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 第15章 伯牙绝弦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第15章 伯牙绝弦

作者:一捧秋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5 来源:文学城

江枕玉虽然说了几句锥心的话,但没有真的放弃应青炀的意思。

毕竟对方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能识字就已经很是不易,又怎么能苛责太多。

江枕玉听过一遍之后,便能开始给他逐字逐句的分析,过耳不忘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他对文章的见解没有姜太傅那么古板,甚至能接受一些应青炀稀奇古怪地观点。

江枕玉的确比较能够接受新鲜的思想,千奇百怪的奏折都看过了,应青炀这点就完全是小儿科。

但他也没遇到过做文章这么不合格的臣下,毕竟大梁的科举也不是摆设。

应青炀绝对是他这些年来遇到过最油盐不进的那个,看似在认真听他讲学,实际上脑子已经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了。

看似对答如流,实际都是随口胡说。

应青炀要是能读心到他的想法,估计要大呼一声委屈。

天地良心!

应青炀是真的不想江兄对他白费口舌,一开始真的有努力在跟上脚步,不过随着这人的说法逐渐晦涩,再加上对方那温润的嗓音和那股子读书人特有的风雅,他开始只顾着用眼睛看,不记得要用耳朵听了。

一边是直击心灵的俊美。一边是深恶痛疾的学问。

应青炀会选哪个毋庸置疑。

他的大脑理所当然地开始抗议,于是知识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绕了过去,没留下半点痕迹。

半天之后,江枕玉理解这小子为什么被折磨这么多天。

“如果我是夫子,你早被退学了。”江枕玉语气凉薄,却说出了应青炀最想听的话。

太上皇陛下一向如此苛刻,国子监里要是出了应青炀这种类型的草包,早就被他一纸诏书踢出去了。

不知道那位夫子有没有被这笨学生气出心疾。

江枕玉索性无事,便开始逐字逐句教应青炀改写,理解这人的天马行空之后,不管对方再说出什么强词夺理的发言,江枕玉都能保持淡定。

顶多是沉默片刻,便迅速找到角度反驳。

应青炀表情痛苦抓耳挠腮,每次发言都好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眼前这位临时夫子,颇有种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淡然,情绪异常稳定,就算他写得再差,读完了之后江枕玉也只会给一句:“重来。”

语气平淡得仿佛是让他喝口水那么容易。

应青炀简直怀疑最初两人的吵架只是他累极了白日做梦呢。

毕竟已经是互相认定过的知己,两人之间平和的相处差点因为这件小事被打破。

极为罕见的,应青炀是濒临崩溃的一方。

他开始觉得自己恐怕会因为用脑过度毙溺于风雪。

也不知道他那些狗屁不通的文字到底是在折磨谁。

好在应青炀总能找到苦中作乐的方法。

完整地修改过一遍之后,结束那酣畅淋漓的教习,应青炀果断把手上的宣纸一扔,脑袋“砰”地一声撞到桌面上不动了。

江枕玉不自觉地侧耳,听了片刻,确认这人只是在休息,而不是准备一头撞死自己。

榆木的,估计撞了也只能听个响。

果不其然,趴了一会儿,应青炀就憋不住了,沉默是金,而他向来一贫如洗。

他开始“江兄——江兄——”地叫魂。

尾音要上扬起来还得拐个弯,好像这样才能显现出两人的亲近,间或还带着“嘿嘿”的轻笑声,状似讨好。

“说人话。”江枕玉应声道。

应青炀仿佛得到了什么许可似的,“蹭”地一下坐直身体,一张宣纸跟着粘了下来,和额头贴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应青炀冷酷地棒打鸳鸯,他晃掉了宣纸,迫不及待:“江兄,江兄,上次说到哪了?你和同伴们乘船到了金陵,然后怎么样了?话本上说金陵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水系,是不是真的?”

应青炀这张嘴总是不得闲,他仿佛有无数的话不吐不快,一天能说出不知道多少个问题,江枕玉不是个多么健谈的人,他只是每次都遭不住那一句句“江兄”,时间久了仿佛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江枕玉噩梦都做了好几回。

醒来之后面无表情,几次下来他就妥协了。

有些事情坚持没有意义。

而他们每次的话题都和北境之外的事情有关,应青炀的每一个问题,都透露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

这并不难理解。十几岁的少年,习了字,读了书,懂了点人事,明白世界之大,自己只在小小一隅,自然会生出探求之心。

这是人们向往自由的本能。

应青炀只是很不走运,一出生就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荒山野地里。

就算被他救下的人不是江枕玉,他也会从其他途径了解山外的世界,等到有一日亲自用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

江枕玉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萍水相逢即是缘分,就算从现状来看,这有点像是一段孽缘,但江枕玉并不吝于给应青炀开拓眼界。

江枕玉亲手打下了大梁的江山,几乎能无死角地解答应青炀的所有疑问,即便回答里偶尔会不自觉的夹带私货,也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以德报怨不外如是。

他伸手探向不远处的矮桌,应青炀已经一步上前,谄媚地把茶杯递到江枕玉手里。

男人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琼山里特有的尖茶,陈年的老梗混在其中,苦涩着入喉。

“金陵在大江下游,秦淮两岸。的确水系发达,去金陵的人大多走水路,水系联通周边各郡,远比陆路更迅捷。”

“江南一带沿河而建的城郡,风景大多没什么差别,左不过是游船多些,商贾贸易,游人往来都格外频繁。没什么趣味,不但人口众多,秦楼楚馆也总有靡靡之音,很是吵闹。”他语气和表情都十分平淡,并不是个称职的讲述者,如果有朝一日加入说书人的行当,估摸着都会被义愤填膺的听众们赶下台。

此刻唯一的听众眼眸晶亮,硬是能靠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江枕玉干巴巴的讲解中,自眼前勾勒出水乡的独特景致。

与他想象的别无二致。

“金陵郡从前朝到如今,一直都是商贸往来的中心,每年数以万计的白银流水似的送入国库,文化也极其繁荣,是多方混战时唯一没有被波及到的城郡。而且此地有长江天险,难以攻克,所以大梁才会选择金陵作为国都。”

“不过金陵不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大梁军以骑兵营为最,水军并不强盛,夺下金陵郡的那一战只是惨胜。”

应青炀听得连连点头。

这事他熟。他从姜太傅嘴里听到的最早的攻讦,就是对大梁定都的选择过于专权,水军是当年大梁军或者说边疆军,唯一的短板,把这个短板拱手暴露于人前,是非常危险也非常大胆的决定。

应青炀似懂非懂地点头,道:“但大梁还是选择在金陵建都。那位陛下不会是想着借此练兵吧?”

险之又险的一步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江枕玉闻言一顿,微不可查地“看”了应青炀一眼。

“或许。”江枕玉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随后又道:“则定都城的确是件大事,但除了一些需要考量的因素。决策者的选择也很重要,最终定下哪里也有可能是一念之间。”

应青炀听懂了,这是说太上皇本人或许也出于某种私人原因,促成了定都金陵的大事。

应青炀挠了挠头,“万一……我是说万一,边疆军若在那时大败,当如何?”

“落子无悔,是为君者必须承担的风险。决策一旦失误,也只能尽力承担。”江枕玉语气平淡。

不过他脑子里想的却是,那就再打回来。

秦淮两岸奢靡之风盛行,驻守的水军也都是些软脚虾,若非某些特殊原因,群雄逐鹿时,金陵早就第一个成了人间炼狱。

应青炀看着面前这人淡漠的神情,只觉得有些奇异,他曾经在商贸集镇上见过很多琼州人,当今太上皇自琼州起兵,在这些人口中,对大梁太上皇的评价无一不是称颂。

而前朝国灭之后,带着他东奔西躲的这些大应人,提起太上皇总是恨不能啖其血肉,像姜太傅那样的嘴上贬损,已经是十分吻温和的一种了。

在这两种极端的言论中间,应青炀是永远会保持中立态度的那一个。

现在他眼前有了另一个。

江枕玉并不曾夸赞过太上皇的功绩,大部分的时候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简单的叙述事实,分析利弊,并没有偏袒的倾向。

应青炀隐约觉得不太对劲,这些关于时政的东西似乎就是姜太傅整天向往他脑子灌输的策论。也是大梁入仕所必须精通的高深学问。

莫不是他就着和江兄聊天的功夫,已然在策论上小有所成?

应青炀脑袋听得犯晕,回过神来又忍不住在心里震撼,心说江兄怕不是给他灌了什么**汤,好悬快让他长出脑子来了。

应青炀晃了晃脑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我估摸着那位是对自己手下的大梁军很自信,不过说不定也对金陵有什么特殊情怀,比如我就很喜欢琼山。”

江枕玉闻言,将手里的茶碗轻轻放下,“为一己私欲定国策,不是明君所为。”

应青炀摊了摊手,轻哼一声,“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谁有证据能证明真的。只要不被人察觉,那就算不上是为己。”

江枕玉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想也知道是什么模样,估计尾巴都要骄傲地翘上了天。

他嘴角有一闪而过的笑意,恫吓道:“隔墙有耳。”

这话江枕玉已经说过多次,听在应青炀耳朵里和“狼来了”没什么两样。

应青炀还会有种莫名的,窥探到某种隐秘的快感,就和蹲在集镇馄饨摊听八卦一个样子。

江枕玉倒是真的像给他提个醒,这话在大庭广众下说出去,可是要被治罪的。

不过被冒犯的太上皇本人都没说什么,大梁境内恐怕也没有人敢揪这人翘起来的小尾巴。

江枕玉于是推了推茶碗,慢条斯理道:“凉了。”

“得嘞,小二来给您添茶。”应青炀起身给江枕玉倒茶。

轻微的水声响起,江枕玉心中平静,有种前所未有的安逸。

定都金陵,的确为一己私欲,史书工笔,修补得再好也掩盖不住他荒诞的作为。

江枕玉一向不喜欢别人揣测他的意图,只不过应青炀总会歪打正着,碰到冰山一角的真实。

他们常常会在一些与众不同的角度上,达成微妙的一致,就好像他们存在某种本质上的相似。

顶多是应青炀这个人表现得傻了点,总让江枕玉不想承认这点。

水声停了之后,江枕玉便下意识伸手接茶碗,等递到了嘴边才觉得不对,动作略微僵住了。

江枕玉:“……”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吗。

他觉得这个事实有些许残酷。

江枕玉停顿的时间久了,边上便又传来了熟悉的叫魂声。

“累了,休息。”他无情地放下茶碗,躺回了床榻上。

“行吧。”应青炀遗憾地住了嘴。

江枕玉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习惯是个多可怕的事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竟和那些默契的挚友一样并无分别。

顶多是到不了伯牙绝弦知音难觅的程度。

黑暗里江枕玉近乎要在寂静中放空思维陷入睡眠,就听另一边的榻上,应青炀小声嘀嘀咕咕:“江兄你真的睡了啊?不来点什么夜话吗?明天我们讲什么?金陵边上还有姑苏,那边你也去过吗?”

即将梦会周公的江枕玉又被一把拽了回来。

江枕玉:“……”

算了。如果有机会他肯定要亲手断一下弦,试试能不能把这不成器的榆木脑袋崩响。

这周随榜隔日更哦[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伯牙绝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