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朝诡事录之收拾旧山河 > 第22章 议时局,老少携

唐朝诡事录之收拾旧山河 第22章 议时局,老少携

作者:hhhhcc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07:49:26 来源:文学城

“苏先生,我家大人请您过去,有事相商。”

“不见!”苏无名和褚樱桃异口同声冲着门外来人喝道。

——

话刚出口,褚樱桃顿觉眼前一黑,再次睁开眼睛,见到的便是在晚风吹动下摇曳的床帐。自窗外透入的月色忽明忽暗打在女子的脸上,她未有任何动作,只是怔怔地望着悬挂在床头已有些年头的同心结。

被来人吵醒,披着衣服自屋内出来的苏尘隐约听得正屋动静,以为是母亲在开口询问,忙冲着正屋的方向喊道:“母亲莫担心,是岳父大人有事找我过去,您安心休息便是。”然后便匆匆随着来人向院外走去。

听得屋外传来的声音,褚樱桃这才将视线移开,掀开床帐坐了起来,一眼便瞧见了不远处桌上摆放的葡萄,心中所剩无几的希冀彻底烟消云散,暗道“原来如此。”

叹了口气,复又躺下,随着呼吸声逐渐规律,没想到那个熟悉的人再次笑吟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只不过这次已转换成了梧州的山水之间。

——

苏尘刚走过回廊转角,便听见书房内一较为尖细又带着一丝刻意亲近之意的男子声音说道:“小卢大人力挽狂澜,真可谓虎父无犬子,义父直夸小卢大人有卢公您当年的风范呢!”

“元一[1]谬赞了,这小子不知轻重,没坏了陛下的大事才好。”另一听起来有些年岁的男子虽言语谦逊,但隐约能听出些许引以为傲之感。

“卢帅,陛下旨意适才已向您宣读,事态紧急,望您尽快派人前往迎驾。”那语调尖细的男子话锋一转,郑重地拜托道。

“这是自然。”

既已得到明确的答复,男子便也不再啰嗦,起身向屋内人告辞。

耳听屋内脚步声渐近,苏尘忙闪身退回拐角处,暗暗思忖适才听到的对话,琢磨着“卢帅”两字。见裴岳和一男子出了前院的大门,男子向裴岳请托多多代为相劝的声音渐渐已听不真切,苏尘这才从拐角处走出进了书房。

卢凌风见他进来,也没说话,只示意苏尘落座。苏尘心中清楚岳丈深夜叫他前来恐是有要事,想来是要等裴岳送客回来大家一同商议,故而只悄然在下首落座,端起小厮奉上的茶水饮了几口来驱走自睡梦中被人叫醒的懵困之感。

苏尘一盏茶尚未饮完,便见裴岳和祝昭一同快步走了进来。瞧着祝昭衣着配饰虽不至凌乱,也能看出其主人穿戴时的匆忙,苏尘心道“原来这般时辰被叫起来的不止我一个。”

街上传来更夫子时打更的声音,时辰已然不早,人既已到齐,卢凌风也就不再耽搁,示意裴岳将案上的圣旨拿给苏尘和祝昭看。

“节度使!”祝昭惊呼道,然后忙振了振衣袖,目露喜色地朝着卢凌风拱手施礼,祝贺道:“恭喜老师,学生见过卢帅!”

“节度使?”苏尘目露探寻的望着卢凌风,心中反复思量到底可能是发生了何事,才促使天子下此等旨意。

见苏尘发问,一直在场的裴岳便将适才自高内侍处得知的消息向二人道来。

从“英明果决”的离都幸蜀,到猝不及防的马嵬惊变,再到卢黎动情晓理的力挽狂澜,最后是圣意已决的西行之策和节度委任。一桩桩一件件,直听得祝昭和苏尘面上神色几度变换。

到底是苏尘素来稳重,又年长裴岳和祝昭几岁,在盘算了一番如今的局势和天子的旨意,朝着站在书案后背对大家一直摆弄着一柄长剑的卢凌风说道:“依我看,如今当务之急有二,这第一项便是如何迎驾,派何人迎驾。”

“老师,您自是得坐镇剑南,学生愿替您前往。”祝昭未作迟疑,抢在裴岳开口前说道。

“不妥。”见祝昭抢先自己一步,裴岳倒也不急不恼,“近来天子几逢变故,瞧着如今这道旨意,应是较以往更为多疑多思,若是仅由祝昭代父亲前往,恐天子猜忌父亲轻慢于他,对您心生不满。而我是您如今身边唯一亲子,代父迎驾想来天子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此话不错,裴岳确实是合适人选。”苏尘点了点头,然后向着祝昭安抚道:“且山路难行,此行需率军疾驰千里,如今世道不复往年太平,一路上恐有诸多突发事项,裴岳弓马娴熟,身手颇佳,确实比你我这等书生好出许多。”

见他二人如此说,祝昭也觉得在理,故而不再就此事多言,只接着问道:“那第二项是什么?”

“杨国忠死于兵变之中,蜀中形势大变,天子此前意图借岳父来制衡杨国忠,可如今剑南却是仅有岳父势大,按理说天子当是会再扶植其他势力来制衡岳父,但眼前这圣旨上却是任岳父为剑南节度使,颇有些出乎意料。”苏尘向卢凌风望去,见他已坐回座位,边听三人说话边摩挲着一块有些年头但颇为眼生的玉佩,心中不由好奇这两件物事到底是何来历。

“莫不是此番兵变另有隐情,迫使天子不得不更为倚重老师?”祝昭迟疑着开口道。

“想来应是如此,只可惜四郎孤身随行,身边并无可代为送信之人,要不然我们也不必在此处凭空猜测了。”裴岳语气中透着几分遗憾。

“可无论内情到底如何,岳父既已为节度使,有任免惩戒生杀之权,自是可以较此前更放开手脚,凡事先下手为强总是好过受制于人。”见卢凌风向他看过来,苏尘非但不曾犹疑,反而愈发坚定的说道,“天子随行不少,料来脚程不快,起码可以留给岳父月余的时间在蜀中施为,足够还这巴蜀之地一个政治清明!天子昏聩奢靡多年,便是到时候想于蜀中旧态重萌,再精于弄权之术,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得。”

“苏兄说的在理!”祝昭闻言猛拍桌案,忽的站了起来,气愤填膺地说道,“老师,这些年来,我因无官职之累,得以遍历剑南诸州,除了您的治下尚能算是盛世之外,其余地方皆是苛捐杂税数不胜数,土地兼并成风,徭役兵役越发沉重,百姓生计日益艰难。官员庸碌攀附,有才之士报国无门。近些年来边境战事不断,偏偏军中风气也日渐败坏,如此下去便是没有安史二贼此番作乱,大唐百年国祚亦危矣!”

“父亲,昨日在蜀州,想必您已察觉到当地百姓生活较昔年您在的时候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官场和军中风气也是江河日下,隐患颇多,您将龙义留下不就是想更深入探查吗?”见卢凌风点了点头,裴岳继续说道,“赵同熹虽是苏世伯弟子,但他出身梧州寒门,无亲族帮扶,又不愿攀附权贵,多的是人瞧他不起。这些年与他共事,眼见他这个刺史受小人掣肘,偏偏多是杨李党人,他又没有您的资历背景,动这些人不得,只能是从细微处费些心力,勉力而为,奈何不过是杯水车薪。故而我赞同适才姐夫所言,如今天赐良机,儿子愿追随父亲激浊扬清!”

“时不我待,望卢帅速下决断!”苏尘三人皆从座上站了起来,行至卢凌风面前,神色庄重的稽首以拜。

卢凌风本就不是忍污容垢的性子,几十载游宦放逐也不曾消磨掉他心中的热血,望着面前子侄辈们如此心怀百姓、斗志昂扬,直觉心潮澎湃,朗声大笑道:“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卢凌风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回又有何妨!”

注:

[1]指高力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