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皇帝的种田计划(完)

蛋白质的供给,决定了军队的强悍程度。

为什么北方的擅长游牧的国家比南方的列国更强?

很大的程度在于,他们的拥有足够多的牧场,能够提供优质蛋白给国家的百姓,因此他们的身体更强壮,身高也更高。

一想到身高,杨定就一脸蛋疼。

靖国处在热带,因为气候2炎热的缘故,导致了靖国的百姓身高普遍不高。

虽然打打辰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跟更北方一点的国家打,那可就难受了。

人家北方的马匹,平均肩高一米五以上,而靖国除了世家和贵族因为有足够的蛋白质供给,平均身高能上一米七八。

其余的人只能在一米六出头徘徊。

也就是比马高半个头。

“蛋白质必须增加。”

杨定给自己的企划画上重点:“不过,想要发展养殖,就必须寻找合适的牲畜进行养殖。”

“同时饲料的价格也必须压下来。”

“靖国的高产作物只有地栗,也就是花生。至于其他国家有没有高产作物,可就要好好的寻找一番了。”

“然后牲畜方面的话。”

杨定翻开农部的报告,里头的详细讲述了这段时间大农寺找到的靖国可食用的物种。

其中鸡鸭鱼,猪牛羊驴居多。

鸡和鸭能稳定的提供禽蛋,而鱼则是河鲜海货,可以直接出海捕鱼,猪牛羊的话养殖条件相对鸡鸭而言会严苛一些,并且饲料成本并不低。

杨定想了一下,决定先推动鸡鸭的养殖,同时加大海上的捕鱼力度。

短期之内,先通过这三样在增加整个国家的肉食供给。

而且鸡鸭可是好东西,一个月就能出栏的肉鸡,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稻谷就行。

稻谷也是靖国最不缺的东西。

“来人!去把农部尚书请来。”

杨定对门口喊了一句,立刻就有小太监下去了。

靖国短期的目标,除了蛋白质的供给问题,还有就是兵器的演化。

靖国的兵器强度在列国并不强,主要是因为国内多山交通不变,其次矿场以铜居多,虽然铁都是富铁矿,但是之前全被世家掌握。

现在是收回来了,那么每年所产的钢铁要怎么使用?

兵器要裁汰什么,增加什么?

杨定陷入了沉思。

虽然靖国的军制现在是他一手搭建的,但现实却是他搭建的时候尽可能的采用了后世的军制。

其实也不能算是后世的军制,现行的军制都是他结合靖国实际情况搞出来的缝合怪。

若是放到后世,绝对会被骂军盲,不知所谓。

但作为一个皇帝,杨定要控制兵马,使得自己的兵将不被其他有心之人控制,将军队拆解成三千人一个旅是最合适的。

因为中国现代军队的中坚力量就是每个团。

团座必须是得经过选拔,效忠皇帝,效忠国家的人。

这样一来,哪怕顶层的将官想要图谋不轨,转头也会被自家的部下,以下克上弄死。

如此皇帝才能高枕无忧。

本着这个原则,杨定整理出来的军制其实并不适合冷兵器战场,反而更适合平衡。

不过不适合冷兵器战场没事,可以想办法过渡到半热武器,或者干脆热武器就行。

杨定将太学最近的课题进度拿起来看了一遍,自从他的解决光氏叛乱之后,杨定就让太学进行火药的制备。

他以前混东南的丘陵的时候,经常看到当地的黑烟花作坊,使用的制备原料主要是硝酸钾等。

杨定倒是记得反应式,然而靖国内的太学生中,根本没几个弄得懂化学反应式,还得安排一个化学学科出来慢慢倒腾。

而用土法做的火药,燃烧之后并不完全,完全没办法用来的当火枪火炮的黑火药,就连当烟花放,都经常成哑炮。

“有点烦啊!”杨定抓头发,“怎么就不能给我安排一个懂化学的人啊!”

“皇爷,圣旨写好了。”

陈安拿着敕诏房写完的圣旨来,杨定看了一眼,随后将自己坐上的纸张写上:“火药研发的痛点为提纯,令太学加快的提纯方法研究。”

写完吹干墨迹,杨定将纸张丢到桌边,接着取来敕诏房写出来的圣旨。

上边的内容就是杨定之前说的,杀一批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人,然后剩下的全部安排到地方或边疆去发光发热。

看完之后,确认无误,杨定就敲下自己的印玺说:“拿出去宣读。”

“喏。”

陈安带着圣旨走了。

杨定则是继续自己的规划。

火药暂时指望不上了。

那么兵器上,总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比如弓弩,刀剑,战船等等。

弓的话复合弓可以尝试,不过我不会复合弓,只看某吧上的大佬们吹过牛: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等材料为主。表面肯定没办法用上轻便且坚韧的材料,但是靖国很快就不会缺少钢铁,如果可以就用现代的复合弓为蓝本进行改造。

杨定快速画了一张复合弓的大致样图,现代复合弓的滑轮组也挂了上去,至于能不能成,反正尝试改进就是。

除了复合弓,刀剑之上,横刀可以学习,不过后世也没什么横刀的图纸,看来还是戚家军刀比较合适一点。

最后的战舰。

万岛之海上的造船工艺明显比大陆的要高,这一点可以去学习。

所花费的无非就是钱财罢了。

还有以前看过福船的图纸,也记得不大清楚,反正先画下来。

然后是龙骨,水密隔舱的技术。

写写画画,等到弄完,都已经黄昏了。

杨定伸了个懒腰,看了一眼侍立在一侧的陈安问:“文武百官听罢圣旨之后如何了?”

“回禀皇爷,文武百官领旨谢恩之后,俱是欢喜,感恩戴德,口诵皇爷仁慈。”

“仁慈?”杨定听得冷笑,“怕是过几天就会骂我这个皇帝不似人君吧?”

“相信大人们必然不敢。”陈安赔笑。

杨定撇嘴:“行了,去传膳,吃完了明天随朕去一趟南海县。”

“南海县?”陈安愣了一下,怎么也想不到皇帝明天要跑南海县做什么,“需要那些官员陪同?”

“让谢太傅受累,随朕走一趟。”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