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六章 中南旧事(二)

天下安康 第四十六章 中南旧事(二)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随着范头黎实力的大增,范头黎也踌躇满志,准备重建林邑,因此其命令军队不断向隋军发起攻击。

此时的黄明聪尚未完成整合,实力不足,则收缩兵力于多农城(今越南会安市西)一带,不断被动防御。

大业三年四月,范头黎率领纠集的三万人马,直逼多农城,企图彻底摧毁隋军在多农的据点。

多农往北不远便是天南港,马援立铜柱便是于此。天南港是日南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自是不可以丢。因此黄明远在多农城无路可退,只得与对方决战。

此时黄明聪手上只有九千余人,还有部分新兵,难以与林邑军决战。为了破敌,他将主力至于多农城中,准备坚守。又令杨弘礼率领两千余人沿着广南河(今越南秋盆河)一路向西,迂回到林邑军的侧翼待命。

范头黎到了多农城下,多农城已经被黄明聪布置得如铜墙铁壁一般,急切之间,难以攻下。范头黎遂于多农城外挖掘壕沟,准备长期围城。

林邑军围城三月,损失惨重。

林邑军虽然声势浩大,人数众多,看起来很是回事,但其实有着致命的缺陷。那便是这些部队不是范头黎一人的军队,而是支持范头黎的多方势力组建的军队。这些人来源复杂,山头不一,甚至很多的部队的所有者之前在林邑的时候都是敌对者。因为范头黎的声势很足,这些才跟随范头黎反隋。大部分人是想着趁隋军主力返回,来一场趁火打劫,不管能不能恢复林邑国,至少可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但这一战出人意料,人数众多的林邑军在多农城下碰了一个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来捡便宜的,不是和隋军血战的。眼看伤亡越来越大,众人已经无心再留在多农城穷耗兵力,因此纷纷劝范头黎撤退。

范头黎虽为新王,但年不过二十,并没有多大的实力。朝中很多事情全由几个重臣把持,他本人根本做不得主。

此时众人商议,返回古垒洞,再做计较。范头黎虽然不太满意这个结果,但也拗不过众人。

满心疲惫的联军向南撤兵,而隋军也已经做好了反攻准备。

在联军撤退的途中,一直受命潜伏的杨弘礼率两千余人从林邑人的侧方突袭联军,早就不堪其重的联军立刻大溃。两万多人四处溃逃,溃不成军。黄明聪乃从后追上,一路掩杀。

范头黎慌不择路地返回古垒洞,身边卫兵尽皆战死。范头黎最后带着几十个人逃到一处村镇,被哗变的部下所杀,献首于隋军。

范头黎死在了逃跑的途中,林邑叛军也失去了领袖。黄明聪乃率部一路追杀,攻破了林邑叛军最重要的据点安乐城和古垒洞,彻底摧毁了这支林邑叛军。

此时张镇州也率领五千交趾部队从北方赶到,有力地支援了黄明聪。黄明聪手上兵力充足,声势大振。

黄明聪乃和张镇州兵分两路出击,黄明聪率军沿着海岸线进军,而张镇州则深入内陆。

两路隋军横扫各地的反叛势力,并在尸唎皮奈击败了另一支林邑叛军主力。

大业三年十月,隋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彻底剿灭了林邑境内的所有叛军。

······

稳定了林邑的形势之后,黄明聪便开始逐步收权。

大隋在交趾本有三个州,即交州(交趾郡)、爱州(九真郡)、驩州(日南郡),攻破林邑之后,又新增了荡州(比景郡)、农州(海阴郡)、冲州(林邑郡)三州。

这六个州中,除了交州以外,其余五个州无论是实际控制面积还是汉家人口都很少。而且因为位置太靠南,整个岭南之地都是地广人稀,连移民都不具备可行性。

总不能从河南、河北往这里移民,不说花费,就是自然环境和气候移民一时半会也受不了。

为了便于管理,减少重叠的行政体系,也为了使得黄明聪有机会完全控制整个交趾,在大业三年的合并州县一事中,黄明远以“交趾之地民少官多,不便管理”为由,建议将九真、日南合并为九真郡(汉九真郡),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合并为日南郡(汉日南郡)。

杨广其实也对交趾之地不怎么了解,至于当地什么情况基本上都是从奏疏中看到。

合并后的九真、日南二郡的设置都是两汉时期的疆域,并不算出格,因此杨广很快便同意了黄明远的建议。

黄明远趁机表黄明聪为日南郡太守,沈映为九真郡太守。再加上担任交趾令的崔仁翰,整个交趾三郡基本上落入黄明聪手中。

林邑之地,其民源自古老的百越一族,自东汉时期便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老百姓并不向往中原文化,也对中原王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因此要想长久地占据此地,极其困难。

黄明聪平乱之后,先是大肆给麾下将领、士兵在林邑安家,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使得每人都在林邑娶了一个或多个老婆。

将士们成了家,心也安在了此地。

黄明聪乃开始对林邑之地进行汉化。除了要求所有人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用汉礼以外,再通过林邑人治林邑人,提拔了一批愿意跟着隋军走的林邑中小贵族。至于那些大贵族,基本上都被杀光了。

黄明聪又在林邑设置了十五个集中管理区,每个区都是兵、民一体。为了加快荒地的开垦,提升粮食产量,把林邑变成一个粮食产区,大批的犯人被发往各个集中管理区进行开垦、种植。黄明聪以林邑人为监工,进行定额管理,又以隋人善于耕种者为技师,很快便开垦了大量的荒地,收获了大批粮食。

因为管理区内人力缺乏,黄明聪便鼓励奴隶贸易,吸收各地大量人口为奴。来往的真腊、扶南等地,大批的人口被贩卖、掳掠至林邑。而林邑的粮食产量也在剥削与残酷的压迫中,节节攀升。

整个林邑开始了一种虽然畸形但符合大隋利益的欣欣向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