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春 > 第62章 “可我还是想祝你为自己活过一场。”

望春 第62章 “可我还是想祝你为自己活过一场。”

作者:飞光劝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21:22:57 来源:文学城

坤宁宫中栽满了梨花树,稍一风动,便是满堂落花如雪。

永熙帝看着倚在梨花树下的上官熹,双唇翕合良久,最终只唤了一句:“皇后。”

上官熹看着飘落在指尖的梨花,头也没抬:“你来杀我?”

“朕不想杀你。”永熙帝道,他说他不想。

“可有我在,你终究是不得安枕。”上官熹神色平静,“在我身后,阿谛会怎样?”

“他是朕的长子。”永熙帝午夜梦回,常常想起那个一直被自己丢弃在昌宁寺的孩子,他总觉得亏欠无比,“上官氏一族再无威胁,他也不会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

“朕会立他为太子。”

上官熹轻笑一声:“你不怕他来日得知真相,弑父杀君吗?”

永熙帝答非所问:“朕亏欠他良多......也亏欠你。”

“阿熹,朕最后只想问你......”永熙帝仰头看着簌簌梨花,他不敢去看上官熹的面容,“你对朕,可曾有过一点真心?”

“无心之人,也配谈真心吗?”上官熹极尽奚落,她背过身去,再不看永熙帝一眼,她只觉得恶心。

“当年竹影横斜,月华照水,或许有那么一刻,朕......我也想过抛却那觥筹交错虚与委蛇,只同你在竹影陂旁,静静坐上一夜。”永熙帝的双目似乎有些湿润,又好像只是错觉,“回不去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你亲手毁掉的东西,又怎在这时谈起当年。”上官熹累极了,她连一个眼神也欠奉,“你也不必愧疚,世上皆有因果,我与兄长在黄泉路上,只等看你高而失位,沦落到比我今天尚且不如的地步。”

“去下旨吧,陛下。”上官熹捧起一朵梨花,贴于心口,她仰头看着盛大的梨花树,嘴角终于扬起一抹解脱的笑来,“皇后无德,赐自尽。”

“便以本宫之死,贺你江山万里,称孤道寡。”

......

一樽白瓷酒壶被放在晏花时的面前,她不可置信地望着永熙帝的背影:“陛下,您说过......要放皇后一条生路......”

“求死之人,何必强令她生。”永熙帝道,“你去送她一程吧。”

晏花时的双手颤抖着,她看着那樽酒壶,无尽的悔恨涌上心头,几乎要将她淹没,她想张口说些什么,可她却发不出任何声响,她只能沉默着摇头。

“你与她素来亲密,朕不得不生疑心。”永熙帝的声音是那样的冷,“待事成之后,你便是湘妃,不孤也会是朕最宠爱的孩子。”

恩威并施,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从来都没有。

晏花时瘫坐在地,她怔愣良久,终于向那白瓷酒壶伸出手去,却在半空中蓦地停滞蜷缩。

一口泛着铁腥味的血涌上喉头,却又被她强压下去,唯有一线汹涌的血痕流溢出嘴角,滴落在那白瓷之上。

怒极,悔极,恨极,她恨永熙帝,恨这重重宫闱,恨那如影随影的宗族家法......

她恨她自己。

匆匆半生,身不由己。

指尖又进一寸,晏花时终于紧紧握住壶耳,那白瓷的血迹被她抹去,好似从未有过。

“谨遵......圣谕。”她说。

......

缓慢而低沉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似乎昭示着来者波澜起伏的心绪。

上官熹站在庭中梨花树下,衣袖已然落满梨花,她不用回头,便已知道来者是谁。

“你来了。”

晏花时停了下来,停在离上官熹半丈之远的地方。

正好的春风裹挟着落花,掠过上官熹与晏花时的鬓发,她们离得这样近,却又那样的远。

“这梨花开得真好。”晏花时仰头望着繁盛的梨花树,她看那繁密的枝叶仿佛无穷无尽,将宫墙都遮掩住,只留下一片纯白的无暇,“又是一年三月天。”

上官熹闻言偏过头来,回望了晏花时一眼,她嘴角是轻浅的笑,身后是千万枝盛大的梨花如雪。

“我们第一次相见,也是在这样一个三月天。”上官熹一时间有些恍惚,她看着晏花时仍旧鲜艳的面容,有一瞬间觉得,她们仿佛仍在当年,“那是一场春日宴。”

“我记得那日日头极好,凭风台侧桃花灼灼,好一个阳春三月。你就站在那层层桃花围中,舞一曲踏歌。”

“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上官熹轻哼着小调,她的声音那样的轻,那样的悠扬,似乎要随春风而上,离开这千疮百孔的人间。

晏花时的心绪似乎也随着轻哼声,飘荡到了多年前的那个艳阳天,她仿佛看见了春日温暖的光辉,看见光影斑驳的一丛潇潇竹林,看见竹林中那个一身青衣,不饰珠钗的女子。

她们第一次相见,彼时并不知道,日后多少爱恨纠缠,皆因这一眼而起,又因这一眼而灭。

“我记得的......”晏花时呢喃道,“我都记得。”

“彼时我只觉这一曲踏歌潇洒,如今我才惊觉,这字里行间究竟藏有多少落寞。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连长生的仙人都寻不得恒久,凡尘里,更是一眨眼,便物是人非。”晏花时凝望着上官熹,她唇齿翕动,像是有千言万语要倾吐,最后却只问了一句,“上官熹,你恨我吗?”

上官熹摇了摇头,她的动作很轻,却没有半分迟疑:“我若说不恨,你可相信?”

晏花时苦笑道:“那你还是恨我的好。”

上官熹也笑了,她笑得宁静而平和,像是她们在窗边描摹丹青时的秋阳,像是晏花时祝她自由那夜如水的明月,又像是她们诀别那日,晏花时知道自己再也触摸不到的万丈天光。

“我只是......”上官熹抬起头来,望着飞燕掠过朱墙斗拱,“只是有一些不甘,一些惋惜。你看这无穷无尽的深宫啊,愈堂皇,愈寒凉,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一点点侵吞着我,有时我揽镜自照,竟觉得自己面目全非。”

“后来我知道了,被吞噬的——”上官熹指了指自己的胸膛,“是本心。”

“它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漩涡,钱财权力名位尊荣,有人自甘追逐其中,有人被迫随波而流,你想要的它都赠与你,你便以为这一切都唾手可得,直到你一步一步迈入中心,向你毕生所求伸出手来——”

“你才猛然发觉,一切不过是一场虚无的幻觉,而漩涡的中心,只剩下万丈深渊。”

“我醒了,因此我反抗了,失败了,可我奋力一搏过,我便不悔。”上官熹轻叹一声,“你曾愿我走出这万丈宫墙,我大抵是走不出去了。”

一阵无法言说的悲凉涌上心头,晏花时骤然觉得惶然,她怔愣良久,仿佛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她不明白,可她唯一知道的是,来不及了。

一切都太迟了。

她不住地摇着头,她伸出手来,紧紧攥住上官熹的衣袖,她似是想说什么,可上官熹先她一步,为她撩起鬓间的碎发,轻柔缱绻得一如当年:“我没能得到我想要的,但你还有很长的路、很多很多的年华。”

“花时,你要往前走。”一滴泪水落在上官熹的腕间,上官熹叹息着为晏花时拭去泪痕,“我为很多人活过,为我的父亲、母亲,为我的家族,为了上官氏的声名与荣誉。我知道我们是一般的人,我们有太多的背负,太多的期望,太多的勉力支撑却摇摇欲坠......”

“旁人祝你万人之上尊贵无双,那固然是好。可我还是想祝你——”

“为自己活过一场。”

“好了,好了。今日的阳光这般好,不宜说伤心事,我们该当小酌一杯。”阳光照耀着上官熹的眉眼,她是那样的明亮,却又那般的不真切,仿佛下一刻就会消散在这暖阳之中,“花时,为我斟一杯酒吧。”

晏花时紧紧攥着那白瓷酒壶,她一刻也不敢松手,用力到指尖都泛着青白:“这酒太凉,要温一温......”

“不必。”上官熹牵引着晏花时的手,为自己斟了一杯酒,琥珀色的酒液倾倒在白瓷盏中,波澜闪烁。

上官熹端起酒盏,松开了晏花时的手,她笑道:“酒最暖身,冷些也无妨。你先走吧,我想独酌或许别有一番滋味。”

晏花时紧紧盯着上官熹,她想伸手去抢夺上官熹手中的酒盏,却被上官熹一句话叫停了下来。

“花时,你有自己的路要走。”上官熹道,“走吧。”

晏花时缓缓闭上双目,一行清泪自她眼角溢出,她的唇早已被她咬得血迹斑斑,她不敢张口,只因她一张口便是无声的嘶吟。

“走吧,走吧。”上官熹催促着她。

她静默良久,终于转过身去,步伐仿佛有千钧之重,向后迈出一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上官熹眉眼弯弯地笑着,她已经许久未笑得这般开怀,她举起酒盏,轻哼起晏花时曾为自己歌唱的那曲江南小调,“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晏花时的背影逐渐远去,上官熹笑着将酒盏抵上唇瓣——

仰头,一饮而尽。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且向花间,留、晚、照......”

“砰!”酒盏酒壶轰然倒地,裂为一地的碎片,晏花时已然走到宫门前,脚步却骤然停滞,她颤抖着,踉跄着,她只能倚靠着宫门,仿佛才能勉强站立。

喑哑的呻吟自唇齿间流溢而出,她只觉得心肺欲裂,千刀万剐也不及万分之一,她只觉得疼到麻木。

“花时......”上官熹倒在了梨花树下,密密麻麻的落花散落在她的身上,她笑得安详而平和,似乎只是要在这梨花树下小眠片刻,“你要......”

“向前走......”

这一声很轻、很轻,轻到宛如一阵无声无息的风,可晏花时仿佛听见了她的话,于是晏花时终于又向前迈出一步,踉跄着走出了坤宁宫。

她没有回头。

......

晏花时亲手鸩杀上官熹的那一天,她独自走回了钟粹宫,她没有大哭,也没有疯癫,彻骨的痛苦后是麻木,麻木之后,她竟然只觉得平静,平静到就像是一个如常的午后,她在坤宁宫与上官熹谈诗论画后,回到了自己的宫宇。

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就好像上官熹还在。

永熙十二年春,皇后崩于坤宁宫,帝为之哀,罢朝三日。

葬仪之上,永熙帝以白绢梨花代替白绫纸钱,以表哀思。

晏花时看着那漫天纷纷的白绢梨花,她也没有哭。

后来永熙帝兑现诺言,晋她为湘妃,封妃大典后,她穿着封妃的华服,带着满头的珠翠,自宫中走出,所到之处人人贺她吉祥千岁,可她不知为何心不在焉,屏退仆从,独自信步,偶然眼神一抬,却见观月台旁一株簌簌梨花树映入眼帘。

那时已是五月,春末夏初,过了花期,梨花已然快要落尽了。

湘妃晏花时就这样蓦地停下脚步,她在那梨花树下站了很久、很久,她就那样看着那寥落的零星梨花,一瞬之间,泪如雨下。

她终于醒悟,往昔已为昨日,她再也回不到那个春天。

明月高悬,依稀似旧年,她褪去华服,摘下珠钗,只穿着一身素白衣衫登上了观月台。

那一夜,晏花时在梨花树旁,跳了一整夜的舞,她笑着、哭着、唱着那首江南歌谣,她空空地伸出手来,想要描摹故人的眉眼,可触摸到的只有寒凉的落花。

自此之后,至今十七年之久,当年一舞动帝王的晏花时,再未跳过一次舞,唱过一曲江南春好。

伯牙绝弦,故人不再,上官熹埋葬在永熙十二年,那个双目曾明澄如秋水的少女晏花时也随她一同而去,消逝在了那年春天。

从此在这宫中踽踽独行的,只有万人之上、独掌后宫大权的——

湘贵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