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蜀道难 >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蜀道难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作者:龙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4 16:37:11 来源:文学城

沈缨平淡地移开视线,伸手搭在腰间,这样的短刀她也有一把。

是拜师那年霍三赠她的。

他还特意强调过,要她做事谨慎,不要给他惹祸。

“轰隆”屋子顶又塌了一处。

不一会儿,杜鸾从屋内走出来。

他身上脸上全是灰,看到沈缨时难得没有打趣,咳了一声,说道:“屋内并无打斗痕,霍……尸身是在床榻上时被焚。尸身姿势为仰躺,四肢舒展,像寻常睡觉一样,怕是在梦中被人潜入杀害。”

“我怕那床架子塌了,就把尸身挪出来了。尸身底下还粘着一些被褥的布料,有血迹浸染的血痕。尸身没有挪动挣扎痕迹,看来是一刀毙命。”

“所以,极有可能是在昏迷中被人潜入刺杀导致死亡,此外屋内没有留下凶手的任何痕迹,大概是火势烧起来之前就逃了。”

沈缨认真听着,接话道:“的确是死后焚尸之状。”

杜鸾抖了抖身上的灰,从袖袋里掏出一个绢帕,把里面的东西递给沈缨。

“床榻之上找到的,一根乌铁钗和一枚玉佩,烧得严重,你来看看。”

沈缨伸手接过。

这两样东西没有谁比她更熟了,即便烧得乌黑,她也知道这是霍三的东西。

因为这都是霍三生辰时她送的。

乌铁钗是她从一位高丽商人手中得到的,这种乌铁极为罕见,通体黝黑还十分坚韧。

这种钗适合男子佩戴,只有一头被制成祥云样式。

霍三嘴上唾弃不已,但自从收到后就一直戴着。

玉佩是前年沈缨才送的,一块汉时古玉,雕工古拙,上有一金乌。

是她从一个死去的盗墓人尸身上搜来的。

这两样霍三从不离身。

她的心又快速跳起来,心跳声让她无法集中精神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情形下,人会将不离身的东西放在床榻上?

沈缨盯着手上的东西,耳边传来姜宴清的声音。

“沈缨,府衙寻不到霍三,眼下永昌只你一个仵作。这具尸身身份,只有你能辨。”

沈缨点点头,将绢帕重新包好,收在怀中。

她走到尸身前,缓缓蹲下,熟悉的焦味传来。

沈缨别开眼深吸了一口气,掏出面巾盖住口鼻。

刚被烧焦的尸身,远不如赵悔那具经过蛊虫保存的尸身那么硬。

在锋利的刀刃下,有的部位甚至是脆的,发出细碎的声音。

她面无表情的盯着尸身,手上飞快的动作着。

四肢、胸、腹、腿脚还有头,她几乎切开每一寸皮肉。

沈缨手上忽然一顿,从尸身腰腹处取出一物,擦去表面黑灰,露出字迹。

“永昌仵作,霍三信印。”

她将东西放到一旁,再动手时显然更快了。

左手、右脚的指骨皆有切除的痕迹,小臂骨内有一块薄铁片和几根细小的铁钉。

她盯着那根铁钉看了许久,眼前有些模糊,她用力搓了搓眼睛,硬生生将钉子从骨中取出。

看清钉子的形状和大小,沈缨忽然有些腿软,伸手想扶一下旁侧木板,却将手边的验尸工具全都碰到地上。

咣当,撒了一地。

姜宴清上前抓住她的手臂,她深吸了口气,抽出自己的手臂站稳,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

“是霍三。”姜宴清看着她说。

沈缨没答。

她有些恍惚,一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做了梦。

霍三怎么会死呢?

谁能杀得了他呢?

他擅毒,所以寻常毒物根本接近不了他。

他会武,擅长暗器,身上永远都带着不下十种淬了毒的暗器。

他会精巧的机关,整个宅里藏着二十几道机关。

他十分谨慎,不吃外来食物、不喝外头的酒,不穿成衣铺子的衣服。

这样的人,谁能无声无息的杀了他呢?

她依旧盯着尸身,声音平静,但说的有些快,好像这些话没经过脑子,直接从嘴里溜了出来。

“霍三手脚皆有六指,被父母视为不详,一岁时弃于市,被一位屠户收养,五岁时被卖为奴。七岁逃离沦为乞儿,十岁替人挖尸。”

“那年他十九,去盗墓跌断胳膊,医堂的大夫都说他得将胳膊锯了才能活。”

“他不信,跑到黑市找了一名邪医,他臂上的铁片和铁钉是接骨后留下的。”

“接骨全程,没用一点麻沸散。那邪医瞧他有骨气,让他做了三年药人抵了药费,他就是从那时起迷上了蛊毒之术。”

“他从不醉酒,不在外留宿,不乱吃旁人给的东西,不与女子亲近……”

“永昌无人能杀霍三。”

姜宴清似乎明白了她的话,转而唤来无奇低声吩咐了几句。

无奇点点头,转身离去。

沈缨眉心紧紧皱着,手上依旧拿着那根铁钉,说道:“霍三行事谨慎,十分惜命,若真有威胁性命之事,必定早早打算防备。”

“这般被杀,太过蹊跷了。”

她抬眼望向远空,堆叠的云将烈日遮住,却没法阻挡日光照耀大地。

她看了一会儿,缓缓收回视线,面上的悲戚与震惊全部收敛,只剩下肃然。

她拿起霍三身上的仵作信印,郑重地收入怀中,对姜宴清说:“霍三不在,我便是永昌唯一的仵作。”

沈缨脸色苍白连唇上都没了血色,但站的笔挺,如劲松一样挺拔。

姜宴清目光深沉的看了她一眼,微微点了下头,转身跟着杜鸾进了屋内。

沈缨再次走到尸身前,被她剖验过的尸身上混着红的血、白的骨、黑的皮。

这些她见惯了的东西,忽然扭曲成一个庞然大物,向她心口上撞来。

呼啸而来的气息压的沈缨心口一紧,她猛地捂住嘴扶着一棵树吐了起来。

腹内翻江倒海,她的嗓子和整个胸口像被刀剑切割,额角直跳,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钻出来。

莲朵过来轻轻拍着她的背,又端来水给她漱口。

她一边拍一边说:“霍三师父爱饮酒,这几日各大酒庄都来送酒,定是醉酒后吸入浓烟昏迷,才被人趁机残害……”

沈缨用袖子抹掉唇边的水珠,哑声道:“不是,若无可信之人在侧,不得醉酒,这是霍三的规矩。”

“一定是有人,一个很熟悉他的人,对他做了什么。”

沈缨喃喃自语,神情冷然,笃定道:“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杀局。”

莲朵收回递着绢帕的手,宽慰道:“放心吧,姜县令明察秋毫,定然能帮你找到凶手。”

沈缨却摇了摇头,说:“这个案子,我自己查!”

如今赵悔的案子重启,林家的风头又开始盛起来,姜宴清已身在虎穴深处。

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去要求姜宴清放下赵悔的案子,来查师父的死。

想及此,沈缨心里似有了主意。

她提步往被烧毁的屋子看去,正好对上姜宴清的视线。

他的目光平静,没有怜悯,但就这么安安静静的注视着她,让她心底生腾出的怨恨与焦躁都缓缓压了下去。

她在那院子里验了许久,试图从枝梢末节里找到一丝凶手的痕迹。

她将所有东西都记录在册,又跟着杜鸾在废墟中翻找痕迹。

直到院子里的人都走了,她还固执的在各处搜索着。

月影笼罩住空挡的院落,再也看不清任何东西。

她拖着腿靠着石柱坐在了廊下。

手上漆黑一片,指缝里都是黑泥,身上满是灰尘,但她没有理会,就那么坐在黑暗中,仿佛要融进去一样。

对面的厢房简单的修复了一番,勉强能遮挡夜风。

临时搭的木案上堆放着很多东西,旁侧点着蜡,火苗莹莹,散发着暖光。

姜宴清的身影就在窗后,从她这里望过去,恰好能看到他的侧影。

他正翻看着霍三宅子里保存下来的一些书籍。

沈缨靠着柱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姜宴清。

他不动,她也没动。

夜色渐深,寂静无声,沈缨将旁边地上摞起来的诗集全都抱在怀里。

那些就是父亲说的,霍三让她来拿的诗集。

这些东西被锁在暗格里,有层层铁皮挡着,所以一点都没被烧毁。

她抱着那些书,像个无措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将其珍藏。

她靠在廊下,缓缓合上眼,睡着之前似乎闻到了一股凌冽的香气,将她完全拢住。

次日醒来,东方隐隐有光,。

阿缨睁开眼,揉了揉酸疼的胳膊,发现身上披着一件斗篷。

鸦青色的斗篷,她见过。

初遇时,在马车里姜宴清曾穿过一次。

沈缨抬眸望向对面的屋子,姜宴清竟然还在看书。

他手边换了一根新蜡,才点燃不久。

她拢了拢斗篷,俯身将身侧的诗集拿起来,却见最上册有一页纸。

上书四个字,“君子一诺。”

笔锋苍劲有力,如有破竹之势。

这是姜宴清的笔迹,她在诸多文书上见过太多太多次了。

她将纸珍而重之的夹在书中,抱起往院外走,走至姜宴清所在的屋子前,她低低的说了句:“大人,告辞。”

一窗之隔,传来“嗯”的一声。

沈缨回到家中,按照当初在临县游玩时莲朵给的药方,喝了些汤药,说是能安神养心。

她也确实睡的好了,只是清晨醒来时,身子很僵,也很乏力。

大概是昨日压着心绪,今日越发疲累,沈缨硬撑着走到门边便已气喘吁吁。

她总觉得自己近来越来越虚弱,别说与人打架,怕是连刀都拿不稳了。

窗外大亮,阳光明媚,沈缨走到门倚着廊柱晒了会儿太阳。

小兰抱着一叠衣服跑过来,见她已经醒来,便给她端来药碗。

“阿姐,你脸色很不好,喝了药再睡一会儿吧。”

沈缨点点头,她接过药碗,刚要喝,又停下来,问:“这是谁开的药方?”

小兰说:“这是你拿回来的呀,你不是说,这是临县德春堂的大夫开的药方么。”

“怎么了阿姐,很苦吗?”

小兰歪头看着她,随后恍然道:“我给你拿蜜枣去。”说着快步跑了出去。

沈缨盯着手上的药碗看了一会儿,起身走到檐下,将汤药全数倒在了石阶旁的草堆里。

就当她疑心重吧,这些药她不敢喝了。

“笃笃”有人叩门,声音很轻,但有节奏。

沈缨拦住小兰,自己穿戴好就出了门。

她出了巷口,来到一个偏僻处。

有个小乞儿跑过来,低声问:“阿缨姐,什么事?”

沈缨将一包点心和糖放到他的碗里,说:“前日夜里,城南的那场火,你们知道些什么奇怪传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