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二章 平壤受降

天下安康 第四十二章 平壤受降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投降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沉重。

打着白旗出来的高句丽使者出现在隋军阵前,向隋军递交了降书。此时进攻王宫的周法尚部,眼看对方投降,第一反应便是对方又在诈降。

主要是高句丽在辽东战场投降太多次了,周法尚经历过高句丽的诈降,每一次都是以投降的名义来争取时间。在隋军面前,高句丽连一点可信度都没有。

周法尚忙招来黄明离,虽然黄明远以其为主将,但黄明离毕竟地位特殊。若是高句丽人真的投降,黄明离作为黄明远的弟弟,必然是要主导这次受降的,三军之中,也唯有他有资格代表黄明远接受高元的投降。

对于周法尚的担忧,黄明离也感同身受,他也不敢确定此事的争位。

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高句丽王宫坚固高大,一时之间,若是攻城,还要费些事,若是真能不战而驱人之兵,倒是真能省不少功夫。

因此二人商量,可以接受高句丽的投降,但必须由高元亲自开门投降,否则隋军的攻击将不会停止。

使者得到隋军的回道,几乎没敢争执,便被送回城去。

投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按照礼法来说,投降仪式也是一个很繁琐的仪式。双方按照流程怎么做、怎么说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前提是你不是像陈叔宝那样被人家从井里提上来。

高元也想按照隋人的礼法来投降,倒不是他崇拜那些汉人的文化,或者是喜欢那些繁文缛节,而是他希望通过礼法使得自己不那么狼狈。

但作为亡国之君,已经是最大的狼狈了,一切挣扎,不过是为了最后那点可怜的自尊。就这,也得碰到一个好的敌国统帅。若对方是邓艾、韩擒虎那样的,也能给亡国之君一点体面,但若是对方是李世民、粘罕那样的,只剩下屈辱了。

高元想维持最后一点尊严,但平壤城等不起。

众人纷纷劝高元立刻向隋军投降,否则真等到隋军攻破皇宫,那下场就不好说了。即使被直接杀死也有可能。

最后高元无奈地令人打开了宫门,穿着一件麻布小衣,反绑着手,把棺材装在车上,带着宗室、大臣六十余人,跪迎天军,献上了高句丽传承六百年的印玺。

高元跪在地上,悲哀地说道:“下国之君高元,背恩致讨,远烦汗马舟车之劳;请命求哀,敢废面缚舆榇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高元一句“顿首”说话,宫门内外残存的高句丽士兵,无不跪在地上,痛哭起来。更有一些老臣,跪在地上,悲戚地哀鸣,以至于气绝身亡。

满城内外也知道国王在向隋军投降,无不面向皇宫,痛哭流涕,整个平壤城陷入一片哭声之中。

高元也为场面所刺痛,眼泪滴答滴答地往下落。

接受高句丽投降的是黄明离。

其实怎么对待高元,黄明离之前也没想好。不过在出发之前,兄长曾告诉他,要保证平壤城的稳定,确保其完全处于隋军手中,不会出现大的动荡,这是底线。

因此面对高元的投降,黄明离看着跪了一地的高句丽人,乃翻身下马,不说一句话,径向高元走去。

高元眼看对方主将向其走来,心中七上八下。他不知道隋人会怎么处置他,甚至有没有可能直接将他杀死。

黄明离走到高元身边,双手接过高句丽人献上的印玺,递给一旁的亲卫,然后顺手将高元扶了起来,解开了高元手上的绳索。又解下大氅,给高元披上。

“辽东郡公不必如此!”

黄明离看着今日这般场面,也是很吃惊。他看得出高句丽六百年社稷,虽然将要断绝,可心向高句丽者不知道有多少。兄长说过,大隋攻灭高句丽,不是为了掳掠一场便走的,而是为了彻底地占领这里,使之变为汉家之领土,因此他们便需要维持各地的安定,甚至是和高句丽人争取人心。

黄明离如此礼遇高元,就是为了安高句丽人之心。一声辽东郡公,至少让高元感受到大隋的诚意。

这人啊,不逼得狠了,便不敢去改变,便会适应现在的情况,最终接受目前的处境。黄明离知道大隋要做的,便是让对方适应现在大隋的统治。

高元本以为对方会欺辱于自己,甚至做好了受辱的准备,但黄明离将他扶起来,算是给足了他礼遇。

高元就像沙漠中将要渴死的人得到一瓶水的馈赠,两眼微红。

“多谢将军!”

黄明离乃说道:“辽东郡公,你我俱是天子的臣子,自当忠心竭力。你说你如突厥可汗一般不好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高元惶恐地说道:“是下臣有罪!”

黄明离乃说道:“天子仁德,只要心真心悔改,天子必会宽恕你的罪过!”

高元乃躬着身子说道:“伏惟皇帝陛下诞膺骏命,绍履鸿图,不杀之仁既追踪于汤、武,好生之德终俪美于唐、虞,所望惠顾大圣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国不绝之绪,虽死犹幸。”

黄明离让人将高元携带的棺材当场焚烧,又让高元与他同乘一车入城。

这番受降,算是让双方都满意。至少隋军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会对高句丽进行屠戮。而高句丽也在较为圆满的受降仪式中落下了帷幕。

黄明离乃命令大队骑兵进入皇宫,接管皇宫各处要地和高句丽王室六百年的积蓄。

当隋军大股骑兵踏破平壤城的皇宫,这个六百年的海东盛国就此灭亡。

黄明离对于高元很是礼遇,但并没有丧失认知。高元虽然投降,但肯定不可以留在平壤城。他因此乃命令将高元一家和王族、大臣等人,全部带到船上,运往辽东。

至于高元本人,似乎也早就知道自己将会面对的命运,因此没有也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便被送往隋人的战船之上。

站在甲板上,高元再回望一眼平壤城,泪水沾眶,他知道他本人这一生是不会再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