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围炉夜话 > 第2章 说雨

围炉夜话 第2章 说雨

作者:槛菊泣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8 07:08:25 来源:文学城

“雨”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有很多好说的。识雨的人觉得甚至如同写一本小说,其中感情浓薄,故事跌宕……比小说都精彩。甚至一个“雨”,都可以作为一整个小说的背景音乐:神秘的,浪漫的,冷淡的,温柔的,舒缓的,急迫的……像是拨弦乐器“琵琶”。

“雨”既有如此多的话要说,真真不知道要从哪说起了。

雨,可听,可看,可闻,可品,可赏,可用……如此之多。我以为,一个人长这般大,总要好好地接近一次雨的,哪怕一次,有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一个人若是这般大,却还没有好好地近过雨,我自以为是很遗憾的事,很难过。

雨有许多,单按季节分,便有春雨,夏雨,秋雨,有些地方,甚或是有冬雨的。而这四季的雨,若是按时辰来讲,又有晨雨,夕阳雨,夜雨……这许多来。单是这样,一场落雨,便有多少种组合来?中国的诗人喜欢写雨,看来,雨是写不尽的了,更别提诗人的一颗“敏感心”,一生中有多少故事,多少情绪流变,又岂是写得完的?

写不完,也还是要写的,因为雨是那样美妙的东西,诗人,文人自然舍不得她——这样一个善变的美人。

雨,又有毛毛小雨,如丝线细雨,如珠玉落雨……之分。她们落在房檐上,砖石上,铁皮桶里,积水潭子里,雨伞上,树叶上,泥土里,落叶堆,湖水中……许多许多最后的归宿,便有不同的音韵,好听的。

不同的雨,单单对应着不同的用处,像是毛毛小雨,便是不宜用来听的,因为不易听,还有那种倾盆的大雨,虽听得容易,却是太嘈杂,也不宜听。听雨,最好是似珠玉落玉盘的那类雨来,是雨滴,却似断续的断线似的珠玉。

听雨的时候,坐着,站着,躺着,都可以,站在廊下,或是站在雨里撑一把伞,甚或头顶一个铁皮桶,荷叶……都是可以的。可以写写字,想想事,甚或是放空自己,都是最好的音乐。我总觉得,音乐总是听,便有生腻的感觉,尤其是有词的音乐,最容易生腻的,首先便是当下这些视频里的很火的配乐,以及现下许多新出现的流行音乐,其次便是那些老歌了,听得多了,老歌也是要腻的。最后,便是那些乐器的音,那些由好听的歌单独奏出来的,要腻,那些前人流传下来的,也会腻,可是雨呢,总不会的,是舒心的。

雨,也是可以闻的。说得确切些,其实闻得并不是雨。因为雨是没有味道的。有味道的是风,是泥土,是青草,是花香,树叶香……这便是下雨时要闻的,可以闻的。

雨还没有来的时候,天上刚刚渲染好了一片青色阴云,空气就变了味道,我简直无法描述,可是现在落笔,脑子里却清清晰晰的便是那个味道,有些闷闷的那样感觉的味道,似乎里面还有些混杂着的尘土的气息,很亲近的。大概是那自远方来的风,将许多自然的味道都混杂在了一起吧。我喜欢这样味道的凉风,呼吸这样的风,是一种享受,也许我生来便对自然有一种情愫吧,所以空调的风,我总是受不了那样的气味,一闻到就觉得头晕。

我以为有时候闻一闻这样的味道,不必说些什么回归自然的话,因为这是肯定的。另外,能在纵深的高楼间闻到,也算是一种提醒,提醒起自己尘土,便想起来自己从不孤独,是有根的,有故园的,不是一根泯灭在人群里的萍草,便不会觉得那样孤独跟自怜。

雨走以后,空气的味道没有了似轻烟般的尘土气味,却有一种淡淡的泥土味来,虽只差别一个字,不过,却有极大的不同,这味道,是清新的,开阔的。泥土味里混起青草同落红的味,是诗化的,使人想起来的,是凄美。

雨是自然里最寻常不过的景象,那气味也同是,可我总见了许多的人,喜欢闻各种好闻的味道:好吃的,可以涂抹的,许多许多。总是要花些大价钱,都要涉猎,以至于可以“闻香识美人”,却连“雨味”这样最为普通的味道都不识得,我以为是辜负了自己的鼻子的,因为人的鼻子也是一个道理,对这些是要生腻的,唯独“雨味”是个例外。

贾宝玉说他喜欢各种花香,果子香,连那些药香,他都是欣赏的。可是如果现在若是谁无端地放些药材在家里,或是熬煮些,单单是用来闻的,又或者买了水果却不吃,而是来摆设,来闻,别人总会说她是有病的。明明是很值得尝试的,高雅的趣味,可是这些人总不得不忍受世人的眼光,世人却觉得自己拯救了一个疯子跟傻子。

若说“听雨”,“闻雨”,旁人听说得少,那有一件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便是“看雨”。不论是有意或是无意间,只要是有双眼睛,都是看过雨的,所以若是仔细地区别,便要说成“赏雨”来才妙。

赏雨是赏不尽的,别说人一辈子不会遇到同一片雨这样哲理些的话,单单是一片雨,也是赏不尽的,为何?因为同雨相伴的时间同景色便有千种不同来。

雨可以同世间几乎一切相联系结合,形成某一时,某一刻的一场雨,然后留待回忆和记忆。

若说“听雨”,“闻雨”,还多半是纯粹自然的行为,那“看雨”便更多是情感上的行为了。其实“看雨”起初也是纯粹自然的行为,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看雨,看的是确确实实的雨,不过就像世间万事万物,一旦同人联系起来,且联系得久了,事同物便不单单是物,是有人情的事物一样,雨,也是如此。看得久了,看雨,也是一份心情的表诉。那时候,我们看雨,不只是看雨,看雨是想起了事,想起了人。

说到这里,是怎么也绕不开唐诗与宋词的。诗词里的雨:相逢雨,离别雨,梧桐雨,落红雨,孤枕雨,夜半雨……甚或是美人雨,泪雨,胭脂雨……一场雨,一份情,一种人生,一处愁苦。

我是从什么时候感知到雨的?大概是小时候,小时候的下雨天最爱穿着凉鞋,在积水里扑腾,结果一双脚总是跑得白花花的,连鞋底子都磨得干干净净。那时候,雨像是天上掉下来的糖果,甜的。童年便是雨,雨便是童年。这是我真真切切经历的雨。

人面对雨,无非有两种感情而已:或喜或悲。让我悲起来的雨,是成长,是诗词……我长大了,知道雨不单是雨,是人的泪。而那些诗词,将我困在意境里,而现实又寻不到。

有时候,那些令人悲伤的雨,也唤起从前的许多记忆,那些记忆本是美好的,只不过意境是悲伤的,所以雨渲染了记忆,喜也变作了悲。

比如,小时候的路,头顶上横斜着密密麻麻的树枝,树枝上摇动着树叶,雨落在树上,从树叶上一滴滴滴下来。“嘀——嗒——”,突然,冷不丁掉下来一滴,顺着额头滑下来,这些,原本就是很好的记忆。诗里的雨同起叶子来,叶子总要潇潇,因此,那些正当壮年,青与黄相接的,或完全熟透的叶子,看见上面的“泪痕”,如今,我总不自觉得难过,便看起远方墨色的云。

我长大了,自己变了味道,雨也变了味道,现在觉得雨,悲总是要大于喜,说得极端一点,近乎是完全的悲。这从何说起,我自己也不明白。大概是因为下雨天,天是冷的,云是低垂墨色的,花瓣是零落的,雨是天的哭泣,词人想起远人……一切的景,便都是那样哀愁的。因为忧伤的情绪,所以更觉得雨亲切,仿若知心,将我心底里的秘密,用烟,用云,用山水楼阁……那样对得渲染出来,便是越发地沉迷其中,觉得无端哀伤。

以前,我总觉得一个人是不应该这样强说愁的,很多人都这样觉得。因为我自己或者旁人身在沟渠里,被许多东西羁绊着身心,比泰山还要重,所以许多人唾弃这样一个人:若是他看着雨突然哭泣。他本就没什么烦恼的。可却不是这样,因为人总是当下的人,不是过去的人,不是未来的人。这些闲愁虽不似那样压着一个人面对生活,使人无可奈何,可也一样使人苦痛,不过是另一种苦痛。所以,万不可像从前那样比较。

现在是春天了,雨又多了起来,记得要听听那雨,看看云,看看下雨的小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