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外,苏府施粥棚处。
午时过后,城外前来领粥的灾民们已经陆陆续续往回走了,忙活了一早的苏府众人也终于能歇歇了。
疲惫感席卷而来,大家也没那么多讲究,就着剩下的粥就地填饱肚子。
朝云扒拉着手指头,回禀道:“大娘子,今日布施:七宝五味粥共七两,粗瓷碗共五两,衣裳被褥共计三十两,一共四十二两。”
季璋咽下粗瓷碗内的最后一口粥,看向任采莲,见其点头才道:“辛苦了。”
“多谢大娘子,多谢任妈妈。”朝云也瞧见了任采莲的颔首认同,内心窃喜。
任采莲瞥了她一眼,只道:“戒躁戒骄。”
“是。”季璋瞧她这乖学生的模样,只觉自己用任采莲来牵制朝云是最明确的决策。
季璋擦了擦嘴,在人群中寻觅一圈后,问道:“二宝,迈哥儿还没回来吗?”
他们就在城外不远处,虽说衙门在城中央,但一上午的时间应该够好几个来回了。可眼下他们都要离开了,都不还见人。
怎么她出趟门,就丢个孩子。有了苏迨这个前车之鉴,尽管苏迈已经十四了,季璋内心不免升起一抹担忧。
一旁的二宝回道:“娘子,大公子午前便归来了。但那家丁还未回来,他怕又出什么乱子,便寻那家丁去了。”
苏府的家丁都是本地人,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
季璋思索许久,悬着的心还是放心不下,起身道:“二宝找几个对这儿熟悉的小厮,和我去找迈哥儿。”
“娘子,回来了。”话音未落,苏迈的身影赶巧似地蓦然出现在季璋视线内,好似是特地让她担忧这一遭。
季璋微眯着眼,瞧着深绿色对襟直领大袖旁边只有他半截高的鸡窝头小娃,蹙眉道:“迈哥儿怎么把这个小娃带回来了?”
自己的孩子都还未带好,她可没心思去嚯嚯别人家的孩子。
瞧着蓦然出现的小娃,朝云也好奇,想留下来听个明白,却被任采莲拉着走了,“在其位谋其职,做好自己的事,不该听的别听。”
“是。”朝云依依不舍走开了。
到达苏府众人皆在的地盘,家丁们散开做事去了,徒留下苏迈与小娃接受季璋这个当家主母的审视。
苏迈垂眸瞧着身边手抠手的小娃,不忍心道:“母亲,代儿说他没地方可去了,孩儿这才将他带回来了。”
“谁?迨儿?”听到与心心念念孩子相同的名字,季璋一时晃神,不禁反问道。
“这孩子说他爹姓代,他娘叫代娘子,他便叫代儿了。”苏迈听见这个名字时也走了神,故而季璋这个反应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温声解释道。
方才还察言观色能说会道的小娃,此刻却小心翼翼地望着能决定他去留的季璋,局促结巴地讨要着一份能活下去的希望,“王···王娘子,我什么都会做,您就留,留下我吧。”
“你叫我什么?”听惯了苏大娘子、季娘子,头一次听见这熟悉又陌生的称呼,季璋内心不禁涌出一抹异常的情愫。
小娃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下意识望向告诉他这个称呼的苏迈,残存的理智却告诉自己,不能牵连这位愿意带自己过来的好心大哥哥。
他只得硬着头皮,重复道:“王,王娘子。”
“我家娘子就是王娘子!”二宝喜欢这个久违的称呼,出声安定着小孩的心。
季璋回神,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缘由,想来是苏迈不想暴露苏府的身份。
“你为何想跟着我?”她道。
“我与我娘子经常被那群恶人打,您是第一个出手搭救我们的。您是好心人,我想报恩,但···”
小娃倏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颇有得寸进尺的恩将仇报意味,顿了一下,须臾之后硬着头皮继续道:“我愿意跟在王娘子身边,做牛做马报答您的恩情。”
苏迈见其是个识趣的,主动出声帮衬,“母亲,这孩子的爹早就去了,眼下又没了娘亲。若是将他一人留在这城外,怕也是活不长的。”
这话说得没错。有娘亲护着,这小娃都活得如此凄惨。若只留下他一人,指不定明日便去陪他娘了。
可就这样贸然将人领回去,季璋又没把握能将其养好,不禁陷入了纠结之中。其余人皆在等季璋发话,故而几人就这样僵持着,一时竟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见母亲久久未出声,苏迈将季璋拉至一旁,说出了自己的考虑,“母亲,迨弟还俗不是需要一人顶替吗?我问过了,这孩子如今也四岁,与迨弟差不多大,正合适。”
“你是因这个缘由,才将他带我跟前来的?”季璋倏然发现自己似是从未好好打量过苏迈。
“是。”
或许是感受到季璋急转直下的冰冷语气,苏迈出声补充道:“相比于留他一人在城外等死,上天竺寺于他而言,何尝又不是一个好去处呢?”
季璋沉默了。
苏迈虽怀有见不光的私心,但这的确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交易。只是不知当这孩子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会不会后悔。
季璋回到代儿面前,问道:“你当真愿意跟我回去?”
“愿意的。”小娃重重地点点头,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
“若日后我对你不好,你也愿意吗?”瞧着他真诚的双眸,季璋心虚般挪开了视线,将丑话说在了前头。
“只求王娘子给一条生路,代儿定会乖乖听话。”几个月的流浪日子,代儿早已知晓自己若是被留在城外是何下场,此刻一心只想尽快离开。
“那便跟我回府罢。”见他如此配合,季璋也蓦然松了口气。好似有了这句话,她日后的负罪感便会少些。
*
苏府,苏迈屋内。
“娘子,那小娃嚷嚷着不习惯,不肯脱衣裳,非得自己洗。连带着将小厮也赶了出来。”二宝推门而入,无可奈何道。
这小孩不知多久没打理过了,若是单靠他自己洗,不知多久才能出来。
望着外面渐黑的天空,苏迈劝道:“母亲,要不您先回去罢,训话也不在这一时半刻。”
“那把任妈妈叫来罢。拢共这孩子日后也是归她管,这些话也是说与她听的。”季璋妥协道。
既然这孩子一早便打定主意是要送走的,那便能少接触就少接触,以免生出感情,再生不舍。
苏迨赎身一事,任采莲是知道的。故而任采莲听说了这个消息便已猜到了带他回来的意图,也预料到了季璋的传唤,一早就候在门外。
待二宝出来喊人,她才跟着进了屋,“见过大娘子。”
“任妈妈请起。”
季璋开门见山道:“任妈妈,带回来的这孩子日后还望您多费心了。”
“老身愚笨,怎么个费心法,还请大娘子明鉴。”任采莲刨根问底道,一副听不懂的模样。
季璋也不遮掩,直道:“这孩子日后要送去上天竺寺的,任妈妈费心多盯着些,莫让其他不长眼的欺负他便好。”
“那既如此,不如将他安排在您身边罢。小公子眼下到了好动的年纪,正好缺一玩伴。”任采莲提议道。
季璋陡然提高了声量,不容置喙道:“不可能。绝不能让他接触过哥儿。”
任采莲看出了季璋的态度,提议道:“既是如此,娘子何不直接将他养在别处?”防患于未然,这个言简意赅的道理,她不信季璋不懂。
“眼下人人自危,谁愿意养个随时都会被送走的孩子?”季璋不是没想过这个法子。
可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不愿意与这个小娃建立情感羁绊,又有谁会愿意去顶着这注定会分别的痛苦去善待他。
苏迈道:“母亲,不若就先将他留在我院内罢。”之前为苏迨准备的屋子,眼下正好可以用。
“行吧,那我今日就先回去了。”思来想去,也就苏迈这儿最为合适。
他整日不是在书院就是在书房,是整个府内最清净的地方,也是能让这个孩子与人产生最少情感羁绊的地方。
待季璋与二宝离开后,不知情的朝云这才出现,拉着任采莲询问情况,“任妈妈,这小娃一无身契,二无牙婆子担保,就这样不明不白留在府内,日后若是出了问题可如何是好?”
任采莲摇摇头,只道:“这小娃命贵着呢,可不是做小厮奴婢的命。他的事,还轮不到咱操心。”
“知晓了。”朝云道。
看来,这第一封写给郎君的信有着落了。
*
翌日。
往日雷打不动卯时三刻起身的苏迈,在经历了一天的布施后也累垮了,今日睡到了辰时三刻才悠悠转醒。
索性腊日书院休沐三天,今日晚起也未酿成大错。
“公子,要洗漱了吗?”一道稚嫩的声音在屋门外响起,吓得坐在床上醒神的苏迈瞬间清醒。
他这才响起屋外之人是谁,连忙下床披上衣裳,开门将外面之人放了进来。
“嘎吱”一声,屋门打开。冷风冷气直往苏迈的衣裳里钻,却被代儿手里端着的半盆热水散发的热气抵消,苏迈反而感觉身前偏下的位置有阵阵暖意传来。
苏迈面色一沉,裹紧身上松散的衣裳,头一次在院内大发雷霆,“院内的其他人呢?都死了吗?”
下周四前还有两更(过渡章真难写,抱歉抱歉)
1.北宋休假,腊日放三天。——百度资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替代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