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十指春风 > 第14章 续弦?

十指春风 第14章 续弦?

作者:乌龙芝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8 14:46:41 来源:文学城

苏祈从嵩山书院回来,已经是第二日晌午。

他一日一夜未曾合眼,回来后也不曾歇息。

洗漱完换上官服,便乘坐着软轿去了官署。

芙苏织造局设在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段,白墙青黛,两侧抄手游廊环绕,院中假山怪石嶙峋。

官署内,乌黑的金丝楠木长条书案上,整齐地叠放着一摞折子,好似一座小山安静地伫立。

他回来之后忙着应对家中突发的变故,自然积攒了不少事务。

今日进了门,便埋首案头。

东宝怕二少爷冷,一连往炭盆中添了两回花炭,又沏了一盖碗热茶,搁在他的手边。

苏祈得了陛下旨意,升任芙苏织造局主事郎官,官拜四品。

原先与他在天临府共事的同僚柳向俊,如今也随他一同调任芙苏,出任执事一职。

多日前,苏祈便派人给柳向俊传话,家中遇事,脱不开身,遂请他代劳公务。

今日忽而来了,柳执事想着应是家中料理妥当了,便开口关心道:

“苏大人?家中一应事务可曾处理妥当?”

若是寻常官场做派,身为下属得知主官家中遇事,自然是要派人打问一下,或是从旁协助一二。

但是柳执事深知,苏大人不喜这一套做派。甚至,二人在天临共事多三年,苏大人都不大提及家中事宜。

苏祈闻言颔首,一副不愿意多言的样子,转而举起案上的一道折子。

“柳大人觉得,这道,可行不可行?”

苏祈虽然年纪轻,一副谦谦公子的模样,但为官严谨,处事果决,在他手下做事,柳向俊不敢草莽敷衍。

于是他整理思绪,小心应答:

“下官觉得,长远看来户部的考量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与咱们而言,一则前期需费些功夫,不止是银钱要花费许多,就咱们署衙内部而言,上传下达,监事考核还需重新制定一套办法,若是行而有效自然无碍,如若不然,倒是凭添麻烦,自乱阵脚。”

柳执事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列明。

苏祈坐在太师椅上静静聆听,待他语毕,苏祈颔首道:“户部的指令,咱们自然是要遵守的,麻烦倒也不怕。”

芙苏织造局本就负责诸多板块,下辖的布局,绣坊,都挤在芙苏城内,这么多年早已施展不开,且牵扯运输,常需路路转水路,转折颇多,加之漕运手续繁琐······

如今户部下折子,命他们自拟办法,分署布局,便利行事。

其实官家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苏祈又翻看了后面几道折子,都是周边各个县镇送来的,他一目十行,大致阅过后,便抬头对柳执事道:

“那便按照咱们之前商议的吧,烦请柳大人拟定好公告,待我向户部上书无异后,便可张榜贴告。”

柳向俊闻言恭敬颔首,转而又问道:“那,下官随大人亲自去一趟泽阳?”既然要将刺绣官坊划分出去,自然要选定具体地址。

说话时,苏祈已经埋首另一道折子,目光丝毫没有停顿:

“不必了,柳大人替我跑一趟,你瞧定了便可。”

年关将至,他两年多不曾在家过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了家,虽然,妻子没了,但尚有母亲在。

柳执事领命,告辞而出。

*

苏夫人卧床休养了几日,按时进服汤药,精气神略见好转。

这一日,她披着裘皮大氅立在廊庑下看雪,这偌大的国公府,却愈发冷寂了。

她心中不禁感慨,自己上一世究竟是累了什么孽业?今身嫁做苏家妇。

刘嬷嬷递来一个小巧的手炉,国公夫人抬手接过来,洁白的手腕间,露出一截猩红,是一串质地颇佳的玛瑙手串:

“夫人,年关将至,府中是否一切照旧?”

依照往年例,年关将至国公府自然是要洒扫装点府院置办年货,各院各库都需清算盘点,各府往来的节礼也需筹办···

只是今年,府中少夫人没了,若是按照治丧之家,还需另一套行事的规矩。

刘嬷嬷拿不定主意,遂来请示······

国公夫人却沉默着不知道如何应答。

沈妙宜落水一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苏祈既不发丧,也不再派人去寻,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她身为母亲,实在看不懂儿子的行径。

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料理眼前的情形。

“唉,祈儿从嵩山回来,倒是不再派人去汴河捞尸了,可是他迟迟不安排发丧····这叫我如何是好?”

国公夫人愁眉不展。

身旁的刘嬷嬷也是一脸无奈,她知道夫人心里发愁。

大少爷几乎和国公爷一样,久不归家,又无心仕途。

二少爷入仕为官,又与母亲亲厚,想必以后国公府自然是要倚靠二少爷的,如今虽然丧妻,但贵为国公府的未来当家人,他不可能一直如此,国公府也不可以没有下一任女主人。

但刘嬷嬷到底阅历丰富,附身在国公夫人耳边低语道:

““夫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们二少爷本就不是沾花惹草的性子,丧了妻,自然是要悲伤一阵子的。夫人这时候,可万万不能对二少爷提续弦之事····”

前几日,苏夫人命丫鬟去库房里寻了一副红玛瑙手串出来,刘嬷嬷打眼一瞧,就认出来这是五年前,苏夫人生辰时,母家表姑娘亲自送来的贺礼,一副色润通透的十八子手串,专程请谭拓寺的主持开过光。

夫人甚是喜欢。

其实不止是喜欢手串,更是中意表姑娘。

可偏偏二少爷娶了沈家村的沈氏,夫人亲上加亲的希望破灭了,表姑娘为了避嫌,也不像以往那般时常走动。

后来盛京王相府求娶表姑娘,两家定了亲,苏夫人便断了心思,命人将手串收了起来。

过往种种,如今又浮现眼前。

“刘嬷嬷,不是我心急,而是老天有眼···”苏夫人转头墨色眸中闪过一丝喜色:

“前几日母家来信问我平安,信中提及晚筝的婚事出了岔子,王相爷家的公子还未成婚,便让通房诞下一子,如此一来,晚筝和他的婚事自然作罢。”

“兄长亲笔书信希望我帮晚筝物色合适的夫婿。如今沈氏溺亡,祈儿独身,这不是老天有眼,是什么?”

言辞间苏夫人眉间阴郁尽扫,眸光闪闪连带着整个人都显出了几分神采。

刘嬷嬷闻言亦是一惊,满脸喜色外口中连番念叨着:“真是菩萨保佑呀,看来咱们二少爷和表小姐,当真是命定的姻缘呀!”

国公夫人一直想要母家的侄女做自己的儿媳,一则亲上加亲,二则晚筝姑娘确实才举止端方,才情出众,与二少爷堪称良配。

当年若是没有沈妙仪,想必表姑娘便是如今的二少夫人了。

“晚筝贵为姜家嫡女,即便没有王相家这门婚事,求娶之人也踏破门槛,我心里着急···若是耽误了,我岂不是要抱憾终身·····”

苏夫人言语中露出焦灼之意。

不发丧,如何续弦?

名不正言不顺,她不能委屈自己的亲侄女,更不能让儿子的名声受一点污损,苏祈是她心尖上的肉,也是国公府的未来。

刘嬷嬷自然知道其中厉害,闻言默默点头

主仆二人正在发愁之际,恰好丫鬟来报。

“二少爷回来了。”

转眼,月洞门外一身绯色官服,宽袍大袖,身姿挺拔的苏祈阔步而来。

苏国公夫人瞧了一眼竟眼眶发热,他的小儿子,是多么耀眼的儿郎啊,才华、容貌、前途具是人中翘楚。

偏偏······姻缘不济。

“儿子见过母亲。”苏祈身着官服,不好对母亲施礼,便开口行礼。

苏母殷切的颔首,示意他不必多礼:“无妨,你这几日早出晚归,辛苦了,我吩咐厨房煲了参汤,再累也要喝一盏。”

“儿子知道了。”

“母亲今日,可觉得好一些?”

“好多了。”

久违的温情的场面,令母子俩心中都有些怅然。

偌大的国公府,只剩下他们俩,当真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祈儿,你如今官升一级,应该去宗祠祭告祖先。”

苏夫人适时提醒儿子,苏祈向来是最敬重这些的。

但奇怪,他今日似乎不为所动,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无妨,待除夕祭祖时,儿子一并敬告祖先。”

苏夫人默默颔首,心中踟蹰着,是否应该提一提为沈妙宜发丧之事,但目光一瞥,瞧见刘嬷嬷一再对自己使眼色,她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改了口:

“前几日,你舅父来信问我平安,你外放这些年,也没去祭拜过外祖,与舅父家书信也不多,如今既然回来了,倒是要挂念着,时常问候走动才对。”

苏祈闻言,眼神略有些淡漠,但姿态还是恭顺:“儿子记下了。”

又说了几句,他才起身告辞,回到书房换了常服。

果然,下一刻就见丫鬟彩绣端着参汤进来。

苏祈不喜欢这些药膳的味道,可是苏母十分喜爱。

他皱了皱眉,心下虽然不乐意但还是耐着性子端起来,一口一口地喝着。

年轻的丫鬟彩绣立在一旁,仰头怯怯地望着二少爷俊朗的侧颜。

二少爷才华横溢又风采卓然,府中丫鬟都芳心暗许。

只是奴婢如何敢觊觎男主人?

彩绣是家生奴,打小就喜欢二少爷,但她自知身份低微,一再告诫自己不要痴心妄想。

后来眼瞧着二少爷从外头娶了出生贫寒的沈妙宜,她心中十分不悦。

那沈妙宜除了长的好看,还有什么?

见识浅薄,连燕窝和银耳都分不清楚,整日里就会绣花,诗词歌赋也说不上两句。

若是高门贵女,她自然不敢攀比,可是一个乡野丫头,都能翻身当主子。

那她自小规规矩矩,一心侍奉二少爷,她又有何不可?

感念老天有眼,居然让二少夫人溺水身亡,彩绣心中又偷偷燃起了希望。

她不敢肖想能续为继室,只是眼下实在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今正妻悬空,她若是能成为少爷的姨娘,哪怕是通房,不抬姨娘她都心甘情愿。

所以今日她牟足了全力,花光了自己积攒已久的私房钱,才从厨房嬷嬷手中端上了这碗参汤。

这哪里是参汤,分明是她的后半辈子。

她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甜甜美美地唤了一声:

“二少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