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说我爹是奸臣 > 第12章 第 12 章

听说我爹是奸臣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王廿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3:06 来源:文学城

折腾忙碌一天,赵氏也略显疲态,不得不为丈夫解围:“天不早了,明天还要读书,快回去歇着吧。”

一家三口便踏着一地月色回东院。

平安兴奋地讲述今天的南北大战,林月白捧哏似的的应和他。

陈琰嘴里不说,心里还是领情的,他何尝不知道,全家人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

他有个不太聪明的爹,目前看来,平安也随了祖父,他唯有不遗余力地搏出仕途前景,才能更好的保护全家人。

……

鉴于今天的械斗事件,平安对整个陈家有了新的认识,回到房中就找来笔墨,在纸上胡写乱画,做一下总结。

因为他平日里到处胡写乱画习惯了,倒也无人在意他写的是什么。

祖父有兄弟四人,祖父陈敬堂,二叔公陈敬仁,三叔公陈敬礼,小叔公陈敬时,前两位叔公跟祖父一样,在任何事情上都没什么建树,儿子们更是游手好闲,靠族产的分红度日。

非但如此,他那几个族亲的堂兄弟,以二叔公家的两个孙子为首,一个比一个顽劣,上房揭瓦,踢天弄井。长大后更成祸害,在陈平业兄弟的带领下做尽了坏事。

而四叔公陈敬时,只比老爹大十二岁,性情洒脱,嫉恶如仇,是兄弟四人中读书最好的,天资与陈琰可以一较,可惜他永远失去了参加科举的机会,如今已经分家出去,听说找了个大隐于市的地方写小说呢。

……

陈琰和林月白也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聊到今天的械斗事件,两人都是摇头。

林月白道:“平安不喜欢和族中兄弟一起玩,多半也是因为他们太闹腾,别看他最近有些顽皮,到底还是不一样,昨天母亲还说,平安宁愿跟狗说话,想是太孤单了,她已经托了可靠的牙人帮忙物色两个孩子来,不拘男女,要年纪小的,懂事的,权当是玩伴了。”

平安侧耳听着,还以为祖母要催二胎呢,原来是想给他找玩伴。

“这倒是。”陈琰道:“平安这性子,一张纸一支笔都能玩上半天,比起他那些兄弟们,已经很乖了。”

平安无奈的撇撇嘴,在这个家里,他经常被夸很乖,原以为是因为爱,后来才知道全靠同辈衬托。

不过,眼下阻止老爹科举才是重中之重,擒贼先擒王,其他的小鱼小虾以后慢慢收拾。

今天陈平德有句话说的在理,谁说通过科试,就一定能通过乡试?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是那么好考,范进就不会疯了。

他眸光一转,计上心头。

……

不闹人的平安夜里睡得很安分,睡前还不忘给爹娘也盖好薄被,避免着凉。

陈琰满心感动和欣慰,林月白更是母爱泛滥,看着儿子可爱的睡颜直到深夜,才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家里欢庆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肃的寂静。乡试倒计时一个月,全家人再次进入严阵以待的备考状态。

夏日天长,才是寅时,已是天光微露,昨夜又下过一场小雨,冲散了几分暑热,空气中残存着软泥的土腥气,陈琰照旧早起读书。

主院里的两个大丫鬟陌露和九环都是林月白的陪嫁,今日轮到九环当值,见大爷起身洗漱,便也跟着起来伺候,将他一头乌发拢在脑后束起,带上网巾。

九环手劲足,走路带风,嗓门也不小:“大爷的头发随老爷吧?成日起早贪黑的读书,也还很茂密。”

陈琰“哗”地翻一页书:“老爷可从没起早贪黑地读过书。”

九环恍然道:“那就是随了太太!”

陈琰不再搭话。

九环又去支使的冯婆子往书房开窗点灯,并煮一壶参茶,浓茶伤身云云,絮絮地交代一些琐事。

这丫头机灵能干,只是有些聒噪,新得了赏赐不免殷勤,陈琰却有些不胜其扰,索性挑上几本书去了前院。

前院清净,阿祥像个扎嘴葫芦似的杵在一旁伺候笔墨,只要不问他,连个喘气的声息都没有,整间书房只剩下轻微的翻书声。

窗外忽然传来一串“噼噼啪啪”的巨响,冒着火光,硝烟味透过窗缝钻进屋里。陈琰手里的笔直戳在宣纸上,耳际翁然。

阿祥快步打开房门查看情况,不禁眯眼皱眉,只见院墙边杵着一根竹竿,挑着一串长的拐了好几个弯儿的鞭炮,在青石板铺就的院子里响成了一锅粥。

一个小人儿拿着一截线香远远站在院子另一头,捂着耳朵看的兴起。

值夜的下人看傻了眼——大少爷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

正在睡觉的管家陈寿被惊醒,一边提鞋,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跑来。

良久良久,鞭炮声终于停了,整个前院硝烟弥漫。陈琰看着一片狼藉的天井,只觉得自己过目不忘的脑子有点发懵。

“爹爹,爹爹!昨天爹爹不在家,平安还没来得及道贺。”平安喜气洋洋地说:“这是平安送您的贺礼,祝您一蹶不振,卷土重来!”

陈琰:……

陈寿险些给他跪了,忙是呸呸呸呸!纠正道:“是一帆风顺,手到擒来。”

“差不多差不多!”平安说着,张开双手朝陈琰跑去。

“我的祖宗!”陈寿一个健步上前截胡,将陈平安拦腰捞了起来:“您看看,黑天半夜的,太阳还没醒呢,您就先醒了,多不合适啊……”

陈琰目送着陈寿念念叨叨,将孩子带离前院,又听见妻子追到二门骂他:“陈平安,你不是四岁小孩儿了,你虚五岁,毛六岁,晃七岁了,该懂点事了!”

他揉着嗡嗡乱响的脑袋,叫来阿祥。

“去问问,安哥儿从哪里拿来的鞭炮,库房不上锁么?”陈琰有些薄怒,他活到二十几岁也没见过这么长的鞭炮,是谁拿给孩子玩?炸到人怎么办?

阿祥立刻去了,片刻回来回禀:“这叫万响炮,是老爷买给安哥儿的,说是万福隆的镇店之宝,还挺贵的。”

陈琰蹙眉:“怎么给孩子买这种东西?”

“老爷说,”阿祥粗着嗓子,有样学样,“孩子要就买呗,又不是要天上的星星。”

陈琰:……

“什么时辰了?”他问阿祥。

“寅时正了。”

卯时要到府学听课,剩下的两刻钟时间实在鸡肋,陈琰将手中的笔一扔:“走吧。”

阿祥收起笔墨纸砚和书本,还不忘带一盏防风防火的小灯笼,以备他家大爷在路上看书。

马车驶出陈家巷,街灯璀璨,是沿街的店铺次第卸下门板,开门迎客了。

何必跟小孩子生气,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向通过考试的爹爹道贺而已——陈琰在路上就把自己劝明白了。

散学回到家,平安跑跳如常,仿佛早上的事没发生过,陈琰和林月白一起,花了两刻多钟,讲明了鞭炮的危险,小孩子放鞭炮,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之下。

平安答应的很爽快:“我知道了,以后我就远远地看,不亲自放。”

陈琰笑道:“真乖。”

次日黎明,陈琰照旧来到前院,命人点灯、关门、铺纸研墨,打算趁天色还早做一篇习文。

冷不防的,院子里响起急促而清脆的鼓声,阿吉兴奋地叫,片刻,又响起杂乱的跑步声——平安在敲手鼓,值夜的男仆在抓少爷、抓狗。

好险将他手上的鼓抢下来,他又从阿吉的窝里拖出一个大铜锣,一边跑,一边“铛铛铛”地敲。

前院的下人都惊醒了,不知谁梦醒迷糊地喊了一声:“走水了?!”

便有人跟着喊:“走水了!!”

一时间提桶的、端盆的、顶着蓬乱的头发纷纷赶来救火。

陈寿这回连鞋都来不及提,趿拉着就往前院跑,先是维持秩序,斥退乱喊乱叫的下人,好声好气的蹲下来对平安道:“我的祖宗,天还黑着呢,您老不困吗?”

平安使劲摇着脑袋,眼睛瞪得像铜铃。

“您不困,我带您去隔壁园子里扑蜻蜓?”陈寿道。

“那是四岁小孩玩儿的,我虚五岁,毛六岁,晃七岁了。”平安道:“我要玩蒙眼敲锣。”

说着,他用脖子上挂着的汗巾子蒙住眼睛,又举起了锣槌。

众人又是一通忙碌,才将他的大铜锣骗走。

陈琰这回没开门,但他拿着书,反复看不进去,他往日里很不理解孟母这种儿子不读书归咎于邻居的人,如今也设身处地的理解了。

只听管家在院子里低声训斥:“谁将这破玩意儿拿给少爷玩,振伤了耳朵可如何是好?快快拿去扔掉,还有那破鼓一起。”

“它们可不是破玩意儿,是祖父的珍藏。”平安道。

陈寿:……

平安得意地介绍道:“这鼓是利未亚的舶来品,锣是西晋……”

“陈平安!”

愤怒的声音穿破寂静的黎明,平安悚然一惊,原来是闹的动静太大,娘亲追到前院来了。

“大奶奶。”男仆们纷纷避开。

平安将锣鼓槌往身后一撇,甜甜地笑着,拉着娘亲的手:“娘,你困不困?咱们回去睡觉可好?”

林月白深吸口气:“回去!”

院子里瞬息恢复了宁静,陈琰双臂环抱胸前,靠在椅背上。

“大爷,要不跟老爷谈谈?”一向话少的阿祥都忍不住主动开口了。

陈琰气笑了。

舶来的鼓,西晋的锣,万响的炮。他还真想看看,父亲那里还有什么稀奇东西给这小子作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