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黎,你要选文?”曹丽华看着手上的分科表问道。
夏黎站得挺直,毅然点点头:“是。”
“你家长都同意了?”
“是的。”
曹丽华放下手中的表,长叹一声:“夏黎,你真的明白文理选科的重要性吗?在高考的战场上,一分能拉下的人数光是一个操场可能都不止。每个人都想选好自己最擅长的或最适合自己的武器,生拉硬拽地争破头都想多得一分,多进一名。更何况和你比的不止是同届生,还有复读生。”
“可好学校的名额就只有那些,资源都是有限的,一分之差很可能导致你三年甚至十几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而在这样严峻的战场里,选择很重要。你的文科虽然不差,但和你的理科相比,选文不是一个最好的决定。”
夏黎抬起头看向曹丽华,平静道:“可是曹老师,什么又是最好的决定呢?您所说得毁于一旦又是基于什么样的结果呢?一个好大学还是一份好工作?如果只是基于这两项,那我认为这样标准未免有些太苛刻。”
这间办公室只有三个老师,其他两个正在上课。曹丽华看到夏黎早上交来的表迟疑了很久,直到最后一节课等到另外两位老师离开后把她叫了过来。
她是真没想到夏黎会选文。
曹丽华带了夏黎快一年,总感觉她身上有股韧劲儿,像一颗小柏树,风吹不乱她的形状,雨打不掉她的颜色,迎着烈日而生,偏偏明媚却不张扬,柔和但带着锐气。
现在她那双干净的眼睛就那样坦坦荡荡地盯着曹丽华,把她盯得都有点哑口无言。
是啊,什么是最好的决定?什么样的结果又算得上是真正好的结果?考上好大学就能拥有好工作吗?拥有好工作就能拥有好人生吗?
可好与不好又是遵从的哪套评价标准?
曹丽华沉默几秒,向夏黎指了指身后的椅子,“先坐下吧。”她放缓声音又问,“你为什么想选文呢?”
夏黎拿过那把椅子,坐了下去,脊背始终挺直着:“曹老师,我明白选科的重要性,也了解高考的残酷。您说得对,我的文科确实没有理科好,但我不怕。”
“十二岁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直到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有人告诉我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不应该活在谁的期待里。那之后我有了目标,知道了自己应该干什么。于是,那一年的暑假我提前学完了初一所有的知识,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中我拿了全年级第一。”
夏黎微微一笑:“那年的第一是我第一次因为取得好成绩而感到有成就感。也是那一年,我决定了高二文理分科我要选文。”
“我知道我的弱点主要在文综,就这一年考试的综合看我最高只能考到214,但理综却能考到230。”夏黎说,“可我还有两年的时间,我不信这就是我的终点。曹老师,我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退,理科能拿到成绩我也可以在文科中拿到。”
曹丽华看着夏黎。
这个女孩眼神明亮,笑容耀眼,仿佛灵魂都沾着光,轻轻一漾,散出来的全是滚烫。
少年人似乎永远都这样意气风发,单单只是望着,就能令人热泪盈眶。
曹丽华松出一口气,笑了笑:“我相信你。叫你来也是怕你没有明白其中要害,但看你这样坚定,我没有必要再劝你。你说得对,你们的人生终究是属于你们自己的,什么样的决定最好我说了也不算。”
外面传来响亮的铃声,曹丽华拍拍她的肩:“好了,打铃了,去吃饭吧。”
夏黎站起来,朝她微微点头:“谢谢曹老师。”
光从窗边溜进来,漫在少女的脊背上。曹丽华忽然觉得那样的背影有些熟悉,她叫住夏黎问道:“夏黎,你能告诉我,当初和你说那句话的人是谁吗?”
“您认识的,也是您带过的学生。”夏黎回过头,温声笑着,“她叫盛清如。”
曹丽华蓦然一笑:“原来是她啊,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她过得很好。”
“过得好就行。”
夏黎说了声“老师再见”,转身离开办公室。
曹丽华也从室内走了出来,走廊外的视线很开阔。白云浮在蓝天中,微风燥热,蝉鸣聒噪,楼下的女孩跑进树荫底和那群同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少女并肩行走在梧桐树下。
她突然想起盛清如。
也是在这个办公室里,那一年盛清如十八岁,填报志愿时只填那一所学校。
她当时心慌极了,她明白盛清如有多不容易,也知道她有多想考出去,因此看着那张只有一项学校的志愿表,心里十分害怕。
可盛清如却一点也不害怕。
她也和夏黎一样,脊背利落平直,眼神坚毅明亮,站在办公室里,站在曹丽华面前:“曹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一定能考上。”
最后的结果确实如她所说,她考上了,考上北大医学院。
她走得那天还来和曹丽华说过再见,道过谢。
那,好像是个雨天。
对,七月末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第一天,盛清如带着她的未来离开了这座潮湿的城市。
曹丽华笑着抬起头,往前远方。
这是属于少年们的时代,如此年轻,如此热烈,如此意气飞扬,身上的嚣张与绚烂永远熠熠生辉。
在烈阳下,在暴雨中,远远一望,满身辉煌。
“夏夏。”乔平乐拉住夏黎走在后面。
“怎么了?”夏黎问。
乔平乐摊开手心,里面躺着一颗糖:“你早上给我的糖只剩这一颗了。”
“嗯,吃完了再买就行了。”
“可我没吃完,”他叹了声气,垂下脑袋,“今天体育课上遇到个人,听声音应该是女孩子,她躲在储物室的墙后边哭,我的球不小心滚过去了,打扰别人的地方只能赔赔罪,可翻遍全身只有你给我的糖。”
他说到这儿又停住,再重重长叹一声。
“所以你把糖给那个女孩了。”夏黎帮他补完。
他点点头,忽然笑了起来,眸中半沉着光:“我现在有点后悔,要是重来一次我就不给那个女孩了。”
夏黎反驳道:“林成旭可不会后悔,哪怕再次回到那个时间点上,他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
林成旭没抬头,脊背线条绷得僵直,沉默几秒,扯了扯嘴角:“我才没有那么无私,我很小气的。”
夏黎听着林成旭的话皱了皱眉。
印象里,好像从八岁那年夏天开始,林成旭就变了。从一个爱撒娇爱哭的公主变成了听话懂事的小孩。直到十一岁那年,家里迎来一位陌生的阿姨,快乐小狗披上流浪的外衣变得敏感且小心翼翼。
他依旧爱吃糖爱笑,只是再也没有哭过,还学会了伪装,太过懂事的小孩总是无法感受真正的快乐。
明明自己都舍不得吃,却愿意分给别人,明明是在夸他,却要自我否定。
夏黎拍拍他的肩,让林成旭抬起头:“你是小气,所以哪怕你再不愿意也只留了这一颗糖。而你在给那个女生糖的时候,心里除了想得是打扰,更多的还是希望她可以开心,不是吗?”
“阿成,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吗?”夏黎问他。
林成旭摇摇头,站在树影下,浓重的墨色裹了他全身。
“你像一个硬皮的橙子,也像一只心软的小狗。”夏黎抬手,忽然摸上林成旭的头,蓬松的头发在阳光下有些微微泛棕,毛绒绒的,柔软极了,“可橙子和小狗并不需要无私,你也一样。虽然不太可能,但我倒真希望你是个小气的人,这样就可以事事优先考虑自己。”
“你们两个又说什么悄悄话呢!快点走啊,晚了就吃不到红烧肉了!”乔平乐一回头那两人又落在后面,连忙喊着。
徐方好被食物的香味馋得八卦欲消失,跑过来拉着夏黎的胳膊就往前冲:“就是啊,夏夏,快快快。”
乔平乐见状也拉着旁边的梁予桉快走起来。
林成旭站在原地,慢慢松开肩背,抬起自己的手放在头顶,想起夏黎的话又浅浅笑起来。
笑着笑着,脸就僵了,酸疼酸疼的。
夏黎被徐方好拉着往前跑,忽然就回了头,看见了后面的林成旭。
他还站在那里,宽大的校服灌了风,肩上那几道蓝色的点缀线在此刻看来颜色十分沉重,压在少年高瘦单薄的脊背上。
夏黎蹙了蹙眉,朝他大喊一声:“林成旭,发什么愣呢?”
林成旭错然抬起头,看向前面。
夏黎在朝他招手:“快来啊。”
徐方好停住了觅食的脚步,乔平乐放下了拉梁予桉的手,梁予桉转身和他们一起回过头。
风有些劲猛,吹得树叶哗哗乱响,地上的枯枝败叶也混成一团,隐隐约约还能带出昨晚湿润的泥土气。
“阿成,快点过来啊!”那边几个人又喊着。
刺眼的阳光投过来,他被照得浑身发烫。林成旭缩缩鼻头,揉了把脸笑开眼:“来了!”
他抬起脚,跑向前方,运动球踩过小水坑,溅起的水珠被风吹过,经过少年飞扬的衣角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