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探花夫人的月子中心 > 第44章 第 44 章

探花夫人的月子中心 第44章 第 44 章

作者:以酒代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16:27:13 来源:文学城

贴完福字,又放了几串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好一阵,冯二喜听到动静也从房里出来,这才发现一切都已就绪,用不上他什么。

鞭炮声响过,姜致和柳巧进了灶间做年夜饭,李迎儿先去给孩子喂奶哄睡。

姜婆得了闲,也过来帮忙择菜。

锅里炖着肉,冯二喜也不想做个闲人,想用伤势较轻的一只手帮忙烧火,被柳巧赶到一边。

“你只管坐那等着吃饭就行了,不要添乱。”

冯二喜只得苦笑,姜婆和姜致也笑出了声。

他坐着无聊,随意寻了个话题:“你和钟公子什么时侯定亲?”

柳巧边往灶里添柴边想了想道:“怎么也得出了正月吧,他说他来安排,让我等着就行了。”

不成想,这下触动了关键词,姜婆转头问道:“邱锦不也说是过完年上门提亲吗,说没说什么时侯?”

姜致低下头剥蒜:“……不知道。”

姜婆细看她的脸色,终于察觉出一丝不对,“你们——不会是又吵架了吧?”

姜致本不想大过年的告诉她这种糟心事,但又不想骗她,更何况也瞒不住,整个年假他都不会再来了,而且除夕不就是要辞旧迎新吗,不如就索性让这些都在旧的一年里结束。

“是,但不是吵架,我们以后应该不会再见面了。”

此话一出,不止姜婆,就连柳巧和冯二喜也呆住了。

“你说什么?”姜婆愕然,“不用问,定是你又耍什么小性子,是不是?”

“不是,是他觉得我们不是一路人。”姜致知道只有这么说,姜婆才能安生些,反正这也是事实,虽然并没有人明着提出分手,但确实是他的主张。

而且,他们确实不是一路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她都算是高攀了。

姜婆张了张嘴,却好歹也没说出什么,只长叹了口气,缓缓地放下手里择了一半的菜,推说有些乏了要先回去睡,不必喊她吃年夜饭。

将孩子哄睡的李迎儿赶过来,见姜婆面色难看地出了门,屋里气氛也很是低沉,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

她以眼神询问柳巧,柳巧则对着她默默地摇了摇头。

冯二喜也有些懊恼,自己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提那个话题。

姜致很无奈,最终还是变成了她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除夕夜就在这样复杂的氛围里过去了。

正月初十,户部收到急报,淮州有大量百姓出现头痛腹泻,呼吸困难,已有死伤者逾千人,疑似瘟疫,尚书潘恒章不敢耽搁,早朝时第一个出列,上报疫情。

景元帝与满朝文武皆变了脸色。

淮州去年夏天才遭水灾,这又有了瘟疫,要知道这瘟疫可比水灾凶险得多。

一阵骚动之后,皇帝出声道:“淮州瘟疫,朕会交由户部主理,但据记载,三十年前平川大疫死伤无数,朕不希望再看到那般景象,诸位可有什么治疫良策?”

众朝臣皆低着头,安静如鸡。

睿王出列道:“禀皇上,古语有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淮州此次瘟疫分明是去岁水灾未得到妥善处理所致,而淮州赈灾事宜是由太子主理,故而臣弟以为,太子对此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许太傅出言反驳:“天灾岂能尽遂人愿,王爷此言何意,莫非还想让储君去治疫不成?”

睿王抬眼望了一眼景元帝:“臣弟并无此意。”

众人皆不敢言,甩锅给太子,得亏睿王想得出来。

康宁侯也出来道:“皇上息怒,睿王爷话虽直却也有一定道理,太子曾去淮州赈灾,对那边的情况最为了解,若是能代皇上亲临,确实更能安抚民心,以防灾民暴动。”

景元帝怒道:“他再了解,还能比得过巡查钦差吗?”

承恩侯出声道:“皇上英明,无论派谁去,都不可能是太子殿下,岂能让储君涉险?”

三皇子也站出来:“父皇明查,皇兄征收赈灾粮十分尽心,虽说最后大半还是由户部所补,但这本也是户部之责,但儿臣认为康宁侯之言亦有道理,若灾民暴动必会加重疫情,皇兄安危不容有失,儿臣愿代父皇前去。”

睿王:“三皇子孝悌之心固然可嘉,但若说起代表皇上,你总还是比不过太子更名正言顺些。”

三皇子语塞。

太子脸色困窘,他犹豫许久,还是站出来道:“儿臣赈灾不力,愿自请前去淮州治疫。”

景元帝勃然大怒:“胡闹!”

直到散朝,也没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

景元帝心中烦燥,在龙辇上吩咐道:“去御书房。”

行至半路,却遇见容华长公主正往外走。

“容华见过皇兄。”

容华长公主与景元帝同是太后所出,二人还曾有一个妹妹早夭。

“你今日怎么得闲入宫?”

容华长公主至今未嫁,独居长公主府,平日里甚少与人打交道。

“正逢佳节,容华来给皇嫂请安。”

原来是来见皇后的,景元帝久不见这位妹妹,倒也有些想念,遂提议道:“既来之,不如我们兄妹也坐下说几句话。”

“是。”

二人落座御书房。

景元帝与她谈起儿时旧事,说到开心处,容华长公主也露出些欢颜。

景元帝看得有些感慨,“这才像朕那个姿意明媚的妹妹,不要总把自己关在府中,你还有大好的年华。”

容华闻听此言,默默敛了笑意,没有出声。

景元帝见她仍是心结难解,也甚是无奈。

容华十六岁那年随父皇母后去龙涎寺祈福,与一带发修行之人互生情愫,非彼不嫁,但她当时正在与护国将军嫡子议婚。

宣隆帝龙颜大怒,坚决不允,惠和皇后虽心疼女儿,但贵为嫡公主如此下嫁,她也实在不忍。

容华见软的不成,竟与那人暗通款曲,有了身孕后才告之母后,想以此逼父皇母后妥协。

惠和皇后如晴天霹雳,原本犹豫不决的心在那一刻却坚定下来,那种不计后果谋求上位的人,决不可能做她女儿的驸马。

容华没想到自己孤注一掷的法子起了反作用,惠和皇后将她关了禁闭,并让人去太医院悄悄配了打胎药给她灌下去。

不知是因着怕伤了女儿的根本致使选药太过温和,还是胎儿生命力过于强劲,容华喝完药只有轻度出血,胎儿居然没有掉下来。

她对母后谎称胎儿已被打掉,终日郁郁不肯出门见人,再加上当时是冬天不怎么显身形,就这样瞒天过海直到怀孕六个月才被发现。

惠和皇后哭着骂她糊涂,又要给她打胎,却被告之胎儿月份已然太大,若此时强行落胎,只恐母子皆有风险,惠和皇后无法,又怕宫中人多眼杂,只得将她偷偷送到皇家别苑,等待生产。

容华临盆时,宫中正逢蕃客来朝,大设宫宴,惠和皇后脱不开身,便吩咐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出宫帮她料理容华生产事宜。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生下来便没了气息,被抱出去处理掉了,容华甚至都没能见上一面,只知道是个女孩。

容华伤心欲绝,抱着再见情郎一面的希望撑出了月子,再去龙涎寺却得知他已被父皇以破坏寺规发配漠北,病死在路上。

她心痛成殇,几次寻死却皆被宫人救下,渐渐也不再折腾,只是自此以后便郁郁寡欢,抗拒议婚,至今仍孑然一身,也因此,惠和皇后死前都未曾合眼。

“我看皇兄方才在轿辇上愁眉不展,不知是为何事忧心?”少顷,容华主动关切道。

景元帝没想到她细心至此,想起今日朝堂上的情形,叹息道:“还不都是为了政事烦忧。”

“既是政事,容华便不问了。”

“告诉你也无妨,淮北出了瘟疫,他们居然有意让太子前去治疫,那太子傻得不知有人在为他挖坑,还往里跳,须知那瘟疫可是会死人的。”景元帝语气里有些恨铁不成钢。

“容华倒是认为,太子仁厚,并非是傻,皇兄知道瘟疫会死人,百姓如何会不知?但若太子亲临,鼓舞士气,的确会对治疫大有帮助,不至像平川大疫那般蔓延至整个南部,瘟疫再凶险,凭那些官员也必能力保太子无虞,”她察颜观色,加了一句,“但皇兄爱子之心,容华自然也明白。”

景元帝闻言,沉吟多时才道:“你居然也支持太子前去治疫,莫非真是朕思虑过多?”

“当年父皇为历练皇兄,曾两次带你伴驾出征,这才成就皇兄的文韬武略,太子赶上太平盛景虽是好事,但总拘于宫中,性子难免过于柔弱恭谨。”

景元帝心头一动,这也正是他看不上这个儿子的地方,缺少君王的凌厉霸气。

容华自觉有些失言:“许久不见皇兄,话说得多了些,还望皇兄莫怪。”

“没有,你说得很对。”

翌日,皇上下旨,命太子携户部与安抚司部分官员前去淮州治理疫情,沿途各省各部须全力支援。

齐文昭得知此事,特意早早去了户部上值,他寻到右侍郎程祖兴,称想看一眼去淮州的随行人员花名册。

程祖兴以为他是担心自己会在上面,笑着道:“放心,没有世子的名字。”

齐文昭也笑了:“这我倒是不担心,但我想向侍郎大人荐举一人。”

“哦?”程祖兴有些意外,“不知世子想荐举的是哪一位?”

“翰林院的邱侍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