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夭裁骨录 > 第8章 栖霞惊澜

桃夭裁骨录 第8章 栖霞惊澜

作者:苦芝麻与咸梅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6 05:28:53 来源:文学城

霜阙城西的栖霞楼临水而建,九重飞檐斗拱如云鹏展翼,檐角悬着的七十二盏琉璃宫灯夜夜长明,将太液池映作碎玉浮金的星河。楼中十六根合抱楠木立柱皆以螺钿嵌出《山海经》异兽图,烛火摇曳间,狰兽獠牙泛着冷光,当康瑞纹流转生辉。最东侧立柱青鸾展翅处,还留着昭明三年诗翁醉后以昆吾剑刻下的残句:"栖霞揽月非吾愿,直斩天河作酒樽",剑痕入木三寸,墨渍经年不褪,竟在木纹间洇出朱砂般的血痕。

传闻玄穹帝微服私访时,曾在此楼顶层"观澜阁"与蓬莱隐士对弈三日。彼时黑子落处江水倒卷,白子提时山岚尽散,终局时隐士抚掌大笑,掷棋入池化龙而去。帝王遂命人取翡翠琢成棋盘,上刻"江山入局"四字悬于正堂匾额之下。而今那翡翠纹路间仍似凝着未散的杀伐之气,偶尔月圆之夜,还能听见棋子叩枰的清脆回响。

"客官您瞧这青铜编钟——"跑堂堂倌拎着鎏金铜壶,惯常指着二楼回廊处的古器吹嘘,"前朝乐府大家留下的绝响!您听这‘宫’音沉若龙吟,‘商’声清如凤唳,每逢朔望日,还有乐师奏《幽兰》以祭风雅......"

他话音未落,三楼"听雪斋"忽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堂倌脖颈一缩——自申时起,那对容貌出众的男女便包下雅间,要了十坛"雪腴春",却只让酒瓮空对雕花窗。

栖霞楼·听雪斋

青玉案上错金螭纹炉吐着龙脑香,沈佑冬执起越窑秘色瓷盏,琥珀色酒浆在盏中漾开涟漪。他望着对面以玉冠束发的少女,见她广袖滑落露出半截缠着鲛绡的手腕,慢悠悠地小酌一口,打趣道:"这才当上公主三日,便耐不住翻墙偷跑出来。皇族向来以教子严苛为外邦叹服,若被司礼监逮回去挨那九节铜鞭,愚兄这次可没招帮你脱罪。"

"师兄惯会取笑!"许秋桐仰首饮尽杯中残酒,满不在乎地以袖楷唇。月白锦缎袖口染了酒渍,倒似绣了半幅水墨烟云。"还是枕澜城的日子逍遥......"她忽将瓷盏重重一放,琉璃眸中泛起狡黠,"师兄可知我为何如今要自揭身份?"

不待沈佑冬应答,她倏然倾身凑近,悄声道,"还不是要把状元之位让给师兄?"说罢又懒洋洋倚回紫檀圈椅,指尖绕着腰间玉佩的冰蚕丝绦,拖长声调道:"这般大的恩情,师兄打算怎么报答我呀?"语至末处忽作悲戚状,"你是不知那归祖祭典多磨人!十二章礼服足有三十斤重,玄鸟冠压得脖颈生疼,好一顿煎熬!"

“位居公主还没一点正经相。”沈佑冬轻笑,“我看天家威仪在你身上算是明珠暗投了。真没想到,当年和我日日比剑论道,天不怕地不怕的浑丫头原来是金枝玉叶……“说到这里,他戛然而止,意识到勾起了那段悲痛的过往,低下头看着酒杯里自己的倒影,清秀的面孔里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老成。许秋桐也没再说话,她不敢想当年的事,只是又为两人满上了酒,独自慢慢酌饮。

“听说今日这酒楼有比诗会。“许秋桐无意识地甩头,好像要甩掉一腔心事,回到一脸轻松的样子,"头魁能得四十九年陈酿'醉蓬莱',还有西域舞姬献胡旋舞——"她推开镂花槅扇,凭栏俯瞰楼下人潮,"咱们也去凑个热闹?"

“楼下尽是六部官员与太学生,若是有人认出了你可怎么办?擅自逃离宫廷可是大罪,何况你如今在宫中根基未稳,还是谨慎些,不如现在我送你回宫吧。“

“师兄越发像齐先生般絮叨了!”许秋桐假装嗔怒,转身要推开听雪斋的门。沈佑冬害怕又生什么乱子,只好跟着她一起下楼。

栖霞楼·正堂

雕花木台上九盏鹤形铜灯吐着青烟,宣纸如雪铺满十丈长的紫檀案。穿竹纹襕衫的士子们或倚栏苦吟,或挥毫泼墨,狼毫扫过洒金笺的沙沙声与池畔柳浪蝉鸣交织成韵。两尊青铜貔貅香炉中,龙涎香已燃至第三道金环,烟柱在空中凝成"文曲"二字——这是栖霞楼百年规矩,香尽时若烟篆不散,主考官需当场赋诗。东南角坐着七八个戴幞头的太学生,正围着《霜阙舆地图》争论"城中哪处最宜入诗";西北席间忽有人击节高歌,竟是直接将《洛神赋》化进酒令,引得满堂喝彩。跑堂捧着鎏金酒壶穿梭其间,时不时被拽住衣袖要求添墨,衣襟早被溅得斑斑点点。许秋桐与沈佑冬隐在朱漆抱柱后,两炷香的时间已经快结束。待香彻底燃尽,众人纷纷停笔。

“暮染重楼衔玉阙,霞铺九陌鎏金。

漕船载月过玄津。

鼓钟催夜市,星火跃龙门。

最羡西坊沽酒客,醉扶孤塔青云。

笑指宫墙说旧尘。

当年銮驾处,桃瓣覆苔痕。”

酒楼老板拿着诗文朗声念出,周围赞叹声不绝。站在酒楼中央的礼部侍郎张明远拊掌称妙,大笑道,“好一个《霜阙晚照》!我玄朔王朝真是人才辈出,这酒楼的诗篇真是一年比一年好啊!”

酒楼老板一个个念下去,有的辞藻秀丽,有的意境深远,礼部侍郎捋着山羊须频频颔首,三品孔雀补子被肚腩撑得微微变形。他每听一首便要抚掌三下,腰间金鱼袋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倒比编钟更扰人清静。到了最后一首,众人突然安静,一脸敬意。原来这作诗之人乃是李皇后的兄长,户部尚书李昌荣,只见他腆着肚子,五蝠捧寿锦袍裹着浑圆身躯,活似个滚金线的蹴鞠。他执笔时手腕发抖,在宣纸上洇出团墨渍,偏要故作潇洒地甩袖题诗。

“朱门当守圣人言,

绮罗休沾市井烟。

欲访蟾宫折桂客,

先焚七情六欲笺。“

"妙哉!李尚书此作字字如黄钟大吕!"张明远激动得幞头都歪了,"尤其'先焚七情六欲笺'一句,真乃警世恒言!下官这就命人裱起来,送去国子监让学子们日日诵读!"

许秋桐愤然,当即想上前辩驳这诗中对人之常情的藐视,但被沈佑冬拦下。毫无疑问,酒楼这一年的诗魁给了李昌荣,看着他得意洋洋还故作谦虚的样子,许秋桐心中嘀咕,“什么比诗!原来就是李昌荣的作秀。明明那第三首最好,文字平实,但情感真挚动人,真教人回味无穷。”沈佑冬则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有所作为,改变如今朝中李昌荣一言堂的情势。

比诗作罢,酒楼中央大摆宴席,西域胡姬载歌载舞。许秋桐与沈佑冬坐在角落,二人各怀心事,彼此无话。忽然,李昌荣借着酒兴,拦住第二排一名看起来十二三岁的舞女,对她说着些什么话,许秋桐隔得太远并未听清,只见那舞女越来越慌张,不断地行礼赔罪,想要赶紧离开。许秋桐的拳头越捏越紧,指甲深深嵌进肉里,沈佑冬紧张地看着许秋桐,苦苦劝她莫要冲动,小心暴露身份。李昌荣左右把舞女扣住。舞女不禁小声呜咽,眼见李大人的巴掌要打在那舞女的脸上,许秋桐突然冲上前,死死扣住李昌荣手腕,沈佑冬认出这是天枢派的"折梅手"。可她偏卸了内力,任由对方腕骨滑脱。

李昌荣没来得及看清许秋桐的样子,便醉眼朦胧地嘶吼,“哪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小子!竟敢拦本官?来人,把这不识抬举的舞女还有这狂徒,一并给本官往死里打!”棍棒破风而下,许秋桐将小舞姬护在怀中,单薄的脊背硬生生承下所有重击,却怎么也不还手。

“哈哈,我看你举止有几分凶狠,以为是习武之人,没想到只是草包一个!给我继续打!”李昌荣端起酒杯继续痛饮,众人都不敢上前。沈佑冬等待了片刻,见许秋桐无还手的迹象,便足尖轻点案几,青竹折扇"唰"地展开,扇骨暗藏的十二枚柳叶刀寒光乍现。最先扑来的壮汉被扇缘划过咽喉,踉跄着撞翻酒坛;左侧偷袭者尚未近身,忽觉膝窝一麻——原是扇坠银铃激射而出的梅花针。沈佑冬旋身掠过第三人的朴刀,扇面贴着刀刃一拨一挑,那刀竟反向劈进主人肩头。转眼间七八个打手哀嚎着滚作一团,他衣袂未乱,反手接住李昌荣砸来的酒壶:"大人,这四十九年陈酿,摔了可惜。"

混乱之中,礼部侍郎张明远急匆匆地赶来,一眼认出被打之人是宣和公主许秋桐,而这出手相救的男子则是今科状元沈佑冬,他连滚带爬地扑来跪倒:"宣和公主千岁!李大人您醉糊涂了,这是......"

李昌荣的酒霎时醒了大半,他盯着许秋桐染血的衣襟:“今日之事是本官一时冲动,这小舞姬本官不要了。但公主擅自出宫,本官当考虑天家威仪,将即刻回宫禀报圣上。”宴席众人一听皆大惊失色。李昌荣甩袖悻悻离开,临走时还狠狠瞪了沈佑冬一眼。

京郊竹林

“都这种时候了,你竟还不肯出手?若我不在,你是打算被他们活活打死吗?”沈佑冬心疼地看着许秋桐,二人走在京郊的竹林中,一阵寒风吹来,沈佑冬解下墨色大氅裹住许秋桐,“今日事发突然,只恨我偏偏没带伤药,你这样该如何向皇上交代?”

“不必,”许秋桐擦擦嘴角的血,“师兄没听李昌荣最后那番话吗?今日事情闹这么大,皇上现在恐怕都知道了。倒是师兄,为了我还没进官场就得罪了当朝红人李尚书,以后的仕途怕是艰难……”她一脸歉意,用两只人畜无害的大眼睛看向沈佑冬,看得沈佑冬不忍心再责备她。

“李昌荣……我倒巴不得早点得罪他!省得日后还要费口舌拒绝他什么结党的打算。”月色如水,沈佑冬听着竹林里的风声,思绪飘向远方,“当年的事不是你的错,你真的要因此废弃自己的武功吗?齐先生在天有灵,必不会同意的。”

“武术只会徒增杀孽,我只要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就够了……”许秋桐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

“还要保护自己……”沈佑冬声音温柔如水,融进这浓浓的月色里,“你知道吗?齐先生曾和我讲,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他说,他最骄傲的不是你的绝世天资,也不是你的刻苦坚韧,而是你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

“真的吗?”许秋桐抬头看向沈佑冬,一脸惊讶。

“天枢剑派因内乱四崩五裂,只有齐先生一脉尽得其真传。就算是不让剑派失传,你也不该任自己在悔恨中沉沦。”沈佑冬不忍心让许秋桐再背上更沉重的责任,可如今他别无选择,“你早就不能只做自己了。天枢剑派的传承,兴邦立国的使命……”沈佑冬把手重重放在许秋桐的右肩上,许秋桐猛地吃痛,但害怕让师兄担心,硬生生忍了下去,“都在你的身上。”

许秋桐收起素日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一脸郑重地向师兄下拜,“凌岳知错,请师兄责罚。”

沈佑冬实在不忍,可他记得齐先生临终的嘱托,他不能让天枢剑派失去这样一个武学奇才,也不能让许秋桐永远走不出间接害死齐先生的自责,便硬起心肠,折下竹林中一根新竹,“轻视自己的性命,意气用事;任由自己的性子沉沦,荒废武学;逃避剑派的责任,背弃师门。此乃三罪,按门派规矩,当责脊背六十杖。岳儿,师兄罚你,你可心服?”

许秋桐忙不迭地点头,褪去外衣,跪直了身子,紧紧咬着嘴唇,防止自己痛呼出声,让师兄不敢下手。

第一棍夹着风呼啸而来,许秋桐一个没忍住,身子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她赶紧重新调整好姿势,调动全身功力稳住身体,等着接下来的责罚。

“一!”她忍着痛高喊。

沈佑冬并不知许秋桐此前在宫中天牢所受的刑罚,以为是她疏于练功,因而这般耐不住,于是硬起心肠,更加用力地打下去。竹棍破风抽在脊梁的刹那,许秋桐眼前炸开猩红的星子。旧伤叠着新痕的皮肉突突直跳,仿佛有千百只火蚁顺着椎骨啃噬。她死死抠住裙裾下的青石板,指甲缝里渗出血丝——齐先生为护她中毒箭时,后背也是这般血肉模糊。

"二十一......二十二......"

数到第三十七下时,喉间腥甜再也压不住,一口血沫溅在竹叶上。沈佑冬的叹息混着夜风飘来,他停下手不肯再打。许秋桐恍惚听见齐先生临终前的咳嗽声。当年若不是她执意夜闯赤峰庙,师父怎会......

“师兄不想再认我这个妹妹了吗?都不愿责罚我了……”许秋桐拽着沈佑冬的衣角,豆大的泪珠从她的脸颊上滚落下来,伤心得好像被遗弃了一般。沈佑冬无奈,松了几分力气,继续责罚下去。

"五十九......六十!"

最后一棍落下时,许秋桐几乎咬碎了牙。她目光灼灼望向远方高耸的青竹,强压下咳嗽,向沈佑冬缓缓行礼,谢过他的责罚。沈佑冬背过身去闭上双眼,强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他这个倔强的师妹,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偏偏喜欢行侠仗义,日后在那冰冷的皇宫又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而自己,只能在看得见的地方尽力护她周全……

“反正皇上都知道了,你迟回早回都差不多,不如今夜去师兄那里,让师兄为你上药。”沈佑冬的声音似一汪清泉。他再也看不下去,连哄带吓地扶起了跪在地上不肯起身的许秋桐。

“师兄现在不怕我被皇上责罚了吗?”许秋桐故作活泼地撒娇,她害怕沈佑冬看到自己还未好的天牢刑伤,一冲动为自己做出什么傻事,“不用不用,姑娘我身体硬朗得很!再说,本公主宫里上好的伤药多得根本用不完,借师兄大氅遮遮伤,日后还你!”说完赶忙一个轻功飞身溜走,留沈佑冬独立于这萧瑟竹林之中,为自己好像永远长不大的师妹哭笑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