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探花夫人的月子中心 > 第49章 第 49 章

探花夫人的月子中心 第49章 第 49 章

作者:以酒代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18:42:08 来源:文学城

姜致被赶出医馆排队。

她站到了队伍末尾,跟着一点一点往前挪。

在前方不远处,有位老者一直在滔滔不绝地与身后的人说话。

姜致一开始没注意听,后来听到他提起30年前平川大疫,这才竖起了耳朵。

“那几年可是死了不少人,听说路边上随时有断气的,都来不及埋,就不说平常百姓了,连好些个当官的都未能幸免,新官们陆续上任后,这才收拾了烂摊子。”

“我也听家父说起过,那次瘟疫过去以后,平川几乎十室九空。”

老者:“说十室九空可能略微夸张,死掉一大半人是肯定有的,不信现在随便抓一个平川人问问,基本都是后迁过去的。”

“那我们这次不会也步平川的后尘吧?”

老者:“不好说,我们住的那边反正家家都有一两个染病的,昨日又刚死了一个。”

他说起死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那边也死了好几个了,官府光让上报,也不给药啊。”

前面一个回头道:“不是说太子亲临淮州治疫了吗,我看前面有公告上写着呢,应该快要好转了吧?”

老者不屑道:“太子?你看到啦?那天家即使真来了人也是被多少人保护着,老百姓该病还是病。”

又有一人插言道:“是,谁也别指望了,你们没见现在大年下的街上连乞丐都不见一个吗,都去安济院等死去了。”

安济院是大邺专门收容无家可归人群的机构,为他们提供住处食物和医药。

有已经看完诊的病人出了门便开始抱怨:“今日的汤药又涨钱了!”

此话一出,排队的人炸开了锅。

“什么?咳咳咳!不是说昨日才涨的吗?”

“是啊,我也是听说涨钱才想着赶紧来备一些,算了,不买了。”人瞬时呼啦啦走掉好几个。

“唉,这药喝了都不怎么管用的,就这还涨钱。”

“是啊,有点钱全换药了。”

……

姜致在后面听着,若有所思。

听方才那人话里的意思,现在病患最集中的地方貌似是在安济院,那里听着倒是个好去处,刚好她现在也算是无家可归了。

邱锦敲姜致的房门半晌无人应答,推开一看人不在房里,便出来寻她,却是厅堂院落走遍也没见到她的人影,问了问竟也无人得见。

他觉出不对,又返回她的房前推门而入,四处打量了片刻,果然在案上发现被茶杯压住的一张便条。

“我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形,很快就会回来,我身上带了银子和药,不用担心。姜致留。”

姜致按着那人所指的方位,赶去安济院。

门口有人在执笔登记,一见姜致这么年轻的姑娘,不免有些讶异道:“不知这位姑娘来此是为何?”

姜致没太听懂他这话里的意思,还是说这里面只收男的?

她试探着道:“只因父母皆染了时疫过世,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想到此地。”

那人围着灰色面巾,仅露出的一双眼里满是同情:“也怪可怜的,只是不知你有没有染病,这里面眼下可大都是病人。”

姜致托了托自己的面巾,作忧愁状:“我现下还好,但我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只求有个地方住,有口饭吃。”

“唉,那你可要自己当心,进去吧,可以在厅堂先用饭,后面是妇孺们住的地方。”

“多谢。”

姜致往院里走,见墙角处有几个蹲着晒太阳的老人,听着也都时不时地咳上两声。

经过厅堂,见有人正在吃饭,她此时也不怎么饿,便没做停留。

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住处。

只一进门,她就知道自己来对了地方。

屋子里是大通铺,铺满被褥,这个时辰,还有三个人在铺上,听到开门的动静,都抬眼望向她。

姜致:“不知这里可还有地方住?”

离门口最近的是一位面色发黄的妇人,她咳声道:“有,你先进来就是,有风。”

姜致赶紧把门带上。

“怎么会没有地方呢,说不定我过两日还能腾个地方出来。”最里面的一个婆子哑着声道。

“您可别这么说话,咳,咳咳咳!”妇人以手捂着口鼻狂咳起来,缓过一口气,她望向姜致:“你怎么还戴着面罩,该不会还没染病吧?”

姜致点点头。

中间妇人靠墙坐着的妇人出声道:“没病来这干什么?”

“是啊,咳,这里如今都是生了病的。”

“我知道,只因父母染病过世,房屋田地又被族人侵占,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到此地。”姜致忧愁道。

几人皆沉默了一息。

“都这个时侯了还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等着瞧吧,马上报应就到了,老天爷会把这种人全都收走。”中间的妇人咬牙切齿道。

“唉,也是个可怜人,那就在这住着吧,你父母都是这病的话,你要染也早就染上了。”婆子道。

姜致陪她们聊了一会儿,知道了这位婆子姓陈,是位孤寡老人,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了,那位面色腊黄的妇人钱氏丧夫多年,带着一个儿子靠卖绣品为生,没想到刚过了年儿子就染了病,靠着安济院的免费汤药撑了过来,谁成想他的身子刚见好,妇人便也一病不起,偏赶上安济院也没了药,眼看着精神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中间那妇人方氏是家中第一个染病的,发病当日便被夫家赶出了门,娘家无人可依靠,万般无奈之下才来了这里。

居然还有这种人家,这种人都能娶上媳妇?姜致闻所未闻。

说话间,一个瘦弱的男孩儿闯了进来,手上端了些吃食,见屋里多了个生人,眼神怯怯地跪坐在妇人身边,想来便是她那个十二岁的儿子了。

姜致想起自己身上还带了酒精,拿出来在屋里喷了喷。

“这是什么?”男孩有些好奇地道。

“这是消毒除菌的。”

“还能这样,我看厅堂里都是熏药解毒的。”

“都一样的,这个更方便些。”姜致给他解释。

这个男孩仅靠着安济院的免费药品就扛过了瘟疫,倒是很值得研究一下,只是不确定他当时所患是不是时疫,就算是,应该主要靠的还是自身的免疫力吧,毕竟免费药也不过是些清热解毒之类。

“你当时生病时也和你母亲现在的情形一样吗?”姜致问他。

“没有,我没觉得有这么严重。”男孩回忆着道。

“咳——我记得他只难受了几日,喝了几副汤药就又生龙活虎的了,咳咳咳,若不是后来我被传染,压根也没想到那会是瘟疫。”钱氏也这样说道。

那就还是免疫力为王,欺软怕硬的病,姜致默默记下这个病例。

几个人看着都没什么胃口,便也都勉强起来吃了几口饭,特别是方氏,边往嘴里塞吃食边恨恨地道:“不是想让我快点死吗?我偏要好好地活给他们看,倒要看看他们是什么金刚不坏之身,连瘟疫鬼神见了都得躲着走!”

姜致倒是很欣赏她的心气,也可能正是这份心气让她撑到现在。

现在,她已经大概掌握了些此次时疫的症状,咳嗽,头痛,乏力,发热,呕吐,最后会吐血。

据陈婆说,这屋里前些日子已经病死了好几个人,症状虽因人而异,但最后几日基本都会口吐鲜血。

这和自己所经历过的不是同一种时疫,姜致如是想。

早知道这里是这般情形,应该在那家益君堂买点药过来才是,管不管用的先不说,对病人也是个心理安慰。

行馆里有些乱了,太医的配方派与郎中的汤药派开始对峙。

太医们始终主张必须配出有效的方子再向病患施药,才可事半功倍,郎中们等了两日见他们毫无成果,派了几名代表出来主张马上施药,救济病患,反正都是清热去火祛风化痰的药材,服了总会有效。

太子犹豫不决,询问官员们的意见。

京官们大都认为可以采纳郎中们的意见,他们觉得反正来此地就是放药的,尽人事听天命,赶紧完事好回京。

当地官员则又分成两派,有说药贵神速,病人等不得的,也有说没有良方即使再好的药材也枉然的。

只有邱锦始终一语未发。

他们自从来到淮州还未出过行馆的门,对外面的情形可谓一无所知,这一方面固然是众人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太子会因此染上时疫。

官员们都是些人精,太子乃是储君,若是在他们手里出了事,回去皇上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当官的通病就是这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户部侍郎明海见太子还在犹豫,进言道:“下官以为,所谓时疫,也只是加重了的风寒罢了,风寒严重原本就是会死人的,岂能因为等一个未必会弄得出来的方子延误病人用药,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于开济则在一旁持反对意见:“药材金贵,若只是发放下去岂不容易,本地医馆的药材近期也没少卖,下官也曾免费散过些药材,病死人数却只升不降,还请殿下三思。”

太子一时之间脑子乱得很,又觉得哪一边似乎都有道理,抬头之间刚好瞥见眼神清明的邱锦,唤了他过来。

“邱爱卿一向有些真知灼见,不知这一次以为该如何?”

邱锦打量了于开济一眼,从容道:“下官赞成于大人的意见,可再等上一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