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松鹤赋/成都旅游指北 > 第9章 麻辣兔头

松鹤赋/成都旅游指北 第9章 麻辣兔头

作者:梅复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4 00:02:35 来源:文学城

“不说这些了。李奉来信讲些什么了吗?”苏琅方才想起自己回来的原因。

“是。据李奉将军来报,吐蕃如今已收复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疆域已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其势力盛极,野心极大,甚至隐隐有向巴蜀、南诏进军之势。[1]李奉将军来问,是要整兵作战,还是加强防御?”

苏琅思索道,“朝中亦议论过吐蕃一事。自公主入藏,我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友好的贸易往来之中,虽然如此,也不能阻止其不时兴兵来犯。可是,吐蕃位处高寒之地,路线复杂且居高临下,‘深入则未穷巢穴’,至于在边线频繁征讨,亦不是长久之策。”

陆辛提议道,“不若在空虚要道建立城池,派兵驻扎,以防止其向东、南深入。至于吐蕃军民,也以迂回安抚的政策为主,尽量不与其起冲突。与此同时,命各州加强训练,稳固军马实力,以待后期的作战?”

苏琅颔首,“亦为可行之计。”

他们商定完毕,陆辛便着笔给松州回信。此时午后已过,二人皆未用膳,就吩咐府内的厨子简单做了两碗面条。

甜水面比筷子略粗,吃在口中有种扎实的口感,配上粉末与酱料,甜味便在口齿间发酵。一根面条从头到尾,分量不大,适合作小吃。没有汤水,酱也不算辣,春夏咸宜。

苏琅没吃饱,又拈了几块桂花糕,就着茶水吃了几口,倒没有什么闲情逸致。

“猜猜司马会不会派人来催。”苏琅想起炸毛似的余荣,之前自己在牢中才允诺要做好民政实事,今日又开始翘班,再赶去衙门岂不是要被劈头盖脸一阵责问?哦不,自己官比较大,他不敢责问。

“余大人挂心公务,不会这时候来的。”陆辛填饱肚子,便站了起来。“殿下,寒年先赶回去了。”

“嗯,你去吧。”

饶是苏琅想多留他一会儿,也要以公事为先。如今上任不过半个多月,前人留下的摊子还没处理干净,新事务又接踵而至,想忙里偷闲,好像越来越难了。

慢慢等吧,现在不过是积攒力量的时期。等到一切都步入正轨,就有机会大动干戈、一扫忧患。

那时再稍作休息,也不迟。

因为要安排州县官,苏琅又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天,休沐的日子也在四处走访,毫不闲着。任家几次想要求访,都被他找由头拒之门外,要么是伤风头痛,要么是出游不在家。单良的案子也快要提上日程,苏琅不想在这个时候多费口舌、节外生枝。

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苏琅以为任家暂且消停一会儿的时候,一通堂鼓把苏琅从三省堂催到了正堂。

原是成都郊外发生了一件命案,两造正是任家和傅家的人。

堂下站着一身猎装的任膺,傅家子弟守着白布跪坐痛哭,随之聚集在外的是两家的家众,衙役守着正门不让无关人等进入。

“堂下何人,状告何罪?”

“回大人,”傅家子弟中一人膝行而出,悲痛道,“草民傅江,与兄长傅行于城外狩猎,正是兴至之时,远处飞来一箭,射中了兄长的脑袋,兄长不幸、一命呜呼!我等回头查看,却见那人——”傅江伸直手臂指着任膺,怒目道,“任膺,持弓坐于马上,正是他一箭射死了兄长!”

苏琅眼皮突突地跳,“案件发生在何时何地?可有证人?”

“约莫辰时,”傅江短暂地思索了一下,便立刻说道,“于西郊清水河旁的桐树下,官爷已经做好了标记。证人……在场的傅家人都可作证!”

法曹参军事杨舟凑到苏琅耳边,“大人,作证之人与死者皆有亲属关系,不可偏信一词啊。”

苏琅目光瞥了瞥,暗想别的账我还没跟你算呢。

“任膺,你可认罪?”

“我何罪之有啊?”任膺张开手臂,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大人,我可没有故意杀人啊。”

这小子挺嚣张。

司马余荣看不下去,走到桌边轻轻拍了拍板子,“任膺,在公堂之上,见了大都督,何不低头跪拜?”

他的语气到后来反而轻了下去。

苏琅无语地看着他抓走自己的惊堂木,却质问得这么不痛不痒。

只见任膺笑了一下,先屈一只膝,又屈了一只,才慢慢地弯下腰拜道,“任膺拜见大人。”没等苏琅发话,他就自己起身了。

“任膺,”苏琅开口道,“傅家人告你杀人,你却矢口否认,你有什么要辩解的?箭不是你射的?”

“回大人,”任膺轻佻道,“箭是我射的没错,可是我可不是有意杀他的。”

“哦?难道你要说,这是误杀?”

“当然啦,我又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杀人可是死刑啊——任膺惜命得很!”任膺笑得放肆,抬了抬自己的左手,“当时我正在马上,一手拿着弓,放在腰间,正在物色猎物呢。那草地里就突然出现了一只野兔,哎呀,我想啊,今天吃麻辣兔头、手撕兔肉、爆炒兔丁,很是不错啊!当场就追了上去,追了几里地……”

“本官可不是听你来讲故事的,说重点吧。”苏琅提醒道。

“哎呀大人听我说完啊,”任膺毫无改意,做着牵马的动作,突突突,“终于在桐树后面看到它停下的身影,我心中大喜!从腰后掏出箭,”他右手举起比出射箭的姿势,“嗖溜——就射了出去!大人,你可明察啊,我哪儿知道那是人不是兔子呢!”

苏琅被他的描述说得脑子发麻,任膺的态度过于轻松,好像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夺去一条生命。这对这个锦衣玉食、日日声色犬马的豪族子弟来说,恐怕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吧?却不知他杖的是谁的势,循的是谁的法。

“你胡说!”傅江怒喊道,“兔子是兔子,人是人,这如何能看错?”

“怎么不能?兔子是白的,你那哥哥也穿着白衣,我看错了,不是很正常?”任膺挑眉讶然道。

傅江咬着牙,一时说不出话。

任膺得意一笑,又回头看向苏琅,“大人,我朝律法可曾说过,若是过失杀人,只以赎论。要付铜多少,且开个价吧!”这话就是**裸地对傅家的嘲讽了。

“对对对,”杨舟拿着律法,附和道,“《疏议》第三百三十九条清清楚楚写着:‘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依其状,以赎论。谓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共举重物,力所不制;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致杀伤之属,皆是。’任公子正符合这‘因击禽兽,以致杀伤’的说法,是过失杀!”

苏琅轻哼一声,夺过他的书,“你办案还是本官办案?”

杨舟顿时不敢多语。

方才为止,他还以为都督和自己是一条心呢。毕竟任家家大势大,虽然告状者也是世家,但是如何取舍还是很显然的吧?

而苏琅偏偏就不是那个显然,他阖上律书,说道,“律法之规定自然无可置喙,可是任膺,你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傅江,你又能否找到傅家人以外的证人来为你作证?”

“那律法上清清楚楚写着,我还需要作证吗?”任膺一脸不解。

“律法是律法,行为是行为,‘徒法不足以自行’,律法如何能知人心?”

“可是大人,又如何证明我故意杀人?”任膺不屑地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柳家人,“就凭他们的证词?”

“所以本官才要问傅江,是否有其他证人在场。以及捕快、仵作,是否完好地保留现场的痕迹,仔细查验过尸体?”

“这……”差役面面相觑,“事实确凿,我们只是记载了位置和经过,就把尸体带回来了。”

历次办案,也都是走个过场啊。台上当官的那些好像也不怎么注重事实证据,都是粗粗看过就放下了。

傅江环视一圈差役,咬了咬牙,再次跪拜道,“大人,当时场内还有其他一同狩猎的人,事发突然,草民没能把他们带过来,请大人宽限几日,让我们找齐证人再作判决,我们一定能证明任膺犯了故杀之罪!”

“如此,便容后再审。”苏琅拿起惊堂木,“嫌犯任膺先收押至监牢。”

一敲未下,任膺便叫道,“大人,你这样放纵他们,若是他们作伪证诬陷我怎么办?”

“你若清白,本官自然不会冤枉了你。”苏琅正声道,“何况此事由衙门差役经手,你应该信得过吧?”

任膺一愣,似乎以为得到了什么暗示,笑了笑,“原来如此,那就等大人还我清白了。”

惊堂木一敲,任膺大笑着被差役扶着带下去,留下满脸不甘的傅家人。

“大人……”傅江脸上满是疑虑,似乎在思考苏琅会不会包庇任膺,正要上前,却被拦在了堂下。

“公子止步吧。”余荣走下来,传达了苏琅的意思,“都督说办案期间,不见两造,以免影响思绪。”

“可是证人……”傅江想说什么,再次被余荣打断。

“你们只管协助官差寻找证人,旁的事,本官也爱莫能助。”

退至三堂,苏琅私下找来余荣,“你对此事怎么看?”

余荣一顿,询问道,“都督是问案子,还是问两家的关系?”

“你知无不言吧。”

那就是都问了。

余荣斟酌地开口,“世家之间,本有高下之分。傅家虽是百年家族,但一无官职傍身,二无贵戚相助,难与任家相争。而同为当地大家,任家也不屑于与其计较,只是事事压其他家族一头罢了。如今,若说任膺故意杀傅家的人,能找出什么理由呢?”

“他们最近可有过冲突?”

“下官未曾耳闻。”

“这倒是个疑点。”但苏琅心中还有一番思量,“莫非只是来震慑本官?”

“此话怎讲?”余荣不解。

苏琅叹了一口气,没有讲下去,只说,“随本官去查案吧。”

他们策马行至西郊,找到尸体发现的位置,看到了地上的那团血迹。被叫过来的仵作蹲在地上,指出了傅江倒下的位置。

“任膺于何处射箭?”苏琅问道。

“按照箭头的方向和死者脚下的位置,我想应该是那边。”

仵作伸手一指,却是一片开阔的野地。

苏琅骑马过去,看着仵作的手指找到位置,不时地前进或者后退。

“大人,”余荣跑了过来,仰头看他,“可有什么发现?”

“视野很开阔。”苏琅轻哼一声,“人头那么高,就算对面人下马步行,认成兔子也是诡异。傅行当时弯腰了吗?”

“如果弯腰,就会侧着倒下了,怎会倒下后身体直立?[2]”余荣说道。

“那……任膺的箭法如何?”

“百步穿杨,家喻户晓。”

“本官知道了。”

余荣见苏琅神色了然,不由担忧问道,“都督真要治任膺的罪?”

“他若真的故意杀人,本官治不得他的罪?”苏琅低下头,似笑非笑。

“并非如此。只是……活罪就罢了,任膺是任家家主任阳的独子,大人若杀了他,恐怕便与任家势不两立了。”

任家人虽无显赫官职,然而横行霸道,一因良田千亩、万贯家财,二因私蓄兵马、对抗官兵,有此二者便常让在任者忌惮。

苏琅初入蜀中,大权未控,政基未稳,按理说不该这么快和任家硬碰硬。

更何况,在余荣眼中,苏琅仍是半个闲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本官心中有数。”

具体有什么数,余荣是猜不到了。

苏琅说要专心办案,当真就把任、傅两家的人隔绝在外,两家的家主亲自求见,他都不肯出门。

这不禁让众人猜测起他的态度。

某日苏琅去狱中,恰好见到任膺的牢房,当真是布置得惬意舒适,可见他连狱卒都收买到位。

苏琅悄悄绕过了任膺,独自找到了单良的地方。

“大人总算来了。”单良还是那副邋遢样子,见到苏琅才拨开头发,正坐起来。虽然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但多少还是不想被任家人认出来。“是为了任膺之事?”

“你知道?”苏琅一讶。

单良点头道,“这两日隔着牢房,我已经听得很明白了。”

“没想到连你都知道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想找机会处理你的案子,却被这桩命案捷足先登了。”

“大人想问什么?”

苏琅低下身,“你还知道任家多少罪状?”

单良浅笑一声,无奈道,“强抢民女、霸占农田,我说到明天也说不完。可是,真要作证,又有谁能出面呢?那些农户被逼得背井离乡,女子被抓去做了小妾,或者不堪淫辱自缢了。其实这次的案件,也绝非一个意外能说得清楚。任家想要教训傅家,就拿傅家的子弟开刀罢了。”

“此言何意?”

“昨日在下午睡时,隐约听到他与牢头交谈,得知他杀人的原因。这并非临时兴起,乃是得知傅家有人干涉选官,劝郡王排除豪族子弟、任用贫寒之士,由此才蓄意报复。”

“当真如此?”看来有人把傅越荐官的事传了出去,可是,“他竟如此大胆,直接说出口?”

“这有什么?”单良微微耸了耸肩,仰头道,“其实大家都会知道事情的真相,任膺只是要大人的一个态度。偏向任家,还是偏向傅家,大人总得选一个。而对于这个选择的结果,任膺很自信。”

是本王哪里给了他错觉吗?

对,本王的确给了他这样的错觉。楚庄王不鸣之时,也给过群臣这样的错觉。

可是任家太过肆无忌惮,反而让他种下的因提前结了果。

苏琅离开大牢后,便速速派人外出查访。直到深夜回王府,才听到陆辛对他说,“傅公子来访。”

[1]此段参考《成都通史》对7世纪70年代的描述,详情勿究。

[2]凑剧情瞎分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麻辣兔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