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把周公蘸了糖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祭祀

我把周公蘸了糖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祭祀

作者:无糖气泡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4 21:28:39 来源:文学城

子瑜坐起来,觉得头还在疼。

连绵不断的绞痛,她成了丁子下面的玉石,太阳穴一下一下被钻着,四周吵得慌,但分明屋里没有人,耳中是巨大的嗡嗡的响声,叫她想起战场上的弓弦,绷紧又松弛,嗡一声,送出破空的箭。

那弓弦就惶惶响在她耳中,千千万万数不清有多少,四面八方洪水一样压过来,她怀疑自己除此以外根本听不见旁的声音。

没奈何闭了闭眼睛,抖着手穿衣下床榻,扶着墙摸去桌前,开妆奁,掏出锦帕,收在胸口。

她看着行远送来的胭脂。

那两个小胭脂盒她还没开,放在妆奁的角落里,下面仔细垫了一层帕子。

好像有人碰了碰她的手臂。

子瑜回过头,模模糊糊看见了锦文,她张口在说什么话,听不清,漏了几个字进耳中,连不成句子。

她看过去,道,“你来了,我们走罢。”

也听不大清自己的声音,她无奈地又自嘲一般笑一笑。

锦文只是搀着她,没往外走,还在讲什么话,子瑜大概猜得到这是在劝她。

她安抚地往她手背上拍一拍,道,“走罢,没事。”

锦文仍旧不动,她有些恼,斥一句,“你到底在耽搁什么。”

锦文像被惊了一惊,终于慢慢往外挪,她掩口咳了两声,小步小步地出门去,偏头问道,“租来的马车在么。”

不晓得自个儿睡了有多久,那马车只租了行远设坛祭祀这一天,她看着锦文点头,总算安心。

好容易出了房门,雨点落在额上,抬头望一望,天色晦暗,日夜难辨,锦文一只手撑伞,扶她去院门外。

好在无风,好在雨下得不大。

锦文搀着她和车夫说几句话,她仍旧听不大明白,掀了眼皮看一看,眼皮也千斤重一样,闷头上了车,歪斜着靠在车厢里头,觉得鼻息又烫起来。

一路颠簸,脑中的嗡嗡简直要变成群蜂乱舞,锦文过来揽着她,把手敷在她额上,又说些什么。

子瑜嗓子里发痒,刚要出口又猛咳两声,咳得肺里像有粗瓦片一路划下去,火辣辣地疼。

她喘着粗气缓一阵子,抚着锦文的手,道,“我实在听不清,也哑得难受,不讲话了。”

不确定锦文听不听得见,她慢慢转脸看过去,“你听见了,就把头点一点。”

锦文眼眶红了一圈,鼻头也冒出点红来,瘪着嘴点了点头。

子瑜的脑壳越来越疼,叹一口气,干脆闭眼假寐,省得眼前眼花缭乱,闹得脑壳更疼。

从王都到祭坛,走走停停大约花了一个时辰,子瑜来到祭坛的时候,行远没在,只有那位白衣老兄留下来,左右踱着步子,手里提着包裹。

看来他的祭祀已经结束了。

锦文扶着她慢慢走上前,白衣老兄回头看过来,迎上前几步,双手捧着包裹递过来,口中讲着什么。

子瑜苦笑,从前不觉得能听清是多大的福气,今日这么走一趟,心里不知祈求了多少遍自个儿的耳朵能好起来。

想想大约是那日的雷声,本来这些日子体虚,给行远的玉璧玉圭也都是她亲自上的花,没一处假手旁人,怎么算她也该病一场,不论是因为耗的心血,还是因为这一场自以为质的祭祀。

她现在想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多少都有点道理,行远讲太公算出来的卦象不好,本来那卦象该应在陛下身上,现在兜兜转转应在了她身上。

子瑜接过包裹来,笑道,“我应该是病了,不大听得清,也不大看得清,实在没办法回应你的话——劳烦你带我去侯爷今日念祝祷词的地方罢。”

白衣老兄起了身往她看过来,没再讲话,转身慢慢往前走。

锦文的伞还撑着,扶着她跟在后面。

四周空旷没有人迹,到处雾蒙蒙像一片废墟,前后没个着落,子瑜自打从盟津出来,头一次感觉到某一种孤单。

待她站在祭坛上往北面站好,捧出祝祷词的时候,这样的孤单几乎溢满她的胸膛。

她仿佛能看见行远也这样往北面站着,他一心要代他的王兄去往极乐或是去往地府,他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站在这里,向北方的先祖,向着天和地,为他的兄长,为他的国家和子民,从亡魂那里祈求福祉。

她没有他那样顶天立地的脊梁,她也没有他那样的身份——她在这时候甚至不能捧起苍璧和青圭。

除了能站在这里,东施效颦一样念她的祝祷词,除了和他一样视死如归的决心,她什么都没有,她所做的一切在旁人看来或许全都像笑话。

白衣老兄在下面仰头看她,锦文把伞合上,搁在一旁,眼眶比来时还要再红许多。

子瑜低头扬声往白衣老兄问,“陛下和侯爷的卦象,这一次总该是好的罢。”

他点一点头。

她于是安心地捧着锦帕,面向北面,长跪在祭坛上。

雨丝飘在眉睫上,子瑜感觉到眼中一阵酸涩,仍旧是听不清自己的声音,但也一字一字地慢慢开始往下念去,“吾殷商余孽,承君恩情,苟活至今。今祈天恩,赐惠泽,赐恩光,救灾恤患,普佑世人,瑜愿事鬼神,请以瑜代王发之身……”

天边亮了一亮,忽而不晓得是远方的哪里落了一声惊雷,仿佛绵延滚动着一般越靠越近。

子瑜总算能听见一点声音,抬头往天上看过去,黑云压顶,层层叠叠在翻涌着黑色的浪,她倏忽觉得天地间只剩了自己跪在祭坛上,云后不知是怎样寂寥的日月,她在和日月对望。

她想,或者他们听见了她,看见了她,或者这是他们的回应。

雷声灌在耳中,也和云一样,一浪盖过一浪,她慢慢觉得这像是在用钝刀凌迟,疼痛淋淋漓漓,或许到了某个临界点,凌迟结束了,耳中弓弦的惨叫没有了。

她奇异地扯着嘴角笑了一笑。

这样的一种感觉她平生从没有过——她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

太|安静了。

子瑜捧着锦缎站起身,抱着她的玉璧和玉圭,一步一步往祭坛下面走。

锦文走过来搀着,又把伞撑起来。

她的眼前逐渐又变得迷蒙不清,她和锦文讲,“我真的什么也听不见了。”

回头看一看,锦文摇了摇头,脸颊上不晓得是雨水还是泪水。

她笑道,“我替陛下和侯爷挡了灾,我从前是不信这些的,今日我信了——也由不得我不信,回去要叫侯爷找人替我卜一卦,看一看是不是大凶。”

锦文抓着伞柄的手支棱着骨头,子瑜在她手背上拍一拍,“无妨,走罢。”

马车还留在外面,子瑜撑着走到马车边,又撑着爬到马车上,转脸看着锦文,道,“我要睡一会儿。”

锦文拿帕子抹一抹眼泪,点了点头,揽着她,仍把手敷在她的额上。

这一觉睡了许久,梦里比前两日更加荒诞,她看见有小鬼,一个一个拿着铁链铁索围着她转,还有巫女,手里挥着不晓得是什么的布条,往她身上撒一些带香味的粉末,念念有词,说她听不见的话。

她看见了祭坛,祭坛上站着人,她于是走上去想和他讲话。

他转过脸来,又是一个小鬼。

子瑜哭笑不得地往后退了一步,脚底一空,滚下了祭坛。

也顺便从梦里滚了出来。

她睁开眼,头倒是不怎样疼,除了久睡之后的昏沉,其它倒没怎样的感觉,眼睛也看得清,只是耳旁寂静,听不见声音。

偏头看一看,不像她的屋子,屋里亮堂,却不是白日里的亮堂,她瞅见墙壁前面整整齐齐摆了两列灯烛,活似个做法事的现场。

床帘是流水一样的绸缎,上面有流水一样粼粼的暗纹。

这大约是在行远的府邸。

子瑜刚坐起身,那头行远就端着个小碗推门进来。

她笑道,“侯爷。”

耳朵还是听不见。

行远看见她起来,不晓得露出的是个什么神情,把碗顿在床榻边上,坐下来低头看她。

子瑜又把自个儿撑一撑,坐得不大舒服,背过手要去塞被褥,他伸手过来替她塞好,顺便裹一裹,就给她露出一张脸,其余全囫囵塞进被里。

她又笑起来,只是不再讲话。

行远张嘴,自然子瑜是听不见的,摇了摇头,“我有些病了,不大能听见。”

他于是拉开床边的抽屉,摸出一个玉圭,神色有些恼怒,把那玉圭掷在被褥上。

子瑜看着它陷下去,笑道,“侯爷都晓得了。”

他的眼尾又烧得殷红,但只是眼尾烧着,行远这一对眼睛,哪怕愠怒都含情。

子瑜看着他,“陛下可大好了?”

他别过头,略微点了一点。

她道,“陛下大好了,侯爷也安然无恙,听人讲陛下与侯爷的这一卦是吉,那我的病也算是造福天下了。”

听不见自个儿的声音,子瑜话讲得别别扭扭。

她瞅见行远转头瞪过来,也不能算瞪,总之不大高兴。

不大高兴的行远伸手进被褥里来,狠狠别过她的脸,子瑜看着他的脸越靠越近,惊得僵直了身体。

她看不见他的眼睛,然而她此时竟只能想见那一对汪着潭水的眸子,他的鼻息温热地纠缠,唇齿里有饴糖的香甜,逐渐那香甜里泛上血腥,他的唇慢慢地厮磨着离开。

他喘得更急,她心里的一对眸子于是汪了更深更温柔的潭水,只好渐渐地溺进去,溺进去。

血腥气很浓,他的眼尾红到狰狞,靠得很近在看她,唇边沾着血。

子瑜的下唇隐隐在疼,她想着他真的是气极了,他从没像这样失态。

到底他对于她有没有男女之间的情爱——不知道,但她已有万般千种的情思,在劫难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