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9章 第九章 孩子啊孩子

霜雪尘埃 第9章 第九章 孩子啊孩子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9:47:39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 孩子啊孩子

四月里,延安的天气已经趋向温暖,十三号是礼拜天,早上黄菲起来了,刷牙洗脸,便把被子抱出去,晒在窑洞门前两棵树之间拴起的一条绳子上。

延安啊,虽然是气候干燥,但窑洞里面潮湿,被褥容易发霉,所以只要天气好,空闲时便要早起晒被子。

黄菲正拿一根小小的木棍,敲打着被子上的灰尘,“噗噗”,木棍落处,阳光中便可见一缕细细的灰从被子里腾起,忽然间便看到段葵芳捂着脸,从前面路上踉跄着走过。

黄菲很有些诧异,正想问她“怎么了”,她却已经匆匆地过去了。

黄菲觉得这件事很是奇怪,回头便和高明霖她们说了,到了下午,终于有确切的消息传来,段葵芳怀孕了。

与黄菲这一班女学生不同,段葵芳是已经结了婚,有丈夫的,相当一部分年纪大一点的女同学,都是结过婚的,每当礼拜六的傍晚,她们的丈夫就在女大的校门口等候,接妻子回家里去,仿佛过节一般,热闹得很,就是在这样的团聚之中,段葵芳一个不留意,便怀孕了。

听到了原来是这样,熊晖她们啧啧连声:

“她要作妈妈了呀!”

“那么学业怎么办?要休学吗?”

“还不至于吧,十月怀胎呢,又不是马上就要生了,总可以再读一阵的。”

“然后呢?她和我们一起入校的,要毕业还得再读一年。”

“等到真的生了孩子再说咯,或者休学一阵,然后再回来,只是无论如何,大概要比我们晚一年毕业了。”

大家便聊起要去看一看段葵芳,毕竟怀孕是一件大喜事呢,一群没有结婚的女生议论着这件事,嘻嘻哈哈,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到底是同学怀孕,虽然不是同班,彼此终究认识,平时见了面都会说话的,这种时候仍然要去看一看,于是大家便凑钱买了一点柿饼,呼啦啦都涌去段葵芳的窑洞。

到了那里,便看到段葵芳坐在炕上,眼圈儿红红的,显然刚刚哭过,本来大家是兴冲冲来的,预备有好一番恭喜的话要说,一见如此情景,便也晓得不该这般兴高采烈,便各个收敛了神情,悄声屏气,轻轻地说话:“葵芳姐,你不高兴么?”

段葵芳向她们望了一望,都是十**岁,二十出头,正在好时候,年轻鲜活的姑娘,段葵芳擤了一把鼻子,说道:“这种事,有什么可高兴的?”

“啊!怎么??”

段葵芳手指狠狠抠着褥子:“女同志如果有了孩子,就不要再想革命了,孩子死死拴着你!”

然后扳着手指,一件件诉说,分娩的苦痛,哺育的艰难,有了孩子,什么都不能干。

潘岳荣眼珠飞快地转:“或者找一家稳妥的老乡,送去寄养?”

段葵芳苦笑一声:“送老乡家寄养?那这孩子还想不想要她活?你以为那是多么好的地方吗?我和你说,你将来倘若真有了孩子,若想要她长得大呢,就自己带,千万不要送去老乡家,那就是孩子一只脚进了阎王殿,八成是死了。”

陕北老乡家,喂给孩子小米汤,碗里还溺死苍蝇,潘岳荣听得变了脸色,其她人也都感觉后颈发凉。

黄菲听着听着,或许也是太感觉惊悚吧,忽然间冒出一句话来:“或者打胎吧。”

陈露云在旁边噗嗤一笑,推了黄菲一把:“她是有丈夫的,名正言顺,又不是私生,打的什么胎?”

黄菲的脸胀红了,便不再多说,转头看向桌子上的暖水瓶。

段葵芳则是冷笑一声:“打胎?你当现在的延安还可以容许女人打胎?早就不许了啊,就在今年一月里,定下来的条例,倘若是私自打胎,可是按犯罪来算呢。”

几个女学生登时大惊失色,连陈露云都变了脸色:“有这样的事?”

然而她马上又仿佛在安慰自己一般:“其实也没什么,第一个孩子本来便不好打的,若是堕了头胎,今后都只怕生不出来,伤得很厉害呢。”

段葵芳到这时,暂时把伤心放下了,冲着陈露云翻了个白眼:“既然真的觉得没什么,你还慌什么?看你那脸色,都发白了呢。”

就为了自己方才那几句话,陈露云漂亮的小脸陡然青白。

要说陈露云,着实是个美女,虽然还称不上是大美人,但在女大也是小有名气,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法子,找了白线来,织成了一个假领子,就缝在灰布军装的里面,一眼看去就好像穿了一件白衬衣,格外的洋气。

段葵芳向来不太喜欢漂亮女人,总觉得她们是绣花枕头,就和太过漂亮的男人一样,空有一张脸好看,耐不得辛劳,而且头脑也往往不太好用,就比如陈露云,来延安都大半年了,有时候说起话来,还是一副资产阶级小姐的腔调,就想着怎么抄近路享福,然而世上哪有那样的好事?

不过如今想来,陈露云倒也不完全像自己想的那样,头脑空空,就比如现在,她倒是明白的,不能够打胎,那可真有些危险。

大家又说了一阵话,安慰段葵芳,让她不要太过担心,组织上对孩子肯定是会照顾的,然后便心事重重回到自己的窑洞,进门之后,便都炸了开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从来不知道的,延安怎么会有这样的法律?”

“这不是**的法律,是国民党的法律,不是延安的规定,是重庆的规定。”

“一定是特务出的主意,我们这里有日本人派来的内奸!”

大家愤愤不平。

黄菲想的是:“现在的延安,就已经是只能吃小米了,孩子养下来,拿什么给她吃呢?”

熊晖道:“我们去问问教育长,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听她这样一建议,其她人都觉得有理,于是便纷纷站起来,出了窑洞,往教育长宿舍快步走去。

张琴秋正坐在自己的窑洞之中,看着最新发下来的文件,忽然间门外有人在喊:“教育长,你在吗?”

张琴秋放下文件,微微一笑,过去开了门:“啊,熊晖,黄菲,你们来了,正巧刚刚有人送来一块火腿,你们帮我鉴定鉴定,是不是真正的金华火腿?”

张琴秋为人很风趣,她在延安有很高的威望,有时候便会得到别人的馈赠,这种时候,她从来不会自己享受,总是会分给学生一起吃,她方才那两句话还有个典故,有一回,人家送给她福建的线面,碰巧给高明霖知道了,便玩笑着说:“教育长,要不要我帮你鉴定一下,是不是真正的福州线面?”

高明霖是福建人。

张琴秋笑道:“欢迎欢迎,正想找一位行家来判定一下,晚上一起去我那里吃线面。”

然而一看门口,熊晖几个人脸色都不太对,不再是一向朝气蓬勃的热烈样子,而是都沉着脸,好像有什么事情受了打击。

张琴秋便说:“快到里面坐。”

大家涌进了窑洞,坐下来之后,熊晖劈面便问:“教育长,延安是不是真的规定,不准堕胎?”

张琴秋一听她提出了这个问题,一颗心登时也是一沉,与这些年轻的女生不同,这件事她是早已经知道了的,当时心中也掀起波澜,然而经过这样一段时间,张琴秋的思想已经确定了下来,此时她的目光缓缓从面前一张张青春纯净的面孔上掠过,慢慢地说:“有的时候,个人的权利要服从大局。”

这是没有解释的解释,与高明霖、黄菲这些女孩子不同,张琴秋闯过许多枪林弹雨,经历了多少风霜,当年在红四方面军当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最为惨烈,光是草地就过了三回,分散突围的时候,张琴秋不幸被俘,之后做苦工,蹲监牢,好容易国共谈判,她死里逃生,来到延安,当时是感到好像回了家一样,是那样的亲切温暖,安全可靠。

然而如今,自己的家却制定了这样的规定,就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了保育儿童决定,今年的一月二十一日正式修正施行,那里面明确规定,“严禁打胎。有特殊情形,经医生证明及当地政府批准,才可经医生打胎;私自打胎者以犯罪论。”

当时看到这两列字,张琴秋的心里就咯噔一下,终究还是通过了,这一条禁止堕胎的条款,为了这个,许多女同志都抗争过,然而终于阻止不了,上面给出的理由是:服从大局,在当前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不能只是斤斤计较狭隘的女性利益。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琴秋真的是心痛,一瞬间有一种茫然,自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为的就是民族的解放,妇女的解放,然而如今为了民族,要牺牲妇女的权利,自己少女时代的理想,到此已经落空了一半,经过痛苦的思索,张琴秋告诉自己,没有民族,就没有女性的权利,为了国家与民族,妇女解放事业有时候不得不遭遇一些波折,一些方面有重大的进步,有的问题则是只能暂时放缓,甚至退步,只是前进的道路虽然是波折的,却仍然是在向光明迈进,作为**员,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不能够走入歧途。

听了张琴秋的话,大家都默默无语,在女大,校长自然是最高的首脑,但是她们最为信任与热爱的,其实是教育长,张琴秋的名字,她们早就听说过,都以这位红军的著名女将自豪,来到了女大之后,听前辈学姐讲起往事,前一年女大刚刚建立,正式开学的时候,教育长穿一身红绸衣,抱着一个穿西服戴礼帽的稻草人,跳交谊舞,一想到当时的场面,黄菲等人便不由得神往,只恨自己晚来了一年,那时不在场。

在女大学习了多半年,对张琴秋便有了更深的了解,工作非常严谨,个性则犹如一团烈火,只要与她接近,便会给她的热情所感染,焕发无穷的力量,教学也很有方法,她革命斗争经验丰富,讲解理论的时候,常能结合实际,一条一条地分析,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学生们都很佩服她,也以她为自豪,自己的教育长,能文能武,真是个文武双全的女将军。

如今听到了这样的规定,女生们都好像沉入了一片黑雾之中,迫切需要她们的教育长指点光明的出路,然而教育长却是这样说,既然连教育长都是这样认为,那么自己又能质疑什么呢?于是熊晖等人只能咽下了满心的疑问,默默返回宿舍去了。

这样的发问之后没过几天,到了周三政治课的时候,教yuan便对大家讲:“个人幸存不是妇女运动的主题,民族的出路才是结论所在。”

这是他内心真实的认定,妇女运动本身并不是终极目的,之所以要开展妇运,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禁止堕胎这件事虽然有些残酷,但现在别无选择,抗战本来就消耗巨大的资源,不单是物质资源,也如同怪兽一样吞噬着大量的人口,前方每天都在死人,这个数额是一定要补充的,这就需要妇女同志多生孩子,否则就是只有消耗,没有生产。

他也知道相当一部分女同志,把生育当做是畏途,想方设法避免怀孕,即使怀了孕,也会寻求堕胎的办法,这样怎么行呢?这是对中国革命的不负责任,对抗战职责的逃避,而自从皖南事变,人口增长方面的需求压力就更大了,不仅要抗日,还要对付老蒋,这都需要人,所以这样的法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他个人是虽然同情,但是不得不默然承认的。

听了教yuan这样的忠告,黄菲这一个礼拜天的下午,一个人慢慢散步,便来到了空荡荡的延安城外。

站在古老的城墙下,仰望着巍峨的鼓楼,如今已经没有人在上面击鼓,然而此时,看着城墙上风霜的痕迹,依然能够想象到当年的暮鼓晨钟,延安,这一座千年的古城,记录了多少历史,何其的厚重,只是看着这一道城墙,还有上方陈旧的鼓楼,便感觉沉重的往事扑面而来,虽然那许多故事自己都没有亲历。

黄菲出了一会儿神,目光在城墙上移动起来,不多时便发现了弹坑,那是日机轰炸的弹片留下的痕迹,在地面上,也有深深的弹坑,延安就如同重庆一样,都经历了日寇残暴的、不人道的轰炸。

她想到了当前如火如荼的抗战,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想到中国妇女的命运,又想到自己将来的前景,种种思绪在她的头脑中搅来搅去,让她的脑子逐渐变得混乱,到后来竟然开始头疼起来。

这个时候,一群寒鸦不知给什么惊动,从城楼上成群地飞起,半个天空喧嚷着“哇……哇……”的叫声,黄菲定了定神,她现在能够确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自己,也为民族,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