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未央赋 > 第24章 秋菊

未央赋 第24章 秋菊

作者:石门之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8 12:38:43 来源:文学城

班婕妤读到后面几句的时候,若有所思,似乎触到了内心深处的什么地方:

“赵妹妹心思纤巧,用辞虽不常见,但倒是不落窠臼。木犀为笺香作笔,清风为信天为书。难为赵妹妹能想得出来。”

我又望向另一位点评人,他从班婕妤手中接过了竹简,正在默念我的诗句:“这般韵律,倒是极其罕见,未按常理,也无引经用典,至于措辞——”我本满心期待地望着他,听见这评论,心里灰了一半,“倒是与众不同,正如班婕妤所言,确有巧思。”

只见他又轻叹一口气,抬头看着我:“诗不算坏,虽不及昨日的两句,想来是佳句难得。只是良辰美景如是,此诗未免过于凄清了些。方才见你耳不旁听,目无斜视,独立于桂树之下,原以为只是苦心求诗,不曾竟想是暗自伤怀。”

品评完了这第一首诗,我们又坐回到了原处。宫人俯身将第二个酒杯放入了渠中。酒杯随波而动,流过我的身旁之时,似乎有隐隐的菊花香飘过。

这次酒杯没有停留,只是悠悠向前,转过一个小弯,像风雨中的归船,搁浅在了下一个河湾里。旁边坐的是班婕妤。

她身旁的侍女帮她从水里端起了酒杯,她扶着酒杯的双耳,扑鼻的酒香,迎风而来,果然是菊花酒。

若说我方才的桂花诗凄清萧条,想必菊花诗也不会意兴昂扬,文人骚客咏菊的诗词向来不少,本身菊花的意象便是凄然的,它不似莲花高洁,亦不像牡丹芍药开得热闹。菊花开,菊花残。满地黄花堆积,凄凄惨惨戚戚。

若是不凄然的,唯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依旧是白居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些诗都是乡野意趣,与太液城池风光格格不入。

另外,一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傲骨铮铮,苏东坡也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还有黄巢的名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终究是以物咏志。

但这些毕竟大多是千年之后形成的意象,不知西汉的文人墨客是否会对菊花寄其他情愫?

果真是才女,只见班婕妤小口小口抿完了一杯酒,只是低头略一沉吟,诗酒一同入肠,便盈盈起身来到了书案之前,提起笔,轻抚笔杆,笔尖轻蘸墨汁,便有神来之笔。

待她写完最后一个字,三寸檀香才只燃了一半而已。

“班婕妤才真的能七步成诗啊。”我心里佩服,不由得感慨。

竹简上是娟秀的小篆。笔画纤细,但笔力却不弱,若是现在有了宣纸,那这字必然也是笔力遒劲,力透纸背的。

陛下已经拿起来了班婕妤写好的竹简,开始细细品读。

他似乎沉浸在了诗中,并没有注意到我也迫切地期望在第一时间欣赏到才女的诗作,可他身量比我高得多,我努力在他身旁踮起脚尖,目光却依然够不到书简,没看到半个字,但见得他神色惊喜,嘴角扬起了笑意。

他欣赏了许久,双手终于落了下来,我才接过他手里的竹简,篆体字我其实并不认得许多。好在陛下似乎还无法从这诗情中抽离,在我看的时候,立在我身后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

就着他的低吟,我总算是认全了竹简上的诗句:

沐曜煜而生暖兮,着采衣而若皇。

浴月华而却寒兮,远春华以傲霜。

噙朝露以为澧兮,引晓光以入觞。

追屈子之修姱兮,思美人之清旷。

与我所想象的闺怨诗不同,此诗胸襟辽阔,又不失女子的细腻,有美人兮,独立一方。

听他读完,似乎也是意犹未尽,口角噙香。这样一首诗,配上篆体,真有一字千钧的金石之感。

陛下十分认可:“此诗辞旨清捷,用意高远,音韵和平,当抄录之后收于天禄阁中,以传后世也。”

“陛下过奖。”班婕妤听闻此言,嘴角含笑,低头颔首,朝陛下做了万福。

我也赞赏地点点头:“班婕妤真是好文采,字里行间有屈子遗风。”此诗是屈赋,又提到了屈子,自然有其风采。

“若要分高低,自然是此诗第一。赵婕妤的诗,只能屈居其后了。你可服气?”

他转身含笑看着我,似乎怕我不高兴,又补充道:“不过,你也别气馁,你方才的诗中,以桂子寄相思的巧思,朕很喜欢,只是不知,你的相思之意,要寄往何处?为何是千年?”

“反正陛下不必多情,定不是寄给你。”

没等他还没回答,我又冲着班婕妤笑道:“与真正的才女相比,我必是要输的,输得心服口服。”

她微微颔首,与我相视而笑,恍然间有一种身在大观园的感觉,一群女子写诗相和,低吟浅唱,将世俗之境变成了世外桃源,难怪宝玉会嫌了男子污浊。相视之间,男子倒成了多余。

然而很快不知趣的男子之声打破了我的太虚幻境:“看来,有人要受罚了?”

我打断了他:“可是陛下尚未作诗,我还不算垫底。”

“怎么?你觉得朕会垫底?”他一脸不可置信地问我。

我眨了眨眼,冲他笑笑:“桂花酒,菊花酒,这些文人骚客喜欢用的意象,我们都已经喝着了,如今要是再有酒,怕只剩了葡萄酒,石榴酒,看陛下能用葡萄做何诗?还有石榴能做何诗?石榴裙下可不能算数。”

说罢,我才想起石榴裙也许是唐宋时候才有的。他没有听出来,并不以之为意。

“既然是曲水流觞,这酒杯也不一定会落在朕面前,说不定,要由爱妃来题葡萄诗、石榴诗呢?”他饶有兴致地反驳道,看我一脸哑然失语,得意地笑了起来。

第三杯酒被宫人放了下去,溪流溅起的水撞到朱漆的杯身,奏出了一支清凌凌的交响乐。

这酒杯仿佛听到了我内心的声音,顺顺当当地随着水波一路往下来到了陛下面前,才稳稳地停了下来。内侍弯腰把杯子拾了起来,打开了羽觞的杯盖,双手奉给了陛下。

这酒除了香醇的酒香之外,似乎还有一种清雅奇异的幽香,我的鼻子分辨不明。

他端起酒杯放在唇边正欲饮,见我盯着这个杯子,便停了下来,笑道:“此非葡萄酒,亦非石榴酒,教卿失望了。”

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酒?”

“此乃,竹柏酒。”

我惊异道:“竹柏酒?可是用竹叶和柏叶酿成的?我只知果子和五谷可以酿酒,却不知道叶子也可以酿酒。”

他笑了笑,耐心地向我解释道:“并非用竹叶柏叶酿成,只是酿酒过程中,会以竹柏为容器,取其清香而已。”

原是古人的风雅远超出我的想象,我赞叹道:“难怪香味如此清雅,与方才的以花入酒的香味都不尽相同。”

大约看到我一脸好奇又期待的样子,他问了一句:“可要尝尝?”我满心欢喜地点了点头。

他便示意他身边的内侍将这杯酒端到了我面前。我小口抿了,酒水淡黄澄澈,白酒的醇香与淡淡的竹叶清香相得益彰,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粽叶,不知不觉多喝了两口,杯子见底了。

“好喝,好酒。”我抬起头对他们说,其实我并不懂酒,哪怕是两千年后的现代,酒对于我来说,只有甜与不甜,辣与不辣的区别,若是似有甜味,又不呛喉咙,便是好酒。

“那便请吧。”他笑着对我说道。班婕妤也在一旁含笑看着我。

“请什么?”我一脸疑惑地望着他们。

“你既喝了这酒,难道不该赋诗?” 他的笑容似乎不怀好意。

我大惊失色:“难道不应该是陛下做诗?明明这酒杯是停在陛下面前。”

“曲水流觞必然是喝酒之人作诗。朕可是一滴未饮。”

“方才明明是你让我尝尝这酒的。我只是顺水推舟喝了两口而已。哎呀,上你当了。”我一着急,脸上泛起了酡红。

班婕妤看我们争论不休,在一旁难掩笑意:“既然如此,依妾之见,不如二人各做一首?妹妹想必是第一次流觞赋诗,陛下莫欺了她。”

“既然诗魁如此说了,我们便一人赋诗一首,你可切莫说是朕欺了你。”

“哪里不是欺我?方才一首诗已让我文思枯竭了,还没歇上一会儿,如今又来一首。”我在心里叫苦不迭。

竹林松涛倒是我的家乡常见之物,只消一闭上眼睛,便能描摹出它们的模样,听到它们随风私语的声音。只是如今我需要把这形色声音化作诗句。

两杯薄酒下肚,脸上已经略微烧了起来,脑子像一团芦苇草,晃晃悠悠,已经无法集中精力去作诗。

我走到湖边,想先散散酒的燥热,掩在菊花丛里有一方石凳,飞满了落花,我坐在了上面,不知怎的,就想起了湘云醉卧芍药丛中酣眠的场景来。

我不去找诗句,不如让诗句寻我来。目之所及,有湖心岛屿,疏影横斜,似乎是竹柏之影。

陛下似乎还在原处与班婕妤谈笑风生,不知是因为竹柏之诗对这些古人而言过于简单,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还是想从与才女的谈笑之间寻得些灵感。

这样望去,他倒是像极了周公瑾,虽没有羽扇纶巾,但谈笑之间,仿佛也能使强虏飞灰湮灭。可惜我并非强虏,只是一个误入此地,附庸风雅的人而已。

我的思绪随意飘着,像是到了半空之中,轻盈盈地盘旋在云里,从半空中望下来,石凳上的女子已经昏昏欲眠,落花溅了一身。

“婕妤,陛下在寻您呢,请您回吧。”

一个声音像是从云间传了过来,我迷糊地睁开眼睛,如梦初醒,一时间忘了身在何方,所谓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