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微木浮于海 > 第17章 第 17 章 南山矿权3

微木浮于海 第17章 第 17 章 南山矿权3

作者:塔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0:10 来源:文学城

望月楼,临安城最繁华的酒楼。

杨济和陈泽站在楼中最高处朝楼下看去,茶楼酒肆处处张灯结彩,小商贩们竭尽吆喝,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无处不在彰显临安城的繁华。

“临安,真是花团锦簇啊。”

杨济微微弯腰,双手撑在栏杆上,俯视着酒楼对面的珍宝阁,漫不经心道。

“主子,对面就是沈氏商行下的珍宝阁。”陈泽抱剑站立在杨济身后。

临安,地处江南七省的中间位置,且水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又因市舶司的府衙设立于此,故而宵禁延至子时。

此时已是亥正时分,珍宝阁仍是灯火通明,客人三三两两进出。

“两位客官,想去珍宝阁?”一旁路过的店伙计上前搭话。

二人转过身来,定睛一看,是店里的年轻伙计,一双明亮的眼睛很是机灵。

陈泽一脸不悦,以为他们刚才的谈话被伙计偷听了去,正要诘问时,又听伙计补充道:

“不瞒客官,来咱们这儿的客人,有一半是冲着珍宝阁的名头,他们没有通行贴,只能站这儿瞅上两眼,也不虚此行。”

杨济和陈泽对视一眼,此前对沈氏商行了解甚少,珍宝阁区区一个商铺,竟然还要预约。

“开门做生意,不都是迎接八方来客,珍宝阁为何闭门谢客?”陈泽不解道。

“想必客官是外地人吧。”伙计把手上的抹布甩上肩头,做好要为他们解说的姿势。

“我二人来自宁州,听闻临安城乃是江南七省最为繁华的地方,姑慕名而来,还麻烦小哥儿为我们讲解一番。”

杨济给陈泽使了个眼色,陈泽心领神会,拿出成人大拇指般大小的碎银递出去。

收到好处的伙计脸上立时笑开了花,鲜少见到如此慷慨的客人,态度更为殷勤。

“沈氏商行,想必二位定是听说过,珍宝阁就是沈氏商行的铺子,一共三层,楼层越高代表珠宝的珍稀程度越高。一二两层,与一般的珠宝铺子无二,而第三层……”

伙计稍微停顿,像是故意卖关子。

陈泽没有耐心等下去,不耐烦道:“继续。”

伙计也不介意,继续道:“第三层,里面卖的尽是珍奇物件,其中大部分是海外之物,进出的人非富即贵。这,贵人嘛,总是规矩多。”

伙计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为难,旋即眼珠提溜一转,见杨济和陈泽并未觉得被冒犯,继续道:

“为了彰显客人的尊贵身份,珍宝阁立下规矩,凡进三层者,皆先报家门。待资格通过后,由珍宝阁发通行贴,按照通行贴的时间进入。这一来二去,月余时间定是要的。故而,外地慕名而来者多,他们没有通行贴,只能在此观望。”

杨济眸光转动,若有所思。

他做监察御史三载,此前在京城监察百官时,算是见识不少新奇事,此番来临安真是又涨了见识,看来,两江走私案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伙计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边,走进杨济二人,压低声音。

“二位若是有意进第三层,小人倒是可以帮忙。”

陈泽深情严肃,右手一抬,重重落在伙计的肩头,吓得伙计浑身一颤,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只有从微微发颤的声音中听出他的害怕。

“真,真的,小人姑妈家的女婿的表弟在珍宝阁,他专门负责给客人发放通行贴。”

“按照你的说法,通行贴如此珍贵,你姑妈家……就,他怎么可以保证?”

“有这个,都好办。”伙计拍了拍他身上放银子的地方,他转向杨济询问,“这位爷,您看呢?”

从伙计开始自荐讲解时,杨济就一直再旁边默默倾听,而常年混迹在酒楼的伙计,确实十分精明,分得清谁才是拿主意的人。

“既如此,那就麻烦小哥了。”

“放心吧,这路数小人熟,不会出差错。”伙计再次保证,让他们放心,只要有银子,此事必能成。

珍宝阁外。

杨济和陈泽站在高大的建筑下,仰头望去,三层高的建筑比寻常的要高出许多。每一层飞檐斜斜伸出,飞檐的尽头挂着一串铃铛,寒风吹起,荡起一阵清脆的铃声。

金丝楠木制成的匾额在灯火的映射下,散发着绵密莹润的光泽。匾额上“珍宝阁”三个大字,笔力雄浑,挺拔开阔。

门口迎客的四个伙计均身材修长,面貌平整,穿着样式一样的衣衫。

见有客来,其中一位伙计脚步轻快地迎了上来,他微微弯腰低头行礼,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陈泽递上通行贴,他双手接过,仔细查看后,便又双手递还给陈泽。

杨济在旁打量着伙计的一举一动,俱是得体,像是被人专门教导过。

进入阁内,内里空间极大,展示的珍宝不多,但细细观察之下,每一件都极为珍贵。鸡蛋大小的珍珠在这里都不足为奇,各种宝石在灯火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陈泽指着一人多高的珊瑚树,长大嘴巴,结结巴巴说不完整一句话。

“珍宝阁,真是名副其实啊。”杨济在京城时,也是见过不少好东西的,可那些与珍宝阁相比显得太过庸俗。

二人在阁内上下观看一番,外面虽是热闹非凡的街市,在里面却很安静。只闻得轻柔的乐声传来,却不见弹奏的人。

“主子,这铺子有股说不上来的奇怪。”

“殿内除了寥寥无几的客人,却没有伙计。”

凛冽的北风终究是吹到了江南,天空飘起雪花,冷峭的寒风中,楼珊瑚又来到县衙门口。

“楼姑娘,大人今日不在。”门口的衙差记不清他是第几次说着同样的话,“今日是真的不在,估计要太黑才能回来,这么冷的天,楼姑娘先回去吧。”

“无妨,我在门口等大人便是。”楼珊瑚早就料到如此,说着拿出手炉,一屁股坐在县衙大门口的门槛上。

衙差见她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也不再劝解,任由她坐在县衙门口。

风雪渐盛,手炉里的炭火早已熄灭,楼珊瑚身上感觉不到一点温度。一个年岁稍涨的衙差见她冻得嘴唇发紫,身上抖得厉害,实在不忍心。

“楼姑娘,今日您就先回去吧,莫冻坏了身子。”

“胡大叔,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今日必须要见到大人。”楼珊瑚牙齿打颤,话都说不利索。

自那日张贵年拒绝楼珊瑚后,一连半个月,她便日日去县衙,一来是想看看是否有通融的余地,二来想搞清楚为何沈氏不能参与南山矿权,奈何张贵年一直避而不见。

沈络已在青石县盘桓半月,这两日接连收到家中书信。她一定要在沈络离开青石县前,把南山矿权的事情落实,不然恐生变故。

今日她非要搞个明白不可。

胡衙差见状,无奈摇摇头,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只见他端来火盆,给楼珊瑚的手炉里加满了炭火。

楼珊瑚从清早等到日落,水米未进,肚子一直咕噜噜叫,就在她再一次按下肚子的叫声时,一顶小轿从拐角处缓缓而来。她瞬间忘却饥寒,一个箭步上前,跪在在轿子前。

“民女楼珊瑚求见张县令,恳请大人一见。”

楼珊瑚高亢清冽的嗓音回荡在寂静的风雪中,时间仿佛停滞。半晌,轿帘被人从里面挑开。

张贵年抬眼望去,漫天风雪中,楼珊瑚身体跪地笔直,像是一尊雕像,苍白的脸写满倔强。他几次张口,最终都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县衙内厅中,楼珊瑚围着火盆,足足一刻钟,方觉得筋骨软和。

“多谢县令大人。”

“还是为了南山矿权?”

听闻张贵年的问话,楼珊瑚面上闪过一丝歉意。

“青石县的百姓靠海为生,可朝廷缩减海上生意后,百姓生活日加困难。若有人来开发南山矿,将会改善百姓的生活。本官虽算不得清正,但也希望他们多条谋生的渠道。”

“那沈氏加入,不正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民女不懂,还请大人赐教。”

“那都是些旧事了。”

张贵年垂下头,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吐出。

楼珊瑚静静地望着与以往不同的张贵年,他眼底情绪复杂,眼神毫无焦点,像是在说着一件尘封已久的事情。

“五年前轰动大晟的杭氏案,姑娘可能听闻?”

杭氏?

楼珊瑚神经忽地崩住,脸色木讷,落在张贵年的眼中,倒像是被问住了。

张贵年像是突然想起来楼珊瑚那时才不过十三四岁,哪里会记得,便继续道:

“多年前,杭氏乃是江南屈指可数的富商,因其女嫁与四皇子,杭家也跟着一朝飞升。仅仅一年,便已成为江南首富。只要在市面上见到的铺子,过半均是杭氏产业,甚至连朝廷禁止的盐铁生意,杭家也能分得一杯羹。四皇子在杭氏的支持下,也一跃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成为亲王,就是现在晋王。后来……”

在张贵年的叙述声中,楼珊瑚好像回到了过去,那个她还是杭云瑶的过去。

后来,杭家被人告发从海外走私武器,触动朝廷逆鳞,全族被判了斩立决。

记忆的风像是从过去吹到此处,门框被一阵寒风吹开,发出“哐”的一声,惊醒了楼珊瑚。

“可大人,杭氏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与如今的沈氏有何关系?”

“沈氏就好比过去的杭氏,业大必成势。若是他们经营南山矿后,肆意压榨百姓,届时将无人敢管,苦的还是百姓。”

从县衙出来后,街市上零星地亮着几盏灯。

楼珊瑚独自走在外面,收紧衣衫,脑海中一直回荡着章十年的话。

这还是她第一次从别人的嘴里听闻自己的过去。原来,在别人眼中,是杭家高攀皇族,是她高攀四皇子。

按照张县令所说,在杭氏全族被灭后,沈氏却趁机坐收渔翁之利,第一时间收拢了杭氏的掌柜伙计。这与沈石川说的,他被沈氏所救,截然相反。

她到底该相信谁?

沈氏是否有参与当年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