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送妻上青云 > 第1章 弘正年间.前世

送妻上青云 第1章 弘正年间.前世

作者:公子一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0 18:36:58 来源:文学城

弘正十一年暮春。

皇城内一下死了两位皇后,加上弘正帝登基前娶进东宫的那位太子妃徐氏,也就是这位贤明君主后来追封的孝仁皇后,本朝的三位皇后皆不得善终。

坊间人多是叹息这三名女子命薄,无福消受天家富贵。无一人指责君王的寡情薄意,他们只道∶“老天爷开眼,赐给了我们一位仁德圣明的皇上。”

接下来的数年——

金銮殿御座上的皇帝,半死不活,魂魄早随那人飘入坟茔之中。他这副锦绣皮囊白活世上,不过是迟些埋入黄土罢了。

金銮殿丹陛下的首辅,心如死灰。他给那人斫了一张琴,可惜晚了,娘娘死了,谁弹得《白头吟》都不对味。

一君一臣,带着对她的深深愧疚共赴九泉之下。熊熊烈火焚尽皇城内九千余间宫室,思妻成狂的皇帝疯了!他放了这把火,妄图烧毁生前困住她的四堵宫墙……

火势蔓延至坤宁宫,那一树野棠花下,绯袍首辅抱琴静静站在那处,静静等候烈焰吞噬他消瘦的病体残躯。火光冲天,他仿佛看见了那位让他甘心情愿俯首称臣的娘娘,看见她静静坐在树荫下端然抚动琴弦。

“皇后殿下,请宽宥臣,臣来迟了。”

这一句话,他翻来覆去在心底说了千万遍,还未曾传入过她的耳……

*

弘正十一年的三月天,阴雨绵绵,春风吹来拂去这剪不断的雨丝。朱红的宫墙浸泡在潮润的雨水中,要泡烂了!

宫娥提着食盒踏入坤宁宫东暖阁,弘正帝正在更衣,跪在弘正帝膝前为他整理衣带的不是徐皇后,是昨夜承宠的宫人郭氏。

徐皇后入主坤宁宫十年,尚是处子之身,代她承受君恩十年的,正是这位宫人郭氏。

弘正帝侧目,瞥了一眼宫娥手中的食盒,“皇后的补药?”

宫娥依礼恭敬答“是”。

弘正帝抬起膝前郭氏尖尖的下巴,与她对视,“你家娘娘一日进几回药?一回进几碗?”

郭氏面上飞红,眼中满是柔情,“娘娘早午晚进三回药,每回喝三碗。”

郭氏抿唇,弘正帝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一碗是太后娘娘赐的,一碗是陛下您赐的。”郭氏顿了顿,“剩下这一碗,是娘娘自己写的方子,命尚食局的司药女官按方抓药。”她抬首向弘正帝飞了一个媚眼,“奴婢替陛下打听过,娘娘自己这碗药是断子药,喝了这么些年,于儿女事上娘娘是没有指望了。”

郭氏得意至极,她虽没有正经的名分,分得的雨露恩宠却和承乾宫的胡贵妃一样多。况且,她还为弘正帝诞下了皇长子,也是宫中唯一的嫡出皇子。

徐皇后蒙受陛下欺瞒多年,一直以为亲自抚育的皇长子是她同胞姐姐孝仁皇后所出。

陛下登基前,需要一位出自魏国公府徐家的正妻。

如今帝位已稳,中宫的位置,该挪一挪了。

弘正帝见郭氏的眉尖越扬越高,眸中掠过一丝不悦,轻咳了一声。

“昨夜听你弄弦,你的琴音长进了,得了五分相似,皇后断指后,听过她抚琴吗?”

郭氏摇头,“娘娘再没碰过琴了。”

徐皇后一点也不像她伺候过的孝仁皇后。这对双胞胎姊妹花相貌是一模一样的。姐姐孝仁皇后恬静温雅,与尚是太子的陛下感情甚笃,后病逝于东宫。妹妹徐皇后面上对陛下恭顺,骨子里却透露出一股狠厉的倔强,遭陛下厌弃多时。

就说断指这一事,陛下要听孝仁皇后在世时常奏的《清平乐》,徐皇后非要弹《白头吟》,被陛下斥责几句,竟赌气切下自己的食指,面不改色对陛下道∶“臣妾指断,不能抚琴,恐污圣听。”

弘正帝更衣毕,唤来坤宁宫的管事牌子,询问皇后在何处。

听到太监答皇后去了司礼监后,弘正帝大怒,“她待那阉人,比待朕好。”

“她待那阉人,比待朕好。”

孝仁皇后崩后,这句话弘正帝反反复复说过千百遍,今日用在徐皇后身上,并无不妥。

徐家姐妹俱一样,是亲近阉人的腌臜女子。出身高贵又如何?有好命无好运。陛下爱重的那个薄命,陛下讨厌的这个当了十年病歪歪的皇后,恐怕命不久矣。

郭氏上前,边为弘正帝抚背顺气,边假意劝慰道∶“请陛下谅解娘娘的孝心,娘娘出阁前,好歹喊罪奴李拙一声干爷爷。”

她和胡贵妃一样,是有资格欺侮徐皇后的,郭氏如是想,还要添上几句煽风点火的话。

猝不及防的,郭氏耳边响起一记清脆的耳光声,她的面颊又辣又疼。

郭氏忙伏在地上,身子不住颤动。

弘正帝∶“你们一日是她的奴婢,终身是她的奴婢。皇后何曾有过一位干爷爷?那阉人也配。”又甩了一记耳光到郭氏脸上,“是朕宽仁,是皇后大度,纵得你们一个个翻了天,不将我们放在眼里。胡贵妃是妃嫔、半个奴婢罢了,你是彻头彻尾的奴婢,朕与皇后、太后才是大内真正的主子。奴欺主,乃死罪!”

郭氏的脖子断了,她死得不是很明白。

白绫缠颈的那一刻,仍妄想与她同卧鸳鸯帐内的年轻帝王能宽恕自己,到底是哪一句话说错了,引得天子发怒赐死她这枕边人。

*

司礼监值房内,一记接一记廷杖打在头发花白的老太监脊背上,血花四溅。

徐皇后不忍,扑到呕血的老太监身上,紧紧护住他,阻止东厂的行刑太监再杖下去。

老太监翻动了一下眼皮,张着血口道∶“娘娘,是奴婢毒害了胡贵妃宫中的小殿下,奴婢死罪!”他卯足了劲喊出这句话,似乎想让宫中所有人知道,他李拙该死!

“祖父驾鹤西去,父亲母亲音讯全无,二叔二婶堂兄们家中待罪……”徐皇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干爷爷,我错了,我不该活成姐姐的样子。”

哭着哭着,徐皇后咳了几声,掏出绢帕捂唇,素白的帕子上余有蹭下的口脂,以及几个梅花小血点。

咯血之症,不知是她哪年添上的。她享尽了花团锦簇的荣华富贵,想留住的身边人,一个也没留下。

“拉开皇后,死杖!”冷冰冰的几个字从赶来的弘正帝口中脱出,他瞧见了她帕子上的血点,心头一凛,太阳穴窝窝中爆出一缕青紫的筋。

他站在值房门口,等她来哀求自己。

宫娥太监们近前拉扯徐皇后的宽袖,她挣扎着不肯松开攀住老太监身下趴的春凳的手,索性脱了最外层的凤袍,拉扯她的太监宫娥们摔了一地。

弘正帝看不过眼,雨后湿凉,解下了自己的披风,笼住了徐皇后瘦弱的身板。

他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去扳动,扳到她那根断指时,手上的力道明显松了几分。

他将人儿搂抱在怀里,她身上的药香沁入他心脾肺腑内,真好闻,也难得闻到,亲近她的机会少有。

“听话。”弘正帝在她耳边低语。

徐皇后呜呜咽咽闷着嗓子,眼眶一圈泛红,醉人的红。

“胡贵妃污蔑臣妾与李拙共谋,害死了她的孩子。敢问陛下,倘若臣妾的姐姐还在人世,陛下是信胡贵妃的话?还是信臣妾的姐姐?”

弘正帝心头有一丝松动,孝仁皇后之死是他一生之痛,也可说是一生之耻。他不理会无理取闹的徐皇后,正色道∶“继续杖!”

行刑太监们得了旨意,更领会到弘正帝语气中咬牙切齿的恨意,重新打下的第一杖竭尽了力气。

老太监的脊骨断了,他咬去了下唇的一块唇肉,带血咽入喉中,忍住不哼唧出声响来,恐一旁的徐皇后惊惶。

弘正帝死死捂住了徐皇后的双目,掌心黏腻的手汗混着她眼角溢出的泪液。

未打几杖,老太监自己咬舌自尽了,身下一团血污秽物,临死前他向弘正帝投去殷切的目光。

皇帝答应了他,不会废后的。

一身素色宫装的胡贵妃飘然而至,她朝咽气的老太监脸上唾了一口。

仗着弘正帝对她的宠爱,胡贵妃嚣张跋扈惯了,她愤然迈着细碎的步子,欲要掌掴立在皇帝身旁的徐皇后。

无宠无爱的皇后,深得帝心的贵妃,宫娥太监们一时不知该帮哪一头。

弘正帝挡在徐皇后身前,拦住了张牙舞爪的胡贵妃。愤怒的胡贵妃无意间用指甲蹭花了弘正帝的脸,在他面上留下几道细长的抓痕。他面色平静,没有怪责胡贵妃的意思。

胡贵妃跪下嘤嘤泣道∶“陛下,是皇后、是皇后这个毒妇,她指使李拙那个阉奴毒杀了我们的皇儿。”

弘正帝扶胡贵妃起身,抚上她的手背宽慰道∶“朕会公正处理此案,还你和皇儿一个公道。皇后是妻你是妾,朕这些年待你不薄,你虽为妾,却如朕妻。回宫养好身子,朕与你还会有子嗣的。等你下次诞下皇儿,朕必立为太子。”

命人搀扶起哭哭啼啼的胡贵妃上龙撵,送回承乾宫。

弘正帝目送胡贵妃远去,转首欲对徐皇后解释几句,她脱下头上的凤冠掷在地上,从袖中取出一把剪刀,胡乱剪去满头的青丝。

他夺下她手中的剪刀,“皇后,你心中怨朕,为何早不发泄出来?”

徐皇后伏下身子,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妾不敢怨陛下,是臣妾错了,削发是为陈罪。”

弘正帝嗤笑一声,她是不敢怨,还是不屑怨。

“哦?朕想听听,皇后何错之有?”

徐皇后∶“臣妾有四错,错在姓徐,错在未听老祖父之言,错在父母千疼万爱、堂兄庇护过甚,最错的、最错的是臣妾不该痴心妄想、痴心妄想君王容情,一意孤行铸就今日大错。臣妾此生至憾之事,是没有安分守己、留在怀橘书院,而忤逆尊长、成为了陛下的结发妻子。”泣涕涟涟,处处字尾拖有哭音,唇角却是高高扬起,半笑半哭娓娓道来。

所以她这个结发妻子要削发,削发向自己断情吗?弘正帝握紧了手中的剪刀,望向她的那一瞬,一如既往的冷眼观她,随即肃声道∶“皇后病了,扶皇后回宫进药。”

他几度想折断她倔强的骨头!凭什么她总是那般骄傲?跪他拜他,却从未敬过他。

*

老太监死的三日后,皇城下了一场血雨。

湘王在团圆家宴上发动宫变夺权,殿内刀光剑影。

反贼手中剑刺向弘正帝心口的那一瞬,徐皇后被弘正帝扯到身前,垂首目睹三尺青锋没入她胸腹,酸涩的痛感涨满她心怀。

失去意识的前一息,她不想当皇后了,想做回徐稚棠。她当了十年皇后,不过是想守护姐姐孝仁皇后留下的那个孩子,那个有一半徐家血脉的孩子。

这辈子她从未对任何人动过心,只为一句话而活,那就是“徐与宋,共天下”。终究是棋差半子,满盘皆输。

有人喊了她一声“娘娘”,是带兵勤王救驾的首辅张钤。她十分厌恶这个奸臣,因畏惧他,与他几次谈话总带着点假惺惺的示好。

凤袍染血,张钤阖眸几息,复睁眼时,一剑封喉,结果了湘王的性命,终止了这场宫廷政变。

太监们拖走皇城四处反贼的尸身,拖到空旷的郊野,焚烧了十日十夜。

大雨冲刷净各处宫殿的血污,这场宫变,成了太监宫娥茶余饭后的笑谈。

他们笑话一心护驾的徐皇后被废,弃帝自保的胡贵妃成了弘正帝的第三位皇后。

徐稚棠的魂魄飘荡在这些笑话她的太监宫娥身边,她想反驳他们,她是被无耻的弘正帝拉去挡剑的。

弘正帝不止废了她的后位,还将她娘家魏国公府徐家治罪——勾结反贼之罪,徐家男子皆流放古长城为奴,女子则没入教坊司为妓。

做了孤魂野鬼的徐稚棠,常入弘正帝夜梦吓他,他不惊反喜。

她死后,尸骨成灰,装她骨灰的物件不知在谁人手中。

野地有一简陋的衣冠冢,也不知是谁人替她立的。无人祭奠她,得不到香烛纸钱的供奉,她做鬼也做得极为凄凉。

死后第三年的最后一日,她吃了一顿顶好的还魂香。

是张钤来她墓前上香。正值隆冬时节,坟头积雪三尺。他眼睫上压满寒霜,心中默言∶对你不住,汝恩甚厚,钤无以为报。

徐稚棠吃完香,舔了舔唇。有点奇怪,别人的心语她都能读懂,唯独张钤的,她连听都听不到。

听过一个小道士说,鬼是读不到吻你耳朵的人的心语的。

她没扯清楚张钤和自己的因果,白光一闪,意念模糊不清,耳边响起和尚的撞钟诵经声……

“张钤,谢谢你的还魂香,我是时候离开人世间了。”

他听不见,仰首漫天风雪,泪盈满目,仿佛感知到什么,高声呐喊∶“臣万望娘娘,永远高傲矜贵,莫向世俗低头。”

她做了一世高不可攀的棠。

*

乍暖还寒时分,徐稚棠墓前的积雪融化,千阳灿烂,墓碑上刻了一排血字——张太师义妹三品淑人徐小野之墓。

张钤,字稚奴,大昭唯一生前被加封太师的文官。

小野,徐稚棠的小名。

月漏瑶琴影野棠,陌上稚奴归不归。

这句她待嫁闺中写的诗词,她死后第三年他才读到。

她几句真真假假的戏言,他记了一辈子。

“小野喜欢稚奴哥哥。”

那时的稚奴哥哥不开窍,只喜欢读书。

“小野要快点长大,长到十五岁,问那个叫张钤的书呆子,愿意做徐家二娘子的新郎官吗?”

张钤没有立刻答她,他这小青梅的童言稚语,当不得真的。

“张钤,真好啊,我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你当了权倾朝野的首辅。我们儿时所愿,皆得圆满。”

他一时无言以对,并不记得自己儿时的心愿,反正不是娘娘口中说的这个。

“娘娘喜欢坤宁宫吗?”

“喜欢。”

“娘娘,宫墙内风太寒凉、人心更凉。臣少时有一小友,臣待她与家中小妹无异。她最怕冷,她叫小野。今日的她,对臣尽说违心之言。”

“张钤,徐小野恐怕到死都不能归家。真希望有人带她的布娃娃回她江南的家,她走不出这坤宁宫了。”

他这时方彻底醒悟过来,她从来就不喜欢坤宁宫,更不喜欢当皇后。

“陛下已恩准娘娘省亲,这时候下江南,可赏江南春,喝十文钱一碗的桃花醉。”

“桃花醉都十文钱一碗了,我记得离家的时候,才一文钱。今年江南春太晚,我等不到了。张钤,谢谢你替我向陛下周旋省亲之事。”

她向他道谢,他却没听出她话中的深意。

“张钤,蒙你关照多年,看在昔年旧友的情分上,我给你抄了几百卷经,衷心盼望你有一日,能干干净净回江南去,平平安安娶妻生子。”

“娘娘,臣万罪加身,早不知清白二字如何书写,无妻无子反倒落得一身轻松。”

世间可以约束管教他的人,已经没有了。因为……后来……娘娘……死了……

江南春至,徐小野没喝上十文钱一碗的桃花醉。

张钤倒喝得烂醉如泥,他想醉死在江南的春风里,骂了句老天爷,砸碎了小酒壶。

他对徐小野的布娃娃喋喋不休,偶尔亲亲布娃娃的耳朵,呢喃细语几句。

*

弘正帝新立的胡皇后突发恶疾暴毙,只当了十日皇后,死前还未来得及将她的居所迁至坤宁宫。皇帝大发雷霆,下旨杖杀承乾宫内服侍过胡氏的所有宫人。

一日,弘正帝召内阁首辅张钤入宫议事。

弘正帝正在殿内御案后观画,画中红衣少女明眸皓齿、玉颈上戴着一顶悬莲花玉的项圈。

对于画中人的身份,伺候皇帝的近侍众说纷纭。有说这是孝仁皇后的画像,她闺名中有一个“荷”字,悬戴莲花玉。有说这是废后徐氏的画像,徐娘娘出阁前是大昭最明媚洒脱的女郎,她爱穿红衣。

张钤余光扫过这幅画,想这画中人当是孝仁皇后,因为弘正帝有一隐疾“看碧成朱”,碧衣到了弘正帝眼中是红衣,弘正帝辨不清这二色。

碧衣、莲花玉,皆是孝仁皇后出阁前的打扮。

弘正帝命人收起那幅画,对张钤道∶“卿知她是怎么死的?”

张钤不明所以,“陛下说的是哪位娘娘?”

弘正帝怔愣一瞬,“庶人徐氏。”

张钤∶“闭于棺内,惊惧窒息而亡。”复又补充道∶“陛下交代臣领法司追查孝仁皇后当年死因,孝仁皇后五岁能辨百草,十岁熟读医书药经,却崩于水银之毒。”

弘正帝听毕,含泪道∶“卿记错了,通医理的不是孝仁皇后。水银之毒算什么,依朕看,人心至毒。”一时怅惘,心上缺了一角,自此添了痰迷疯癫之症。

徐稚棠的尸身内也有若干水银,假如没有宫变挡剑那场祸事,水银毒发,她还是活不到二十六岁。

张钤没有向弘正帝禀说此事,陛下应当不在乎娘娘生死,何必多言?

*

皇城大火那夜,火是弘正帝放的,皇帝是张钤杀的。

“徐小野……我带你回家……”

他家乡老人说,人死前道出的最后一句话,就算喝下孟婆汤、过了奈何桥,轮回多少世都不会忘记。

张钤这一生,要说最遗憾的事∶一是娘娘死了,二是不知娘娘之名。

他死在她死后第四年。

那年江南春不晚,漫山遍野野棠香。

*

《昭史.奸佞传》记载∶张钤,字稚奴,号潜鳞,元湖人。举贞禧二十九年进士……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为官不仁,为兄不义……窃政弄权十数年,人皆侧目指为奸臣,后弑君自毙,死无埋骨葬身地。

他是弑君篡位的乱臣反贼,食昭禄,谋昭事,诛昭帝。大昭皇朝在他手下覆灭,宋姓皇室遭灭顶之灾。

新朝称大魏,乃徐家天下。

徐小野的那个徐。

大魏新帝追封自己的姑母徐氏为靖国大长公主、朱衣侯,并为她在《魏书》中立贤德传,《魏书》不隐徐氏之名,而直书“徐稚棠”三字,史官落笔歌功颂德,依据张钤所作《祭二娘子文》,书她生平德行事迹,极尽溢美之词。

翻修被焚毁的坤宁宫时,工匠掘出半只布娃娃,从布娃娃里掉落一张小金牌,上面纂刻了徐稚棠三字,名字后接着刻了一排小字,是徐稚棠的生辰八字。

新帝见到这只布娃娃后掩面而泣,“今见姑母心爱玩物,不见姑母,朕心难安。”

新帝下旨搜寻天下画师,为其姑母画像,成画后皆不入帝眼,斩三百零九名画师于午门。

一僧入宫献画,新帝展画阅,画中留白处题词曰“稚棠疏影,赊半缕春风。玉钤金印,赚一江秋霭”。张钤在僧人那里存了三百多幅这样的画像。

这两句词也在张钤所作的《祭二娘子文》中出现过,他无意间落笔书过她名,却不知“稚棠”二字原是她名。

新帝抚案笑道∶“观此佳画,仿若姑母音容笑貌宛在。禅师法号如何称呼?”

僧拜答∶“无号野僧,贫僧皈依前乃旧朝张太师门生。张太师让贫僧转告陛下,当年陛下姑母抱陛下赏灯那夜的灯谜谜底是——“日月同辉,岁岁清宁”。

新帝顿悟姑母良苦用心,发愿开创清平盛世,不禁女子读书为官。

*

她做了一世大昭的皇后,终入魏书,流芳千古。

而他之恶名,独留昭史之上,遗臭万年。

他在昭史上遥遥望,相见无期。

她在魏书中慢慢等,从不回首。

“张钤,你看,后世千千万万人知我徐稚棠之名,唯独你不知,多傻啊你,和徐小野一起死在了旧朝。”

可惜,她没来得及,和他说这几句话。

“娘娘,你我之名已隔一段无法跨越的天堑。”

“娘娘,臣若苟且偷生于人世,活到大魏新朝寿终正寝。八百里黄泉路上,臣再见义妹徐小野,恐怕她都认不出臣这个老头子了。”

“娘娘,臣希望在徐小野眼中,永远是臣风华正茂之年。”

可怜,他的心声,她永远听不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弘正年间.前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