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予舒不知道的是,那日有两个男人目送她离开一个当朝太子,一个少将军。
太子看她眼神都温柔了,眼珠子似乎要黏她身上,李燕安也是。
太子拿她当了妹妹,李燕安的就复杂了。
似乎太子也瞧出来了,问道:“吟光可否有心仪女子?”
李燕安回答道:“银光尚且年幼,不敢耽误别家姑娘,故并未有心仪女子。”
太子见他不说也并未追问,只是开始了他下面的事。
二人行至院中,话里话外李燕安也是听出来了,太子这意思是想与他交好,况且这些时日的交谈,他也相信太子是一位好的储君。
少年的眼神逐渐定住了。
太子在此也是点拨了李燕安当年宗伯府之事。
朝廷重文轻武,科举有弊,残害忠良、居心叵测之人大有人在……
二人聊至深夜,掩人耳目,李燕安待他走时说了句:“殿下慢走,不送。”
人走后,小子立马变脸。
心里盘算着:殿下这算盘够响的了,那日父亲从阴镯回来途中种种经历我都派人调查,他今日这是要为日后做准备啊,莫不是要谋权……?接着他又回想起了在漠北的种种……
一次,他随父外出打探,父亲叫他去一边玩,而自己却单走八十里,天已大黑才回来,小燕安一个人在大漠中,冻得发抖却一声不吭。
后来父亲将他带回军营,想来一路颠簸,在马背上睡着了,醒来发现在父亲营中。
那次梦里有驼铃,声音很响,在中原是听不到的,也许阿娘小时同他讲过,所以他至漠北便先寻此音。后来得知,只是中原人听了的离愁之音。
在漠北待久了,对那里的部族文化格外感兴趣,也让少年李燕安多了一些漠北汉子味道,通晓山川地势,风土人情,唯独不太了解多变的语言,漠北战乱,虽同归一个突厥部落,但是总归分散。小时解闷还留意过各种军旗图腾,在奇书中查意,小时还解闷在地上画地形图。可别小瞧他,这不是纸上谈兵。
思绪回过,又在想宗伯府灭门案。
冤有头债有主,这么大个官能跟谁有仇?
仇是如何结下?
那人如何这么多年销声匿迹?
这让才回中原的李燕安不得而知,毕竟他的管辖范围在漠北。
他是草原上的鹰,须高山远瞩,俯瞰瀚海阑干。
宗伯府被灭门是因为偏袒一士人,可未被偏袒的怎会有如此大的势力以至被灭门呢?太子一直再说人才诸类科举之事,莫不是与科举有关么?那——日后定是会在科举上动动刀子喽。
李燕安就这么在椅子上躺着冥想,直至睡去。
七日后的朝堂一片火热啊。
三日前漠北赫忝部联合阴镯拿下大燕一个关口,在村子里滥杀无辜,烧杀抢掠。
皇帝大怒,大骂到:“漠北王如何管理他的部落,敢把爪子伸到我大燕的地方,好大的胆子。这是等我朝发兵啊!”
底下都是劝皇帝息怒三思的。
太子和李嘏认为此战可打,只是要等一等,毕竟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李嘏正说时,太子却反对
李燕安内心os;难搞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默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