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三章 经营平壤

天下安康 第四十三章 经营平壤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送走了高元,对于黄明离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平稳地接收平壤城。接收的不仅仅是这座城池,而是作为整个高句丽的都城,平壤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力。

首先是平壤城内各处的府库和馆阁。

虽然高句丽打了三年仗,物资都有些枯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句丽数百年积蓄,也不是假的。除了留下部分粮食来稳固城池,高句丽王室所有的财宝、美女、珍藏全部都运送到战船之上。为了建设辽东,这一年多来,消耗巨大,这些金钱足够填补黄明远的亏空,然后再对辽东大兴建设一番了。

要不怎么说战争打好了是发财利器,攻破平壤,原来付出的一切都有了回报。

接着是战马、兵器等,黄明离也全部不留,或是补充军队所用,或者是直接转移。

当然武备这东西留下没有用,真要是平壤城有危险,隋军可不敢分发兵器,让城中的老百姓帮着守城。

当然攻破平壤,最重要的便是高句丽各官府留下的舆图、图集等各种资料,这是了解高句丽的情况,尽快恢复民生最重要的东西。

幸好高句丽是正常投降,位于皇宫里的各处馆阁没有受到损失,现在全部都留给了隋军。

至于其余物资,林林而总,不一而足,基本上也多被隋军搬空了。

但对于隋军来说,难题不是接收物资,虽然这是隋军现在最大的收获。困难的是怎么安定民心。

整个高句丽算上辽东,差不多在籍人口有七十五万户,四百万人左右。经过两次高句丽战争,高句丽损失了辽东大片土地,军队伤亡无数,第三次高句丽战前差不多是四十七万户,二百四十万人。

而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膏腴之地,有户三万,人口十六七万,可谓是安定了平壤城,便能稳定大半个南高句丽。

而平壤以南,有人口不下十万户,多以高句丽人为主,若是这些人逃入高句丽和新罗,也是为对方增加实力。

虽然隋军已经拿着高元写的劝降信,前往南部各地接收各城池,但效果如何,众人会不会认这些劝降信,谁也不敢保证。

面对满城敌视和不信任的眼睛,黄明离决定取信于民。

平壤城内积蓄很多,不仅仅是高句丽王室,还有整个城中的贵族。这些人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与资源,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脉。

黄明离很清楚,这些人中除了一些带路党,大部分人是不接受大隋的。既然如此,与其费尽心思争取这些人的支持,还不如掀了桌子,重新请客。

黄明离通过各种情报,将城中声名狼藉的、不归顺大隋的、资产广袤的等等一群人列为清除对象,然后命军队挨个进行抄家。

这些人本就是平壤城的不稳定因素,隋军雷霆出击,立刻便抄灭了上百家。各种土地、粮食收获无数。

一个国家烂了,肯定是统治阶级烂了。

平壤城中其他人眼看身边的人落到这种下场,为了不继其脚步,纷纷将金钱、粮食、土地奉献出来。更多的人各怀心思地投身于隋军麾下,成为隋军的打手。

隋军的这波打击,震慑住大部分的人。

驭人之术,又拉又打。隋军诛杀了一部分人,让平壤城的人感受到威,接下来便是让对方感受到亲。

不是没有原则的亲,而是找准一批可以成为隋军支持者的人。

有恒产者有恒心,而没有资产的普通老百姓,在这个时代有着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实在太难了。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民族、国家都不如谁给他们一口饱饭吃值得信任。

黄明离将抄没的大批良田收为公田,然后将土地租赁给没有土地或者个人土地在十亩以下的普通百姓,并减少田租、税赋。这些普通百姓得到土地耕种,又可以少缴纳税赋,算是得到了直接的利益,别提多对隋军感激。

黄明离又让人在老百姓中传播,若是高句丽军队或者新罗人、百济人打过来,他们租赁的便宜土地便会被收回去。这些人纷纷恐惧,为了保卫土地,踊跃加入隋军,至于之前的高句丽政府,早就被遗忘了。

当然黄明离也曾问过兄长,为什么不喜欢分土地,而更喜欢以公田的方式租赁出去。黄明远说道:“崽卖爷田心不疼,不是自己拼命努力得来的,是不会珍惜的。若是土地分给他们,过不了两年,一些懒汉就又把土地卖出去了,这样做永远无法阻止兼并。只有租赁,才能提升他们劳作的兴趣,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土地,若是荒废了,官府可以收回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初在丰州,只有军人才能军功授田,所以军中的将士们为了获得自己的土地拼死作战。可若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那还要军功做什么。

黄明远的嫡系叫丰州系,不仅仅因为出身丰州,而是黄明远实行的很多制度,都在丰州蹚出了一条路子,有了充足的经验。这一次也是一样,通过低价租赁田地,使得隋军在平壤有了一批支持者。

黄明离又从这些人之中选拔精明能干、识字之人,充实到地方为官吏,实行以高句丽人治高句丽人方式。这些人为了获得隋军的认同,比隋军更凶狠,黄明离是让这些人做坏人,而隋人做好人,将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凝聚到隋人麾下。

对于包括高句丽人等蛮夷,最大的杀器是入籍,就像后世世界人对美国的向往一样,这个时代同样充斥在各族对中原户口的向往。

黄明离提出,可以将一些支持、忠于或者是为隋军做出贡献的人吸纳进汉族,立刻便引得一群高句丽奸的追捧,这些人拼命讨好隋军老爷,就希望获得一个名额,改变身份。黄明离用一些汉家户口,就得到一群精英分子的追捧。

······

经过黄明离不断地打压高句丽上层,提升下层普通群众的地位,没过多久,整个平壤城便成为汉家忠实可靠的臣属。等到那些官老爷们有心反抗隋人时,却突然发现往日的那些泥腿子早已经不再听他们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