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春 > 第18章 “但愿好梦呦,夜夜如今宿......”

望春 第18章 “但愿好梦呦,夜夜如今宿......”

作者:飞光劝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8 21:43:17 来源:文学城

“皇天欲长生,人亦爱其家,舐犊之情,伦理之天然也,奈何以千数垂髫小儿之血肉,寻飘渺无踪之蓬莱?......圣上远虑,定分忠奸是非......畴昔以儒为尊,而今佛老方盛,口诵虚无之言,外行诡吊之事,以灵魂转世之妄念,丹鼎符箓之诡事,上欺圣听,下误黎民,臣窃为不齿......”

魏兰庭自摔伤了腿,行动不便以来,整日在马车中,只知闭着眼睛,来来回回地吟诵这一篇文章,他气息衰微,可却字字句句却掷地有声。

“屏佛老,退小人,弃权阉,则社稷为之一振,苍天为之一改。圣上圣明,自有断绝。臣惶极恐极,再拜陈言......”

“这是什么意思啊?”李有余听了许多遍,也没听明白,他悄悄地低声问何田田。

何田田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自小待人接物,是能听懂一些的。他哼了一声,道:“他念的啊,是他那县丞老子写的一封奏章,听说那时候,还上了那个......叫什么,‘邸报’。”

“什么是邸报?”李有余不懂。

“就是几张薄纸,上面写着皇帝的旨意、大臣的奏章之类的东西,跟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没什么关系,反正也是看不懂那些大人物的事。”何田田道,“可他爹小小一个县丞,还敢上书万岁爷,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可他爹给万岁爷,又写了什么呢?”李有余还是不解。

“你都笨死了。”何田田翻了个白眼,“当今的万岁爷啊,崇佛向道,就是喜欢拜佛,拜那些什么元始天尊,修身炼丹,大兴法事。你还记得几年前,万岁爷要修一座祭天坛,那木头不就是从你们浙江运来的吗?”

“是有这事,我爹爹还被征派去了呢。”李有余点点头。

“要是只修天坛,养些秃驴道士,那也就算了。”何田田压低了声音,“可是现在的万岁爷,三十五岁登基,那在位都二十九年了,你想你到了这年纪,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李有余想了想,道:“想天天是玉米面馒头就咸肉。”

何田田给了李有余一个爆栗:“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古稀之年,当然是想活得更长啊,更何况,那是皇帝,是天子啊!万岁爷整日拜佛修仙,也没见身体......那个......那个,好转。”这最后两个字,何田田说的轻得不能再轻,以至于李有余都没听清楚。

“所以啊,有个道士就给万岁爷提了个建议,说要用九百九十九名小孩子的血,炼成一枚回天丹。据说吃了,就能长生不老呢。”何田田说得有鼻子有眼。

“九百......九十九个小孩子的血!这么多,只换他一个人......活得长吗?”李有余震惊得无以复加。

何田田斜着眼看他:“谁让人是万岁爷呢。低三下四的贱命,哪里能比得上金尊玉贵的圣上的一根头发丝呢?”

小春默默地听着,听见这话,不由得深深看了何田田一眼。

“这话呀,私底下说说也就算了。若是进了京师,那是一个字也不能说的。京师那地方,全都是些锦衣卫、东厂太监,你随便说句话,一不小心就要被拉去砍头的。”何田田道。

李有余被吓得一凛。

“至于他爹写了什么......”何田田一直以来都是很刻薄的,可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有些真心实意,“他爹劝皇帝不要相信那些秃驴和道士,不要杀那么多的孩子,不要求长生。”

“皇帝听了吗?”李有余问。

何田田看了眼魏兰庭,然后又偏过头去,答非所问:“你说呢?他现在不是在这里了吗?”

这次连李有余都能听得明白。马车内一阵静默。

小春突然想起一件旧事。在楚府的时候,楚鸿飞也搜罗过一批年幼的,莫约三岁至八岁的孩子,后来据说送给了宫里的太监。那些孩子,想必就是用来给皇帝炼丹的祭品。

命不由己,他们,我们,都是贱命一条,不值一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一时间马车内只剩下魏兰庭疯疯癫癫的痴语,“为万世......开太平......”

太平,是王侯将相的太平。

盛世,也不过是歌舞升平的荣华幻影。

生如蝼蚁的人,何敢求这些渺远的虚玄。

但也总有一天,蝼蚁会聚沙成塔,千里江堤溃于蚁噬,又或者这蝼蚁中的一只,会不断地向上攀爬,跃龙门烧尾褪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时的小春还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他只是在想,天理不公,善无善报,祸害千年,想要活命,只能同流合污。

想要保全自己,或许财与权,才是最好的护心镜。

......

京师顺天府,皇宫。

九重宫闱,朱墙黄瓦,白玉作阶,皇威凛凛,乃是这普天之下,最尊贵威严之地。

乾清宫中跪着两人。一人约莫五十多岁岁,身形肥胖,有如发过了头的白面馒头,一双细眼挤在肉中,看起来倒有些可笑,可宫中谁都知道,那双细小的眼睛,实际上蕴藏着最狠毒的城府与心机。他乃是当今的宦官头子,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福。

跪在刘福身边的另一人,年纪估摸着要稍年轻些,三十多近四十左右,身形劲瘦,面长而窄,颧骨外扩,直鼻方口,样貌甚是干练,只可惜他是下三白眼,左脸上还有一道短刀疤,平添了凶狠戾气。貌如其人,此人性情也是阴险毒辣,乃是当今唯一能与刘福分庭抗礼的司礼监二把手,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傅东海。

刘福挤着笑,谄媚地跪地叩首,高呼万岁:“圣上承天之佑,福寿永昌,如今九百九十九名童男童女已陆续入京,不日便能行祭天之礼,奴才斗胆恭贺圣上,以皇帝之尊,加仙人之位,天上人间唯圣上独尊。”

他说完一番肉麻的话,再拜叩首。刘福体型太胖,仅这两下动作,他便累出了一身的细汗。

那坐在龙椅上,背靠金漆雕龙屏风,一身龙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当今的皇帝永熙帝。大齐国姓为李,永熙帝尊名为李崇明。只是那时为避讳,任谁也不敢称皇帝名讳。

永熙帝年事已近七十,近来听信道士谗言,屡屡服用丹药,眼见得精神越来越不济。他靠在龙椅上,原只是半眯着眼,一边养神,一边听着刘福回话,可刘福这话着实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地上皇,天上仙,何等尊荣。

永熙帝龙颜大悦,浑浊的眼睛也睁开来,一挥手,道:“刘福,你说得很好,朕要赐你黄金千两。”

“奴才斗胆,昧死只求圣上赏赐一物。”刘福又深深拜了下去,他竟不要这黄金千两。

“哦?是什么物件?”永熙帝问道。

“奴才想求的,是圣上身边随便一件物件。纸墨笔砚,只要是圣上赏的,奴才都感皇恩浩荡。”

“随便一件物件?刘福,你不要黄金千两,缘何要朕身边的物件?”永熙帝很是好奇。

刘福谄媚一笑,他一张肥脸上,都挤出了沟沟壑壑:“奴才揣度,圣上修仙得道,不日位列仙班,加天上至尊,身边物件跟圣上久了,自然也沾染了仙气。奴才愚笨微贱,世俗中人,哪里敢肖想求仙问道,只想求得圣上洪福仙气庇佑,那真是奴才想也不敢想的福气了。”

“哈哈哈!”永熙帝被他奉承得精神一振,刘福这把拍马屁的功夫,可谓登峰造极,当世之人无人能望其项背。

只见永熙帝褪下手腕上一串珍贵串珠,丢给身边的婢女,婢女会意,恭恭敬敬地将手串捧至刘福身前。

“刘福,这伽楠十八子,便赏赐给你了。”

刘福喜不自胜,低头双手接过手串,高唱“谢主隆恩”。

这一来一去的奉承,永熙帝也有些乏了,他看了眼傅东海,道:“傅东海,你若无事禀报,便同刘福一起退下吧。”

傅东海先前一言不发,此刻却跪地叩首,道:“奴才有罪,还请圣上责罚。”

这傅东海办事向来最让人放心,永熙帝奇道:“哦?你何罪之有?”

“奴才所犯之罪,共有两件。”傅东海嘴上这样说,可他那张严酷的面容,却冷静得很,“这第一件罪,乃是自那浙江省绍兴县县丞魏安,公然忤逆皇恩,大逆不道,抄家斩首,大快人心。可自后仍有愚众辜负皇恩,屡屡叛逆,殆误圣上修仙大业,近日来已捕得十二名御史、给事中,明明为风宪之官,却妖言惑众,诽谤朝廷,罪大恶极,悉已仗责流放。”

“可奴才近来探得消息,愚众气焰不减反增,甚至蔓延至朝廷上上下下。奴才得到消息称,六部尚书侍郎、各寺正卿、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乃至清正之翰林院,皆有人暗中谋逆,欲阻圣上不世功德!”

此话一出,永熙帝当即震怒。永熙帝一心求仙问道,自以为能得道长生,位列仙班。永熙帝年轻时总能听得三分劝诫,不至过分,百姓还得以过活。可他年纪渐老,越来越冥顽不化,大兴土木,大增徭役,年年修祭天之坛,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数不胜数。他还任用和尚道士,赠与一品二品尊贵之官职,听信谗言,屏退贤良。

如今永熙帝要用九百九十九名童女童女,为自己炼一枚成仙的“回天丹”,早已引发众怒,可他却一意孤行,只命身边东厂、锦衣卫抓捕谏诤上书的贤良之士,镇压民间反抗,如今这番局面,也不足为奇。

“还有这等事!速速将这些谋逆之人,关入北镇抚司,定要审出背后主犯!”永熙帝拍桌瞪眼,他浑浊的双眼中,尽是血丝,这哪里有凛凛的帝王之气,分明就是一个垂垂老矣,无力回天的老者。

“奴才一罪,正在于此。奴才得知消息,深觉事态紧急,不急回报圣上,只能先派出东厂人手,监视谋逆之徒,静待时机。奴才欺君之罪,不敢求圣上宽宥,还望圣上责罚。”傅东海长跪不起。他话里说的是请罪,可分明却是在邀功。

身旁的婢女为永熙帝顺着胸口,他才稍稍平静下来,道:“傅东海,你做得好,待那些谋逆之徒全部露出马脚,你知道如何做,也不必扰我清修。”

他这话,是要全权交由傅东海处置了。古往今来,宦官做到这等地步,实属少见。

“奴才谢圣上隆恩。”傅东海眼底闪过微光,随后道,“奴才之罪二,也要求圣上降罪。”

“这第二罪又是何事?”永熙帝问道。

“修筑祭天炼丹之坛的事,圣上不嫌奴才愚笨,交由奴才负责。那祭天之坛原本欲修筑九百九十九阶白玉阶,臣异想天开,自作主张,想请圣上改九百九十九阶,为整整一千阶。”傅东海道。

“九百九十九是好数字,缘何要改?”永熙爷不解。

“只因奴才近来总是做梦,梦里有一位神仙,对奴才说,你主子本是天上玉帝,为修为精进这才下凡历劫,如今时候已到,该当重新位列仙班,重归天帝之位。可你这奴才,只建九百九十九阶,这是什么道理?”

“奴才惶恐,忙问那神仙缘由。那神仙说,天上白玉京,乃神仙居住之所,其阶梯为一千阶,踏满一千阶者,得道成仙。你却只修九百九十九阶,怀的是什么心思?”傅东海此话说得玄之又玄,真是满嘴诡话,毫无边际。

“奴才愚笨至极,差点要耽误圣上回归仙班,乃是大罪,因而求圣上责罚!”

永熙帝听他一番话,却分毫不觉生气。永熙帝心中,也有些信以为真,真以为自己原为玉皇大帝,下凡历劫,他喜不自禁,大笑三声,道:“傅东海,你起来吧。你能与神仙通梦,也是你的机缘,何罪之有?待你修好一千阶祭天坛,朕还要大大地赏你!”

傅东海拜倒下去,高唱道:“奴才不敢当,奴才只愿圣上一统天人二界,如愿以偿。”

永熙帝被刘福、傅东海二人一番谄媚吹捧,眼前好像当真浮现出自己重回天庭,一统仙人的盛况,他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他伸出枯木似的手臂,好像真的触摸到了眼前的幻觉,他口中喃喃道:“朕,乃千秋万载,天人一帝......”

刘福、傅东海以及大殿内侍奉的数十人等,皆跪倒叩首,齐声唱道:“圣上乃千秋万载,天人一帝!圣上乃千秋万载,天人一帝!......”

千秋万载,天人一帝。而这“千古一帝”的江山,正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

待出了殿门,刘福与傅东海并肩而行。一个胖而矮,一个高而瘦,一个满面堆笑,笑里藏刀,一个神情肃穆,道貌岸然。

“傅公公的七窍玲珑心,咱家真是佩服得紧。”刘福双手揣在袖中,笑道。

傅东海目不斜视:“刘公公自谦了。千两黄金掷地的气魄,傅某钦佩至极,想必江南商帮送来的白银,真如流水。”

“无奸不商嘛,江南商帮想请咱家帮些小忙。”刘福满脸堆笑,“只是可惜他自个儿没福气,叫盗贼灭了满门,哎,也是可怜人呐。”

刘福作出一副叹息的样子,不知情的,当真以为他生了慈悲之心。

傅东海也笑了一声,意味不明。他一笑,脸上的刀疤便跟着一起抽动,有些狰狞骇人:“傅某与刘公公同为服侍圣上的人,更应当齐心协力,可莫要叫旁人钻了空子。”

“你我本无罅隙,又何来空子可钻呢,傅老弟?”刘福这话,说得不能再亲热了。

傅东海向刘福拱了拱手,道:“有您这话,傅某便安心了。府中有事,先行一步。”还未等刘福回应,他径自向前走去,只留给刘福一个背影。

刘福脸上的笑僵了下,他的徒弟小德子迎了上来,先是为刘福披上裘袄,然后捧上一个暖炉递给刘福,刘福没接,他冷笑着啐了一声,盯着傅东海的背影,低声骂道:“他姥姥的,什么东西。”

小德子连声符合:“他傅东海是什么东西,也敢在师父面前耍威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师父您可别同他一般见识,他......”

“小德子,你可别搁师父这儿拍马屁。”刘福缓过劲来,接过暖炉,拽紧裘袄,向宫外走去,“他也还真算个东西,有些手段,你师父未必就能更胜一筹。”

“不过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师父多吃了十年的饭,可不是吃到狗肚子里去的。”走过宫门,一架软轿正停在那里,等着刘福。

“你师父我呀,见招拆招呗。到最后,也还有底牌的呀......”

......

四川某县。

“幺儿,幺儿,我的幺儿啊!”一名中年女子紧紧地拽着那幼儿的手,那不过五岁的幼儿也哭着喊着,拉住娘亲的手不放。

“官爷,官爷,我们家是清白人家啊,世代务农,从不忘本,赋税年年交足,从没一点拖欠啊官爷!您就发发慈悲,放了我家幺儿吧,小的给您磕头了,磕头了!”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不住地向抱着那幼儿,往外扯的官兵磕头。

为母则刚,那中年女子的力气,竟在一瞬间比官兵的力气还大,官兵来了气,一脚将那女子踹开,啐了一口浓痰,道:“你他娘的,万岁爷要用你们家孩儿祭天,那是你们家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祖坟都冒了青烟了,还敢在这里推三阻四,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他说完“刷”的一下,将腰间配刀抽了出来,森寒的刀刃不住挥舞示威:“瞧见了吗,爷爷这口宝刀,你们谁想试试吗?”

“娘,娘!我要娘亲,我要爹爹!呜呜呜......”那孩子的哭声,真是催人泪下。

中年女子霎时间泪如雨下,嘶声力竭:“你们、你们难道就没有孩子吗?!你们这群畜生,畜生!”

那官兵眼冒凶光,他挥刀劈下,正砍在那女子的脖颈,那中年女子登时血如泉涌,脖子断了半截,倒在地上,没有半点生气。

可她直到死时,也依然没有放开,拉着自己孩子的手。

“婆娘,你别吓我,你醒醒,别吓我......”男人一瞬间呆滞了,他扑到妻子的尸体前,他伸出手,尽力地去捂住伤口,想堵住涌出的鲜血,可他除了沾染满身的鲜血,其余什么也做不了。

“看到了,这就是违抗官府的下场!”那官兵草菅人命,却耀武扬威。没了女子阻拦,那官兵轻松抱起幼儿,要将他送给官府,不日送抵京师祭天。

男人呆坐原地。

他耕地,做农活,他婆娘纺线纺纱,他们的幺儿,是十里八乡最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夫妻二人攒够了钱,本想明年盖一所新房,再送他们的幺儿去学堂。幺儿那么聪明,将来说不定还能考个秀才,做官老爷。

无数个日日夜夜,男人累弯了腰,女人熬红了眼,可他们相视一笑,并不觉得疲惫。因为相信,凭借着他们的辛劳,他们一家三口,会过上好日子的。

他从未想到,在一瞬之间,所有一切便破碎得无影无踪。

他看着官兵逐渐远去的背影,他看着躺在地上,不能瞑目的妻子,他听着幺儿远远传来的哭声,在那一刻,他牙关紧咬,双目充血。

他飞奔一般,拿起屋内的锄头。

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谨小慎微,他与人为善,他质朴淳厚,他是大齐最典型、最普通、最渺小的农夫,他习惯压迫,擅长顺从,不到万不得已,他会一直表现为一只沉默的羔羊。

直到忍无可忍,万劫不复。

“啊!!!”他大叫着,他像一个怒发冲冠的勇士,拼命地扑了上去,他高舞着手中的锄头,向那官兵挥去!

那官兵听见风声,他惊恐回头,道:“你要做什么......刁民,刁民!”

“噗嗤!”“噗嗤!”

两柄刀刃从左右刺出,正中男人的左右腹,将他串了起来,刺了个对穿。另外两名官兵持刀,狠狠地盯着男人。

鲜血溢出男人的嘴角,耳鸣声刺痛着男人的耳膜,可他心中燃烧的仇恨,促使他再向前一步,落下手中的锄头。

“啪嗒——”锄头只差那么一点,就能砍中那名官兵,可锄头,最终还是落到了官兵的身前。

“噗嗤、噗嗤、噗嗤——”

官兵惊魂未定,泄愤似的拿着刀,对着男人乱刺乱砍,在男人身上捅出了十几个窟窿。

男人几乎感受不到疼痛,他饱含仇恨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官兵,他的血液渐渐流失,幺儿的哭喊声越来越渺远,好像在飘荡,飘啊,飘啊,直至漂荡到多年前一个静谧的夜晚,他剁着草料,抚摸着骡子的皮毛,而女人抱着孩子,轻声唱着哄孩子入睡的歌谣。

“月儿弯弯照九州,照我孩儿无忧愁。富贵功名都不求,但愿好梦如今宿......但愿好梦呦,夜夜如今宿......”

......

人群静默悚然,不敢出声。两具尸体在地,无人敢为其收尸。

人群之中,一位异乡人头戴斗笠,脸戴面具,身着儒生长衫。

面具上花纹繁复,依稀可辨认出两个字,左为“太”,右为“平”,合为“太平”。

他静静地看着这场惨剧收场,面具遮掩住了他的神情。他出神地看着满地流淌的血液,直至身边的人群都已散去,他才压了下斗笠,向远方走去。

同月十五日前,陕西省凤翔府岐山县五品县丞,挂印辞官,不知所踪。

这一滴微不足道的小小涟漪,千回百转,或许在将来,会掀起震惊朝野、席卷大齐上下的一场——滔天狂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但愿好梦呦,夜夜如今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