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隋唐吃瓜演义 > 第64章 二龙山(八)

隋唐吃瓜演义 第64章 二龙山(八)

作者:佳期十二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3 05:26:27 来源:文学城

数日之后,太原的粮草运到了。天公作美,八月初一,雨霁天晴,李渊命军中曝晒甲仗行装。两天后的清晨,大军从东南小路向霍邑进发。

李世民亲领骑兵先行,夜间就已出发。石胜、曾荣率领的步兵到达时,宋老生已经出城结阵了。李渊欲令军士们先朝食而后战,李世民却说机不可失,应当灭此朝食。这一回,李渊又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即刻发兵进攻。[1]

李渊与李建成陈兵城东,李世民独领右军陈兵城南。大军尚未全部就位,李世民把石胜和曾荣叫了过来,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高坡,对他们说:“看见那里了吗?那个山头叫南原,是霍邑东南的制高点。”

“嗳,二郎,你怎么知道?——莫非也是霍山山神告诉你的?”

石胜说的是半个月之前的一件事——有一名白衣野老,自称霍山山神之使,等在半道上堵唐国公,还说山神命他转告“大唐皇帝”,若取霍邑,可取道东南傍山小径,虽然险峻,却可避城中耳目。

李世民还没说话,段志玄已经笑了起来,晃了晃脑袋:“带兵打仗,头一桩就是要扎扎实实做侦查。山川地理要了然于心,敌情、民情要摸透。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亲自去看——跟二郎走了这么一路,我就彻底明白了!”

石胜这才明白:“这么说——原来你们早就探过路了?”

“闲言少叙。南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抢在敌人前面。”李世民挥了挥手,“石胜、曾荣听令——率领本部步兵,全速夺占南原,不得有误!”

“得令!”

石胜与曾荣率领步兵,在山林间疾行,朝露被他们踩在脚下,金乌被他们甩在身后。老兵都惯会爬山,新兵却十分吃力,石胜遂带着腿快的先行,曾荣领着跟不上的暂且落后——二郎交代了,抢占南原才是要务,必须全速行进。等到了山头一望,却只见山脚下有一支敌军,也在向南原进发。

想得倒是美,可谁叫你们腿慢呢?

石胜也不着急,一边布置防御,一边等候曾荣。等敌人到了半山腰,曾荣也领着新兵到了。两支合兵,居高临下,一个反冲锋,把敌人打了下去。

不久之后,李世民和段志玄两人两骑,领着一支人马也上了南原。

“石胜、曾荣听令——少时我与志玄领骑兵,率先冲击敌军侧后,你们率领八百步兵紧紧跟随,就像我们以前一样,撕裂敌阵!”

原来,就在他们夺占南原的时候,宋老生大军压向城东,双方短兵相接。李建成坠马,左军稍却。战况似乎在向不利的方向倾斜,李世民却看准了必胜的时机。

李世民与段志玄两人两骑,冲下南原。箭如飞蝗,石胜率领步兵随后跟进,却忽然看到,李世民身上中了一箭。[2]

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心里蓦然一慌。

并肩作战这么久,从未见李世民受过伤——想他本是富贵丛中养出来的王孙公子,何曾受过这般苦楚?该不会……

石胜还没来得及想什么,慌劲儿就过去了。

因为他看见,李世民拔出箭来,再冲敌阵。

右军都督如此奋不顾身,众义士哪有肯落后的?一个个抖擞精神,奋勇争先。曾荣见军势大振,灵机一动,命军士们声声传呼:“拿住了宋老生!”

——乌泱泱一大群人,听风就是雨,是从来不会分辨真假的。

敌人果然军心大乱,被义军杀得大败。战局逆转,城东的左军重整军威,杀将回来,逼近了城门。宋老生见大势已去,下马欲避于壕沟,被刘弘基斩杀。日已薄暮,义军并无攻城的器械,将士们徒手爬上城墙,遂下霍邑。[3]

而此时的石胜,已是满身血污,再看李世民——两柄刀都砍卷了刃,而他就用这卷了刃的刀,手杀数十人,血流满袖,却洒而复战。

李渊入霍邑,论功行赏,众人皆大欢喜。八月初四,引见霍邑官民,劳赏任用一如西河故事。而原本由宋老生统属的关中军士,愿归者授五品散官,任从归家,众人皆悦,唐国公仁义之名遂遍传关中。

八月初八,入临汾郡,抚慰官民一如霍邑。八月十二,中军宿于绛郡——昔日唐国公为讨捕大使时,就曾宿营于此,这也算是故地重游。[4]

于石胜、曾荣和二龙山众兄弟而言,这也是故地重游。

龙门县,就在前面不远,就在入关中的必经之路上。

这几天,石胜从众兄弟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

“龙门县的京观,这下该拆了吧?”

“我们是不是应该打听一下,附近哪里有凶肆?早早把祭品准备好,免得事到临头来不及啊!”

他们的心皆如石胜一般,一则以喜,一则以悲——喜只喜死去的兄弟总算可以入土为安,悲则悲阴阳永隔再也不能重聚。可是曾荣却多了一层忧惧与踟蹰:“可是,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归降时的条件啊——后来我们降而复叛,又重新投奔,最初的承诺还算数吗?”

“怎么不算数?”石胜不以为意,“当初上面要把我调到左军去,你就说当初的承诺未必算数了,说我就这么去问二郎不妥当,结果怎样?我坚持要留在右军,后来果然如我所愿。我看李家的人还是信守承诺的,此事提提何妨?”

“这京观可是大将军当年立的,为的是炫耀武功——他真的会拆毁京观、祭奠亡魂吗?”

“这……我想唐国公仁义,从不自恃身份轻慢于人。就连奴籍立功,也与良人同等嘉赏,他说矢石之间哪有贵贱,立功受赏也不应有差别。似这等宽厚仁慈,难道不是天下少有?他为何不会拆毁京观、祭奠亡魂呢?”[5]

“这是两回事!”曾荣把此事辨得清,“如今要他拆毁京观、祭奠亡灵,那不就是承认自己当年做错了吗?自古位尊者认错就是一难,况且他现在顺风顺水,志得意满,真的肯自承其过吗?”

“嗳!有事就该提么,连提都不提,不唯我心里不甘,就连众兄弟也会寒心呢!”

曾荣想了想,觉得他说的也有理——就算大将军不肯,又会有什么损失呢?当年打胜仗的是他,大败溃逃的是我们,总不见胜利者还会记恨失败者吧!

次日,义军攻克绛郡,石胜又立下先登之功。通守陈叔达面缚请罪,李渊不计其过,礼遇而任用之。石胜与曾荣一合计,觉得机会到了。

“反正这一路我立了不少战功了,大将军从来不吝勋赏——大不了功勋我都不要了,就换拆毁京观、祭奠亡魂,还不成吗?”

他们二人一同去见了李世民。

“二郎,你伤势如何了?才过旬日,又是一场仗,可别把你累着了!”曾荣先关心他的身体。

“咳,这算什么?当天在战场上还不是照样杀敌?何况今天又不曾冲锋陷阵,能有什么事?”

“还是得小心些——你不要仗着年轻就胡来,一旦坐下病根,年纪大了要吃苦的。我知道那天之后,你就开始发热;今天虽然不曾冲锋陷阵,调兵遣将却也劳神……”

曾荣一向很会收集消息,可是这一回,只有李世民知道,他错了。

发热并不是霍邑那一战之后才开始的。

在贾胡堡欲入谏时,阿耶已经睡下,他进不去,只得立在雨中等候。耳听得金柝一遍又一遍地敲响,他急得在外面大放悲声,惊起了阿耶,这才得以进帐。说服了阿耶之后,又与阿兄分两路连夜冒雨追师,道路泥泞,星月无辉,一马踏入了深谷,险些迷路——就在那时,他已经觉得有些不对了。只是身为右军都督,不能让众人担忧,这个关头尤其不能堕了士气,因此他硬扛着没对任何人说。至于在战场上,金鼓一响,数万人性命攸关,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自身小事?一时忘了,也就无妨了。[6]

而如今,他也一样不想让任何人担心。

“今天是家父在观敌瞭阵,调兵遣将也不用我劳神。”

李世民笑了笑。

石胜与曾荣今日到此,必有缘故——其实他也猜得到。

“前面不远就是龙门县了——想必你们是来提醒我,别忘了当初的承诺,是时候拆毁京观、祭奠亡魂了吧?”

“啊呀,正是此事!”

不想还未提及来意,对方已经猜了出来,石胜大喜。

“可就是……不知尊公肯不肯?”曾荣心里没底。

“我正要进言呢——你们来得正好,来来来,我们三人一同去。”

TBC

[1] 《册府元龟·帝王部·功业》记载:“及兵回,高祖乃令帝自为武候,将轻骑夜发前行。”

[2] 《武经总要·后集·卷九》记载霍邑之战时:“太宗与军头段志玄跃马先登,深入贼阵。敌人矢下如雨,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老生遂大败。”

[3] 霍邑之战的过程参考了《资治通鉴》《旧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等。

[4]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庚寅,宿于绛郡西北之鼓山。此山帝为讨捕大使时旧停营所,故逗而宿焉。”

[5] 《资治通鉴·隋纪八》记载:“渊赏霍邑之功,军吏疑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

[6] 《册府元龟·帝王部·功业》记载:“帝遽将复谏,会暝,高祖已寝,帝不得入。夜渐久,遂於外号泣,声闻於内,有命引入。……帝亲与公子建成分路追兵,时方中夜,帝驰入深谷,遂失道,下马步上,久而得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二龙山(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