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特战岁月 > 第15章 认识狼

特战岁月 第15章 认识狼

作者:一个寻觅的南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0 12:53:29 来源:文学城

我有一熟络的哥们儿,叫龙奕,军医大博士毕业,特种兵狼队成员。就是这个憨憨,成天嘴里念叨着“谈战”,初初我以为他俩结下了怎样的“血海深仇”;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俩“情深似海”。

我和这头“狼”在异国他乡偶遇,当时我年少无知,被他忽悠了。

彼时,我读大三,积攒了一些专业经验,便“打工”去了英国。尹老师说送我去英国爆炸品处理组交流经验,做交换生我喜出望外。我跟英国爆炸品处理组的老大Timothy Sir混得很熟,Timothy Sir很乐意接收我这个勤快的劳动力。

Timothy Sir,40岁,英国人,大学教授,经验丰富的拆弹专家,是我们这一行的翘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据说,他曾在潮湿的丛林里拿C4炸药生火做饭,和大师兄炸核桃有得一拼。

像我这样的军人出境,肯定不能免费不?太掉价了。但,当时我是不知道内幕的,后来我才知道尹老师拿我的劳力换取一些Timothy Sir设计的装备,给师兄练手,师兄的能耐精益求精,一般装备瞧不起。

我一大活人交换一堆“死”装备,尹老师和师兄一定觉得装备比我值钱,呜呜呜……

我在爆炸品处理组学习的半年里,积累了不少经验。Timothy Sir也是我们这行的“大神”,跟着他学习获益匪浅。

一日巧遇一案子,一辆伦敦市区巴士上有一疑似爆炸品的物体,警方通知了爆炸品处理组去收拾。由Timothy Sir领队排查,他的学生兼助手Ivan,顺道带上我们一批学员观摩赶去了现场。这批学员共五人,只有我一人来自亚洲,是女性,其余四人分别来自欧美各国。

我们一行七人带着装备赶到现场,警方已经控制了局面,疏散了巴士上的乘客,封锁了整条街,疏散了商铺的和建筑里的人。

据警方介绍,一名乘客无意间发现临近自己座位的地上有一个旅行包,可又不记得是谁留下的,一时好奇拉开拉链,看到里面全是一些lei管,还有好多电线乱七八糟地连在一起。他吓得当场失语,磕磕巴巴的在巴士里喊了一嗓子,当时巴士上乘客并不多,被他这么一吓,为数不多的乘客全挤到了司机周围。司机立马停了车,打开车门疏散乘客,并报了警。

警察们赶到到现场一看,这凌乱不堪的一包电线,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给爆炸品处理组打电话求救。

现在,疑似装有爆zha物的目标巴士横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警方远远拉起一条警戒线,安全范围一百米。

Timothy Sir带领我们六人进入警戒区,停驻在安全范围,他启动了排爆机器人,缓缓向巴士靠近。机器人的传送带碾过一块警方事先斜放在巴士门上的木板,顺利进入车里。通过机器人携带的摄像头,视频画面清晰地传输到Timothy Sir的电脑上,他娴熟操作着机器臂,接近后排座位地上的目标,用机械触手缓慢拉开那个小小的旅行包,凑近摄像头,以便于看得更清楚,进一步判断举措。

看着电脑的屏幕,他开始品头论足:“是个大家伙,里面整整装了13根□□,有好几条线互相连着,线路非常复杂。lei管里面装的是施工爆破用的硝铵zha药。还有5节电池,并且两个电极路都装好了。稍不注意,就会引爆。一旦爆炸,威力会非常大,后果不堪设想。告诉警方安全范围再退后一百米。”

看到这种情况,众人心里都不免紧张。

Timothy Sir想乘机考较我们,说道:“有什么高见?如果让你们处理。”

学员们面有难色。

我观察着这堆凌乱不堪的电线,心里已经有底了。“可以考虑穿上防爆服,先把lei管连线拆除,用水把炸药稀释掉。把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再给lei管短路,最后把短路的那些lei管拉回工作室,用烧毁炉烧毁掉。”

Timothy Sir露出了赞赏的目光,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不谋而合。他转头正打算跟Ivan说点什么,只见Ivan已经拿出了防爆服。

Ivan:“Timothy Sir,您需要的。”他是Timothy Sir的得力助手、爱徒,从大学时代就已经跟随,目前,博士刚毕业。

Timothy Sir搭过了Ivan的肩膀,用中文说道:“我跟他心有灵犀。”他望向我,“这样说对吗?”

我用中文回答:“您说得很准确!”

Timothy Sir哈哈大笑,得意于自己的文中水准。他是个十足的中国迷,遇上我之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有时连给学员们上课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上几句中文,还不忘向我请教用语是否恰当。他跟我单独谈话的时候,要求我必须用中文。在学习中文这方面,他可是个十分认真、谦逊的学生,而我则成了老师。他最感兴趣还是中国功夫,他身手不错,只是较之我军的专业训练,显得门外汉了。我每每只是点到即止,断然不会让他输得太没面子。

为此,他对我的回报就是在专业课程方面特别开另餐,当然这个加餐也不是这么好“吃”的,经常整得我手忙脚乱,甚至“焦头烂额”。但是最终的结果,我都能够令他满意。于是乎,下一顿就越来越棘手。我当时还对Timothy Sir的额外照顾感激涕零,没曾想,原来幕后是他和尹老师的等价交换。我找谁哭去?!

Timothy Sir穿着厚重的防爆服,迈着蹒跚的脚步朝巴士走去。通话器里传来他粗重的呼吸声,裹挟着防爆服的身子陡然变得笨重,总算是上了车。

Ivan是助教,Timothy Sir不在,就由他负责给学员讲课。他看着图像说道:“幸好警察没有自己拆,不然人体产生的静电可能引爆这些电lei管。五六公斤的炸药包一旦引爆,对整条街就是个不小的灾祸。”

说起来,拆除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在整个操作过程,懂行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也许是搞这个炸药的人,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lei管的连接线弄得非常乱,正所谓“盲拳打死老师傅”。Timothy Sir判断电线的正负极费了不少功夫。他一边工作,一边不忘对着正在观看视频的我们讲解:“介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拆lei管的时候,不能一个手抓一个极地那样拆。因为这么一拆,很容易引起回路的静电,引爆它。”

经过Timothy Sir认真仔细地拆解,最后总算是安全完成了这次拆弹任务。

警察接到解禁的命令,放松了警惕,收回了警戒线,纷纷开始收队。

Ivan进入巴士里接应Timothy Sir。学员们自然不会放过观摩实物的好机会,紧跟着进了车里。

我负责收回机器人,刚下到车门边。

三个男人拿着手qiang从另一个街口突然冲了出来,身后四五名警察追赶着。他们被追得走投无路了,居然选择了巴士为其躲避的场所,做困兽之斗。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其他警察都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我看见他们跑过来,一个闪身,躲到了巴士侧面。

这三个人慌乱不堪,没有留意到我,一窝蜂似地冲进了巴士。发现车里的Timothy Sir等人,两拨人错愕,双方都有的表情,同时嫌弃对方不识时务,出现得太不应该了。可是,事实就是这么不尽如两边的人意。

三人中一人举枪骂骂咧咧,不外乎就是:你们都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今天自己一行人有多倒霉,被警察追得是鸡飞狗跳的,这世道打个劫都不容易。还遇上了这么一群不待见的人,看了心里窝火。

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旅行袋的存在,不幸中的万幸,Timothy Sir舒了一口气。三个人对于Timothy Sir的怪异装扮,还也没来得及用大脑进行分析。

巴士门没法关闭,紧随其后的一名警察欺近。一声枪响,警察被躲在门边的一匪徒击中,倒地,枪落在了地上。

枪响的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的犹豫,随即一个鸢子翻身,身形凌空而出,捡起地上的枪,半蹲着对门口的那个匪徒开了一枪,子弹穿透了他的胳膊,他的枪脱手,伴随他一声凄厉的惨叫,摔了下来。

另外两个匪徒被同伴的惨叫声吸引到窗边观望,居然忘记目前的处境,面前正站着几个壮汉。

车上的Timothy Sir一众人也不是吃干饭的,通常敢于碰爆炸品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身手,身强体壮。Ivan手撑座椅,飞出两只鞋,分别踢落了对方两人手中的枪,另外四名学员相互交换了眼色,看准时机冲上前,将两个匪徒制服。Timothy Sir有些愤愤不平,因为他穿着厚重的防爆服没法活动,错过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由于我是为了救那名受伤的警察而开的枪,再加上Timothy Sir的力保,关于我开枪一事豁免起诉。在英国,没有枪牌的人,又非警务人员,是不能任意使用枪械的,但法律也不外乎人情。

我让整个爆炸品处理组刮目相看,本来男学员挺瞧不上我的,但经过了这件事,他们纷纷对我改观,热情了许多。

Timothy Sir更甚,因为他也是个枪械迷,多年来在组里未逢敌手,好不容易又发现了一个使枪好的苗子,自然不放过了,拉着我在枪房里烧枪。

联合国召开某次论坛,地点设在伦敦某展会中心。爆炸品处理小组负责这次安检工作,我也参与其中,并申报了持枪资格。

与会第一天,我在入口处负责安全检查,一身正装:白衬衣、黑西装,长发绑成马尾,标准的上班族打扮。彼时有些不惯这么穿,我从来没穿过这身行头。

这头“狼”——龙奕,出没。这队人通过的时候,因为出示的证件上写有“中国”,我自然地瞄了一眼,记住了他。他乡遇“亲人”,不得热泪盈眶啊。更何况,我一眼就瞧出了他军人出身,这种毒辣的眼光来自我们是同类人,而且我相信他也看出了我的身份。龙奕在保护我国参加这次会议的高层。

我守大门负责安检,每天总能跟龙奕这队人见上好几面,我也着实对他青睐有加,眼缘有了,他便主动问我:“中国人?”

我:“是!”

龙奕:“下班了,方便喝杯?”

我:“不方便。”

他的队员笑他自作多情,他一点不尴尬,脸皮很厚,说:“没关系,虽然被美女拒绝,心有点伤。”

确实不方便,我24小时待命,虽然也有休息时间,但整个任务期间不能喝酒,这是行规。我估摸着,他也应该是这个状态,所谓的喝一杯不过是句玩笑话。

喝杯酒肯定不行,喝杯咖啡倒是可以有,所以,第二天一早见面时,他真拿了杯咖啡递给我,也许是为了扳回昨天的面子。我当时涉世未深,因为他也是中国人,莫名信任他,非常顺摊地接过了他手里递来的咖啡,还不忘说了句“谢谢”。

然后,听见他小声地跟身边的队员说:“输啦,输啦,给钱!”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

原来,他拿我当赌资。

我决定了,未来日子的咖啡由他全包了。没曾想,这个重大的决定“坑”了自己的后半生。贪一杯小小的咖啡引发的悲惨故事。

这天会议结束,龙奕一行人离开会场,正准备搭乘电梯返回酒店,步行至通道,走廊另一头迎面走来一男子,身着黑色西装。在与队伍擦过时,似是不经意间撩开外套,伸手探入怀中拿出了什么,“咻”一声,一枚金属小箭射出,直取保护者的颈动脉。龙奕离得最近,眼尖手快,扑倒了保护者,那枚小箭击空,直直钉入了墙壁中。

男子一击不中也不恋战,袖箭连连射出,阻挡龙奕的队员还击,他往墙角一闪,撞开安全门往楼下窜。

队伍稍稍有些慌乱,但很快大家就都镇静下来,保护者被队员们围在了中央,并迅速向电梯移动。

龙奕离开队伍,单独追了出去。

男子一直隔龙奕三层楼距离,他追至楼下,冲出大楼,男子已经混入了人流中。他环顾左右,搜索目标,在街口拐角处,再次发现了男子,紧追了过去。

我正巧在周边例行巡逻,远远看见龙奕急急往前冲,料想是出事了,也紧跟了过去。“好奇心”有时真会害死人,而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从没有体验过“危险”,就是个和平世界里的小白。有幸生在和平且强大的祖国,又被家人长辈保护得很好。

男人极尽灵巧地在人流中穿梭,时不时拐进建筑楼宇间的过道。为了工作便利,龙奕早看熟了这附近街区的地图,始终都没被男人甩掉,但也仅仅是吊尾跟着。我跟了一段后,确定了龙奕的跟踪目标,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我联络了在主控室的Ivan,让他调出这一区的地图,指引我行动。我拐进了一条小巷,如果时间配合得好,我能够在小道的出口截住男人。

但是预期跟现实总是存有一定的误差,当我赶到时,眼见对方刚好走出小巷,拐进了另一条小道。我只能加快脚步,跟在他身后,五步距离。这个时候已经不必在意前面男人是否发现我了。

男人察觉到我在跟踪他,见甩不掉我。他骤停,与我面对面,显然他打算单挑,我的身量可能不够他打,他邪魅一笑。

我条件性从腰间的枪套里拔出配枪,对准他。我又不傻,有枪在手,干嘛要动双手。男人很识时务,缓缓地举高了双手。

我有些犹豫怎么处理这个男人,在他没有任何过激举动前,不能随便我处置。那时菜鸟的我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自信盲目,不知道先先下手为强的道理,即便开枪威慑一下也行。

这个男人能从龙奕的手下逃脱,身手应该不错,我不打算冒险靠近他,极有可能被他夺枪。我可不想送上门找死。

男人懂得察言观色,发觉我在犹豫,知道我不会开枪,于是他的右手突然下垂到胸口,一枚小箭从他袖中射出。

大爷的,我这么承让,你居然先下手为强!

我从小练身法,腾挪闪躲最在行,避过袖箭。半蹲开枪,失了准度,子弹擦过男人的手臂。乘我调整位置开第二枪的空档,他快速逃脱。

这边,龙奕听到枪声,加快了脚步,追过来,正好拦住了男人的去路。

我从后面追至,男人被我和龙奕堵在了中间。

当龙奕看到我时,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就被愉悦的神情所代替。我们默契的会心一笑,第一次打配合,完美。

男人的左手边是一条通往街口的路,右手边是个死胡同。他试着偏向左,打算冲出去,我适时送上了颗子弹,擦着男人的脖颈射过,阻了男人的去路,他只能退了回来。

男人靠龙奕更近些,我手上有枪,他在领教了我的枪法后断然不会愚蠢到往我这边冲,自然就选择了龙奕那边为突破口。

男人冲向龙奕时,龙奕飞起一脚,男人险险避开,退后几步,垂下的衣袖里滚出个圆轱辘的东西,落在了手里。男人在龙奕的面前虚晃了几下,脸上的笑容极尽张狂。

龙奕看清了男人手里的东西,飞身扑向他。男人似乎有意交给龙奕,主动塞进了龙奕的手里。龙奕有些错愕,但立刻就明白了男人的用意,握紧了手里的那个东西。男人另一只手迅速拉开了保险销。

两个人纠缠在一起,男人想乘龙奕分心手里的东西,找机会摆脱。龙奕卯足了劲踹出一脚,正中男人小腹,男人直直地砸向墙面,撞击过猛,他软倒滑落时带下了几块建筑物表体的墙面,扑倒在地,一动不动了。

龙奕跟男人缠斗时,我一直在旁边看戏,感叹龙奕的身手了得,估摸着自己跟龙奕打,也就能坚持一分钟。男人被撞晕后,我走上前查看他的状况,拿出手铐把他铐牢。

至于龙奕手里拿了什么,我是走近他才看清楚的,当时见到那一幕,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龙奕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握着个“圆咕噜”——手榴弹,保险销已经拔掉,只是他按着,暂时不会爆。他倒是挺冷静,一点儿也不紧张。

龙奕:“看看,我手上的,不错吧,里面应该有52颗0.1公克的钢珠,杀伤力不小!”他说话的时候,换成了单手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当时觉得,这人气定神闲轻松得过头了,要换做是平常人拿着它,一准紧张到不动丝毫。

“叫支援吧。”我建议。

“不行!我啥时候让别人救过?这样会显得哥很逊。”

都这个时候了,他还在扮酷。

我:“那你搞定它啊。”

“不如丢进泰晤士河吧。”龙奕的一句玩笑话。

我:“想在英国蹲大狱吗?”

他可怜巴巴地摇了摇头。

我无奈地撸撸嘴,打开随身的对讲机,“呼叫总台,接爆炸品处理组。”

Ivan正在会场的值班室候命,接到我的这担“大生意”,他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来,看看这出好戏,可惜的是他得汇报工作来不了。爆炸品处理组那边有条不紊地忙开了。

不到十五分钟,相关人员已经到达了现场。同行的警察拉起了警戒线。

“什么情况?”Timothy Sir走进警戒线问我。

我迎上他,介绍:“比利时制造PRB NR430号手榴弹,问题不大。”

Timothy Sir是专程来看戏的,确切的说,这不算是个大案子,就爆炸品处理组平时善后的案件而言。如果是他的组员单手拿个把这样的手榴弹,他是没什么兴趣观看的,在乎的只是最后的处理结果,但是现在听说是个普通人拿着,看法就全然不同了,在好奇心的趋势下来了。看着不远处坐在地上的龙奕,他有些诧异。

Timothy Sir:“那小子,看上去挺悠闲的,什么来头?”

我:“中**人。”

我和龙奕确认了他的身份后,询问他能否直说,他说可以。

“看来是个见惯大场面的人。”Timothy Sir眼中流露出了欣赏的神色,“现场交给你处理,打算怎么办?”

我:“就地引爆。当然,不能在这,空间狭小,不够用。建议选用附近的广场。”

“就这样,按你说的办。”Timothy Sir下达了指令,“马上准备,所有人听Yanis(我的英文名)指挥。”组员们和警察们又一阵忙。

我先去广场为即将到来的龙奕做准备。

Timothy Sir来之前,我问龙奕:“需要把你手上的家伙转到我的手上吗?”

龙奕:“哥像个怂包吗?要女人救。”

美人救英雄的戏码没上演。我不是美人,龙奕不是英雄。我能救他,只不过我有经验。有经验是一说,但让我从他手里接过手榴弹,我是一万个不愿意,刚认识,不了解,万一他手抖,我和他原地“爆炸”。

龙奕:“我能行!”

不管他有没有说实话,我都不打算再计较,他如果非要逞能去送死,难道我还阻止他?我一向没这份善心。

“现在转手,万一撞针撞到里面的火母就会爆炸,更危险。”龙奕一本正经地说。

看来,他是个行家,知道这玩意儿性子不够稳定。他能说出这句话,是个有经验的主。

“它的有效地杀伤范围是半径9米,安全半径是20米,引信延期是4秒,也就是说……”我想要确认眼前的这个人是否有十足的把握。

龙奕:“也就是说我将这颗手榴弹放下,还有4秒时间可以跑开。”

行吧,你跑起来应该不容易摔跤吧?

我在广场上布置好了一切,把沙袋垒成了圆锥形,深度刚好放进手臂,开口处仅拳头大小。

警察疏散了广场上的人。

万事俱备,只欠龙奕捧着那个宝贝过来了。

龙奕走来广场的格调比国家元首受接待还气派。后来他常常拿这说事儿,显摆自己在英国多受欢迎,受到了高规格的礼待。

他的两侧各站了两排警察,靠里的正面对着他,手拉手一字排开;外面的背对着他,手持警用盾牌,而他就陷在了人墙里。警察们配合着他的步伐,走向广场。

Timothy Sir在外围紧跟着,一直念叨:“你别急,慢点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龙奕只能谨慎地挪动着步子,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估计他生来就没有这么认真地走过一回路。

龙奕终于到了,我恭候了多时。“人墙”把他送到指定位置后,就立刻撤离了。

我轻拍了拍龙奕的肩膀。“待会见!”

龙奕笑得无比自信,做了个OK的手势。

等我退到了安全区后,龙奕周边五十米内成了无人区,保证绝不误伤,就算误伤也绝对只伤到他一个。

龙奕调整呼吸,蹲下,把握着圆咕噜的手放进了“圆锥”里,抵到地面。深吸一口气,松开大拇指,闪电般地抽回手臂,脚一蹬地,蹭蹭地往前飞奔。最后一个动作是飞扑,落地时,不忘双手护住头。

任何人在逃命的时候,那速度都快到惊人,往往能迸发最大的潜能。

那枚手榴弹很守时地在龙奕放开它四秒后爆开了,而他百米冲刺的速度轻松过了四十米,毫发无损。

龙奕常常自夸:“不是哥运气好,而是哥有这实力!”

因为这次事故,我和他认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