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远东会再显身手

霜雪尘埃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远东会再显身手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7:39 来源:文学城

第八十三章 远东会再显身手

春节之后,天气虽然反反复复,但依然不可逆转地变暖,到六月已经热得很了。

十九号这一天,端午节,香港会放假,今日不必去了,于是梅思一大早便起来摆弄炉灶,将前一晚泡好的米沥干,加了馅料,用粽叶包裹了,煮了两大锅粽子,自家留几只,送邻居好友十几只,午饭之后,余下五只大粽装在袋子里,提了出门去,乘车往官塘。

午后三点多一点,邹公馆之中,桌面上摆了刚刚煎好的一盘粽子,几个人正在闲谈:

“香港这样一个金粉世界,只有黄金柴的粽子让人感到一种人情味。”白明珠感叹道。

梅思笑着说:“金灿灿的,感觉很是慰藉。”

在梅林山间,看着那一丛一丛的黄金柴,便如同看着羊群一般,充满了丰足感。

邹千里也道:“这是咱们桂林老家的粽子啊,桂林的粽子是最好吃的,这边的酒楼也有粽子,然而比不得桂林。”

当年很不屑于这种家长里短的话题,这几年大约是年纪渐渐大了,日益思乡,对故乡的牵念也不只系于山水,尧山的杜鹃花自然是好的,漫山遍野红紫缤纷,开得那样恣意,游玩赏春的人回城里去,人人手里见捧一束,仿佛明星手里的捧花,自己日常与太太和东妹谈起故乡,多是桂林的餐食,花桥的酸菜,月牙楼的斋面,每当临近端午,总要议论粽子:

“这边用绿豆花生,咱们桂林不用,放的是花豆。”

“也不是三角,是四角,我最爱的是那种圆圆的大粽,放五花肉,裹炒芝麻,再加几颗板栗,切了片煎来吃,人间美味,早饭有它,不用预备别的。”

“糯米一定要用黄金柴泡过,才有那种明亮的黄色,好像涂了金粉。只可惜香港这些年,想找黄金柴也不容易,到处都是楼房了,要用黄金柴,得到药铺去买,牡荆。”

此时也是哀叹没有黄金柴,梅思便道:“或者不如直接加碱水吧,倒容易。”

那三人异口同声:“不行,没有黄金柴的味道!”

梅思便笑起来。

这时候东妹问道:“幺姐,你那腿抽筋的毛病,这一阵可好了没?”

白明珠也想起这个话头,连忙说:“是啊是啊,那可是难受,跟哪吒抽龙筋似的,我也犯过两回,疼啊!”

梅思笑着道:“这一阵想来是天气暖了,便没怎样发作。”

邹千里点点头:“自己的身体还是要爱惜,天冷多加两个热水袋。”

白明珠连忙说道:“那一回我给你的那个方子,你有喝没有?真的好用。梅小姐,你哪里都好,就是不很看重自家身体,整日风里雨里,不管冷热只是挨,倘若不好好调养,怎么能成呢?”

梅思笑道:“也喝过的。”

白明珠摇头道:“定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连续。保养身体,要有长性,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岂不闻最误人者,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你年纪还小,总是没耐心,年轻人是这个样子,哎呀其实算来,你如今也过了四十,是四十几岁?”

梅思嘻嘻笑:“四十六了呢,还年轻人,给人家笑死了。”

白明珠也笑:“比起我老人家,便是年轻的。”

白明珠那几句掉书袋,东妹自是不懂,其她话却是懂得的,当下便替梅思解释:“啊哟太太啊,你也看看幺姐住的那个地方,要她天天煲药来喝,哪里能够呢?”

白明珠这时也记起来:“是哦,你的那屋子,是不方便,倘若是我住在那里,烧饭都巴不得快快地,哪还有闲情慢慢煲药?”

这些年也去过两次,灶台都搭在走廊里,站在楼梯口放眼望去,一排都是大铁锅,赶在烧饭的时候,乌烟瘴气,这种地方,让自己住一天也难,倘若是站在门前烧饭,简直凄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还见天煲药哩,实在怕见厨房。

想到这里,白明珠瞬间也恍然:“我是因为有东妹煲药我吃,自然省事,能够坚持,倘若让我天天自家来煲,也耐不住繁琐的。”

简直成了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这些年女青年会的活动时不时便会参与,自以为已经很贴近民众,市井小民的生活很是熟知的了——这句话仿佛有些高傲,自家如今哪还是什么上流?——不过自己在外面行慈善,回到家中还是太太,补汤补药都是东妹煲好端给自己,拿起碗来就可以喝了,哪里肯去想那煲药的麻烦?

东妹笑道:“方子那样好,就再多费一个时辰的功夫也值得,别说是药,就是药渣都有用,要活一百岁,可得卖力些。”

太太喝头一遍最浓的药汁,自己把药渣再煲一遍来喝,也是白白胖胖,越来越壮,胃口愈发好了,年轻时候便喜欢吃饭,总是觉得饿,这个年纪居然饭量更大,差一些便要胖出双下巴。

这中间邹千里接了一个电话,走回来坐进沙发里,右腿抬起在左腿上,不住地摇着,说道:“朝宗方才打电话来,说起远东公司,正在筹备。”

梅思忙问:“那是什么?”

邹千里颇有些得意地说:“新的股票行,得说香港会虽然好,但是太有些高高在上了,等闲都不在她们眼内,其实许多公司虽没有那样大资本,也是不错的,却不能上市,募集股本,于是业内同仁便要另组远东公司,现在已经预备起来,等到她家开业,我们又多了一个交易股票的地方,梅小姐,英雄更有用武之地。”

总算说到振奋人心的正经事,方才那样追忆故乡,豪杰迟暮啊。

梅思瞳孔都亮了:“那可是好!”

然后叹息:“可惜现在没有那样多的本金。”

比从前可不行了,钱都投在了房产里,如今可用在股票上的,不过七百多块,《青山遮不住》之后,再无力作,裴冰华起初总是催促,现在已经不催了,自己也是灰心,只怕在小说上,是昙花一现,一部书而已,只靠零零碎碎的随笔,还有小报的稿子,实在赚不到几个钱。

邹千里抬起右臂张开手,五根指头往里面扣着,仿佛扣一个碗底,一圈圈转动着,笑道:“本金不怕少,只怕闲,放在那里不动,便荒废了,利滚利,利滚利,便是大钱。”

这就是高利贷的逻辑啊,本来往往不多的借款,这样操作下来,指数级放大。

见她们如此兴头,白明珠忍不住泼了一杯凉水:“我劝你们别这样开心吧,这一阵香港呢,倒是太平无事,谁知哪一天又出什么事端?大陆那边一个喷嚏,我们这边就要抖三抖,我如今算是懂得了朝鲜的心绪,事大不易啊。”

如今的半岛,从韩战之后分了两个国家,一个朝鲜共和国,一个大韩民国,是苏联与美国的附庸,从前的朝鲜王国,其实也是附属,只不过宗主国是中国,从前白明珠并不介意,如今人在香港,一举一动受大陆牵制,便不由得想到了朝鲜。

给太太这样一讲,邹千里原本高昂的兴致登时也落了下来,转向梅思,忧心地问:“四月底,**的九届一中大会,□□将军成为了副主席,毛先生的接班人,梅小姐据你来看,这对香港是好事还是坏事?”

梅思噗嗤便笑:“啊呀先生,这样大题目,我哪有本领看得清?许多教授学者写了文章说这件事,还是看他们的比较好。”

见她不肯说,邹千里便有些怏怏。

东妹拍手哈哈笑:“啊呀幺姐,不管怎样,你见过林将军,那些写文章的,不管怎样的大学者,我敢说没几个认识林将军的。”

邹千里的兴致登时又高涨起来:“是啊是啊,梅小姐你不要客气,毕竟你是亲身去过延安的,对□□将军总能更加了解,你便讲一讲,你眼中的林将军是怎样?”

白明珠也连声催促:“□□将军,可是个传奇人物,梅小姐一定要给我们讲讲!”

梅思被催不过,只得笑着说:“我可说不上认识林校长,对他更谈不上了解,只是当初在延安,远远见过几次面。”

然后她理了理记忆,慢慢说起来:“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晚会,林校长很瘦削,看起来仿佛身体不很好的样子,眼角眉梢带了伤感,从头到尾没有笑过,那样热闹的场合,他似乎并不开心的,好像也没什么兴趣,不知为什么要来。倘若不知道他便是林校长,还以为是一位诗人,鲁艺的□□……”

梅思说了一篇话,停下来喝一口水,白明珠忙忙地催问:“叶夫人呢?他的太太叶群呢?”

梅思拢了拢头发:“叶群啊,这我倒是知道得多一点,我在女大的时候,她是教育科的科长,时常便见面的,一起种菜跳舞,她本名叶静宜,‘叶群’是后来改的名字,叶群是个认真尽责的人,工作上很严谨,待人也热情,又爱读书,她长得美,是延安出名的美人,延安有四大美人……”

白明珠听得入迷,连连追问,梅思竭力回想,能记起的都说了:“□□的时候,就是我离开延安那一年,叶群也受审查,林校长特意从前线回来,保证说叶群是没有问题的,听说当时林校长还发了好大的火。”

都是那一次在荆州见到熊晖,她当做故事讲给自己的,说过了还微微地笑:“那一次□□,叶群给斗争得算轻的。”

白明珠重重点头,大为感叹:“没想到林将军那样千军万马,杀伐决断一个人,对太太这样好。”

说着看了邹千里一眼。

那样大的政治运动之中,□□能够庇护夫人叶群,可见对叶群是真有感情。

邹千里给她盯得有点尴尬,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放下右腿,把左腿换过来搭,嘿嘿了两声:“这便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林将军铁骨柔情啊。”

说到这里,邹千里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梅思说:“梅小姐还没写过这样文章是吧?我看很可以写一写,你晓得的这些,旁人未必知道,林将军正在风头上,你现在写他,还有他的夫人,正可以赶这个热闹,‘烈火烹油’,再过一阵,油凉了,大家便减了兴致。”

全部视线都落在梅思面上,分不出一丝给太太,专注于这个提议。

梅思笑道:“好。”

到这一年的十二月,十七号礼拜三,远东证券正式成立,开门第一天,梅思便去了,踏着满地破碎的红纸屑,冲过鞭炮残余的硝烟,进入大厅,见到白明珠和邹千里。

邹千里乐呵呵的:“梅小姐,要投多少股本?我认得这家的经理,无论怎样的数目,马上便可以开户。”

梅思比划了一个仿佛“OK”的手势:“只有这个数。”

白太太忙说:“三百也是好的了,人家在公司里,要做一个月才有这个数目。”

梅思笑说:“是三千。”

白太太登时咋舌:“你哪里弄来的钱?不是我小瞧你,那一回在我家,你还哭穷,梅小姐,原来你如此滑头,下次再不信你的话。”

梅思抿嘴笑道:“太太啊,本来实在是没有钱,当了家底才有了这笔款子。”

又卖去一件首饰,如今梅林中的箱子底,母亲遗留的饰物只剩了五件。

邹千里略一思索,道:“若是黄金,还是留在手头的好,如今虽说黄金与美元脱钩了,市面上金价浮浮沉沉,但看看这一年还是要涨,依我之见,倘若有余钱,除了买股票,也投资一些黄金比较好。”

梅思摇头:“不是黄金。”

金项圈还留着的,自己也是看到金价仿佛要涨,所以在那匣子里挑来拣去,找了一件翡翠的,玻璃种,顶名贵,卖了五千块钱。

邹千里脸上露出宽慰的神色,轻轻颔首:“这样倒好。”

又说恒生指数:“是三百四十一点四。”

梅思脱口道:“比六七年涨了四倍。”

仿佛是为了呼应远东会,恒生银行的股市指数在前一个月开始公开,梅思是晓得六七年的股灾,恒生指数最低不到六十点,现在是那时的五倍。

邹千里深为感慨:“那时候是很惨的了。”

然后他看一眼人头攒动的交易厅,精神又昂然起来,猛拍了一下巴掌:“现在,我们的好时光又回来了!”

四年前那一回左翼大暴动,让人心惊胆战之余,也是肉痛,股票大跌啊,看看自己的钱损失了多少?到第二年,虽然渐渐恢复元气,终究心有余悸,今年第三年,总算是好了,香港的经济又繁荣起来,而且比之前愈发兴旺,所以才有远东会。

股票涨得是真好啊,尤其是像梅思与自己这样,在股市中历练多年的,这个时候刚好下场,所以他很赞同梅思把闲着用不到的物件先变卖了,换得的钱投入股票,收益更高,至于少掉的东西,那也没什么,股市中赚了钱,转头再买回来,只要有钱,黄金白银,钻石翡翠,想要什么不能得呢?到那时再收藏起来,照样是传家的宝贝,虽然梅小姐没有孩子,也不知能传给谁,但有得压箱底总比空荡荡要好,有钱缺人继承,与有人却没钱,那遗憾还是不一样。

在交易厅消磨了大半天时间,梅思傍晚回来石硖尾,进门便听到苏凤香的叫声:“结婚?你年纪轻轻,结什么婚?来娣去年才嫁人,还没离家,你看看这屋子现在哪里有地方?”

接着便是宝庆不服气的争执声:“怎么姐姐可以带姐夫住进来,我就不行呢?你偏心!”

梅思登时一掐额角,脑仁又开始疼了,远东会也是吵闹的,熙熙攘攘,都是在谈钱,自己在那里倒还不觉得太过焦躁,然而一回到家中,或许是空间实在狭小,人挤得太满了,便感觉难以忍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