼出声:“你们这是罗织!此人身份可疑,怎能凭借他的一面之词就定孤的罪!”说到此处,兰鹤诗突然想到什么,原本绝望的神情里透露出一分癫狂的喜色,像是寻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尸体!对!尸体!父皇!余晨等人的尸体一共二十具,就在刑部放着,父皇派人前去一查便知!此人不是余晨,他们都在说谎!”

是啊,眼下双方各执一词,此人到底是不是余晨,去数数那些人的尸体够不够二十具不就是了。

昭帝觉得这法子可行,便问郭唯空和刘君清:“那些人的尸体,如今存放于何处?”

郭唯空道:“回陛下的话,尸体就在宫外,是臣自作主张,派人将尸体带来此处,陛下若要降罪,臣毫无怨言。”

众大臣今日再次惊愕,昭帝听到这话也不悦的皱了皱眉,这郭唯空到底怎么想的,居然把那么多具尸体带到宫门外了……这……这像什么话!于礼不合啊!

昭帝问道:“你把那么多尸体带来是为何?”

郭唯空死过一次没死成,胆子倒是大了不少,他听见昭帝的质问,面不改色的回道:“陛下就当臣撞坏了脑子,还未痊愈吧。”

所有人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哪有这么负气跟昭帝说话的,刘君清的心也险些从嗓子眼儿跳出来,急忙替他解释道:“不……郭大人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本意是……”

“好了好了,”昭帝今天已经够烦了,懒得再听这些啰嗦,更何况郭唯空抱病上朝,昭帝也不能真的去跟他计较,便吩咐道:“传朕的命令,将那些尸体抬到殿外。”

有太监接了旨意,下去传话了。

众人等了一会儿后,那些尸体便依次被抬到了丹墀之下。

昭帝带着百官出去看,夏日炎炎,这些尸体早已腐烂的没法看,并发出刺鼻的恶臭,有的官员没见过这等场面,刚闻见点儿味道就觉得胃里一阵翻涌,还有人为了不失态,不敢凑上前,只敢站在远处偷偷瞥几眼。

昭帝也觉得这味道难以忍受,他皱着眉,对身旁的太监道:“数数,一共多少具。”

太监捂着鼻子上前,少倾后就回来禀告:“回陛下的话,一共十九具尸体。”

十九具?劫走军饷的一共二十人,这里有十九具尸体,那不就证明了殿内的人证就是余晨!

昭帝的目光骤然射向太子,兰鹤诗却面色惨白的看着空地上的尸体,喃喃道:“不可能……怎么可能呢!”

昭帝恨声道:“太子还有什么话可说!”

兰鹤诗绞尽脑汁的为自己辩解:“一定是他们将尸体藏起来了!明明就是二十具尸体,怎么可能少一具!”

事到如今还不肯承认,昭帝厉呵道:“你自己去看!”

刘君清和郭唯空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闪过一抹深意,郭唯空意有所指的开口道:“太子殿下,此案因果已经明了,您何必再执迷不悟呢,殿下既说殿内之人不是余晨,那谁又是余晨?”

兰鹤诗此时脑中嗡鸣不止,全然沉浸在这巨大的恐慌中无法摆脱,他恍惚中听见了郭唯空的话,所有心思就全都落在了如何证明周贵不是余晨之上。

只要证明周贵不是余晨,就能证明他们在说谎!

兰鹤诗突然疯了似的上前,一个个揭开盖尸布去辨认,众官员见此十分不解:“诶……这是干什么……”

“太子殿下是要找人不成?这尸体都烂成这样了,还能看出什么啊?”

众人窃窃私语,昭帝面色冷峻,却也不拦着他。

炙热的太阳悬在头顶,阳光射在这空旷的殿外,有种身处火炉一般的焦灼,有人偷偷抬手擦汗,有人被晒的睁不开眼,而兰鹤诗却对这热浪仿若未觉,他不管不顾的掀开那些尸体上的白布,见这个不是,又慌慌张张的跑向下一个。

别人都热的面色发红,唯独他,在如此高温之下,竟是一脸的惨白之貌,每当掀开一块布,他就的脸色就越发难看几分,众人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有他自己如同入魔了一样,一直在重复着同一个举动。

恶臭弥漫开来,昭帝看着他,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就在他要开口之时,却见兰鹤诗在掀开了不知第几块盖尸布之后,突然不动了。

只见他细细的端详那具腐烂不堪的尸体,少倾后,突然发出一股瘆人的笑意:“我找到了……哈哈哈哈哈……我找到了!”

对着这么多尸体狂笑,这场面有点儿瘆得慌,有臣子小声嘟囔:“太子这是找到了什么?”

兰鹤诗眼中迸发出一丝得逞的快意,他死死地瞪着郭唯空和刘君清,阴鸷道:“这就是余晨的尸体!”

啊?众人大惊:这……真的假的?都腐坏成这样了还能认出来?

却见刘君清暗自冷笑一声,开口便反驳他:“不是。”

兰鹤诗嘶声道:“就是!他就是余晨!余晨已经死了!”

郭唯空也冷冷的吐出一句话:“他不是余晨。”

兰鹤诗好像没有理智了一样:“他是余晨!”

郭唯空和刘君清异口同声:“他不是余晨。”

众官员糊涂了……这是闹的哪一出啊……

然兰鹤诗却不知道他早就踏入了两人专门为他设下的陷阱,他一再指认余晨的尸体,却屡次遭对方否认,兰鹤诗心中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几番来回拉扯之下,他脑子中的那根弦终于绷断,而后在崩溃的前一刻,目眦欲裂的嘶吼道:“他就是余晨!两年前我曾派他去杀一个人,当时他不慎断了一指手指,如今这具尸体是就是九指,你还要如何狡辩!”

此言一出,郭唯空和刘君清同时松了口气。

而百官却不敢置信的看向兰鹤诗,连昭帝也是一脸的震怒之色。

这……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证明了这些人就是东宫的刺客,此案从头到尾,都是太子为了陷害大皇子、南将军和皇后娘娘所设下的一个阴谋?

所有人的目光或惊疑或愤慨,全部落在兰鹤诗的身上,而他也是在察觉众朝臣眼神异常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如此炎热的天气他却冷汗直下,兰鹤诗内心的恐惧终于从这一瞬开始慢慢滋长并扩散到四肢百骸,像是河水被逐渐冰冻,使他如同被钉在原地一样动弹不得。

他目光颤抖的看向昭帝,嗫嚅着开口道:“不是的……父皇……不是……”

昭帝面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一国太子,竟然为了坐稳东宫之位,做出此等陷害同僚和手足之事。甚至将生杀予夺说的如此稀松平常,谁知道他背后到底做过多少草菅人命之举!

昭帝怒视着兰鹤诗,气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胸膛起伏不定,好半晌才从齿缝间挤出一句话:“还有什么事情是瞒着朕的,你自己交代。”

“没有……父皇……没有了……”兰鹤诗连滚带爬的跑到昭帝面前跪下,抓住龙袍的下摆惊慌无措的说:“不是儿臣,此案不是儿臣设计的,是东宫的一个幕僚,叫……”

“叫游溪眠,对不对?”他还没说完,刘君清突然冷冰冰的插言。

兰鹤诗的眼睛骤然睁大,如同见了鬼似的:“你怎么知道……”

刘君清道:“太子殿下命人去大皇子府上放火,这游溪眠也在其中,结果他本人不甚被烧死,如今尸体就横陈在刑部,太子殿下可要一观?”

“不看……我不看……”听到此处,兰鹤诗眼神闪躲,说话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昭帝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含怒道:“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还干什么了!”

兰鹤诗语带哭腔,声泪俱下的忏悔:“没有了父皇,真的没有了……”

“没有了?”郭唯空却不肯轻易让他这么糊弄过去,他的语调幽寒的像死于兰鹤诗手下、埋于过往岁月中冤魂的凄声哭诉,每说一个字,都让他感到兢惧不安:“昨夜刑部遭遇刺客,刘大人险些受伤,太子殿下不知道此事么?”

昭帝闻言怒不可遏的看着他,难以置信道:“刺杀兄长还不够,你竟敢明目张胆的派人刺杀朝中官员?”

兰鹤诗急的双眼赤红:“没有……父皇!儿臣不敢!”他伸出一只手指向郭唯空和刘君清二人:“他们这是欲加之罪!是见儿臣失信于父皇,便将所有罪责都往儿臣身上推!儿臣没有派人杀他!”

“没有?”刘君清寒声道:“太子殿下可认得那两人么?”

众臣闻言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有两人被禁军钳制着,由远及近押了过来,兰鹤诗自然也回头去看,这一看却不禁大惊失色,他早已神志崩溃,于是脱口而出道:“你不是说这二人服毒了么!”

此言一出,周遭的官员顿时发出几声失望又慨然的低叹。

刘君清今早在待漏院的时候说了,他昨晚遇刺,而捉到的刺客却服毒自尽,方才兰鹤诗见到这两人的反应,无疑证明了他是认识这二人的,如此情形,他便是再狡赖也无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