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思华年 > 第17章 第 17 章

思华年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一口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0 18:25:30 来源:文学城

姜寸华将半湿不干的艾草点燃,浓烟汩汩升起,姜寸华举着这冒浓烟的艾草进了自己睡觉的屋子进行熏烤,顺手将看到的衣服、帐子、被单子等都扯下来堆在大木盆里,等她有力气了再洗出来。

熏烤完屋子之后,姜寸华感受了一下,觉着还有些力气,就去井边打了小半桶水提到厨房,用另一口锅烧热,也没去别处,就在厨房里擦洗了一下因为出汗黏腻的身体,她倒是想洗一下头发,但不行,她提不了太多的水了。

而且,病中洗头,这病怕不是不想好了。

就先用篦子篦一篦将就一晚吧,要是明天感觉更好一些,就在中午日头最足的时候洗一洗也不迟。

换上一身从箱子里翻出来的干净衣裳,检查了一下门户,已经月上中天了,她这才有心情回到屋子里,点上油灯,查看匣子里的东西。

姜小姑娘应该不认识字,因为这些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姜寸华基本上看不懂,但从大印和手印上来猜测,这应该是地契房契之类的契书。

数了数,有二十一张,比姜寸华想象的还要多。

契书和契书还是不一样的,姜寸华大体分了下类,一种契书有七张,一种契书有五张,一种契书是两张,剩下七张也是同一种,不同的是中间的几个签名,其中像是一、大、郎、全、天、甲这样简单的字她是认识的,而且,她将最后七张契书和其他种类的契书做对比,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七张契书的特殊性。

其他契书字体明显工整有序,虽然能看出定契人之间的笔迹不同,但他们的字横是横,竖是竖,一看就是有好好练过,或者说,是经常书写的。

但这七张契书不同,上面有两个名字就跟才学写字的幼童画出来的一般,只能勉强称之为字,书法什么的事别想了。

姜寸华有个猜测,她记忆中姜家在葫芦口是有大片的田地的,姜父一个人肯定种不过来,就将地租给了村民们种,然后她们家收租。

这七张契书,莫不是村民们跟姜家签订的租地契书?

再仔细比对一下,在可能是户主的那一栏找出了“许柔”两个字,许,正是姜母的姓氏,原来姜母名字叫许柔吗?

因为姜父是赘婿,所以姜家的户主是许柔,而现在,姜家的户主应该是她姜寸华了,看来,等她能出门了,第一件事就得去村长和乡贤们那里禀明,一同去官府衙门将这些契书全部给改了才行。

吴——天——恩?

这个字是恩还是思考的思?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个吴姓人家跟许柔签订了租田契书,而村里的吴家......

嗯,应该是村南头为村里守麻田的吴老头家了,因为他们家没有耕种的田地,所以才会租姜家的田种,这个很好理解。

王——0——行还是衍?

中间的这个圈代表什么?

姓王的?村里姓王的都跟王乡贤是沾亲带故的关系,这个姓王的是哪一个?

如果真是王乡贤家的亲戚,那姜小姑娘会收王婆婆送来的粮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本来就该是她的租粮啊。

除了这两张契书应该是吴姓和王姓本人签的名字,其他应该是不会写字,让人代签,然后他们自己画押的。

姜寸华抽出这七张契书另外放好,将其他契书都规整好重新放到樟木匣子里,塞在自己枕头底下,打算今晚就枕着它睡觉了。

她打算等她身体略略好些,就带着契书去村子里这些人家转转,先走访考察一番,看能收上来多少租银吧。

乡里乡亲的,大家日子都过的很苦,姜寸华十分能理解,如果真收不上来租银,可以用其他方式偿还嘛,比如砍柴她就十分不在行,拿柴拿炭来她可以以市价折算,比如她家屋子年久失修,有些漏风漏水,租她家地的人家里壮劳力们完全可以来帮她来修补屋子抵租银,再比如,她想养只母羊喝羊奶,家里有刚产了崽的母羊的直接将母羊和小羊都给她就行了,再再比如,她想自己养只猪崽养大了吃放心肉,给猪崽抵债也成,再再再比如,她后院有个石磨,想要些豆子磨豆浆喝点豆腐吃,还有,西北冬日里很冷的,她需要棉花、被褥、做新衣裳、洗脏衣裳......

总之,能还的东西多的很,不一定非得要银子的。

做好盘算,姜寸华吹熄了油灯,闭眼睡觉。

屋子里还残余着艾草苦涩浓烈的烟火气,床硬邦邦的,盖肚子的被皮子有股子非常复杂的腐朽味萦绕鼻尖,好像刚才有东西爬过她的脚踝?

姜寸华以为自己会不习惯,会辗转反侧睡不着,但实际上,上一秒她还在猜测爬过她脚踝的是蟑螂还是苍蝇,下一秒她就睡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