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墙头,门外,一簇簇目光顺着他指尖望去,尽头只默默立着一名略显瘦弱的文秀少年。他身处暗处,面色不显,处变不惊,缓缓行至杨世英等人身侧。
杨世英叹了口气,闻修之以身涉险,只怕这番最要受贾学录记恨。
今夜事由皆因贾学录而起,他一句不为自己辩解,冷不丁出言便是这样一句话。梁学正看着自己的同僚,忽觉太学中尽是怪人。
“很好……你们就闹吧——看什么?都给我回斋舍去!”梁学正早就不耐烦,向门外偷听的生员撒起火来,甩起袖子,转身便走。
“都那样了,还不忘耍威风呢!”声声怨诽自墙头上传来,上面的少年人不约而同地向远处白了一眼,转眼跳下墙去。
…………………………
闻竹向门上随意一倚,心弦依旧紧绷。她们如今身处一弃置不用的斋厨中,十步之外,立着方才跟着梁学正的两名胥吏。
贾学录刚被放下,便指名闻竹,只要同她一人讲话。
纪宣、世英自是无说,见她有答允之意,只去庭中不远不近地守着,纪宣临走时,还不忘为她紧了紧束着贾学录双手的麻绳。胥吏没有挪动的意思,闻竹从身上掏出几枚铜板,两名胥吏拿了好处,便不再作纠缠。
斋厨弃置已久无人打扫,没一处干净的地方。贾学录坐在被茅草覆盖的地上,不自然地倚着墙沿。月光晦暗,闻竹拿了灯笼放在身侧,充作屋内唯一的光亮。
又是整夜未眠,贾学录蜷在墙沿,本就憔悴的面容在微光下更显苦瘠:“呵呵,我就知道,早晚都有这么一天……没想到最终,竟让你们这群愣头青摆了一道。”
不怪他不甘心。时间紧迫,闻竹的计策并不算天衣无缝。也就是贾学录精神将近崩溃,才轻易上了当。若是在平常,未必能轻易骗过他。
“学录特意叫我,难道只为泄愤?”
门始终开着,月光穿过门扉,洒在倚在门前的闻竹身上。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闻竹索性率先出言。
“学录也是读过书的人。红丸的药理,你怎会不知?”
闻竹寻思着,这红丸发汗致幻,大抵便是魏人“五石散”的一类物事。或能暂解病人苦痛,终无大用。
“这不重要!”提到红丸,仿佛触了贾学录逆鳞,他即刻便低喝,眼神依旧空洞,“能解当下愁......就足够了......”
原来,这红丸乃是贾学录夫人偶然所得。之前贾询为求官花去不少银钱,家中积蓄本就不多,为了给儿子瞧病,夫妇俩更是花光了所有积蓄。贾娘子往京西北路卫州娘家去,打秋风不成,却带了红丸回来。走投无路,又听得那红丸能医病去忧,当晚便把药丸给儿子喂了下去。药丸竟真有奇效,那日夜里,儿子睡得格外安稳,第二日精神亦好了些。
药丸几日便用光,贾夫人在卫州听得生药铺婆子说,红丸虽传于北边,但汴京也有。他夫妇二人便靠着婆子的门路,先是去京郊青城县去买药,时间久了,又在汴京内那婆子说的生药铺买药。
“糊涂。”听他哑着嗓子絮絮道来,闻竹说不清感受,拳头攥紧,又缓缓放开,带了几分悲哀和无奈,“来路不清的东西,亏你们也敢喂给小儿。”
“结束了......都结束了.......”贾学录兀自喃喃道。明日之后,将面临什么,他不得而知。他累了......在这间遍地生尘的斋厨内,反而感受到多日未有的平静。
闻竹冷笑出声。
她从不是个同情心泛滥的人。八斋染上伤风的同窗尚在养病,杨世英为此奔走,成日愁闷,她都看在眼里。贾学录虽有苦衷,可孰轻孰重,情理衡量,她还能拎得清。
“你自认悲惨,天下人尽负了你,可八斋几名年轻人何辜?为着你的缘故,无故染上伤风,如今还下不来床。可不是拜你所赐?”
“为自己的孩子医病,便要让别人家的孩子挨刀。如此堂皇的道理,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无人在场,闻竹锋芒尽显,直接戳穿贾学录不能自洽之处。
闻竹感受到那股凶戾的目光,若没有那股麻绳,只怕贾学录即刻便要如猛兽般,扑上来扼死她。她道破的,正是他心中从不愿意承认的,撕下了他自认的全部斯文和苦衷,贾学录全身不住地颤抖,他想反抗,却被束缚,动弹不得;他想反驳,嘴里却讲不出一句话。
闻竹不以为意,不欲理会,起身把那盏灯笼移到门外,斋厨陷入死一般的黑暗。
“不!别......别带走......”
嘶哑的声音在暗夜中格外明显,不远处的纪宣和世英纷纷转过头来,闻竹对这叫喊置若罔闻,在月下轻笑着挥手,叫他们不必担忧。
她其实也有些惊诧,不过几句话,贾学录心防便溃决得不成样子。在门槛处站住,踌躇片刻,叫喊声渐渐弱了下来。她缓缓阖目,终究转过身,将那盏灯笼放回屋内。
“几日后,将有郎中为令郎诊治,”闻竹侧着身子,也不去看贾学录的脸。思虑再三,又补充道,“外面那位纪公子安排的,与我无关。”
似是不敢相信,蜷在地上的人顷刻仰起头来,枯槁的面容上终于带了几丝生气。
似是大喜大悲,气血上涌,他脸上布满诡异的红色:
“……我知道别的事,”说罢又补充,“可能要人命的,只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闻竹闻言一滞。
这是极大的诱惑。两世以来,对红丸以及罗浮门,她始终了解甚少。他的话虽不能尽信,可也并非不能听。
门扉轻掩,不远的纪宣,杨世英乃至胥吏,俱浑然未觉。闻竹蹲下身来,细细听着那嘶哑的低呓。
不知何时,低语声停下来,闻竹攥着衣摆的手抓紧又放开,偏过头茫然地看向光秃秃的墙壁,片刻后又睁大了眼睛,直直看向贾学录。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你为什么偏选了我?”
贾学录低低笑着,阴森如鬼。
“因为……我们才是同类。”
现在的她尚且不知,今夜所闻,将如何影响她的前路。
…………………………
汴京街道上,一乘两驾马车晃悠悠往太学方向驶去。
不知怎的,吕登敏总觉今日不顺。今晨甫起身,就有一笨手笨脚的丫鬟打碎了茶盏。出府不远,又被街上一不长眼的老头儿惊了马。
吕登敏年及耳顺,乃是大邺朝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太学主官。今日照例巡视两学,听取官吏奏报。
刚进太学,未及崇化堂,吕祭酒便察觉出些许异常。堂前学子似乎比往日多了些许,梁学正垮着张脸,站在匾额之下。
杨世英带着几名生员立于崇化堂阶前,不卑不亢。
梁学正望见吕登敏身影,顷刻有了主心骨,拨开人群,努力挤到主官身旁,附耳讲了几句。
尚未听毕,吕祭酒整个人如同炸开了般:“什么?”
吕登敏本就心情不悦,听完心中更是烦躁。几日不来,便生出这一档子破烂事。
学录贾询?
细论,姓贾的之前还曾来与他攀亲。不管姓贾的还是姓梁的,都是他这个祭酒的手下,无论抓了谁,都是在打他这个主官的脸。
“祭酒,”梁学正尚且有些顾虑,趋行上前,低声道,“依下官看,无论如何处置,请祭酒先移步正堂,此处人多眼杂......始终不合规矩。”
一行人转至崇化堂中,吕登敏高举主位,扫视一周,手上不住地把玩着随身的紫檀手串。
涉事者俱在:梁、林二位学正,一左一右坐在下首座椅,当事者贾学录坐得远些,同梁学正在一侧,两人之间隔了不短一段距离。他依旧被捆着,左右仍各立着一名看守,贾学录还算沉得住气,此时也能安坐不动。堂中并未给学子们设座,杨世英,闻竹一众人等,都直挺挺地立在堂中。一时竟叫人分不清,哪边才是被审问的。
堂外议论声不绝,诸生被几名看守拦在堂外,不少生员好奇不过,借着人流,不住地往阶上涌去,以期一探究竟。看守们未得令,也不诚心去拦,好奇归好奇,学子们终究没有闯殿的胆量,两群人就这样僵持着,共同留意堂中动向。人群之中,已有几名消息灵通的学子开了腔,绘声绘色地同众人讲起昨夜十斋的事。
闻竹拿出他们近日来搜集的全部证据,一一排在吕登敏案上。他随意翻了翻,并不多看,靠回椅背:“我都知晓了。做出这等事,确该严惩。但是——”
但是出口,闻竹便意识到后面没什么好话。
“但当务之急乃是抚恤受伤学子。老夫身为两学主官,你们也都算是我的学生,学生受苦,师傅哪有不心痛的?由我做主,自太学账上出,延请汴京最好的郎中,用上好的药材,但求学子早日康复。”
吕登敏避重就轻,全然不提处置贾学录之事,杨世英义愤填膺,也不顾弟子之礼,怒目而视,直戳了当,堂中人都为他捏了把汗:“祭酒公正,不知如何处置罪魁?”
打了一圈太极,杨世英依旧直挺挺的撞上来,吕登敏有些气结,心道后生不知深浅。梁学正见主官面色不虞,识趣地挪到主管身侧,倾身附耳,不知讲了什么。
吕登敏方正的阔面脸色急变,一只厚掌猛拍桌案:“什么?以生殴师,以下犯上。兹事体大,马虎不得,今日俱要秉公处置,太学断不可滋长此风!”
吕登敏多次顾左右而言他,从不把话题引到贾学录身上,闻竹早料到这种情况,倒未过分惊讶。
吕祭酒即将任满,下月官家又将巡幸太学,这档关口,一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此事若惊动府衙,他高低也要落个治下不力之责,事及官运前途,他自是一万个不愿闹大。
趁众人沉默,吕祭酒又低声向梁学正道了几句。得了授意,梁学正越发有了底气,声音高亢:
“吾做学官的也能体谅,但是话讲清楚,在太学之内,怎么处理,如何处理,都可商量,若闹到外面,惊动开封府——”梁学正故意提高音量,瞪圆了八字眉下一双三角眼,“抹黑的是整个太学的名声!于你们并无益处,谁也担待不起。”
堂中诸生受了三番五次的推脱,心中早就不满。嘉惟、世英同他们顶了几次,都被梁学正搪塞过去。有了代他说话的人,吕登敏也懒得多发一言,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闻竹见情势不对,眼睛投向林彻,正瞧见他悠闲品茶的模样,便知指望不上。
她叹了口气,林彻对明面上的太学公事一向如此,大事不误,旁事一概不管。昨夜顺水推舟般地帮她,已是极限了。
日头越来越高,堂中渐渐燥热起来,诸生心中却越来越凉。
堂外,一名胥吏拨开门外层层学子,好不容易挤到看守面前,直接闯进庭中。他一路小跑着过来,胡乱向几名学官行了礼,眼睛向堂中溜了一圈,忽然发觉杨世英等生员也在,强咽下已到嘴边的话,眼睛溜着杨世英等人,支吾道:“小人......有要事禀明祭酒......”
吕登敏自觉事情将成,一颗心早就放了下来,大手一挥:“讲!”
片刻之后,吕祭酒便会懊恼于自己的轻率。
贾询这个事的真相这里先埋一下,以后会细说。
下一章比较热烈[捂脸偷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隐秘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