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重生了?! > 第12章 都是书信惹的祸

我重生了?! 第12章 都是书信惹的祸

作者:丰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9 15:04:18 来源:文学城

进了教室,时间还早,柳赠从书包里掏出班主任布置的卷子,很显然她就是个纯背书包、根本不写作业的主。

星期六,不用跑操,早读的时长也就宽裕了不止一点。

任初静借着上早读的空挡,按照成绩单上的名词,给班级换了一遍座位布局。

兜兜转转,柳赠的周遭人马几乎没怎么改动。同座还是淦睡,后座也是付遗,依旧是靠墙的外侧。

要说不同的话,也就是淦睡前座变成了后座,数学课代表和语文课代表成了同座。

柳赠的前座也换了一个人,是期中考试时,夹在柳赠与付遗中间的化学课代表。

柳赠语文卷写了没五分钟的就想撂挑子不干,要不是因为下午的第一节课赶上语文,她都想把卷子扔进垃圾桶,眼不见心不烦。

本来是打算回班誊抄同座的作业,来了教室,才发现人根本就不在。

因着关系也没多么的熟,不好意思去翻淦睡的书桌,干脆就坐在位子上,等着人回来再说。

教室里听不到读书声,入耳的只有说话声,值日生正在拿着扫帚打扫卫生。

柳赠没事干,百无聊赖的环顾左右,余光不经意的瞥见陈与商摆在桌面上的试卷。

正好就是心心念念的语文卷。

跑到了淦睡的位置坐下,拿起陈与商的试卷看了看,卷面写的内容很多,根本就看不到一道空着的问题。

但是上面的解答过程,就让她的脑袋一懵。

首先是文言文翻译,问:【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借着国家的急事为先,而后去公报私仇】

柳赠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道题不对,要说哪不对,肯定是有不对的地方,但就是找不到不对的地方。

现在柳赠的翻译能力,也是打酱油的水平。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柳赠的确是做到了。

当她开始温习过去的知识,就会发现那都是全新的内容。

她选择直接跳过文言文翻译,看阅读理解二,问:【第 2 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栀子花之言,看似粗俗,实则富有个性,请就此处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柳赠去找对应的句子:[栀子花说: 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

盯着试卷的题目,柳赠两眼就是一黑。

还富有个性?

相比之下她觉得出题人才是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说不定栀子花本花都不一定能回答的上来原因。

答:【借用栀子花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坚定本心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情有独钟,以及做人做事的态度。】

柳赠本能觉得不对,反复阅读七八遍后,还是察觉不出问题所在。

直接跳过,选择去看下一道阅读理解,问:【文章在写栀子花和巴根草时分别引用了山歌和童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柳赠没急着去看答案,认真过思考了一会——不会。还是选着去看陈与商写的答案。

答:【分别引用山歌和童谣是为将二者进行区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

柳赠醍醐灌顶,原来是用了对比的手法,她怎么就没想到。

这个时候,有人从走廊外走了进来,柳赠听到熟悉的音调,扭头将视线投向前门,教室大门敞开着,淦睡和陈与商说说笑笑,看着关系倒是不错。

陈与商也瞧见了柳赠手里的试卷,在走进一瞧,发现放在桌上卷子、被桌子被吃了,笑着跟柳赠打招呼,“语文卷你写了没,借我看看?”

“还没。”柳赠从淦睡的座位上离开,回应了陈与商的话,“一道题都没动。”

柳赠借坡下驴,顺势就和同座借了语文卷,“淦睡我能看下你的语文卷吗?”

淦睡刚在座位上坐下,低头从桌兜里拿出一沓卷子,翻找出语文卷,递到了柳赠的桌上。

“谢谢。”柳赠拿过试卷,目光直奔阅读理解。

才恍然惊觉,描述栀子花富有个性的那段话时,是运用了拟人的的手法。

再看下一个关于山歌和童谣的问题,心头顿时不由愕惋,怎么到了这里,又不用修辞手法了。

柳赠突然就明了了陈与商卷面写的满满当当,却只考了三十几分的原因了,附带把老师给气的不轻。

单从两道阅读理解就可看出原因,根本原因就是一人一课的八字不合。

柳赠叹了口气,得亏现在不是高三。不然以她的水平,真的是一个大学都考不上。

上完一节语文课,柳赠垂头丧气趴在桌子上不想动弹,觉得学校一定是和她犯冲,不然的话从哪来的这么多语文课。

她左看右看,就是不想去看面前的语文作业,于是就发现了一件怪事。她的同座和后座在写语文卷就算了,怎么就连她的难兄难弟都在写语文了?

还不等柳赠好奇,就听到有人在对着这边喊,“陈与商,班主任叫你!”

柳赠举目望去,果不其然,任初静的身影站在前门口,向着陈与商招招手。

陈与商跟着出去了。

柳赠碰了碰同桌的手肘,“你放假有事吗?”

“这周调休,不放假。”淦睡抬起头,两人的视线相隔着一摞的书本。

“……”她忘了。

脱离苦海多年,早就忘记了国庆节后还有调休这一茬,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她自从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花店,就过起了米虫生活。

柳赠想了片刻,不死心的又问,“那等到放假的时候,你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干吗?”

问完就有些后悔,这个问题问的太早了,说不定就连当事人都不知道,下礼拜会不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绊住脚。

“没事。”这是淦睡深思熟路过后的回答,“怎么,你有事吗?”

“去鬼屋玩吗?”她随后又补充,“和那天翻墙,在外面撞见的两个人一起。”

不管是出于柳輮要道歉的念头,还是她六门学科无一例外的不会写,和淦睡打好关系还是格外重要的。

淦睡点点头,没再多说,接着去写作业。

正好陈与商回来了,从柳赠桌边经过,怀里抱着一袋子的东西,走动间,塑料摩擦不时的发出声响,她看到那是暖贴。

陈与商边走边往外面掏,全班走了一圈,人均到手一个。

东西发完,他这才懒懒散散的回到位置上,随手就把自己桌上的暖贴递给了同座,“我不用这个,你用吧。”

大概是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之感,陈与商偏头就撞见柳赠的视线,眼中带着希冀,“你会写阅读理解吗?”

“阅读理解?”柳赠到了此刻,还对陈与商在栀子花那篇阅读题写的答案,记忆犹新。

陈与商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对折成掌心大小的纸快,展开刚好是一张纸。

纸面正反两面都被打印了内容,正面阅读,背面理解,“班主任要我额外多写一个阅读理解。”

柳赠拿过这张纸,先去查找文章标题《乡村鱼事》,直感诧异,“怎么又是鱼?”

“唉——”陈与商唉声叹气,完全同柳輮抗拒回到学校时的心情,同肩可比,“命吧。”

柳赠松了一口气,还好,她并不用去写什么阅读理解。

遗憾的是这口气,还是放松的早了。

陈与商感慨完自身,又开了口,“老班让你把《项脊轩志》背了,明天要检查。”

昨天的《劝学》都差点给柳赠背魔怔了,结果今天又要再来一篇!

几天的学习生活已然让她佛系了许多,人生信条是:生活看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生命看淡点、有什么了不起的。

柳赠就连怨天尤人的时间都没有,开始利用一切碎片化的空档背课文。

直到放了学,也只背会一个自然段,但好在脑海里已然对全篇内容有了个大概的轮廓。

柳赠这两天,都是吃过饭就闷在房间背书,而柳輮则是在玩手机。

因为有了衬托,这就显得柳輮对学习显怠慢了不少,在父母眼里就成了一个日益堕落的高二生。

因着刚去派出所写过检讨,要论起来也是他没理,便也开始有样学样的、拿着一本课本装模作样。

为了躲开父母的视线,就敲响了柳赠的人房门。

当柳赠说放假去鬼屋时,他沉吟半晌后表示同意,但对鬼屋的恐惧还是没有消退半分。

从小,周月渡对柳輮、柳赠兄妹的教育就是谁犯错谁受罚,不分年龄大小,只看事情轻重缓急,如何耍横撒娇都没用。

柳赠挨骂的次数累计到现在也是屈指可数,并不是因为她乖巧听话,亦或是觉得她是家中最小,还是个女孩而偏疼。

主要还是因为她怂。

犯了错,还没等柳而安疾言厉色的斥责完、就已经哭的要抽过去。因为犯错,也曾被柳而安给揍过。

柳輮的眼里是柳赠在书桌前来回踱步、嘴中不停的念叨课文,他长叹命运悲苦,“我为什么是高二,而不是大二啊!”

“我还没感慨命运不公呢,你倒是先开始了。”柳赠百忙之中抽空撇了眼柳輮,笑着打趣,全当是为了转换背课文时、带来的烦躁心情。

“期中考试完要开家长会。”柳輮自从进过警察局后,叹气就成了家庭便饭。

主要因素还是柳赠根本就不知道在她穿过来之前,柳輮是何模样。

柳赠的记忆影像在穿来后,就变得离奇古怪——对于高中的知识点,用着是二十七岁的记忆;对柳而安的死亡,却成了十七岁的记忆。

她总觉得这是因为这具身体在排斥着她的到来,妄图将她同化。

早自习时任初静并没有如约、去抽查柳赠的背诵,这让她有些失望的。

要是课文还没背会,也没什么,关键是她是真的背会了。

但要是推迟一两天在检查的话,可就说不定了。

原因无他,语文关照对象之一的陈与商,又一次把班主任给气到了。

周六日不用跑操的关系,任初静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浪费,“陈与商你来给我讲讲,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在问你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陈与商很轻的松了口气,好在这一次,不用他在去念自己写在纸上的答案。

“得出‘养儿子不如养鱼’的启示也就算了,那你又是打哪论述出的主人公的母亲是主谋的?”任初静不解的偏头盯着陈与商。

陈与商不敢吭声,站在讲台上,目不斜视盯着任初静手里的一张纸。

“语文是要求逻辑的,但并不需要阴谋论的逻辑,”任初静苦口婆心的劝,“人要往好的方面想,比如积极、正义、善良等等,你不要总把人想的那么坏……”

任初静鬼使神差的、想起陈与商之前写的一篇阅读,是中考时的阅读理解,到了现在她还忘不了陈与商写上去的答案。

问:【但她还是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就问:养花喜欢吗,儿子? (画线部分如果改为“儿子,喜欢养花吗?”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最后的“儿子”与前面的“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首尾呼应,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修改后就失去了母亲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担忧,说明出题人有意拆散母子之间的感情。】

本来就是一通胡诌,结果陈与商到了末段,还把出题人给阴谋论了,纯属是没事找事。

想起这件事,任初静的额头就隐隐作痛,“你先下去吧。”就连检查柳赠课文的心情也没了。

回顾一天的经历时,可以复述出个大概情况。但要是用两周后,在来回顾其一天中一个时间段的经历,就会显吃力,其大概率根本就忆不起来。

更别提让人在许多年后,去回想某年某月某日某事发生的事情,那根本就是大海捞针,在记忆的大海中去寻找其中一天的经过。

但这个星期日要和其他的任何一天都稍显不同,这一天,发生了平常时候都不可能发生的事。

忍耐到下课铃声响起,柳赠很是好奇陈与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便去要阅读理解的那张纸。

陈与商把纸递给柳赠,做了一件柳輮每天都在做了事情,唉声叹气,悲叹命运不佳,“老班为什么只让我写阅读理解,我也好想背课文啊!”

陈与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要比别的学生额外多完成一项任务——一篇阅读理解。已经失去了废除额外作业的渴望,只单纯的想要降低一些额外作业的难度。

但刚背课文没三天柳赠还没忘,她不想背课文,更不愿额外多写一道阅读理解。

只希望学校不要有任何形式的考试,她不想看到成绩单上关于柳赠那一栏的、电话号码的分数。

陈与商被人叫了出去,没两分钟就又回来,神情莫名的坐在座位上开始发呆。

埋首在《乡村鱼事》里的前后桌,柳赠和付遗津津有味的看着陈与商写的阅读理解,有种看小说的感觉。

《乡村鱼事》的大意是讲述了主人公发现鱼馆中总是隔三差五丢鱼,于是便开始守夜。跟踪了偷鱼贼一路后,发现对方将鱼送到了主人公母亲的手里。第二日,主人公带着做好的红烧鲤鱼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到鱼馆的故事。

这是柳赠看过通篇文章后,提炼出来的故事梗概,又盯着那足以气到班主任的答案,一阵无言。

答:【首尾呼应,“笑眯眯的老太太”说明了这件事和老太太脱不了关系,也从侧面描述了大寒并不关心母亲的生存现状。启示:养儿不一定能防老,但养鱼老了一定饿不死,所以养儿不如养鱼。】

她似乎的明白了任初静要给他布置阅读理解的原因,完全是被陈与商的脑回路给逼得。

付遗一言难尽的看完答案,回头就注意到陈与商的不对劲,瞧着对方双目无神的模样,不解其意,“你怎么了?老师又给你布置了阅读理解?”

陈与商愣怔了片刻,回过神来下意识的询问,“啊,你说什么?”

不等付遗再次复述一遍,他又慢半拍的反应过来,思忖着点点头,“差不多吧,虽然不是老板布置的,但感觉跟阅读理解也差不多了。”

“……”付遗眼见着同座神神秘秘的,硬是说不明白话的模样,没出声。

“有件事我想半天也想不明白,你语文好,帮我看看。”说着就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

信封是常见的复古牛皮纸,封面上没有涂鸦,干净程度堪比柳赠只写了选择题的期中考试的语文卷。

信里面的内容很短暂,草略过目。

「见字如晤,望悦/阅

这封信从见你第一面起就打起了草稿,遗憾的是你不记得我,可贺的是我认识你的。

……

昨天的月亮很圆,我希望今天月色也很美,和中秋节时的月亮一样圆。」

“我不认识她,她为什么要和我拜把子?”陈与商盯着信纸看了一会儿,似乎在等着信上字迹给跳出来,圆珠笔写出的字很有特点,外加是蓝色的字,阅读这封信的人的心情似乎都能变好不少,“什么时候就连认亲都要开始写信了?”

付遗无语,很不想浪费口水在这个问题上,视线往下瞟,瞥见桌兜里放着的两个暖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知道这句诗吗?”

“不知道,没学过。”陈与商诚实摇头,记忆中老师没让背过这首诗。

“那你以为是什么?”

陈与商指着信尾的“中秋”两个字,“中秋不就意味着是阖家团圆,那不就是说想和我搭建亲属关系。”

柳赠也不得不为他的理解能力折服,“好想法。”

“你这句话听着不太想在夸我。”陈与商觑了一眼趴在付遗桌上的柳赠,把目光又转向付遗,心里还是不太相信她说的那句“思君如满月”。

陈与商一一列举学过的内容,解释了他这样认为的缘由,“小学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初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里面月亮都代表的亲情。”

“主要是你见过用这种方式拜把子的吗?”付遗都想要问他一句,《春江花月夜》是被你给吃了吗?

陈与商的眼神在明晃晃的表达的一个意思,这不就是。

柳赠看不下去了,插嘴解释,“这个人喜欢你。”

“喜欢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让人去猜测,那要是被告白的那个人不理解,不就是白说了?”陈与商就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将一件事模糊化处理,喜欢不就应该直接说出来,为什么要绕九九八十一弯。

“那你听过李清照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吗?这句话是付遗说的,但她对陈与商并不抱任何的期待。

果不出所然,陈与商眼睛明亮的与付遗对视,眼睛里的高光,似乎是窗外日光的折射。

“这句诗的意思是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无奈开口解释。

柳赠转头打量着说话的淦睡,很显然,她也没听过李清照写的这首诗,但她很喜欢李清照写的另一首《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上课铃响起,小插曲结束。

谁也没想到陈与商因为这件事被人赌了,吃午饭的时候被堵在教学楼的楼梯口,但还是被陈与商跑了。

在下午放学后,再一次的被人给堵在校门口的陈与商傻了,“不是大哥,你因为你喜欢的人给我写信,你堵我也就算了。我都拒绝了,你为什么又堵我?!”

说话的男人留着飞机头,体格壮实,目测一拳就能把陈与商给干趴下,“你在信里面说她不能跟你拜把子,因为她长的不像男的,因为你的话,她给气哭了。”

“然后你为了给她出气,所以过来堵我,要揍我一顿为她出气?”

“……”飞机头默认。

陈与商也默了,长这么大,除了在网上外,现实接触中就没见过怎么不讲理的人!

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陈与商环顾周围,还没来得及有其他小动作,就听飞机头的一声警告,“中午你就对着空气喊‘老师好’,怎么的,现在是又想对着空气鞠个躬吗?”

陈与商:“……”他一开始没这个想法,不过现在有了,但却无法实行。

中午,陈与商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装作有老师经过,趁着他们转头的片刻,撒腿给冲了出去,没想到放学后围堵他的人数还从两个升级成了四个。

其中的两个人正在不远处放风。

“陈与商?”有人喊了陈与商一声,回头就瞧见了付遗渐行渐近的身影。

在陈与商说话的同时也响起了飞机头的声音,两道声音交错在了一起。

“快走!”

“不想找麻烦就滚开!”

付遗并没有被吓跑,反而上前两步,眼神平静的与飞机头对视。

飞机头足足高了她一颗脑袋,付遗需要微仰着脑袋,气势却是很足,直接虎了陈与商一跳,“他,我照着。”

飞机头有些恼怒,伸手要将口出狂言的人给推搡开,不料却被付遗以手攥拳,对着他的手肘用力撞击,电光火石见寸头男又被小腹上踹了一脚,踉跄几步。

身边的同班看形势不对,上前就要对付遗动手,付遗撤下背上的书包,对着男生伸过来的手就砸。

男生疼叫一声,然后他就感觉脚踝一疼,没站稳摔到了地上。

陈与商眼前闪过的画面,是付遗动手时干净利落的动作,想要去拉扯付遗而抬起的手,此刻僵硬在半空。

胳膊还没放下去,下一刻就被拽着,往前面一路狂奔。

七拐八绕的甩开那四个人,陈与商的呼吸节奏很乱,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

拉了一个拖累、跑了一路的付遗,倒是要好很多,只是气息有些乱了而已。

她提醒陈与商,“要是担心在碰上这几个人,就在书包里放一块砖头。”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身影消失在学校的围墙边,从红砖墙翻进了学校的操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