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涑水记闻 > 第13章 真假御容案(三)

涑水记闻 第13章 真假御容案(三)

作者:双椒鸡捞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7 16:35:10 来源:文学城

吴内官带人赶到这座灵泉寺时已经扑空,里头慢悠悠地走出一位小沙弥指明他们要找的人法号持戒,人已经在大理寺。

赵眄提出想要看看持戒的禅房,小沙弥也欣然带他们前去,穿过一径通幽小道,一处寻常的后山禅房就在眼前。

众人仔细查看持戒的屋子,甚至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可还是一无所获,唯一得出的结论便是这里存在着常年居住的痕迹。

“他在这待了多久?”赵眄问道。

小沙弥如实回答:“我来得晚,不清楚师兄来的时间,不过施主可以问问住持。”

赵眄看了眼天色,对吴内官吩咐道:“吴内官,你去把持戒的来历给我查清楚了之后去大理寺找我。”

策马驱至大理寺时,天色将晚,大理寺的人正忙着上灯,众人面对这个大步流星闯进来的人都投去了异样的目光。

赵眄在院中站定,他等了一会儿,有些等不及了就随便揪住一个人问道:“你们大理卿呢?”

“大理卿不在,官人可明日再来。”

赵眄欲说有谁见谁,里头正好传出来赔礼的歉声:“不知是四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大理正赔着笑脸迎接,近身前先打量了一遍赵眄,眼尖的他瞧见了对方腰间坠着的玉牌,乃是东宫的东西。

“听说你们这今天来了位和尚,法号持戒,我要见他。”

大理正一边引路一边笑着解释:“两位相公早就交待下官,待会四殿下来要好生招待,请这边来。”

持戒从狱中提来,走到一间亮堂的屋子,来时的这个功夫,赵眄已经为他烹好了茶。

持戒虽然知道见他的人是赵眄,但还是站在一定距离之外不肯靠近坐下。

“你们都出去吧,我有话要单独说。”

持戒还是一动不动。

“你见过两个人隔这么远距离聊天的吗?”赵眄边说边分好茶水。

他想过此人是借住在寺院的香客,亦或是其他种身份,却独独没想过居然是一位和尚,那些檀香也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法号持戒。”

“这个我知道。”赵眄笑了笑,抬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我是问你俗家姓名。”

“既是俗家姓名,过往红尘不必再提。”

两次回答持戒都面容平静,赵眄也不急,茶刚煮好正热着,有的是时间品。

“灵泉寺不属于皇家寺庙,连为御容殿诵经祈福的资格都没有,你是怎么进去的?”

“殿下若是说景灵宫的话,在下确实没有进去过。”

赵眄掐着这个关口继续追问:“那你是如何断定太祖御容为假,你可知亵渎御容乃是死罪,很有可能还会连累其他人。”

他口中的其他人指的就是灵泉寺。

不料想持戒此时越平静越显得他不卑不亢起来,突然问道:“殿下就这么确信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吗?我只说殿下要的线索在这里,可没说殿下要的人在这里。”

赵眄避而不答,同样也抛给持戒一个问题:“那我是不是你要见的人呢?”

持戒逼上赵眄的视线,两人互看好一会儿,才收起试探的眼神。

持戒喝下还是温热的茶水,赵眄又为他斟满一杯。

“我若是怕死,就不会来大理寺。”

这一句倒叫赵眄意外,问:“既然你说御容像是假的,那真的在哪呢?”

“我要见官家。”

赵眄停下举杯的手,只答:“官家尚在病中,无法见你。”又转移话题道,“不如你来为我解答,我想不通为什么你藏了这么久之后会主动来大理寺,这无疑是自投罗网。”

“大理寺掌刑断狱,至少公正严明比较安全。我行踪已露,所以不能断定我第一个见到的人是否是我想要见的人。”

持戒的一番话令赵眄不由得警觉起来,抓住关键:“还有谁在找你?”

持戒再次重复:“我要见官家。”

赵眄自知自己还未完全获得持戒的信任,在对方还肯继续谈话的时候迅速的结束了这场对话。

出来时,吴内官已经在院中候着了,赵眄临走前交待大理正除了自己和太子殿下,谁都不准见这个持戒。

这个大理正原本面露难色,但赵眄搬出了太子也只好满口应答。

回府途中。

吴内官:“殿下,持戒本名叫陈元伯,建宁人氏,在永泰十四年六月入寺修行的。”

赵眄:“原因可知?”

“住持只说他当时进京投奔亲戚,不料亲戚被奸人所害,实在无处容身才出家的。”

赵眄一扯缰绳停在了原地,他盯着灯光下的影子沉默不语。

吴内官也跟着停下:“殿下,有什么不对劲吗?”

“他是建宁人,而建宁又在虞州三地,四年前才出家,恰巧就在迎回太祖御容的前几个月。”

吴内官好似恍然大悟一般,手掌一拍:“哦!那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赵眄不敢断定,又道:“还未证实,先回府吧,驾!”

说完赵眄的马便飞快地朝前奔去,待吴内官回神时已经离得好远,他大叫:“殿下!您等等我!驾!”

赵眄府中,已有一人等候良久。

“今日你被官家骂啦?”

这本是一件在赵眄身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由徐遗说出来再落入他耳里,总让他觉得这个人在等着看好戏呢。

赵眄故作震惊:“这么快就传到你耳朵里了?”

徐遗语重心长:“不仅仅是我,连翰林院的人也知道得不少,朝廷里还顺带把你从前闯的祸事也一件一件翻出来,高赞不学无术、不务正业、难堪大用……”

赵眄索性和徐遗碰了个杯,回谢:“过奖。”

世人的评价,他赵眄从前会去在意,并为此难受从而否定自己。可后来慢慢学着不在乎的时候,可谓是通体舒畅,不过如此。

他将一切涌来的目光、评价等等都收入囊中,也意味着什么也没接受。

徐遗:“究竟是谁特意传入官家那的,你可有想过?”

“没有。”赵眄答得干脆,“这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御容案。”

他将今日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猜测一骨碌地吐出来,徐遗听完后同样陷入长久的沉默:“看来这件事,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赵瞻先找来当时驻守在虞州三地的前宣抚使杜文景,毕竟迎回御容像是他一手促成,立有头功。

再问完个中细节之后,经查证杜文景所说不假。还剩最后一个人,此时正传来关于张逊的消息。

“殿下,张逊刚才去了卢显府中。”陈内官回禀道。

赵瞻翻看着问话的记录,思索道:“你觉得这三人的关系如何?”

陈内官了然:"杜文景与张逊关系不错,但张逊和卢显的关系还没有相熟到要深夜拜访的地步。"

“明天见见这个张逊。”

赵瞻在庐陵府里待的时间不长,可想而知张逊几人的证词相差无几,同样的话只是换了不同的说辞,所以他还是如同上次安抚卢显一样安抚张逊。

出了庐陵府,他带着人直接去往大理寺,人还未到,大理正就笑吟吟地在大门外等候。

他没有着急见持戒,反而看向大理正:“昨日四殿下可来过?”

大理正只瞟了太子一眼,就觉对方的眼神颇有深意,即刻哈着腰点头:“来过来过,只是四殿下来得突然,下官招待不周,请太子殿下恕罪。”

他两日连续恕罪两回,不过这一回却是实打实的害怕,与其等太子挑明不如自己认了好。

赵瞻笑笑罢了:“大理正尽忠职守,恪守本分,定是被大理寺的繁杂事务牵绊住手脚,岂会有罪,得嘉奖才是。”

大理正一听险些站不住,背上的汗齐齐流出,额上的汗珠也只敢站在一旁偷偷抹掉。

“我今日不想喝茶。”这是持戒见赵瞻第一面说的话。

“本宫不是来找你喝茶的,是最近有些烦恼想请师父参解一二。”

持戒有些不知其意,但还是随着坐在赵瞻的对面。

“本宫常去大相国寺听师父们讲经,每每结束后都心情舒畅,至此便有了精研佛法之妙的兴趣。”

“那殿下此时应该去大相国寺,在下的见解恐比不上。”

赵瞻摆摆手,无趣道:“他们每回都说一样的话,听起来甚是无聊。”又纠正,“世间佛法同宗同源,何来高低之分。”

“殿下请问。”持戒让步道。

“都说凡尘往事是执念,只要放下了一切皆烟消云散,但这个执念越来越深,以至于抛不下忘不掉,最终让人活在痛苦之中,该怎么解?”

“殿下生来就与旁人不同,天之骄子,众星捧月,怎会有放不下的执念。”

“当然不是我,是我认识的一个人,叫做陈元伯。”

赵瞻盯着持戒的双眼,那双平静如水的眼里微微触动,产生了波澜。

“他几年前失了家乡,孤身一人长途跋涉投奔亲戚,结果亲戚造奸人所害,他举目无亲无处可去,最后不得已皈依佛门,几年后又与一桩大案牵扯不清,而这桩案子与他的家乡有关。”

赵瞻故意不往后说,停下来观察持戒,见持戒盘念珠的双手失了平稳没了章法,身子直直坐着僵在那儿。

“这个陈元伯剃发受戒的时候是否真的放下从前的事了?”

两人僵持半晌,持戒终是败下阵来,双唇因为紧张而颤抖:“殿下到底想问什么!”

“我想问的不正是你想说的吗?”

持戒被问急了,转头带着些怒气瞥向赵瞻,忍不住腹诽:这两兄弟怎么都一个样!

赵瞻起身走近,开口:“你不想回答没关系,不如让我来猜猜,你是建宁人,来庐陵只有短短几年,身上无一官半职,景灵宫自然进不去,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太祖御容像在遗失前你就见过,是也不是。”

持戒稍微从激动的情绪里抽出来,理智驱使他提出了同一个要求:“我要见官家。”

赵瞻也回得干脆:“官家命本宫全权处理此案,你若是不想说就算了。”语毕,朝屋外大喊一声,“陈内官,回宫。”

这回持戒再也坚持不住,焦急道:“我就是陈元伯,虽是建宁人但从小在虞州长大,因崇拜太祖事迹,所以时常去御容殿瞻仰祭拜。”

在南赵,只有虞州的御容殿允许百姓自由进出。

“你何以断定景灵宫供奉的是假的,那场大火又是怎么回事?”

张逊找到杜文景奉上御容像的时候,自称在大火中将它抢救下来。当时战乱,虞州百姓自保都来不及,谁又会去特别留意,所以张逊和杜文景那里的说辞也无法具体。

持戒不假思索坚定道:“因为御容像根本没有遗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