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们回归沉默,安静地躺在彼此的列表里,再也没有交换过只言片语。
B从不发朋友圈,也许是屏蔽了我,也许是真的不发,那不重要。我知道他的生活与我无关,我们的命运像是双线并行,虽然处在同一个时空之内,却不会有交集。
我不太清楚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正如我也不知道A和C过着什么日子。那是一个我不熟悉的世界。
在我所熟悉的世界里,时间继续流淌,数天、数月、数年,慢慢地我很少想起他们。实际上,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过去。
我认识了新的人,和他们接触,和他们相处。但是很遗憾,我无法爱上他们任何一个人。
年少时我觉得大学的校园爱情应该是最美的,可是长大后的我却一直只是旁观别人的故事。我写过一些罗曼蒂克的小说,遂意识到,我不需要爱情就可以虚构爱情。
那么爱情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的朋友圈圈子里没有令人艳羡的爱情。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和我一样一直单身,他们以及我都不是爱情导向的人,我们总是很忙——学业、副业、玩乐,一个对象与其说是锦上添花不如说是阻挠我们活在当下的障碍。
其中一个朋友在2019年谈了场轰轰烈烈却惨淡收场的恋爱。暑假前的一聚中,她躺在五月温暖的阳光下,墨镜之下是红肿的眼睛。她对我说:“不要相信男人。”
我说好的。
那年暑假回家时,我在医院找了份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只是在大厅里当导览员,但是两个月间也看了一些生老病死。
在新生与死亡面前,爱情显得单薄、虚伪而无力。
“没有面包的爱情只是一场空谈”——这是我学会的又一课。
我少年时的那位女友,也正被她的恋情所折磨。她的男友患有一种注定会瘫痪的疾病、家中倒欠200万外债、中专学历、身高160,在我面前都显得有些娇小玲珑的他,却被我的老友狠狠爱着。
“你喜欢他哪一点?”我无数次问她。
她也无数次支支吾吾说不上具体是为什么。
我们的友情持续了很多年,最终却因为这个男人渐行渐远。我那时还没学会尊重他人命运,在我时不时的念叨中,她最终选择他,而不是我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老朋友。
我们的联系渐少。回想起来,和她的关系的淡去,也就预示着我开始慢慢放下那些来自过去的人。
后来,我经历了申请、毕业,从一座城市搬到另一座城市。
我在新的城市遇见了新的人,也一如既往,没有爱上任何一个。
曾有一个男生约我出去,初次单独见面就安排了漫无边际的citywalk,走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主动提出请我喝一杯咖啡。
我看穿了这样廉价的戏码。这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惯常会上演的低端手段,也是dating app上最容易遇见的低质量男性。
但我也觉得很有趣,我学社会学,所以我喜欢观察人类的行为和背后的目的。我怀疑这场漫长的散步是对我的服从性测试,但是他似乎没察觉到自己目的性太强,反而失了主动权。
我其实很擅长走路,所以等他气喘吁吁时,我体贴地停下来:“你累了吧?”
“没有。”他嘴硬道。
我没有提出喝点什么。也许这让我通过了他的第一个“考验”/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灵感就由此而来,他是我这场田野调查里的第一个观察对象。
第二次约我出去,他因为我点了一份芝士意面而连连摇头,指责我吃了太多碳水。
“为什么你会害怕吃碳水的女生?”我问。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他未曾料想到还有这一问,愣住了,旋即找补道:“碳水会让人长胖。”
“可是,”我说,“不吃碳水会脱发。”
我不是故意的,但他明显被刺伤了。
接下去的半个小时,他试图说服我,因为他的PhD学位和CS专业,他注定会比我赚很多很多钱。原话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你年薪的几倍。”
“所以?”
他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我。
我用上课提问的口气反问:“你想表达什么?”
“你读的是个硕士嘛,硕士、社科……”
“既然如此,今天的晚饭就AA吧。”
他不明就里地望着我,然后忽然想起来什么一样,坚持要帮我付账。
“算了,你看上去比我缺钱。”我说。
“怎么可能!”他仿佛被逗乐了,“我之前在XX实习的时候——”
“你读CS不就是为了赚钱么?”我模仿他的强调说道,“我理解,这个不丢人。你不用硬撑,这顿饭咱俩各付各的。”
他的脸色有些发青。
我喜欢看这些男人破防的样子,这会一遍又一遍提醒我:宁缺毋滥。
坚持AA,主要是怕让他请一顿便餐,他会觉得他为我付出了一套房。
之后他又联系我,说给我准备了一份礼物。
我问是什么,他叫我猜。
最后万万没想到,所谓的礼物是从学校学生活动上薅来的免费钥匙扣。
我说:“再见。”
如果有一天我会爱上一个人,至少这个人不能如此廉价。
另外一个人,虽未像他一样有这么多令人震撼的雷点,却犯了最不该犯的错:他的记性太差了,既记不住和谁说过什么,也记不住每一个女生的名字。因此,在他对我说:“XX,上次我跟你说的XYZ……”时,我默默拉黑了他。
我怀疑他自始至终都只是想给自己的Instagram涨粉而已。
如果有一天我会爱上一个人,至少这个人会喊对我的名字,并且清楚地记得我们的每一场谈话。
第三个人,我和他在圣诞夜前夕共舞一曲,他想要亲我。氛围对了、时间对了、地点对了,我对上他明亮的眼睛,却不自觉地退缩了,可以说是仓皇而逃。我说抱歉,我要回家了。他愕然地望着我,随后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是一个好人,但我做不到。
如果有一天我会爱上一个人,至少我对他会有主动亲吻的渴望。
我认识了很多人,却最终一直单身。我想这没什么可耻的,我只是很遗憾又很幸运地,一直没有碰上对的人。我总在感情的世界里跌跌撞撞,可是我知道,我不会为了恋爱而去恋爱。
还有一个人,他急切地想跟我约会,却忘记了把自己拾掇干净。在闻到他的体味的那一刹那,我寻了个借口,转身消失在他的世界里。
还有一个人,迫切地给我发来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看不懂,但我照猫画虎写完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
你看,我总能在奇奇怪怪的地方学到一些新东西。
还有一些人,我不知该说自我意识过剩还是不擅聊天,除了喋喋不休说他们的工作之外,甚至想不出反问我一个问题;还有一些人,像是无情的早安晚安打卡机器,教人疲惫不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硕士论文完成了,也搞清楚了我到底在寻找什么。
如我所料,我的热情和动力并不取决于感情,我是一个事业导向的人,我想赚很多钱、我想扬名立万、我想逐风追浪。
有一些朋友说,有时候会觉得我像个男的。我想这是因为我和大部分男人一样没有掉入爱情的谎言,因此我习得了他们的冷酷和残忍。
我毕业的那年,美国的就业市场并不好,再加上我是食物链几近底层的社科生,所以回国成了最好的选择,再不济也是一个gap year。
离开之前,我和几个硕士同学一起聚了一次,席间有人说自己会看星盘,我们都纷纷迷信起来,一拥而上要她帮看。
到我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说我是一个容易内耗的、敏感的人,同时,注定会晚婚。
这样也挺好。慢一点、再慢一点。把自己活明白了再去介入别人的生活,这才是我想要的。
我回国的航班是从纽约起飞,我也因此又一次回到了这座城市。
纽约作为宇宙中心,是不会变太多的。
我又一次行走在第五大道上。那家日料店已经消失不见。我望着它的旧址发呆。这时,有一个手持相机的人对我打招呼,自称是某大学的学生,在做一个毕设项目,问能不能采访我,想让我谈谈近两年美国发生的事情对纽约造成的影响。
“可是我只是路过纽约。”我说,“我上次来,还是四年前。”
他满怀期待地望着我:“那你觉得纽约有什么变化吗?”
我举目四望,陌生又熟悉的风景:“可能……没什么变化吧。”
他的表情告诉我,我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受访者。
我和纽约气场不合,也许我不会再一次来到这里。
那天晚上,我在机场候机时更新了朋友圈,告诉朋友们我要回国了。
C久违地给我点了赞。
我顺着点进去,发现他的最新动态定位在澳大利亚。不知是去旅游了还是去读研了。
无论如何,我也没有再去问。很惭愧地说,自从四年前那一别后,我好像轻易地就将C放下了。
甚至也有很久不曾想起那个笑容明媚照亮全世界的雪地中的橙衣少年了。
我按灭手机屏幕,忽然间有些难过。不知道是因为即将离开,还是因为更深的悲伤。
我以为故事会在这里结束。
但是没有。
你知道人生如戏,也知道现实世界里的剧情往往比想象力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