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国无疆,所以朕要扒了外城

翌日,清晨。

谢青山早早的起床,洗漱,吃食,然后的出门。

刚到门口坐上自己的车,他就听到车夫说:“老爷,看到了黄少爷的车架了。”

“跟上去。”

谢青山听到黄少爷,一边让车夫跟上去,一边暗暗吐槽:“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还挂一个少爷的名头?”

不过这话也就腹诽,等车驾跟上杨定的车之后,转头进入平安大街之后,人声开始了鼎沸。

撩开车窗,杨定看了一眼被砖石做的花坛分割出来的道路。

左边是出城的队伍,右边是进城的队伍。

无论人还是车马,都在乖乖的挪动。

“这就有早高峰了?”杨定吐槽的说。

突然面前一黑,谢青山的车驾仅仅是落后他半个神位,却也遮挡了杨定的视线。

“黄少。”谢青山撩开车帘,对着杨定拱手,算作行礼。

“行了,既然是喊先生出来,也就无须多礼。”杨定摆了摆手,探出头看着缓慢出城的车队皱眉,“五羊城的清晨都这么堵吗?”

“……”

谢青山被这话呛得脸都有点黑。

五羊城可是他督造的杰作啊!

毕生的骄傲,几乎可以说名垂青史就靠这座城了。

结果被杨定一句话,直接贬得一文不名:“黄少,城里头的人车太多,马太少,导致前方许多拉车的都是牛羊驴等,跑不快的,”

杨定听这个解释点了点头,很快车子开始晃动,车队往前走了。

大约一个小时,杨定看了一眼四面的树林,叫停车子,转去最近的十里亭公厕上厕所。

等他出来,谢青山也已经侍立在亭子里。

杨定脸色不大好看:“出一个城得这么堵?那以后若是扩城,还了得?”

谢青山无奈道:“五羊城的发展太过迅速了,短短一年不到,五羊城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百万了。”

谢青山也是无奈。

本来他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五羊城的人口能破百万。

毕竟当初世家把控地方,百姓全在世家的手里,给他们当农奴,世家根本不会让百姓随便的离开他们各自的地盘。

否则走出去了,见识多了,心也就野,万一跑了,他们找不到佃户耕种,那找谁去说理去?

但世事无常,杨定灭了七成的世家,然后软硬刀子齐上手,直接把靖国内的九成人口全部释放了出来。

而大量的世家也迁入了五羊城,北面还有流民,难逃的士子进来,几乎一夜之间,五羊城人口就破了百万。

现在要说五羊城什么最值钱,绝对是房地产!

但拥挤也成了五羊城最大的问题。

“平安大街是这样,那其他的主路呢?”

杨定看了一眼亭子附近停下的车驾,全是和他一样,堵在平安大街一个小时的出城人。

这才刚开始呢!五羊城就没法承担如此巨量的人口,那么往后还怎么发展?

谢青山有点脸红:“出了皇宫的宣武门外,其余的三条大街,都堵的厉害。”

“这不行啊!如果在这样堵下去,五羊城的发展必然受限。”

杨定和谢青山上车,这次就坐到了一起,一边说一边要求谢青山:“回去之后让工部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将五羊城的道路进行拓宽,还有尽快完成第三圈城市的规划。”

“这……陛下,五羊城的人力虽然多,但是都不是富余的。”谢青山苦笑说,“除非能强行征发徭役,否则城内的百姓估计不屑去干建成的活。”

听到这话,杨定挑眉说:“百姓们会不屑?难道他们都很富裕?”

“是。”谢青山可劲点头,“五羊城不比其他的州府,这里可以说遍地就是黄金。国内国外的物资在五羊城集散,银行更是在五羊城内大行其道,当地百姓只要稍微有块地的,统统拿出来盖了房子,或者工厂。”

“工厂?”杨定愣了一下,“很多吗?”

谢青山撩开皇帝的车驾窗帘,杨定放眼一看震惊无比。

通往的南海的大道左侧,成片成片的建筑。

上边挂着旌旗无数,有丝绸坊、陶瓷坊、酒坊、牛马圈、鸡鸭鱼塘、甚至还有一些人拿着锄头喊着号子,将一块地挖好,往上边种上了果蔬。

很显然,五羊城附近的百姓也发现了商机。

种地只能混个温饱,但是做工厂当老板却能赚到钱。

这才安稳不到一年!

那之后会怎么样?

杨定思索了片刻之后,突然回忆起自己爷爷经常和自己说的。

当年国家粮票还没废掉,但是改革的春风已经吹满地,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发展,赚钱。

于是各个地方不停建设厂房,刚开始国家还没设计工业区,产业园的时候,可不就是你能拿到什么地,你觉得什么赚钱就怎么搞的吗?

就和眼前的场景多么类似。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还是靖国的土改其实算是完成的。

靖国的土地成分比较复杂,但其实主要是三种持有人。

一个是国有,一个是集体,最后一个是私人。

国有的土地就是朝廷抄没来的熟地,多是租给百姓去干活,反正一口气交三十年,百姓要拿土地做什么,朝廷也没有强制规定,所以他们拿来建工厂也是合法的。

第二则是集体土地,这就是合作社制度下的产物,朝廷进行了产权明确时规定,一旦流转进入合作社的土地,统归为集体产权,毕竟朝廷也是有入股合作社的。

最后则是私人土地,一般都是大地主,大庄园主和帝国的高层。

但不管上边那一种,土地改革其实已经完成了。

那么现在的靖国其实就是无限接近于改革刚开始的中国。

粮食不愁,资本也有(银行贷款),政策也支持(靖国的收税主要是商税,所以朝廷鼓励小企业,但是遏制大企业。)。

完美的开局。

加上朝廷也在疯狂投资基建,等将来道路通畅,市场从复杂变成单一,那么靖国的商业环境绝对是列国最好的。

看到这群人在忙碌,杨定顿了一下说:“但是也不能如此无序的建设,工厂一多,总是需要劳动力来,有劳动力就有市场和居住需求,房地产必须国家牵头搞。这个可是一笔大钱啊!”

谢青山愣了一下,总觉得可能要出事。

“五羊城的建设必须有规划进行,否则城内的堵塞,会一点点蔓延出来。”

杨定冠冕堂皇对谢青山说:“回去之后,把外城扒掉。从今往后,五羊城除了皇城,不设城防。内外一体,南北规划建设。只有这样,五羊城才不会堵起来。”

“……”

谢青山傻眼了片刻,喉咙滚动说:“陛下,外城若是扒了,万一有敌军冲进城当如何是好?”

“大国无疆。既然害怕被人冲进都城,那就御敌于国门之外!”

杨定按着椅子,一脸严肃:“朕意已决,回去工部就开始处理。今后五羊城必须均衡发展,否则还是会堵地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