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隋唐吃瓜演义 > 第49章 春秋缘(五)

隋唐吃瓜演义 第49章 春秋缘(五)

作者:佳期十二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3 05:26:27 来源:文学城

三春觉得这人算命算得离奇,但既然他这么说了,去找找也无妨。她呼唤仆人,让他去万年县询问。可那算命人却阻止了他们:“仆人不管用,必得海郎亲自去,保管手到擒来。”

三春在门后听着,觉得稀奇。

“郎君,你算命准吗?”

“我算命准吗?”算命人笑着说,“赌局一开我就能算出输赢,连输多少、赢多少都能算出来。两军对垒,难分难解,我不仅能算出胜败,而且能算出决胜在哪一天。山又高,谷又深,路又曲折,林又密,凭你怎么潜形匿迹,我不算不要紧,一算就知道你藏在哪里,一逮就逮个准。”[16]

三春歪了歪脑袋:“你真这么厉害?那你算算,突厥贼子什么时候灭亡?”

海俊深吸一口气,暗暗攥了攥拳,抿了抿唇。

这点反应并没逃过算命人的眼睛。

“不出十年准灭亡。”[17]

“不出十年?”三春大吃一惊,“你可真够疯疯癫癫的,大白天的怎么就胡言乱语起来?”

“休说我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别的事情不敢说,我算人败亡最有准。”算命人打量了海俊一番,“哎呀,不好——海郎,你赶紧到万年县去,不然就要大难临头了!”

三春嗤笑一声:“真是信口开河!刚才是找胡兰必得亲自去万年县,这会儿又成了非去不可,否则就要大难临头?”

不唯三春越听越离谱,海俊也摇了摇头:“我却不信——你倒是说说,海俊要是不去万年县,会有什么大难?”

“上绳索,戴镣铐,披枷带锁进牢房。”

海俊背着手,昂起头来,眨了眨眼睛:“我清清白白的好人家,又不曾犯罪,怎么会进牢房?”

“说什么清清白白好人家,有三桩大罪在你身。”

“请指教?”

“头一桩,你不该诱拐良家女。”

三春一愕。

——这人确实会算命!他算对了!

“那第二桩呢?”

“且慢!”三春反应过来,还要争辩几句,“我与海郎结为夫妻,乃是父母之命,怎说是诱拐良家女?郎君你算错了!”

“我算命从来不会错。”算命人侃侃而谈,“或许是有什么隐情,连你二人都没想起来,也未可知——倒也无妨,此事不久应验,便知分晓!”

三春心知他没算错,嘴上却还要犟三分:“便有此事,也一定是官府不明、栽赃陷害!”

算命人不由得叹了一声。

官府不明、栽赃陷害?

——唉!休说是民间如此,就是在太极宫中,又有什么清白公正可言呢?御榻上的那人屡屡失信也就罢了,可那些小人栽赃陷害,他竟也听信谗言、屡次冤枉我,真是气都要把人气死了。我受几次冤枉还是小事,毕竟也没真被问罪;那普通百姓受了冤枉,动辄就是家破人亡,又靠谁做主呢?

“你叹息什么?”

算命人回过神来,摇头苦笑:“我叹的是你们参不透机关。”

“我也不知什么机关不机关的,天大的事情自有我们夫妻同担!”三春不知哪里来的一股气,藉由就把真心话一吐为快。

海俊听出来她在自陈其志,心中十分感动,却无法回应她,只得硬着头皮,接着问道:“郎君,你再说这第二桩。”

“第二桩,你不该偷运金银。”

海俊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随即又勉强笑道:“我是原州人,这金银不是从潼关以东来的,我没犯关禁。”[18]

商旅废弛,玉帛不通,这也是一桩弊政——唉,该改的事情太多!

“我说你偷运金银,可没说你犯的就是这条关禁啊。”

乍闻此言,三春也是不信,可又听算命人这么一说,她心中一转念头,忽然想起来了——在刘家店中,海俊不是说过这些金银是前天从东市偷来的吗?他说的固然是假话,可是万一真的惹上官司,父亲和继母如是指认,这“偷运金银”岂不真成了一桩罪?

——看起来,这人真是有本事!

海俊摸了摸鼻子。

“第三桩呢?”

“这第三桩么——”

算命人略一停顿,注视着海俊。

“你受了谁人的指使?”

海俊抬头触到那目光,忽然激灵灵打了个冷战——这双眼平静而凛冽,却似乎蕴含着一旦爆发就必将惊天动地的力量,令他不寒而栗,竟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被鹰隼盯住的猎物。

“我说出来,反为不美,你还是自己到万年县交代了好。”

海俊已是汗流浃背,面上却仍笑了笑,到底颇不自然:“我哪有什么可交代的?”

算命人淡淡一笑,似已胜券在握。他正要说下去,三春忽然又开口了——她刚才只顾着想心事,全没在意外面两个男人又说了什么。

“这位郎君,我想……我想请你算算命。”

“你也要算命?”算命人瞥了瞥海俊,暂且把他放一边,让他自己掂量掂量,“但不知要算男命还是女命?”

“女命。”

“倒要请教八字?”

“丁卯年,甲辰月,己未日,丙寅时。”

“这是谁啊?”

三春有些不高兴:“算命还要问这个吗?”

“唉……”算命人叹了一声。

“怎么了?你为什么叹息?”

“我看此人父母兄弟缘都很浅啊,恐怕……一家骨肉不能善了啊。”

三春一听此言,不觉又惹动了愁肠。

——不能善了?

跟一个刚刚认识一夜的外人一起,诓父,索财,离家,骨肉亲情就此罢休,自然是算不得善了!

可是,如果今日她不这么做呢?早晚有一天她还会被继母陷害,亲娘留给她的嫁妆会被父亲名正言顺地剥夺,说不定她还会被抛弃、被出卖……不知道会沦落到哪一边!——那时难道就“善了”了吗?

“怎么?算错了吗?”

“没有。”三春揉了揉发酸的鼻子,“我想这都是天意如此,天定不该你的,留也留不住——既然亲情非我之分,索性迟断不如早断,任人摆布不如自己动手!”

算命人心中一动。

——这一回她没否认。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恐怕一家骨肉不能善了”固然是说中了她的家事,难道就不是对自己未来的预感吗?太子就算连结外将、私运甲仗、意图举兵作乱也依旧是太子,秦王扫平群雄、镇国抚民反倒屡受责难,一句无心的“生死有命”都能被诬陷成意图谋反——什么意思呢?他们打你无罪,你还口就是不该,父亲一意偏袒,他们一定会变本加厉,将来的路只有越来越难走!

好一个“迟断不如早断”,好一个“任人摆布不如自己动手”。她断得这般干净,想必是被亲人伤透了心。只是这桩姻缘,缺少了父母的祝福,实为遗憾。况且有违父母之命,骨肉成仇,也不成个体统。

“唉,”他叹道,“这也是多年丧乱,人心不古……”

“命该如此,何必徒然悲伤?”三春口中喃喃,倒像是在安慰自己,“郎君,我要算的并不是亲情。”

“那么小娘子要算什么?”

“你就替我算一算……”话到嘴边又含羞,三春踟蹰了一会儿,换了个委婉些的说法,“算一算红鸾何时照临此身?”

“原来是要算姻缘。”算命人笑了笑,暗暗打量着海俊,“须知人生际遇,亦由天命,亦由人功。天赐的良机稍纵即逝,你若识他不出,白白错过,就是天也帮不了你。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不可不慎啊!”

海俊重重地叹了一声,按住了太阳穴。

三春听到海俊的叹息,只当他也为此纠结,不觉又喜又忧,心中百转千回,正不知如何倾诉,却听见算命人又说话了。

“就比如海郎——你若不去万年县,就将有牢狱之灾;你若去了万年县,把你来到长安的根由都交代了,必定逢凶化吉,祸事反倒成了喜事。”

三春不由得一怔。

这算命人一再要海郎去万年县,起先是找胡兰一定要亲自去,接着是不去必有灾祸,现在索性直接点出要他“交代”来到长安的根由——他似乎话里有话,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海俊在门外也想到了这一层,他同时又想到,这算命人还说过,胡兰被困了,还泄了密——难道胡兰已经被他们抓住了,还把他供出来了?那么这个算命人……他是真的神机妙算,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把他的底牌摸了个一清二楚?

“你……”海俊忍不住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你到底是什么人?”

“一个热心肠的算命人。”

“郎君,”三春隔着门又开口了,“实话告诉你,你算命的确很准——你说吧,这天赐的姻缘到底在哪里?如何成就?”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眼前?

三春眼中一下子充满了希望,犹如两汪碧绿的春水。

——天意如此,海郎你还犹豫什么呢?

她深吸了一口气,正待开口,却又止住,眉尖微蹙,踯躅片刻,又把这口气缓缓吐出,倒像是一声叹息。

“要想成就,却也不难,就在此日此时——”

“此时?”三春急切发问,却听到门外的海俊与她一同出声,不由得掩住了脸颊,自觉发烧得很。

“唔……”算命人点了点头,“此时那个命定的郎君若在别处,这姻缘就成不了了,若在去宣阳坊的路上——嗳,这姻缘就成了。”

“你……你怎么又让人到万年县去?”三春又急又气,一跌脚,“万年县又不是做法事的,怎能消灾解难?又不是做媒妁的,怎能成就良缘?”

“万年县怎么不能消灾解难?怎么不能成就姻缘?”算命人正言正色,说得极其认真,“不能保护百姓免于灾祸,不能令万家和美安乐,还做的什么父母官?别说一个小小的万年县,就是当今天子,他若知道你的苦情,也该替你消灾解难,成就良缘!”

[16] 来了解一下太原赌王李二公子,《旧唐书·列传第七》:“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再了解一下神机妙算天可汗,《册府元龟·帝王部·料敌》:“十八年九月,高昌破焉耆而虏其生口七百。初,王师之灭高昌也,尽以还之。焉耆王背德怀二,归诚於咄陆可汗,诏安西都护郭孝恪伺机便以讨之。辛卯,帝谓侍臣曰:‘孝恪近奏称,率兵三千,以八年十一月诣焉耆,二十日应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行程,使人今日应到。’言未毕,驿骑至云:‘郭孝恪已破焉耆。’”至于深山老林里找人,可以参考柏壁之战那神兵天降一般的伏击,《资治通鉴·唐纪四》:“尉迟敬德、寻相将还浍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顷之,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坂,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

[17] 突厥不出十年必灭亡,那是李世民在武德七年谏阻迁都的时候说过的话,《资治通鉴·唐纪七》:“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

[18] 李渊实行关禁,至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上台之后才废除,可参考《唐大诏令集·卷一零八》中的《废潼关以东缘河诸关不禁金银绫绮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春秋缘(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