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五章 中南旧事(一)

天下安康 第四十五章 中南旧事(一)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出了浿水河口,黄明远的座船一路向旅顺县行进。

后世辽东半岛最好的港口便在这里,不过已经被黄明远提前一千多年开发。这里港内水域广阔,不冻不淤,港外形势险要,天然形胜,是北方第一等的军港要地。这里在东晋时名“马石津”;隋唐时谓“都里镇”;元代时称“狮子口”。历史上在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黄明远觉得这个名字寓意吉祥,遂一步到位,命名为旅顺,并在此设县。

旅顺港和北面沓氏县的商港相互补充,成为辽东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黄明远到旅顺港时,正好其二弟黄明聪押着上百万石粮食从林邑赶来。

十多年不见,自己这个好弟弟扎根南疆的荒蛮之地,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做出了好大的事业。

林邑这个远在万里之遥的弹丸之地,也已经成为辽东最重要的粮食补给地。

中原混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自给自足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大规模地往外调粮食。幸好黄明远命黄明聪在林邑储备了大批的粮食,自黄明远二次征伐高句丽以来,林邑已经前前后后给辽东输送了数百万石粮草。

也是靠着这数百万石粮草,供应起辽东数十万百姓的吃喝,黄明祯才能在辽东稳定发展,安定移民,开疆拓土。

林邑作为优渥的粮食产地,多年之前便是黄明远预设的一支奇兵。

乱世粮为贵,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渊有关陇世家提供粮食,自己可没有。当初也是未雨绸缪,抢占林邑,为的便是这里的粮食。

为了发展林邑,黄明远不仅将自己的二弟黄明聪常年至于此地,提供各种人力、物力,帮着移民,还将北伐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林邑,提升这里的粮食产量,提高这里的粮食储存办法。

甚至黄明远一手组建的远洋舰队,多数时间,都是被安置在林邑,就是为了林邑的安危保驾护航。

这个年代,还没有远洋大规模运输的概念,即使海上丝绸之路已经盛行了数百年。

为了能够方便运输与补给,十多年来,从林邑往北,黄明聪和黄明俊共建立包括天南港(今岘港)、交趾港(今海防港)、东合浦港(今湛江港)、南海港(今香港)、南岸港(今泉州港)、琉球港(今基隆港)、舟山港、上海港、郁林洲港(今连云港)、崂山港(今青岛港)等十多处港口。

这些港口沿着海岸线分布,联通南北,延伸内陆,支撑起整个中国的近海航线。

而黄明远也通过这十多个港口所建立的近海航线,建立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转运通道,使得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加速了南北的发展,也开始了最初的海上资本积累。

同时依靠近海航线,依托大洋舰队,黄家的商路一度向北连接高句丽三国和倭国,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各国。香料、宝石、瓷器、丝绸、茶叶······一条条从两汉时期已经不在的海上丝绸之路被重新连通,而中华海军也正式开始从近海走向深海。

就是这些看不见的收益,才能使得黄明远的腰包时时充足,黄明远才能收买人心,才能养兵养人,才能发展科技,才能收拢情报。

而在这十年之中,黄明聪也将一个小小的林邑扩展为一个半独立的南天国。

黄明聪官封荡州刺史兼管农州、冲州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防止林邑余孽的反扑。

而在隋军占领林邑不久,从关中赶赴岭南的部队大都被调回关中。此时的林邑守兵以黄明聪的泸州军为主,加上其余各部,不足万人。

黄明聪屡次向朝廷上书兵力不足,朝廷乃下令征调桂州、郁州、合州、高州等地的土人约万人,组建了天南军,与原本的驻军负责林邑之地的防卫工作。

林邑荒蛮之地,关中的高门大族自是没人愿意来林邑,因此这支部队自然落入黄明聪手中。而黄明聪乃通过带来的泸州军和这支新的天南军,开始重新整顿林邑三州的兵马。

很快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整合林邑的机会出现。

大业二年三月,原林邑王范梵志的儿子范头黎被林邑旧臣在安乐(今越南广义市东北)拥立为新的林邑国王,定都古垒洞。

范氏统治林邑三百多年,虽然范梵志被杀,但其底蕴深远,实力巨大。范头黎打出林邑国的旗号之后,林邑故地的中上层贵族纷纷举兵相应,一时之间,整个林邑烽烟四起。

此时隋军实力不足,只能保守城池。

此时的范头黎眼看林邑之乱越来越大,认为自己可以恢复国土,驱逐隋军,因此不仅命各地部队骚扰海阴、比景等地,还在大业二年十月,宣布讨伐大隋。

范头黎的北伐大军一路北上,围攻要地大占洞。

时任冲州郡尉的何光率领一千五百人坚守大占洞四个月,杀伤无数,但终因寡不敌众,丢失了大占洞。而失去了大占洞,冲州门户大开,林邑的都城象林城(即典冲城)也被范头黎占领。至此林邑三州的冲州丢失,农州也岌岌可危。

此时的范头黎已经拥兵数万,在林邑风头无二,声势浩大,有席卷之势。他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便自称建达婆跋摩,屡屡向大隋天子挑衅,其存在严重威胁到隋军在林邑三州的统治。

眼看林邑之地将要得而复失,这是杨广和黄明远都无法忍受的。杨广便准备从关中抽调兵马,再次出征林邑。

不过黄明远认为,从关中出兵,旷日持久,远水解不了近渴。便向杨广建议,在交趾设立交趾讨捕司,提调交趾六州的军事,抵御范头黎的反叛。

杨广允之。

而黄明聪则被任命为交趾讨捕使,负责平定林邑故地的各处叛乱。通过这种方式,黄明聪掌握了交趾六州的军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