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 第1章 前朝余孽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第1章 前朝余孽

作者:一捧秋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1:35:28 来源:文学城

景和十年冬,天生异象,突降雪灾,自淮河两岸,到北境琼州,百姓为其所累,数月之内,民不聊生。

浑仪监观星宿不利,七杀贪狼光芒大盛,实乃杀孽反噬的征兆。

流言蜚语喧嚣尘上,人人都说是太上皇登基后行事暴虐残酷不仁,才招致如此大祸。

于是群臣上奏,请太上皇下罪己诏,以平天怒。以左都御史为首的一干人等,于金銮殿上撞柱死谏,请太上皇禅位于少帝。

太上皇称病推诿,迟迟不肯下诏罪己,又将少帝幽禁宣庆殿,非旨不得出。

随后一纸诏书,抄家落狱流放,御史台十不存一。

一时间朝野惶惶,暗潮涌动。

*

琼州,大雪封山,官道上冰层十里绵延不绝。

一片苍茫的白色中,穹顶鎏金的马车停在荒山脚下,止步不前。

风声呼啸,卷起阵阵雪雾直往人脸上扑。

驾车的人抬眼看看前方茫茫山路,片刻后,他放下手中的赶车的马鞭,转身向车内跪拜,“陛下,大雪封山,怕是没法再往前了。”

特地挑高音量的话语艰难地传进马车内,一只冷白的手掀开锦缎狐裘制成的帘子,车内的人并未多言,动作略显沉重,另一只手中拿着明黄色的卷轴,欲要走出。

驾车的福海立刻手脚并用地滚下去,正习惯性地准备跪在冰冷的雪地上给贵人垫脚,就听对方冷斥一声,“让开。”

福海一手已经探进雪地,冻了个透心凉,却还能条件反射地从前头捞了个轿凳来替自己。

身形颀长的男人穿了一身月牙白的锦袍,长发松散束着,在风中凌乱飘飞,本是温润如玉的长相,却面无表情,几分戾气萦绕在眉宇间。

男人踩着轿凳下了马车,几步的路,刺骨的冷意已经瞬间侵袭而上,俊美的脸上半点血色也无。

他一双凤眸向前方的琼山望,连绵不绝的山脉此刻已被雪色连成一线,看不见尽头在哪。

琼山山脉乃是琼州府的一道天险,琼州府便在最南端。

若无大雪,今日就能赶到琼州府。

然而大梁疆域之内,琼州灾情最重,这条通往州府的官道起码要三五月才能修整完毕。

罢了。就在这里吧。

他将手里的明黄卷轴扔向福海,刚刚写成,字迹潦草随意,动作像是随手丢弃废纸。

福海手忙脚乱地接住那诏书,入手顿觉重若千钧,语无伦次:“陛下,再往前走山路难行,山野之中地势复杂,护卫恐怕不能及时跟上,身后还有追兵,陛下何必独自……”

穿着锦袍的男人蹙眉瞥了他一眼,似乎在嫌弃他聒噪。

福海声音减弱,神色犹带不解。

如今朝中局势混乱,某些少帝的党羽早已耐不住性子,銮驾刚出王都,便有死士跟了上来。

可陛下却一直不曾下令将身后的尾巴清缴干净……

思及此,福海心中一股荒谬的恐惧从心底蔓延上来。

“传孤口谕,全体羽林卫,务必将诏书护送回宣庆殿。”男人掩唇轻咳几声,他侧了侧头,视线并无落点,手向前伸,精准握住缰绳,解开活结,翻身上马。

福海骇然色变,却根本不敢阻拦,他“噗通”一声双膝跪地,已然明白了什么,深深俯首拜别。

数月以来,朝堂上争议不断,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昭示着太上皇的帝王宝座已然岌岌可危。

但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本该在宣庆殿处理政事的太上皇本人,早已离开国都。

琼州,数月来流言蜚语的源头,也是太上皇十年前的起兵之地。

或许也将是埋骨之地。

低温,大雪,深山,追兵重重,进了那苍白一色中,神仙难救。

他额头埋进雪中,喉头哽咽,语调像浸了血似的嘶哑,热泪滴落进雪层里消失不见。

“微臣恭送陛下,望陛下心愿得偿。”

——也愿苍天得见,让圣意有所转圜。

“回吧。”

风声里传来一句嘶哑淡漠的回音。

*

风雪已停,寒意尚在。

琼山镇某村,一破败的土地神庙中,主殿放着一个破败生锈的铜钟,殿内四处透风,茅草叶子跟着风雪乱飞,底下是大片的草垫子,用麻绳略一捆绑,便能让一群人挤挤挨挨坐在上面,侧耳倾听。

殿内仅有的一方矮桌前,须发皆白的老者穿着一身长衫,外挂一层灰扑扑的绒袄,看着老态龙钟,视线却十分精明锐利,说话时中气十足。

“今日末尾,仍然是说文解字……”

显然,这是偏僻村落里的一个简单的私塾,从地点到人员构成,都充斥着下九流的不着调。

啊不,是不拘小节。

矮桌前的老者侃侃而谈,“炀,炙燥也。多为炽热之意,与火有关。当然,也有其他释义……”①

这自然的停顿和凌厉的视线顿时让底下的人变成苦瓜脸,知道夫子又要抓人考学问了。

老者的目光在面前年龄跌宕起伏的脸上一一扫过,并迅速落在最外侧一个侧靠在石柱上、翘着二郎腿的少年身上。

头上的粗麻帽子被一拳兽皮围着,这在偏僻的村落里是个稀罕物件,看着就十分暖和,戴帽子的人将帽檐下拉遮住了上半张脸,自然上弯的薄唇在冷风里勉强有点血色。

少年睡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估计就算这头顶上的铜钟响三响,也不耽误这人会周公。

还没等他开口唤这位从不肯认真听课的庸才,边上便有另一人已然开口抢答。

“我看过半本周史残卷,上面写了有位暴君,谥号为‘炀’……”

白胡子的夫子面皮一抽,似乎知道这小少年想说什么,还没来得及阻止,便见那小少年摇头晃脑脱口而出。

“炀帝做过许多天怒人怨的暴行,所以这个字,应还有残酷不仁之意。”

如今是大梁景和十年,前朝为应,再往前是大周,大周朝有位少帝尚武,生性暴躁,少年继位便成了被后人唾骂的暴君。

更重要的是,少帝之所以是少帝,就是因为他继位不到两年就崩逝了,青年早亡,就好像遭了天谴一样。

“这寓意也太差了,青年早亡……等给我家幺儿起名可要避开这个字才好。”一个青年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是啊,简直是在咒人早死。”

“不过肯定也不会有人给孩子用这种字取名吧?‘炀’,多晦气……”

说话声被寒风呼啸着打散,落在半梦半醒的人耳朵里,就变成了零散的字符,拼拼凑凑,瞬间就变了意味。

“青……起名……炀……晦气……”

——应青炀刚刚从周公那里散会,意识迷蒙还未睁眼,就听见有人在骂他晦气。

他还没搞清楚状况,但脑子里已经本能地冒出了一句:你礼貌吗?

应青炀睁开眼时,只觉得被一通老拳打的浑身酸痛,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福报让他在那龇牙咧嘴了半天。

原本少年英气、潇洒俊朗的一张面孔,硬生生变得有些滑稽。

应青炀长这么大就没被人当面戳过脊梁骨,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在人群中寻找罪魁祸首,不讹上个十文八文简直对不起他这个暴脾气。

“阁下贵姓?我倒要看看你的名字有多好听。”

一句阴阳怪气还没说出口,应青炀一抬眼就对上矮桌前夫子的视线,瞬间底气泄了一半,一股心虚顿时油然而生。

他轻咳了一声,视线游移。

面前这位姜允之姜老先生是这小村落里唯一一位有学问的夫子,亦是应青炀的启蒙老师,更是与他生活多年的长辈。

当然,姜允之更喜欢称自己为太傅。

姜太傅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里开私学,收点束脩补贴家用,应青炀每次都被拎过来听学。

这次来东镇小村之前,为了多要一点银钱,他对姜太傅谄媚了半天,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夫子真有才华,什么古往今来真圣贤之类的话都说出来了,又多次保证一定会认真听学,这才多讨了几枚铜板。

原本铁公鸡似的姜太傅也抵挡不住他的糖衣炮弹,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

然而应青炀刚在这破学堂里坐下没多久,听着姜太傅嘴里冒出来冗长的“之乎者也”,没坚持多久就呼呼大睡起来,冷冽的风雪也抵挡不住一个人想要入睡的心。

天地良心,应青炀是真的有下定决心好好听学,但他这人属实混不吝。

从他五岁开蒙,姜太傅开始教他读圣贤书,一直到现在快要及冠,一天不落日日讲学,仍是没能成才。

让他讲些溜须拍马的小人言语那是张口就来,一问什么诗经策论治国之策那是一窍不通。

圣贤书也未必教得出圣贤,应青炀用他十几年的读书生涯诠释了这一真理。

不过,他的真理在太傅那里都是歪理。

单论听学这事,大概是觉得自己理亏,应青炀就有些怵他,这会儿听学听到周公那里被太傅当场抓包,半点气焰也无。

然而他这幅怂巴巴的样子落到姜允之眼中,就是被方才那番“炀”字晦气的说辞戳到了痛处。

应青炀的名字,是姜太傅不愿提及,十几年来也少有人唤过的禁忌。

方才他本想阻止,但还是慢了一步。

姜允之的白胡子抖动两下,慢慢吐出了一句:“……解得不错,今日讲学到此为止。”

突然逃过一劫的应青炀瞪圆了眼睛,没想到就这样被轻轻放过。

他抬眸看去,透过漏了一半的屋顶望见一角破落的天空,想看看今天的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升起。

雪后的天空碧蓝如洗,万般尘埃都随着茫茫莹白融进大地,应青炀看得有些出神。

回过神来时,姜太傅正在矮桌前收束脩。

这种偏僻的地方难得有人愿意开私学,可惜家家户户活得都紧巴,能交来的束脩也五花八门。

除了铜板之外,鸡蛋、腊肉、皮草……五花八门的束脩慢慢堆满了矮桌,姜太傅来者不拒。

应青炀慢慢蹭过去,心里还惦记那多讨的铜板。

聚在殿内的学生慢慢散去,姜太傅分门别类整理束脩,应青炀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个小马扎坐在边上,看着最右边的铜板望眼欲穿。

读书人不沾黄白之物,姜允之原本也是有这种忌讳的,可惜现实太过残酷,清贵的好名声不能用来填饱肚子。

而只有姜允之一个人在应青炀面前有点长辈的威严,能管得住应青炀旺盛的购买欲。

久而久之,管账的活计就落到了姜太傅肩上。

姜太傅拿了几枚铜板向应青炀一伸手,“拿着。”

应青炀接过来数了数,顿感惊讶,“呦,怎么还多了两个。”

姜太傅斜他一眼,语气凉飕飕地道:“殿下若是有听学,还会多上几个。”

应青炀顿时长吁短叹,但不是后悔没有克制住自己,他道:“您老人家早该知道,我就是个无能庸才,什么天命、重任、救苍生于水火,通通都是无稽之谈,何必再多费力气。”

听了十几年这种称呼,应青炀从一开始的别扭,到如今的百无聊赖,脸皮俨然已经进化了。

他掏了掏耳朵,只觉得奇怪,“今日是怎么了,在外面不是说好不提这个称呼吗?”

所谓祸从口出,琼山镇偏僻,但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他的身份都是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的累赘。

姜太傅却没应他的话头,转而道:“今日讲学内容是臣安排不当,殿下的姓名绝无晦气之意,方才那番说辞,莫要放在心上。”

少年郎轻笑一声,有种不将任何事请放在眼里的洒脱。

“太傅,这话就不对了,若非真的天煞孤星厄运缠身,我怎会好端端地活到今日?”

他姓应,名青炀,在如今的大梁疆土之上,是生来便被判了死刑的,前朝皇室遗孤。

①出自说文解字。

关于主角的名字,因为要用青年早亡这个含义所以本来应该用“殇”,但是觉得不好听所以进行了一些捏造。

架空历史朝代,谢绝考据[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前朝余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