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还魂

霜雪尘埃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还魂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13:07:03 来源:文学城

第六十六章 还魂

梅思为贺健莲买卖股票,虽然她本人不欲宣扬,不过在这徙置楼之中是没有什么秘密的,不多久便差不多家家都知道了。

这一晚,灯下苏凤香蹙着眉头,瞥了一眼帘子那边,胸口起伏了几下,终究是站起身来,掀起帘子向对面问道:“梅小姐,侬真的帮健莲姐买了股票?”

梅思手里拿着钢笔,正在本子上写着什么,闻言抬起头来,含笑道:“是啊。本来我也不想这样,自己也不过知道一点皮毛,哪里能代人交易呢?只是健莲姐太过高看,我只好试一试,真怕亏了钱。”

苏凤香微微一笑:“难怪那一天既不是过节,也不是谁的生日,伊要侬过去吃饭。”

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梅思正要替贺健莲分辩两句,“平日里时不时也是一起吃饭”,苏凤香却已经紧接着说下去:“梅小姐,侬要拎拎清楚,这不单单是赔钱赚钱的事,即便赚了钱,赚了多少?怎样拿证明给伊看?伊信不信你?都在两可之间,倘若真遇到糊涂的,侬一番好意,落得一身腥。侬不要怪阿拉多管闲事,阿拉也不是要挑唆不和,只是铜钿银子性命交关,沾上了不容易说清,侬可要谨慎,不要弄到连朋友都没得做,阿拉也是看侬人不错,才好意提醒。”

否则真是懒得说,得说梅小姐这个人,虽然愚了一点,不够灵活,但人是好人,自己在工厂里做事,时常要上夜班,招娣来娣虽然懂事,能带着弟弟,毕竟年纪还小,夜间怕鬼,梅小姐便揽在怀里安慰:“鬼其实没什么,倒是对着人要谨慎。”

况且又能体贴,和她说一些心事,都能很用心地听,虽然并不能把她当做亲姊妹,但在这生疏孤零的香港,也是难得的知己了,所以今天便要冒着忌讳,提点她几句。

梅思点了点头:“凤香,多谢你,我也晓得的,只是多年情谊,却不过这个情面。所以立了字据,我也时常记账,股票价格都有记在本子上,将来若有万一好查的,健莲姐的为人,想来不会那样。”

凤香撇了撇嘴,凉丝丝笑了两声,转回身放下了帘子。

到了十月,暑热天气终于有所缓和,七号礼拜天,梅思这一日休息,清早出去外面买报,在报摊前碰见了鄂维义:“鄂先生,买报么?”

典型的中国式问候,仿佛一句废话,然而却是必不可少的。

鄂维义点头笑道:“是啊,梅小姐,你也买报。”

转头对报贩说:“要一份《工商日报》。”

报贩拿报纸给他,转脸便问梅思:“小姐,你要哪份报?”

梅思实在难以说出《文汇报》,毕竟《工商日报》与《星岛日报》都号称“美蒋报纸”,站在台湾的立场说话,而《文汇报》则是类比《大公报》,都是亲近左翼的。

她只得低头乱瞄,“让我看看”,忽然间一列大大的黑体字便溜进眼睛:“八旬老翁怒告姨太太红杏出墙”。

典型的小报标题,夸张惊悚,见风是雨,唯恐天下不乱。

然而故事主角的名字刺激了她的神经:“桂系豪强黄皓,英雄迟暮,如夫人许桂珠,琵琶别抱,包养俊俏后生仔,惹怒老翁对簿公堂。”

梅思头脑里“嗡”地一声响,拿起那份报纸道:“就要这一份。”

付了零钱之后,揣着这一份小报便赶快转身回了家。

坐在床头,梅思用手掩着报上的字,快速看了三遍,果然是黄老爷的事,据报上说,三姨太不安于守着这一个衰翁,便在外面找了情人,比她年轻三十岁,很是英俊潇洒。

梅思掐指算了一下,黄老爷今年是七十九岁,许桂珠比他大约年轻二十岁,今年该有六十岁,不过许桂珠向来很注意保养的,从前在平乐,看到她用鸡蛋清调了茯苓粉敷面,一张脸着实又白又嫩,那时她已经过了四十,然而倘若不晓得年龄,还以为只是三十岁,到了香港,倘若还是当年那般,精心调养,如今大概看起来也不过是五十岁,找上一个三十岁的小情人,不算十分离谱。

三姨太那个人,可是风流得很,与自己的母亲截然不同,母亲一派正室风范,端庄持重,于这深宅大院之中,就如同在寺庙里修行,许桂珠则是泼辣大胆,与男人发生旖旎的感情,并不意外。

细细读过了,梅思掐着额角,虽然报上是这样说,然而是否真有其事呢?小报文章向来荒诞,也可能是乱讲的,不过黄老爷在香港,并不是如同在平乐,已经不是什么名流,倘若真的平平静静,为什么报上要专门提出他来说?或许无风不起浪,可能终究有些事端也未可知,那家里如今想来只怕有些乱,纵然原本不乱,给小报这样一讲,也要乱了。

三天之后,便是十月十号,这一天早上,梅思看着日历,暗暗叹一口气,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些风波,不知今年会如何。

要说这一日,原本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倘若在民国,是叫做“双十节”的,但如今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都只是十月里寻常的第十天,说起来每年的这一天,看到街头飘扬的青天白日旗,还是颇有些刺眼,自来香港,每年十月十号,梅思总觉得有点受刺激。

傍晚八点多,梅思回到石硖尾,煮了一点宵夜来吃,然后便去淋浴间洗了澡,好容易把当天余下的闲事做完,再看时间,已经将近十点。

梅思手里拿了一柄梳子,正在慢慢地梳头,忽然间外面一阵吵闹,梅思登时便是一皱眉:“这么晚了,谁这样大声?”

让人家还要不要休息?已经累得很了,本想着再看几页闲书,等头发干爽些就躺倒睡了的。

苏凤香“噗”地一下便扑靠在窗前,向外望几眼,想来是没看清什么,索性披了衣服,奔出门上天台去望,宝庆便过去接了她的位置,伸手便要开纱窗,招娣忙拉扯住他:“别开窗,有蚊子!”

梅思慢慢地走过去,脸贴近窗户看着,渐渐地看到一些人聚集在楼下,许多手电筒的光柱彼此交错,形成一道网,一个男人高声叫着:“打起旗子来!”

一听到这个声音,梅思便微微一皱眉,是阚德龙,混□□的,十四K,已经做到了红棍,远大前程是双花红棍。

她使劲往下面瞧,瞪得眼睛都有点生疼,看到他们打起的旗,果不其然,青天白日旗,梅思的眉头便皱得更紧,这些人为什么参与到这件事里面来?只怕会有大乱。

梅思便在那窗前,看着下面一群男人闹哄哄汇在一起,虽然距离几十米,可是那声音给残余的暑气托举升腾,冲得人头昏脑涨,阚德龙吆喝站队,黑压压一片,纵然距离远,也感到杀气腾腾,十几分钟之后,大约是人手都齐了,阚德龙一声大喊:“走!”

队伍便行动起来,打着旗帜沿道路蜂拥而去。

那一群人去得远了,苏凤香便也回来:“啊呀,还拿着石头哟!这是要砸谁?”

梅思点了点头:“我也看到了,只怕要伤人。”

宝庆蹦跳着拍手:“打哟!打哟!”

苏凤香一巴掌拍在他的脑瓜上:“看把你快活得,你当是过年哩!倘若闹得厉害,惊动差佬,要封路,我拿不到工钱,没钱买米,看你饿肚皮。”

宝庆嘻嘻地笑,满不在意。

梅思略带忧郁地说:“我也是担忧这个。”

这一晚,外间果然喧嚷得要命,到十一点多,纵然躺在床上,梅思也睡不安,到次日早上,周围总算安静下来,苏凤香咬着牙出去做工,梅思想了想,终究也走了出去,却走到一半便回来了,十点多回到楼中,拿钥匙开了门,房间里静悄悄,招娣姐弟三个都去了天台上的学校去上课,梅思不由得便吁了一口气,真清净,谁知这一日不得已的停工,居然比过年还舒服。

她洗了一把脸,便取出一本书来读,不多时临近中午,梅思出到走廊里生火做饭,打发几个人的午饭,下午那三个孩子依然要去天台自习,梅思反锁了门,只作睡午觉,旁人都不晓得她做了些什么,却也不敢隐遁太久,到三点多,便开了门。

到了傍晚,苏凤香终于回来,进了门气喘吁吁:“真要气死了,过路竟然要国民党的旗子哦,阿拉哪里有,便要阿拉拿钱出来买,五角钱一只哦,阿拉在工厂里辛辛苦苦一天,都赚不到这个钱,好在碰见了林鹃,伊有旗子,说阿拉一起的,才得过去,阿拉还在发愁晚上要怎样回来,好在方才路过那里,没见到有人拦路了。这帮瘪三,不干好事,专门麻烦人。”

梅思点了点头:“所以我今天便没有去报馆。”

走到半路,遇见□□拦路要旗,自己当然是没有旗,但也不肯买旗,不仅是因为钱的问题,所以只好不去了。

然后梅思说:“但愿明天能平息下来。”

苏凤香冷笑:“只怕未必。”

梅思也觉得渺茫,只得笑道:“快吃饭吧,我们都已经吃过了,葱油面,用了你的葱油,今天没有出门去买小菜,就只切了一点酸黄瓜来配。”

便站起身去给她煮面。

或许是看到回来便可以吃饭,苏凤香的眉头略松了松,道:“让招娣来干,招娣,你死到哪里去了?来娣呢?”

招娣十二岁了,很可以上灶台,来娣十岁,也能淘米洗菜。

梅思笑了笑,推她坐下来:“你歇着吧,累了一天,别大吆小喝的了,费气力,我用开水来煮,很快的,不麻烦。”

梅思提了暖水瓶,便到门外点起风炉来,把开水壶里的热水倒进锅里,放了面就开煮,又拿了刀来切腌黄瓜,切成薄薄的片,预备少停铺在面上。

旁边灶台上的阿春婆踮着颤巍巍的小脚,将菜放进大铁锅里,用铲子翻着,望向这边笑着说:“梅小姐哦,你人秀气,这烧饭的家伙便也都秀气,炉子和锅都小小的。”

好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

梅思登时便想到,“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便咯咯地乐,正要说“我一个人,随便弄弄便好”,忽然间宝庆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拿起搁在砧板上那纤细的黄油刀,瞅着那上面张口便念:“U!S!”

如同迸豆一般。

苏凤香正在倚门而立,她自是不好只坐在屋子里等吃饭,撑着僵硬的双腿,要与梅思闲谈几句,听到宝庆这样念,便借机敲打道:“你好好读书,像梅阿姨这样,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也谋个体面的差事。”

宝庆扭着脖颈冲她做了个鬼脸:“梅姨成天看书,不也是住这个地方?”

然后想来是料到自己的妈就要来打,这男孩子撒开腿便飞跑掉了。

苏凤香手里抄着刚刚摘下来的拖鞋,单腿立在那里,又气又笑:“伶俐心眼都用在这种地方,专能回嘴,我还指望着他将来让我享福呢?他两个姐姐往后也靠不上他了。”

阿春婆笑着忙劝道:“男孩子就是顽皮,长大后就好了,有出息,你家里终究要指靠着他。”

梅思想了一想:“你的三个孩子都很聪明的,等她们长大了,你一定过得舒心。”

苏凤香叹道:“我倒是巴望着能这样,你看看薛家的大囡囡,那小姑娘做工赚来的钱,也能贴补家用,她家里很需要她这一笔钱。我家的这三个,招娣和来娣都还懂事,招娣肯坐下来念书,来娣虽然读书慢一些,淘米洗菜都行,也已经能拿针线了,唯独宝庆,整天就只知道淘气,我今天说他两句,他就和我斗嘴,真是枉费了你替他看功课的一片心了。”

自己要宝庆好好读书,仿效梅思,成为有知识的人,倒并不是因为当着梅思的面,刻意说好听的话,自己这一点傲气还是有的,生平不愿意弯腰给人赔笑脸,自己是真的希望能够如此。

同住两年多,苏凤香已经看明白了梅思,在这石硖尾,倘若说有谁是有希望的,第一个她便要举出梅思,读过书的人啊,毕竟是不一样,懂得许多的事情,比如说那股票,别人都不晓得要买,她却能去买。

自己也曾经问过她:“赚了钱么?”

起初她总是摇头:“又赔了。”

到今年便笑盈盈:“仿佛好起来了。”

一张脸似乎正因为金钱的缘故,有了点点血色,如同擦了胭脂一般,面若桃花,虽然马上便要擦汗。

于是苏凤香便悟到,有知识的人终究比无知识的人多一点办法,别看梅思手脚不是顶利落,梅思做起家事来那可真是,不要说比不得上海娘姨,精明能干是出了名的,即使是一般上海弄堂里的女子,那种敏捷灵巧也在她之上,梅思只是能做,另外喜欢干净,可是梅思的眼界与人不同,比如说如今,大家都住这简陋的徙置楼,唯独她能够想到要去买股票,这便是她的特别。

梅思笑着谦逊了两句,这时候面煮好了,梅思把面挑进碗里,正要进入房中,隔壁房门一开,鄂林鹃拿了几面旗子出来,两步来到这边,把两面旗塞给苏凤香:“凤香姐,梅小姐,这旗子你们收起来,明天只怕还要用到。”

苏凤香笑着说:“多谢。”

林鹃喜滋滋地又说今天的事:“……欺负我们……大大地闹了一场,知道我们的厉害……今天在工厂里,大家唱国歌,工头的脸都青了……”

梅思把热面在凉水里过了一遍,转头望向兴致正高的林鹃,慢慢地说:“林鹃,政治可能不是女人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