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家将军嫁丞相 > 第12章 盐块

谁家将军嫁丞相 第12章 盐块

作者:时书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03:07:24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白悦本来想再次拜访郑老翁,但正巧遇上个晴天,她便改道去检查周围粮仓的情况。走之前,她叮嘱府中仆役给老翁送去油布。

粮仓在镇子西北角,四周围着高高的墙。里面是一个个圆形的粮窖,白悦站上梯子,伸手从里面捻些谷物,闻了闻。气味微甘,没有霉气。

县丞跟在后面,道:“这都是今年春刚进的粮,竹南一年三种,粮仓充实。”

白悦点头,她从梯子上跳下来。拍拍手,问:“这几年,竹南多水患,救济粮如何发放?”

“按人头,领人去挨个村点。”县丞道,“大人放心,粮仓地势高,城关镇淹了这儿都不会淹。十几年都没浸过水了。”

“嗯。”白悦沉吟片刻,道,“今年朝中拨有仓库检修的款,没用完的话,再垫下窖吧。今年雨密,得防着。”

“各村、镇怎么防水的?”白悦问。

“淹多了,都有经验。水要涨的时候,都往高的地方去。谷地的房子泡两回就住不了人了,现在房子也建在山腰,淹不到。咱们主要是防疫。”县丞回道。

”嗯,回去列各村镇药房、药师、大夫的清册,计好关键药材的量,发公告不许囤货居奇,违者按律严加处置。”白悦和县丞边谈论,边走出粮仓。

“县丞先回去吧,我再去四周村镇看看,今天我不回衙里了,有什么事情你看着定就行。”

“大人慢行。”罗县丞应了。

白悦花了一日,走了大半村镇。她注意到,县里的舆图上,升阳方向只有一个小村落。升阳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她多年前在京中就看到过,记载的是升阳瘟疫,镇子空了,所以将小镇抹去了。

如今记载的,是很大一片荒地。

白悦策马调头,可惜还没走多远,就见到老熟人。

“大人。”马县尉领着人几个衙役,出现在眼前。

白悦皮笑肉不笑地道:“很巧,马县尉。”

荒郊野岭,正巡视至此,真是巧得不行。马贵就差把此处有鬼四字贴在脑门上了。

马县尉抱拳道:“大人这是要往哪里去。”

白悦直接道:“今日巡探竹南各村镇,正好沿着着这条路往里去。”

便是马县尉身后一条路,往深处去,草盛人稀。马县尉道:“此去路上没有村镇了。”

白悦道:“什么叫没有村镇?县里的舆图写的清楚,此去有一村落。”

本以为他会继续阻拦,没想到马县尉却道:“若是大人不信,可随我一观。“

白悦沉默了。若是马县尉阻拦,她反而要去看看那里有什么。马县尉却不怕,证明他确认,就算白悦看过了,也发现不了什么端倪。

夜蜂骑着马,慢慢踱上前。白悦看向深处道路,她暗暗吸一口气,拦着夜蜂道:“既然马县尉都这么说了。荒山野路,还是少走为妙啊。”

无奈折返,白悦心情不大好。不过算来也是,若真那么容易翻案,秘密也不会埋那么久无人发现了。

她调整心情,不急于一时。

回到镇上时,已近傍晚,白悦匆匆吃了两口饭,扛起食盒便去找郑老翁。郑老翁仔细擦拭着瓜果。

“郑伯,我来了!”白悦朗声道。

郑老翁没理她,小心翼翼地将油布盖在一车果蔬上。白悦站在他旁边耐心地等着,郑老翁一转身,瞧见她又是一身官服,吹鼻子瞪眼起来。

但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一块耐磨的大油布可花不少钱,用来给果蔬防雨淋正正好。郑老翁很是满意,连带着对穿着官服的白悦都满意起来,他哼了一声,背着手走到草垫上坐下。

“你费那么大劲,就为了听我儿子的案情?这件事情你们县衙的人都清楚,怎么不去问门外那个瘦杆儿?”

郑老翁确实疑惑。白悦一方父母官,何至于为了一个案子鞍前马后地跟着他。前县令还巴不得把他撵走,她又来操什么心?

白悦把食盒里的菜摆出来,今天又换了一轮花样,她道:“个中原因,昨夜说得清清楚楚。”

她今天还带了一小壶桂花酿,将酒倒出:“您还问,就是没在信。”

郑老翁自然不信。当官的哪个不是玲珑心机,尤其这里穷乡僻壤,欺下媚上才是正途。做官做事一腔热血,那是愣头青。

“哼,难怪被贬到这小地方来。”郑老翁不屑道。他儿子的案情,整个竹南人都知道,也不是什么秘密。

于是他道:“我儿子过了王家的选试,就去给王家做事。结果才去了两三月,王家派人张口说我儿子没了。我能信吗?我就要求人要回来,是死是活都要回来给我看一眼。”

“王家就是不让,你说,这不是心虚,害了我儿子,才不让我见人吗!”

“然后呢?”白悦问。

“然后?然后就是我去官府告状。”郑老翁自嘲一笑,道:“可姓刘那个老东西,对我说,就算是我儿子是被王家害的,丰州也没有人能治得了王家。”

白悦无言。

世家做派,没有人比她更懂了。刘县令与郑老翁也算是实话实说。

郑老翁见白悦不语,只冷嘲道:“你看,我说了实话,你也不说话了。我就想,丰州无人为我做主。那京城总能有吧,我郑老翁一辈子没做亏心事,难道天理天道,就不会站在我这一边吗?”

白悦摇摇头,道:“不是,我在想。您如果上京,没有证据,如何上告天子呢?”

郑老翁看了看她,道:“这件事情,整个竹南人都知道,天子要查,来问竹南人,不就好了!”

“哪有那么简单。”白悦苦笑,“您去京城告,得先到京衙击鼓,述明冤情,提交证据。如果京衙处理不了,转刑部审案。事关重大,动摇国本,才会上书天子。”

“那我就拦御驾鸣冤!”郑老翁气道。

“天子驾辇除了每年正月十五赏灯巡街,其他出行都是礼部机密,不会提前泄漏。您要去等个一年半载,哪儿还来得及。”白悦如实道。

“除非您手上,有能让王家一锤定音的证据。”

“哼,按你说的。那岂不是告也告不成!”郑老翁怒道。

他看见白悦捧着酒杯,很期待地看着他。心中烦躁,动手将白悦撵出破庙。

”去去去,别在这里灭我心气!看见你就烦。”

白悦没有强留,被撵出破庙后向老翁作揖,便带着人离开了。

听见白悦离开,郑老翁探头出去,确认她已走远,又四处看看,确认无人。走回破庙里,庙中烘着一簇火。他坐到火边,火影摇曳。

他双目盯着眼前跃动的火苗,半晌,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密封的陶瓶。陶瓶是最不起眼的土陶烧制的,这样的瓶子在竹南随处可见。

他的手微微颤抖,打开了陶瓶的封口,往手心倒了倒。一块灰黑丑陋的土块被倒了出来,但仔细看去,那并不是普通的土块,一些驳杂的晶粒嵌在其中。

从刚出远门的儿子回来,郑老翁为他整理衣物,偶然从儿子的衣物中掉出来的。郑老翁年轻时也是个走南闯北的人,看见这一块杂土,便警觉起来。他拿土块去问儿子时,见到儿子瞬间面无血色。

二人关起门来谈,郑老翁才知道,原来,王家在竹南有一块私盐田!而招工的人,就是在那里做活。郑老翁忧心忡忡,私盐贩卖可是掉脑袋的买卖。王家竟然如此胆大,敢在天子脚下做这样的事情。

他又想到,在竹南招工的人大多都不再回来。连家人,也渐渐搬离竹南。

可那真的是“搬走”吗?

郑老翁凭多年跑江湖的直觉,这里面有莫大蹊跷,可他无能为力,唯想保住这唯一的儿子。儿子已经进了王家,知道了这惊天的秘密,想要脱身只能慢慢筹划、从长计议。他再三叮嘱儿子不小心携带盐矿出来的事情,千万不要告与别人知晓。在王家低调做事,报名要紧。

郑老翁想,反正这杀头的买卖。王家也做了多时了,一时也露馅不了。他把盐块封进了小陶瓶里,藏起来。儿子回去后,一切风平浪静。期间还回来探了两次亲,郑老翁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淡过去。

直到那日,王家的人找上门来。

思绪至此,一阵风刮过,庙外草木发出簌簌的声响。郑老翁猛然出神,他警觉地又左右看看。破庙四周依旧寂静无人,他才松懈下来。

郑老翁把盐块小心地塞入陶瓶里,仔细封好,又揣回衣内。看着地上的精巧的食盒,犹豫半晌,坐了下来,捧起白悦倒好的桂花酒,一口饮尽。

白悦自然是猜到郑老翁手里有证据。她看郑老翁虽然穿着朴素,说话粗鄙,看事情却颇有见地。而且,能把果蔬照养得好的人,一定是有心的。从一车鲜亮无比的瓜果就能看出,郑老翁做事情十分仔细。

仔细的人多心,也多疑。要拿到证据,只能等郑老翁自己告诉她,盲目刺激,只能使老人对她猜忌更甚。

因此,白悦选择以退为进。

原本白悦想梳理一下今日视察的情况,但跑了一日,身体困乏。只能改成第二日再整理,她实在困的不行,一回到府上,直接梳洗便睡下了。

结果,次日来到县衙,还没能写几句话。便听到县丞来传话。

“大人,王家公子王络瑛求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