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女 > 第11章 第十一章

太女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清淮晓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20:42:47 来源:文学城

春寒料峭,哭临的第三日,绝大部分苦苦坚持的命妇都松了口气。

不但命妇疲惫至极,就连养尊处优的百官宗亲都支撑不住。只想着快些熬过最后一日,不愿横生枝节。

正因如此,当皇帝降下旨意,言明太后生前思乡,遗愿葬回江宁,待九月昙陵落成,护送太后梓宫回江宁葬入昙陵时,几乎没有朝官反对。

昙陵实际上是对景氏皇族祖陵的扩建,大楚立国后,皇帝下旨命景氏皇族迁居京城,但祖坟总不能刨开带走。所以建元五年起,工部调集大量工匠前往江宁,将景氏祖坟改建成皇陵应有的规模仪制。

唯一令百官生出微词的是,皇帝在圣旨中指明,令皇太女与礼王世子护送太后梓宫南下安葬。

从建元元年开始,立储早已折磨得百官乃至宗亲身心俱疲。为此折进去三位丞相、九位公卿、两个世家,寻常官吏宗亲获罪身死者不计其数。

整整十年,即使最顽固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皇帝立女为储这件事早已经板上钉钉不容更易。哪怕还有人嘴上叫嚣着女子不堪为储,如果让他们再参与一场九死一生的立储风暴,他们恐怕立刻就要拔腿逃走。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既然皇太女地位不容更易,身为东宫储君,怎能轻易离开京城,只为冒险护送太后梓宫?

有的话虽然不能付诸于口,但对于朝野上下都是事实——与储君安危相比,太后的死后哀荣简直不值一钱。

更遑论随行的还有礼王世子——皇帝唯有一女,倘若太女遇险,按照礼法亲疏,礼王世子便是最有资格继任东宫的人——二人一同离京,要是同时出了问题,朝廷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动荡!

但这也没办法,各位丞相硬着头皮想要求见皇帝,却被梁内官一句“圣上悲痛万分,无心见人”挡在了外面。

天威深重,各位丞相的怨气情不自禁落在了死人身上。

“那太女呢?”

“云华郡主在殿内跪晕过去了,现在发着高热,太女殿下关怀妹妹,亲自过去探视。”

“……”

众丞相面面相觑,只好纷纷互相宽慰:“离九月还早……”还有机会劝谏。

这是吹捧皇帝与太女的:“殿下诚孝,更难得能推己及人,家母年高体弱,太女殿下亲自请旨免了哭临。”

还有想得格外远的:“按理来说,若是……太女今岁就该选妃了。”

正当众丞相拧着眉头,一边烦恼一边深思,柳希声问:“梁令君,你这是?”

众丞相回头一看,只见脾气格外火爆的梁尚书飞起一脚,将一枚滚到脚边的鹅卵石踢飞:“嘿!碍事的东西!”

梁尚书兄长早逝,留下一个嫡亲侄儿,本来年少有为,不幸被卷入礼王风波,前途毁了一半,如今还蹉跎着。

几位丞相擦着汗,生怕梁尚书下一句直指棺材里那位,连忙转移话题:“啊,说来我侄儿年方二八,最是贤惠。”

“我家那小儿子没福气,性情跳脱怕他闯祸,哎,柳令君,小柳今年该说亲了吧,做个亲家?”

“不了不了,她今年怕是回不来,别耽误令郎。”

“那我夫人还有个外甥……”

丞相们聊到一半,忽然想起还没出宫,立刻一个个皱眉捧心作悲痛状:“当年我那孽子还曾随母拜见过华阳宫……”

另一边,入宫哭临的夫人们则更为迫不及待。

丞相们虽然关怀子嗣婚姻,但终日忙于朝政,在儿女婚事上的用心实在有限。

缔结婚姻,一向都是夫人们花的心思更多。

三日哭临行将结束,对着出殿来代表太女慰问命妇的穆嫔,绝大部分命妇都表现出了一种扭曲的热情——既要强行作出不胜哀伤的神态,又极力表现出友善与亲近。

穆嫔抬眼,从人群中往远处看去,只见几位颍川穆氏的命妇不尴不尬站在那里,面色都有些僵硬。

颍川穆绵延数百年,齐朝时是北方顶级门楣。但枪打出头鸟,世家那一套在伪朝行不通,反而被杀得人丁凋零,衰微至极——事实上,自伪朝之后,北方世家几乎尽数凋零,虽然名声仍在,但子弟死伤殆尽、家业四散零落,仅剩虚名。

若是放在齐朝,不要说穆嫔只是太女嫔,就算当上了正妃乃至皇后,也没资格对着穆氏露出轻慢神色。

然而落地凤凰不如鸡,穆嫔此刻只是抬眼轻飘飘一望,立刻便有命妇会意:“穆老夫人是娘娘祖母,怎的不上前来?”

穆老夫人脸色难看,然而既然被点破了,再不上前就实在难看,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上前谦恭一拜:“老身见过娘娘,娘娘安好。”

穆嫔正欲风轻云淡微微一笑,想起如今还在太后丧仪,立刻压平唇角:“祖母和叔母们起来吧,不必多礼。”

她在外人面前,说话既徐且缓,咬字清晰,尽显东宫的教养礼仪。落在穆老夫人眼里,便是故意拿捏。

穆嫔柔声道:“祖母身体可好?”

穆老夫人心里早把穆嫔诅咒了千百遍,连带着东宫也怨上了。一边暗骂穆芳时这小蹄子得志便猖狂,一边暗骂东宫没有半点规矩,皇太女竟弄个女人放在东宫,也不怕将来闹出秽乱宫闱的丑闻。

她忍着怒气,谦卑说道:“老身尚算硬朗,有劳娘娘关怀。”

穆嫔说:“啊,那就好。”

她又问:“六郎和七娘可好?”

穆老夫人一顿:“六郎七娘都乖得很,只是想娘娘了。”

话音未落,穆嫔脸色便有些怪异,咬着嘴唇道:“那,六郎的病好了吗?”

什么六郎的病!

那对孽障仗着他们姐姐攀上了东宫,竟在东宫的默许撑腰下搬进了皇太女赐给穆嫔的一处小宅子。穆老夫人想起来就觉得既丢脸又恼火,哪里会去过问!

意识到穆嫔故意在话中使绊子,穆老夫人神情有些难看,强笑道:“小孩子家家的,身体壮实,娘娘不必担忧,养一养就好。”

她想圆场,旁边却多的是想要借机和穆嫔亲近的命妇,一位侍郎夫人便皱眉:“六郎是不是先天体弱?妾从前听说太女殿下曾经命张太医过府给六郎看诊,去了多次呢。”

穆嫔道:“是呢,胎里带出来的,好在太女殿下垂怜,允张太医为六郎调养,养了两三年才略有些起色,只是一到冬日便头疼脑热,大小毛病不断。”

穆老夫人脸色更加难看,却只能咬着牙忍住恼火。

穆嫔瞥她一眼,忽然没了兴致。

从小到大,穆老夫人总喜欢教训她,说颍川穆氏何等门第,教她不能堕了穆氏颜面。到后来穆嫔走投无路,峰回路转进了东宫,听说穆老夫人在家中很是恼火,直说成什么样子,不伦不类,辱没门风。

可这般煊赫的穆氏,如今家中命妇除了穆老夫人,竟没有半个品级能胜过她正三品的太女嫔。

怪不得穆老夫人心气极高,却只能咬牙强忍。

她没了兴致,索性转身去温声细语关怀其他命妇。这些命妇就要识趣的多,哪怕如怡侯夫人,背后只骂太女选个女子做妾实在荒唐,让嫔妾出来更是荒唐,也不得不温温和和地与穆嫔交际。

这就是权势,穆嫔想。

她们再看不上她,却畏惧太女的泼天权势,向往东宫的无上尊荣,生怕她在太女耳边吹风,于是只能在她面前折节谦卑。

然而命妇们扭曲的热情实在吓人,穆嫔有些毛骨悚然,忍了一刻,找借口说太女召见,脱身跑了。

然而背后的目光变得更火热了。

.

“妾就不明白了,有的夫人膝下压根没有未婚的儿子,来和我套什么近乎?”

承书女官接话:“有庶子呀。”

“有的连庶子也没有。”

“有侄子呀。”

穆嫔匪夷所思道:“那些庶子侄子的,他们亲爹亲娘连进宫磕头的机会都没有,还敢妄想?”

“储妃不行,还有储嫔,再往下,还有承训、承徽、奉仪。”

同样是储嫔的穆嫔不悦道:“男人生不出孩子,那有什么用?”

朝中百官勋贵暗流涌动,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东宫正妃极力争取,那些命妇纷纷折节,很大原因也正在于此——东宫是女子,皇孙生父很难确定,若为妾侍,走父凭子贵的路线几乎没有可能,只能依靠宠爱为家族谋取利益。

但宠爱与否没人能说的准,正妃则不同,嫡母是所有子女的母亲,东宫正妃同样是所有皇孙的父亲。只要坐稳了正妃的位置,光耀门楣近在眼前。

承书女官默默看了穆嫔一眼,捧着文书转向景昭道:“殿下,都送来了。”

穆嫔好奇地问:“什么?”

景昭执着一把银剪,认真修理一盆山茶的枝叶。

这盆暖房中精心养出来的十八学士,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几片叶片泛黄,被景昭尽数剪掉,一片片飘落在地上。

景昭侧首,认真观察着它,玄色领口露出修长雪白的脖颈,天光下白皙几近透明。

她随手撂下银剪,接过文书随意一翻。

既然没让穆嫔避退,说明不是一等一的绝密。穆嫔踮起脚,凑过来看了一眼。

书册刷刷刷翻过,穆嫔在其中敏锐捕捉到几张人像,虽然看不清,还是立刻警惕地睁圆了眼睛。

“这个怎么没有画像?”景昭翻书的手顿住。

穆嫔立刻定睛看去。

——裴令之,江宁裴氏,年十七。

不是选妃名单,景昭没那么着急。

今晚出门,早点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