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春 > 第26章 “我等你回来。”

望春 第26章 “我等你回来。”

作者:飞光劝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9:22 来源:文学城

“我家住洛阳,属河南省河南府治下。小春,你可去过洛阳?”谢清之侃侃而谈。

小春聚精会神地看着谢清之,他的眼睛都好似闪着光亮。

小春摇了摇头:“我没有去过洛阳,可我听闻,洛阳的牡丹名甲天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的牡丹,应属天下第一流的胜景。”谢清之提起自己的家乡,为之骄傲之情油然而生,“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荡漾素波明,山峦洛水,千载古都,前代有位大学者如是道——”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小春,若有日后有机会,你便来洛阳找我吧。我带你饱览名川胜景,细数历代风流......”谢清之单看外表,清冷脱俗,看似是寡言少语之人,可他说起话来,却是意气风发,昂扬而洒洒。

小春极为敏感,他听得谢清之这番话,蓦地心头一紧:“你......你要走了吗?”

谢清之看着小春突然间有些紧张的神情,他不知为何有些语塞,就好像......就好像有些不忍说出分别的话语:“我此来京师,是为拜访一位前辈,拜访之期正在今日,兴许拜访完,我便要离开京师了......也说不准,或许也会在京师多待上几日......”

谢清之看着小春暗淡下去的神情,鬼使神差地补上了最后一句。

他本不打算在京师久留。他本在云游四方,若不是奉家父之命,来拜访一位前辈,他也不会踏足京师。

京师,天下精华荟萃之所,也是天下阴谋阳谋汇聚之地。

谢清之有自己的抱负,终有一日他会涉足官场,投身进这深不见底的漩涡,他希望在那一天,自己能够拥有足够的才学与能力,将这浑浊的漩涡涤净为明澈的清流。

可谢清之知道,不是现在。

小春的眼睛,又随着谢清之的最后一句话亮了些,他极力掩饰着自己低落的情绪,向谢清之点了点头。

谢清之有些不忍看见小春这样的神情,他偏过头去,轻声道:“时候要到了,小春,我要去拜访那位前辈了。”

一瞬间,小春有些莫名的冲动,他伸出手,想去拉住谢清之的衣袖,可行至半空,小春的指尖蜷缩几下,又收了回去。

“你还会回来吗?”小春不安地看着谢清之,他在担忧,在害怕。

他害怕谢清之会将自己丢下,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从此他就再也见不到谢清之了。

谢清之重新望向小春,他与小春对视着,郑重地许诺道:“我会回来的。”

小春露出一个笑来,他依旧笑得那样漂亮,尽管这笑中带着些勉强:“好。”

“我等你回来。”

......

褚府门前。

“公子,实在对不住,我家老爷近来抱病在身,无力接见来客,您多包涵。”褚府的书童礼遇地同谢清之说着抱歉。

谢清之呈上拜帖,向那书童拱了拱手:“烦请小兄弟将拜帖呈于褚阁老,就言晚辈洛阳谢清之,敬叩门庭。

那书童一惊,连声道:“哎呀,您就是谢公子!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我家老爷侯您多时了,快请进、请进。”他说着连忙开门,请谢清之进府。

“无碍,无碍。”谢清之神色有些忧虑,“褚阁老近来,身体可还好?”

“好得很,好得很。”书童神情热络,眉宇之间似乎都带着对谢清之的敬仰,“我先前说老爷抱病在身,那只是谢客之语,近来京师风云多变,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差点要将府上的门槛都踏平!要么是那些太监前来拉拢,要么就是那些小人前来充当说客。时不时也来几个‘君子’,这些君子嘴上侃侃而谈,可实事却一件不做,老爷实在为之苦恼,这才闭门谢客的。”

“褚阁老身处时局之最切要处,忧思辛劳,损耗心神,却仍坚守品节风骨,着实令晚辈敬佩不已。”谢清之此言并不是阿谀,而是实实在在的对士林前辈的敬仰。

“老爷近些日子,着实是累着了,不过呀,老爷等会儿见到公子,那精神气儿肯定一下子就回来了。”书童年纪尚小,他活泼地说着俏皮话,谢清之也因之一扫郁闷,笑了起来。

“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谢清之笑道。

“公子能来,便是灵丹妙药了,比十株、一百株人参还要有用!”书童一边语无边际,一边将谢清之带到了书房。

“公子快去吧,老爷就在书房中。”书童指了指书房,对谢清之道。

谢清之向书童道了声谢,这才走上前去,轻轻叩了几下书房的门。

“进来吧。”一道声音从书房中传来,那声音肃穆而威严,这样的气魄,显然来自于一位久居高位的决断者。

谢清之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向书房中人深深一拜:“晚辈谢清之,拜见褚阁老。”

那位楮阁老正在书桌前,提笔凝神苦思,他听闻这一声,先是一惊,接着赶忙放下手中笔墨,走上前去,将谢清之扶了起来:“清之,你来的可比我想的要早。”

谢清之直起身来,他这时才有机会细细端详着眼前的人。

褚阁老,名为褚正思,乃是当今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位高权重,统领国政,当属大齐朝廷文臣之首。他此时五十多岁,本该仍属年富力足、大展才干之时,可他的鬓间,已经生出缕缕白发。

“阁老,许久未见,您已生白发了。”谢清之此言一出,一老一少相顾之间,多少酸辛苦闷,已无须多言。

“老了,老了。”褚正思摇了摇头,他见到谢清之,旧事纷纭、今日感慨纷纷涌上心头,却不知如何说起,不过他为人刚正,很快便振作起来,拍了拍谢清之的肩,笑道,“不过我这白发老朽,能见到后辈之中,有如此芝兰玉树的栋梁之材,也无憾了。”

谢清之摇了摇头:“您正当年华,乃是朝局之泰斗,如今时局混沌,朝政能如常进行,还是依赖您扶持之力。”

“清之,你我堪称忘年之交,我不瞒你。”褚正思长叹一声,“扶持大局,谈何容易,我素来固执,有‘顽石’之陋称,可此时此刻,我竟也不知,我能坚持到何时......”

“德不孤,必有邻,吾道不孤。”谢清之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家父写与您的信笺,命晚辈快马加鞭,速至京师,交付与您。”

“明河兄......”褚正思最以决断著称,可此时他的手竟有些抖,他接过信笺,展开览阅,片刻过后,他严肃而刚正的面容上浮现出喜意,“好,好啊!明河兄要亲临京师,我心中诸多困惑,终能与知己倾诉一番......”

回忆如潮涌而至,褚正思看着那封信笺上熟悉的字迹,他不禁想起与谢清之的父亲,谢明河同为阁臣之时。

那时自己初入内阁,为内阁大学士之一,而谢明河当时,已是朝野上下最具声望的士林名宿,位居内阁首辅。

那是永熙二十年,距今已有八年之久。当时永熙帝身体尚康健,朝局也还算清明,谢明河位居首辅,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治理有方,朝野之中权阉尚未当道,朝中多君子。谢明河、褚正思与诸位朝中能士同心协力,推进改革,那时的大齐,繁荣一时,仓廪富足,百姓相安,安定而昌盛。

直到四年前,永熙帝身体逐渐虚弱,遂大兴鬼神之事,重用宦官方士,自此朝政愈衰,权阉窃国柄,朋党满朝野,谢明河屡屡忤逆圣意,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国之重臣,却心灰意冷,他不愿再在宦海沉浮,遂辞官返乡,由褚正思继任首辅之位。

直至如今。

褚正思每每回忆起与谢明河并肩砥砺,共理盛世的年华,那时他们都相信,大齐会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时代,这个时代将会彪炳史册,为后人传颂。

可世事易变,物是人非。

“明河兄......还好吗?四年前一别,竟再未相见......”褚正思叹息着,他眉宇之间,是遮掩不住的忧愁与疲惫。

“家父身体尚算康健,已于前日离开洛阳,向京师而来,不过十日之间,便能与您相会。”谢清之紧握着褚正思的手,他身上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昂扬,无形之间也振奋了褚正思的精神。

“好!”褚正思点了点头,“清之,你随我去内堂,你我二人摆桌小宴,也好叙些事情,理理头绪。”

长者赐,不可辞,谢清之欣然允诺。

太阳逐渐落下,余晖照进书房,谢清之这才意识到,现下已是黄昏了。

他突然想起了小春,他想,若是自己回去晚了,小春会不会着急,会不会担忧呢?

“走吧,清之。”褚正思的声音将谢清之拉回现实,谢清之点点头,请褚正思先行,自己则随行其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