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田家四季[种田] > 第2章 并起

田家四季[种田] 第2章 并起

作者:鱼生寄沧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11:19:55 来源:文学城

余厨子和赵雨梅起了退婚的心思,但也知万不可现在去李家提的。再加上余礼不肯松口,这事暂时就搁着了。

余礼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做饭、割草、喂鸡、赶鸭。他和李铭川的亲事本定在了谷子成熟时,但因着李家出的这些事,李家今年是没有种下稻谷的。

村里人说李铭川把那剩的两亩地租给了李家的大伯,不要租子,只盼着大伯娘看顾一下周氏。李铭川自己,却是去了镇上做工。

镇上有许多卖力气的活做呢。扛包袱的工钱多,春耕更是不少富户需得雇人,天气暖和鱼塘主也要找人清塘了。只要有把子力气,在镇上一天还是能赚不少铜板的。

今日,地里的秧苗插完了,余礼的大哥余风也回来了。余厨子昨日里刚替隔壁村一户人家办了喜宴,于是大手一挥给了余礼二十个铜板,要他好好准备今日的吃食。

一大早,余礼就着腌好的酸萝卜吞下一碗粥,就出门了。

村头的豆婶子和她相公卖着豆腐,她家的手艺好,豆腐又嫩又滑,两个铜板能有一大块。

时辰还早,来买豆腐的人不多,豆婶子见余礼来了,招呼着:“礼哥儿,又来买豆腐呢?”

余礼应着,把碗递了过去:“婶子给我来一块就好。”

“哎,好。”豆婶子边盛豆腐,边偷看余礼的神色。这余家的礼哥儿虽然平常话不多,但见着人时总是笑着的,如今的神色却是淡淡的。豆婶子暗叹一口气,这李家的事在桥西村已经传遍了,想来余礼最近心里也不舒坦。

余礼接过豆婶子装好的豆腐简单道谢后就往赵屠夫家走。

赵屠夫是桥西村唯一的屠夫,村里人买肉都会去他家买,卖给村里人能比镇上少个一文钱。

赵屠夫和他娘算是本家。之前也曾替他二儿子来余家提过亲,这赵屠夫眼见余家隔三差五来买肉吃,心里料定余家的日子过得殷实。

余厨子本来是中意赵屠夫家的,盼着结了亲能时不时给他送点肉吃。但赵雨梅觉得赵屠夫家有三个儿子,老大媳妇是个骄纵蛮横的,赵屠夫的夫郎也是个泼辣的,相比就更希望余礼嫁给独生的李铭川了。

加上余礼自己也更中意李铭川,余厨子才不情不愿地回绝了赵屠夫家的提亲。

亲事不成买卖在,一家是村里最好的厨子,一家是村里唯一的屠子,余赵两家脸面上也还过得去,余礼之后也就还是在赵屠夫这买肉,毕竟不在这买就只能去隔壁村子,得多走好些的路。

余礼一进赵屠夫家,就闻到一股酱肉香味,原是他一大家子都坐在堂屋吃着肉包子呢。

余礼站在门口喊着:“赵叔,可是打扰了你们?我来是想买些猪肉的。”

赵屠夫两口吃完肉包,拍手起身回着:“是礼哥儿啊,进来坐,叔给你切块好的。”

余礼提着篮子进了屋,他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尴尬的,于是也没有坐,开口叫了人,便静静站在一旁等着。

见是他,赵夫郎努努嘴,也没应声。赵大的儿媳一看婆婆的样子,哪里不知道人想的什么,高声道:“娘啊,自从嫁到咱们赵家来,我这日子过得真舒坦。”

赵夫郎一听,搭着腔回着儿媳妇:“你最是知道哪家才是福气好的,不像有些人,图人家地多,图人家会织布,现在好了,地也没了,布也织不了了。”

这话对于刚遭了祸的人家来说,很是刻薄了,余礼开始没留意,听到这话脸色就白了一番。

最近走在路上偷看他和偷说闲话的人家不少,余家的日子算不错,余礼的长相性子更是没得挑,不少人是曾来提亲又被余家给拒了的,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但这般当面的指桑骂槐也是第一次。

余礼平日里话不多,好听的话更是少。但余厨子在家发脾气骂赵雨梅和余雪时也只有余礼能同他反驳几句。

今日人家都挖苦到他脸上了,余礼看向赵夫郎,道:“婶子此言差矣,若是嫁到爱嚼舌根,刻薄尖酸的人家,再大的福气也没了。”

“你说谁呢!”赵大把桌子一拍,尖声问着余礼。赵夫郎和赵大媳妇也像是恼羞成怒一般,指名道姓骂得难听极了。

余礼冷眼扫过他们一家子,赵二眼睛躲闪不敢看他,余礼肉也不要了,转身出了门,只留赵屠夫在后面喊他的声音。

若是今日里没肉,定是要挨骂的,余礼盘算着今天的菜式,又在心里庆幸,幸好当时没定下这赵家,一家子搅事精。想到这,他又想到李铭川了。自上次一事后,他再也没见过李铭川了,他想去看看周氏,他爹娘又不肯,更重要的是,余礼怕自己嘴笨,只能徒增周氏的伤心。

真的要退亲吗?余礼不愿意。他这些天在心里想着,两亩地够他们活了,李铭川能卖力气赚铜板,他也能种地养牲畜,还能照顾周氏。

但这事,桥西村的人是自己做不了主的,他娘算得上疼他,但他爹还不知心里怎么想。

余礼摇摇头,往山脚下走。余家的柴大多是他平日里去山上砍的捡的,去的时日多了,同住在山脚下的猎户一家熟悉了。

猎户姓卫,在桥西村是外来户,但卫猎户胆大心细,猎野物比旁的都厉害,日子也就安定下来了。卫猎户同卫夫郎成亲已有十年,膝下就一个小哥儿,卫夫郎同余礼熟悉后,时常会用山里的一些野菜,同余礼换些酸萝卜。

余礼是想同卫夫郎买些兔肉的,他手里剩的铜板不够买兔子,但卫夫郎能给余礼半只半只卖,剩下半只能做给他爱吃兔肉的小哥儿。

余礼便花十五文买了一半的兔子回家了。

大哥余风正在家里和爹说话,娘在剁鸡草拌鸡食,余雪正在外面赶鸭子。秧插完后是无需整日待在地里的,只多加看顾就成。

余礼把东西往灶房一放,拿了灶台旁的竹扫帚,开始打扫堂屋和院子。这段时日,他扫洒得勤。

晌午,余礼把兔子剁了,用辣子爆炒,最后倒入少许酱油。

他手脚快,又提前将剥好的板栗炖上了腊鸡。豆腐则和鸡蛋用酱焖了出来。

灶房里,一阵香气飘荡。

余风闻着味,口水就要流了,他在酒楼里做小厮的工钱不算太高,但农户人家很够看了,酒楼里包食宿,但吃的东西就没什么油水了,如今闻着这味,靠在灶房门口同余礼说话。

“礼哥儿,你这手艺怕是已经超过咱爹了。”

“是吗?”余礼笑了笑,道:“怕是你太久没吃过爹做的菜,早忘了味儿了。”

余厨子听着他俩话着家常,也没生气,只轻哼了一声。

吃完饭,照例是余礼和余雪收拾。余雪搬了个小凳,坐着在洗碗,余礼则站在灶台前慢悠悠刷着锅,他做饭麻利,洗碗刷锅时总想着事儿,反而动作比旁的慢。

余雪年纪也不小了,这段时日也常替余礼忧着心,两人在灶房里说了会话,刚收拾完,准备回房,就听着家里来了人,赵雨梅和余厨子迎了出去。

余礼不知来人是谁,但准备泡些茶水招待客人。

来人没进堂屋,只站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余礼端着茶水往外一看,赵雨梅和余厨子一齐看向他。

余礼心中一颤,似有所感。他勉强稳住心神,但端茶的手却是抖的。

“怎么了?”他颤声问。

赵雨梅移开了视线,似是不忍看他,余厨子难得的对着他缓了脸色,沉声道:“礼哥儿,李铭川他娘也没了。”

余礼脑中轰鸣一声,茶杯忽的摔下砸破了。

热水溅到了余礼的腿上,但他没有感觉,眼泪瞬间就涌出来了。

周氏约莫是晌午时掉到河里没的,那时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吃饭,李铭川的大伯娘在灶房里也没能顾得上她,她竟在水里一声都没吭,就这么去了。

村子里有些风言风语,有说她是眼睛看不见了,不小心掉进去的。有说她是思念亡夫,一心殉情的。还有说她是怕自己成了儿子的负担,自我了结的。

李铭川正在镇上扛着大包呢,村长派来的人找着他跟他说时,那么高大的汉子,竟跟痴傻了似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主人家是个心善的,从三言两语中知晓了他的境地,提前结了他的工钱,又念在他是踏实能干的,多添了几个铜板。

他机械地往家走,过了一会又在路上疯跑起来,照他的性子,平日里定是不肯坐牛车的,今日什么也顾不得了,飞快地给了铜板,坐上了牛车,他得赶着去见他娘。

一上车,他便蜷缩成了一团,他接连受此变故,情绪早已在崩溃边缘。待到车夫叫他时,他浑身都湿透了,身上混着冷汗和眼泪,车夫一看他的神情,心里一惊,只得小声同他说话。

周氏被捞上来后,便送回了李家的堂屋,大伯娘在一旁哭着,大伯也在旁边守着,眉目紧缩。

李铭川赶到家时,竟不敢往里去。他扑通一声就在门口跪了下来,泣不成声,喊着:“娘,孩儿不孝啊。”

他想着这段时日跟他娘的交流,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们俩都说了些什么。

他一心想着,要成为娘以后的依靠,要多赚些铜板,让他娘也高兴高兴。

却从没想过,他娘现在最想要的可能是他陪在身边。

若是他能守在娘的身边,是不是不会有这些事情的发生了?

不,不,若是再早一些,在他爹咳的头两日便逼着人去看大夫,是不是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自定亲后他想过很多次以后的日子,日落了,他和爹扛着锄头回家,礼哥儿和娘在家等着他们,他娘可能还会笑骂几句爹,礼哥儿该是会拉过他叫他吃饭的。

如今,这一切都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