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万里封疆 > 第39章 借兵

万里封疆 第39章 借兵

作者:唐知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1 16:30:02 来源:文学城

五月初六,清晨土匪房中又传出暴怒的声响。

来送信的西疆士兵在土楼前等了半晌,没有带回投降书。

五月初七,最后三天。

清晨土匪房中的怒吼式微,焦躁不安的踱步声渐响。

送信的西疆士兵无聊地与门口的土匪攀谈起来,发现他们竟是老乡,欢天喜地地空手而归。

五月初八,最后两天。

清晨土楼内传出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谢凌安还是愈加加紧操练起来。

紧张的氛围在胡山悄悄弥散。

五月初九,最后一天。

清晨土楼上下“叮叮铮铮”的声音不绝于耳。

西疆军营里如火如荼地练兵。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五月初十,清晨。

对打仗来说,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日子。瓢泼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帐顶,噼噼啪啪在天地间乱响。黑沉沉的天幕仿佛要崩塌下来,闪电的白光在远近间乱窜,清脆的霹雳声震耳欲聋。天幕压得清晨的太阳抬不起头,昏暗间只觉一片湿寒之气,卷着斜风飕飕钻进衣袖里。

谢凌安腰间隐隐作痛,似有蝼蚁噬骨,绵绵密密地酸疼。雷雨天是他最怕的天气,阴湿骤冷常让他的腰伤发作,疼得直不起腰。他的额上渐渐冒出层层薄汗,默不作声。除了钱昭,他不想让此地的任何人知道他最致命的弱点。

这一天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忍着。

然而,有其他事比陈年旧疾更加牵动谢凌安的心绪。谢凌安眉头紧锁,心急火燎地望了望西疆的方向,还有没有看到想见到的身影。

最后的五千大军还是没来。

前几日,寒英见缝插针地将辎重与五千西疆军迅速调出来,但至最后五千大军时,陆保坤几乎寸步不离地盯着寒英,斥责他西疆戒备松懈将酿大祸,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调兵。

按照寒英昨日的来信,最晚今日午后,五千大军必到。

于是谢凌安与严翊川在每日通信的信笺中说定,今日午后,二人分别自东西两方向夹击土匪的东寨与大营。

谢凌安还是有些焦心,伴随着腰上传来的阵阵疼痛,总觉得有些不安。

雨珠仍在密密麻麻地倾洒,在地面上腾起朦朦胧胧的水雾。按照惯例,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注),军队打仗向来会心照不宣地避开阴雨天。谢凌安心下盘算着,一时难以决断。

猛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钱昭踏着泥水急匆匆地跑上前,手上拿着一根束带,神色不妙:“王爷,来了!”

谢凌安心倏地一紧,莫不是土匪主动出击下山来打了?忙问道:“什么来了?”

钱昭喘着气道:“就是上次你派到蒲阳城外驿站的那几个人,回来说有两三个宫里来的太监今晨天没亮就到了驿站,看着像是日夜兼程地赶,而且就是往咱们这个方向来的。”

谢凌安心跳骤然猛烈起来,一把抓着钱昭的手腕问道:“他们现在人呢?”

钱昭说:“还在驿站,听说他们点了几个小菜,估计用完膳稍作休整就要上路。那小兵看到便马上快马加鞭地回来报了。”

谢凌安感到周身的空气骤然冷了下来,腰上的疼痛倏地骤增,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皱紧了眉头。

钱昭见谢凌安神色有异,赶紧把束带塞到谢凌安手里。这条束带外侧看与普通束带无意,由玉带钩系着,只是稍宽些,有些没叠放好压出的褶皱。但其内侧加了一层绢丝,束在腰上尤其保暖。

“赶紧系上,”钱昭熟练地替谢凌安解了腰带,把绢丝束带系上,神色关心地道,“有没有好点,没那么凉了吧?”

谢凌安脑子里飞速转动,身上任钱昭摆布。这个时候宫里来人,只有可能是带着禁止剿匪的旨意。按这个速度,宫里的人午时左右便能到,他们若不赶在宣旨的公公到之前出兵,便会彻底失去出兵的可能,前功尽弃。

不行,绝对不行。

他必须提前出兵。

但他没有足够的兵!

谢凌安眼神一凛,语气坚定地对钱昭道:“去把我的马牵来。”

钱昭一顿,面色担忧地道:“你要去哪儿?我替你去。你今日能不骑马就别骑马。”

谢凌安目光坚定,神色匆匆,催促道:“别废话,此事只能我去。快去,要来不及了!”

雨势稍小,街巷上,房顶上,溅起朦朦胧胧的白雾。谢凌安身着玉针蓑,一骑超尘逐电,向山下蒲阳城知县府邸奔去。

到了府邸,谢凌安直往里头冲去,府里的人面面相觑,不敢拦他。谢凌安刚跨进大堂,正撞上议完事的潘海林。潘海林一脸惊愕,不明白这个瘟神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里,道:“王爷......你今天不是应该在.......”

“应该在山上打土匪,你没错,”谢凌安急匆匆地打断他,“潘大人,我要你帮忙。”

潘海林一脸惊恐:“这时候我一个老头能帮上什么忙?”

谢凌安喘着气,道:“借我五千蒲阳城守备军。”

潘海林不可置信:“王爷你疯了?”

谢凌安直勾勾地盯着潘海林,目光中似有熊熊的火光滔天,要不顾一切地冲上就要坍塌的天际。他握住潘海林的手腕,道:“潘大人!宫里来的公公已经到了蒲阳县外,带着禁止剿匪的旨意,午时便能到这儿阻止我们出兵。西疆军营里有陆保坤刺史挡着,寒英的五千大军最快也要今日午后到。再不出兵,就来不及了!”

潘海林听得心一下紧锁,似有冰凉的蛇爬上脊背,道:“那就出兵啊!你们这些日子前前后后调了那么多兵,还不够吗?”

谢凌安急匆匆地道:“我们如今只有一万兵力,若要正面打掉土匪最强的两个寨子,根本不够!潘大人,只有你能救西疆军,只有你能救蒲阳的百姓了!”

潘海林的心提到嗓子眼,骤然出兵风险太大,更何况明目张胆地和宫里的意思对着干,一旦有什么变故,他潘海林受得住吗!潘海林面色犹豫,仓皇道:“这这这......王爷!不是我不救,是我这蒲阳城守备军从未和西疆军一同训练过,也未准备过攻打土匪!如今骤然点兵,仓皇应战,只会给王爷拖后腿,实在是担不起这临危受命的责任啊!”

谢凌安额冒冷汗,道:“潘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莫再推三挡四了!蒲阳守备军不用准备个七天七夜,只要都长了耳朵,听我号令便是!更何况,多少仗不是敌人打到你家门口你立马得应战,难道还要站在城楼上说我们守备军没准备好你先别来吗?你当是小姑娘出嫁呢?”

潘海林一时语塞,谢凌安接着道,语气强硬:“潘大人,如今你与西疆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你就是不想出兵也得出!你我联手,便是西疆军协助周边地域管理治安,这本就是你我分内之事,宫里顶多治你未及时呈报的罪。但若潘大人决意不出兵,我必毫不留情!单凭你多年未上报匪患这一点,我便能到我父皇面前呈报蒲阳县知县官匪勾结,鱼肉百姓,数十年如此!潘大人,这样的罪,你顶得住吗?”

潘海林止不住地颤栗,恐惧侵袭了他的全身,还有不可抑制的愤怒。他潘海林一生为民,勤勤恳恳,虽保守迂腐无大作为,却也实实在在无愧于百姓。如今他快六十的人,眼看着就能解甲归田,守着一方小院与妻妾共享天伦之乐,竟被冠以“官匪勾结,鱼肉百姓”这么大的罪名!这叫他如何能忍!

潘海林怒道:“我为官四十余载从未伤民分毫!你怎么可以......你怎么敢?!”

谢凌安见潘海林有所触动,心急如焚地瞥了一眼窗外倾盆而下的大雨。时间在迅速流逝,宣旨的公公如今或许已经上马疾驰。谢凌安忙道:“不是我怎么敢,而是此事就算我不做,也必然有人做!我上次来的时候说了那些话,潘大人聪明如斯,不会不明白原来宫里有人为你遮掩伪装着这数十年账目上的痕迹,只是你从来都懒得去管人家为什么帮你!但如今宫里摆明了有人要保胡山土匪,你觉得他会再默默为你擦屁股扛下这欺君之罪,还是干脆利落地把你抛出去作众人的靶子?潘大人,你可连宫里为你一手遮天的人姓甚名谁都还不知道啊!”

潘海林瞳孔紧缩,惊恐道:“所以......所以是宫里有人和土匪勾结?而我之前不上报,正好让他们顺水推舟了?”

谢凌安忙接话道:“你终于想明白了潘大人!要是如今你我再不联手,要是今天我们拿不下剿灭匪患的功劳,你之后只有死路一条!我是皇子,父皇不会杀我,顶多被削珠降位,我都不在乎。但大人您不一样,您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临了却要背上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落得遗臭万年的结局!大人,您甘心吗?”

潘海林心弦震动,心中感到无尽的悲凉与无奈。他潘海林此生最后一次调兵剿匪,竟不是为了还黎民百姓十几年前就该还的安定,而是为了在强权下自保。可悲可笑。

谢凌安见潘海林眼底原先那抹坚定的敌意依然消散,流露出的是无尽的凄凉与心酸,便猜着几分。他语气柔和下来,恳切地道:“我知大人素来爱民如子,十几年前也曾出兵剿匪。此次剿匪,虽然大人嘴上不说,但我知大人心里是盼着念着我们能成功,还百姓一片安定,这才处处相帮。我遇见大人之后,大人虽常常与我唱反调,但我知此皆非大人本意,只是曾经被伤了心,如今不敢出兵而已。但大人,此番你并非孤军奋战,有我们西疆军在,胡山就没有匪寇的容身之地!蒲阳城百姓就没有担惊受怕的道理!更无人会辱你清名!潘大人,你只消为我们守好后方,我必能还蒲阳百姓安泰和乐,正大人清正恤民之名!”

谢凌安言语温柔,潘海林的眼里不禁腾起一层水雾,模糊了视线。

他止不住全身的战栗,半晌,才声音颤抖着,似艰难而又笃定地下了决心,道:“兵,我调。我潘海林为王爷守好后方,西疆军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剿灭那帮贼寇!王爷,蒲阳县百姓的安定,就交给你了!”

谢凌安大松一口气,顿觉这才是一城知县该有的风范,或许本就是他原有的模样。他仰头望天,黑沉沉的天幕后面的太阳泛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已经爬上半空。

谢凌安腰间传来绵绵密密地疼,原先被绢丝腰带一时缓解的痛楚被骑马颠簸后更加强烈的疼痛替代。然而他顾不上腰疼,只讨了杯茶,便匆匆赶去守备军军营,调兵赶往胡山。

潘海林看着谢凌安步履匆匆的背影,强烈刺激下涌上来的情绪渐渐褪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