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市政学(0292) > 第1章 绪论

市政学(0292) 第1章 绪论

作者:贾玉红JYH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5 13:32:52 来源:文学城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不同的城市历史发展阶段,城市化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市政管理的重要性愈渐突出。完善和优化市政管理,有赖于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市政学所研究的市政现象以及所揭示的市政规律,对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的含义

无论是住在城市还是住在农村的人,似乎都知道什么是城市,因为在地域景观上,高耸而密集的建筑、稠密的人口、集中的工商业活动、活跃的政治与文化生活等这些城市的典型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要给城市下个科学的定义却不是那么容易。法国地理学家菲利甫·潘什梅尔就这样说过:“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①

从城市的起源看,城市是“城”与“市”的统一体,其中“城”是指以一种永久性的高墙围起来、扼守交通要道、具有防卫意义的聚落,简言之,“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永久性建筑物。“市”指交换的场所,最早的市的位置在居民点的并旁,故有“市井之地”之称,后来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有奴隶主贵族居住的地方,并有固定的位置,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①因此,城市就是“城”与“市”的结合体,是筑有防御设施的交易场所。此外,从城市的起源看,“市”与“镇”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②原来镇以军事行政职能为主,到了宋代,镇摆脱了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介于县治与草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逐渐延伸为一级政区单位和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正因为“城市”与“城”、“市”具有发生学上的密切联系,到了近现代,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而作为城市的简称。加上镇的介人,就出现了城市与城镇混用的局面。但在许多场合,城市与城镇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分的。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能称为城市(city),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为称为镇(town),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③理解这一点,对把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城市看做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最重要的改造,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的总后果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非农产业的聚集地,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永久性大型聚落形态。

统计学把城市看做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如1993年,中国规定设立(县级)市的最低标准是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人,俄罗斯、芬兰、澳大利亚规定为2万人,日本规定为3万人,朝鲜规定为5万人,美国规定为2500人。为了便于进行国家间的对比研究,联合国建议对集中居住的人口达2万以上的地点都以城市对待。①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它拥有一套技术设施和机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有别于其他集团结构的组织形式;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是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特殊社会。

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一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②出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或者将城市视为一种经济景观,是从市场区角度描述的市场组织体系或经济空间秩序的最高现象,是一种空间经济体系格局的最高表现;③或者认为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房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④或者将城市视为有限空间上大规模集中的经济系统。不管上述具体表述如何,都强调了城市的经济内涵,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及其空间集中的结果。⑤

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上述各种对城市定义的表述,从各个学科或不同角度揭示了城市的内在属性。综合这些表述,结合中国的实际,一般可以把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首先,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列宁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①城市是一定范围内社会经济网络的一个质点,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变化发展的一个质点或发展极。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向外缘地区扩散或辐射的大致界限,但由于各个城市的性质、规模不同,这个界限也就不同。其次,城市是绝对多数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城市与乡村的显著不同,表现在各种产业人口的分布比例上。自从农业与手工业、商业分离以后,城市就成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和非农人口的聚居地。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于是非农业人口的多少,成为区别城市和乡村的主要标志之一。总体上讲,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最后,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由于城市范围逐步向郊区扩展,有许多农村已归入城市,有些城市地区正在规划而尚未建设,有些城市内包括森林地域、自然保护地域等,有些地区在城市规划中规定为控制建设地区。所以说今天的城市并不完全指建成区,确切地说是指城市地域或城市化地带,它是国家的行政区域之一,是行使一定行政管理权限的特定地域。

城市的形成过程,是社会要素的聚集过程,是社会活动的分工过程,也是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城市与农村相比有以下本质特征:

1.高度的聚集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人是社会动物,聚集是他们的生物本性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不论呈现哪种聚集形式,都表现为一定的聚集性,但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①在有限的地域内,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活动、设施、财力、物力、智力、信息等,城市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度聚集地,城市的这种特性,也被称为城市的“空间聚集性”。可以说,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②

2、社会性

首先,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聚集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分工首先表现在生产领域,从每一种产品生产到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甚至产品的每一项工艺过程,都演化出了专门的、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等。这种分工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行业和部门,逐步从生产企业或生产单位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的独立部门。这种分工的第二个表现是家务劳动社会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都在社会上形成了专业部门。分工使劳动者提高了工作技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协作使单个劳动者的劳动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各要素的紧密凝聚。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空间聚集,而分工和协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城市活动的社会性也是城市的深层特征。

3.经济性

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因为城市聚集了先进生产力的诸要素:先进的劳动者--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先进的劳动工具一现代大机器工业和信息产业;先进的劳动对象-各种新颖的人工材料,它们在城市中得到了高度的聚集。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城市产生了聚集效益,并进而产生了“化学反应”,使城市整体的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和广泛的协作,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做到较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取得更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产出。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基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较少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众多的熟练工人、雄厚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较之农村能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4.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在城市内部,各城市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交织,构成了城市复杂的系统性、整体性运动。①具体地说,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并不断运转的各个局部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的城市,其系统性集中表现在:首先,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一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组成既包括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并以人工为主的复杂系统,又包括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其中,城市作为一个生态大系统,其结构既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还包括外部结构。现代城市只有实现这个大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和结构优化,才能实现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②其次,从物质形态上看,城市是由给排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能源设施、通信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安全设施等各种功能设施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及运行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城市的运行状况。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转,都建立在上述城市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之上。再次,从城市的产业结构看,城市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多种产业构成的综合体,如果专业化程度和协作水平高,则城市运行的整体系统性、协调性就强。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聚集在有限的空间地域内,必须相互协调、分工协作才能发挥其聚集优势,才能保证城市的顺利发展壮大。最后,从整体上看,城市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与为其服务的城市设施之间必须保持均衡。高密集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与之相对称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才能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整个城市的高效运转。总之,现代城市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它的和谐运转,关键取决于各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配合

5.开放性

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开放性已成为城市的一个重点特点。现代城市冲破了古代城市的城堡和围墙,城市的空间向周围农村延伸,城市的功能辐射到了周围城乡乃至全国和世界范围。现代城市已不再是“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封闭系统,而是成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需要每时每刻大量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等方面的输入输出。城市只有在这种输入与输出中,才能吐故纳新、趋利避害。可以说,开放性是城市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的源泉,也是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现。而且,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作用的发挥,与周围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品、信息、技术、资金、人口的相互流动以及经济上的分工合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与外部系统的分工协作,孤立的城市系统是难以运转的。唯有开放,城市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而孤立和封闭,只会导致城市的停滞和衰亡。城市的开放性应该包括辐射出去和吸引进来两层含义,城市的中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城市辐射面的大小和吸引力的强弱。

6.复杂性

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又称为城市的多样性,城市是由多种多样的众多个体构成的,这些城市个体与农村相比,其种族或民族构成、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与心理构成、语言与交往方式的构成,以及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等的构成,都具有很强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此外,现代城市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多过程的纷繁复杂的大系统,系统构成复杂,各子系统之间和各子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极其复杂。

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人类城市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聚集性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人类以什么样的形式形成聚落,不是可以自由选择的,而是由人们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的具体条件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①为了便于分析城市产生发展的条件,有必要先了解聚落的含义。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首先,聚落是个作为聚居地的物质实体,它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上劳作和休息;作为支撑,这个空间必须有各类建筑物,有各种活动场所和各类生产用地。这些都是聚落空间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其次,聚落是一种社会实体,是一个社区,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只有人类出现以后,作为社区核心的具有稳定联系的人群出现以后,其活动的场所聚落才真正出现。因此,聚落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是人类在地表集聚的空间组织形式。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居民点,构成聚落体系或居民点体系。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其中,小自然村和村庄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镇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交界点,在中国,镇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建制镇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次单元。①

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原始人大约从蒙昧时期开始,便产生了定居行为,也陆续组成了一些没有防御木栅的村落。到了野蛮时期的低中级阶段,人类不仅学会了在村落的周围绕以用做防卫的木栅,而且在村落中还出现了堡垒形的共同住宅。村落是人类定居后的第一种聚落形式。城市是由村落发展而来的第二种聚落形式。与村落相比,城市这种聚落形式复杂得多,也高级得多。城市虽然是村落的发展,但不是每个村落都可以发展为城市的,因为城市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人类社会最初是没有城市的。在原始社会数十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使用简陋的生产工具,依靠狩猎、捕鱼、采集野果为生,过着穴居和巢居的生活,居住非常分散,而且很不固定,经常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因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人经过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学会了播种和有组织的采集。这样,随着生产工具的发明和逐步改进,以及人类对自然驾驭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农业耕作。由此在原始社会后期,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一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由于农业耕作的出现,人类摆脱了对劳动对象绝对的依附性和流动性。依靠工具和技术生产出能满足需要的农产品,才有可能选择适合耕作的土地并在附近定居下来,于是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居民点-聚落。这种人类为方便生产而形成的以农业为主的永久性聚落,主要分布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等冲积平原上,距今7 000~10000年。这时的聚落还不是城市,但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人们产生了对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更多、更高的需求,从而促进了工具和技术的巨大改进,出现了金属工具对石器的全面替代以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改善,在客观上形成了使农民中原来兼做农业工具的手工匠人独立出来、成为专门从事工具生产的手工业者的条件,使他们的生产活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和对土地的依赖,并与农业相分离,开始在一些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加工和交换的地点集中居住,从事手工业生产劳动和对外交换。此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了剩余,除了供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外,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来交换。也就是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能够满足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出现的生产力基础。亚当·斯密认为,“乡村居民须先维持自己,才以剩余产物维持都市的居民。所以,要先增加农村产物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都市”。“都市的增设,决不能超过农村的耕作情况和改良情况所能支持的限度”。①由于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生了固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居民点,这种手工业者集中居住的地点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的雏形。人类第一批城市诞生于距今5000~6000年间,如古埃及的孟菲斯城和中国的殷墟、商城。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城市革命,它对传播人类文明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②显而易见,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使手工业者成为专门的商品生产者,农业生产的剩余产品也成为商品,因此便发生了剩余产品之间、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之间的交换。最初这种交换是偶然地、分散地、零星地进行的。随着商品量的扩大,交换频率的提高,交易人数的增加,原有的交换形式已不能适应,渐渐地集中到比较固定的地点,约定固定的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的集市,或形成比较固定的交易场所。这种交易场所一般选择在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便于居住在周围的居民赶集和交易的地方。集市是城市的原始和低级形态,但它包含着城市最基本的内容和功能。①集市虽然可以满足农民和手工业者少量的剩余产品交易的需要,但是,买卖双方在品种、数量和空间上的矛盾依然不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需要向更加集中化、经常化和固定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专门手工业者的增加和集中,生产出大量的作为商品的手工业产品之后,这种要求就更加明显。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急剧扩大的推动下,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产业和阶级--商业和商人。

商业和商人的产生基本上完成了城市的产生过程。②因为商业的经济活动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城市为依托,要以集中的城市作为活动中心和贸易中心。而城市通过商品买卖活动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影响,从而加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③紧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明确指出:“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商业和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形成。这种分离是在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城市(顺便提一下,住有犹太人的城市)里继承下来的,并很快就在新兴的城市中出现了。”④“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⑤总之,从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的产生与商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①

在现实生活中,地球表面并不是均一的,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状况等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城市的形成不可避免地会受人口和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事实上,绝大多数城市都坐落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特惠地点之上。城市是人口聚居的地方,为了维持城市居民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总是建立在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的地区。因为土地的肥沃程度关系到动植物生长及人民的生活。土地肥沃,易于耕作,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水草丰茂,易于放牧牛羊,养殖鱼虾。水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城市人口集中,对水的需求量大,因而水资源的丰枯与城市的兴衰密切相关。从历史上看,城市最初多建立于沿海及河流的两岸,因为这里有良好的生存和自然交通条件。到了近代和现代,铁路、公路、航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交通地理位置好的地区,又迅速发展起一大批城市。总之,无论如何,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发达联系在一起的。

气候状况也制约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气候状况主要是指日照、温度、气压、风向、雨量等状况。其中温度、雨量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最大。地理学家们曾把不同人种所适应的温度确定为:白种人12℃~21℃,黄种人15℃~23℃,黑种人18℃~27℃。因此,今天世界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东京、伦敦、巴黎、纽约、柏林等,多属温带地区。雨量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水及水资源的丰枯。

总而言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历史前进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城市发展的阶段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演变和进化的过程。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扩张,还有质的飞跃。所谓城市发展量的扩张,是指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城市发展质的飞跃,主要是指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城市的生产过程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现代化。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城市量的扩张还是城市质的飞跃,都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既然城市的发展,是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相统一的过程,那么,城市的发展与任何事物的历史发展一样,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①

根据城市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②

1.早期城市

早期城市主要是指史前时期到4世纪前(封建社会初期)的城市。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利于农业灌溉和便于向周围征集农产品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约于公元前3500年,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富庶的平原地带。当时在亚述和巴比伦帝国统治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如乌尔苏姆尔、阿卡德、厄里都和吉什等。随后,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底比斯和孟菲斯两座埃及古城。在中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富庶的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

早期城市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城市规模小,城市数量少,城市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受当时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限制,早期城市既小又少,发展极其缓慢。考古发现的早期城市,规模一般为3000~4000人,即使到10世纪,除俄国外的欧洲拥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也只有4个。③中国奴隶社会的夏城、王城岗城址范围仅0.2平方公里;章丘城,子崖城址仅0.18平方公里;商城、郑州、安阳、殷墟城市范围也不过24~25平方公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早期的城市乌尔,面积仅为0.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4万人,一千年以后才增长到3.4万人。”如果把城市规模的起点定为5000人,10世纪时,整个欧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1%,在以后的7个世纪中,这一比重仅增加了几个百分点,为11%~14%。由于规模小,数量少,且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

第二,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早期城市是从分散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时期,各城市之间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劳动地域分工。不同的城市,在其各自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出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在城郭内,还有大片耕地、菜园和果园。在早期城市发展阶段,虽然商品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商品交换仍是物物交换的简单交换形式,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是无足轻重的。除少量生产工具外,大部分商品是满足统治者需要的奢侈品,整个城市呈现出自给自足农业聚居区的特点。这样.早期的城乡关系是城市乡村化。一方面,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是一个消费点,农业生产则围绕城市形成一个供给区域;另一方面,城市的市政设施还非常落后,生活方式与乡村并无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仍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很少超过3% ~4%。③因此,在早期城市中,农民构成了城市人口的主体。④

第三,城市功能单一,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微弱,面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早期城市通常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的村庄共同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或行政组织,它是奴隶主统治的中心和聚敛财富、享乐奢侈的地方。统治者为了确保在城市中享受特权、控制地盘和扩大疆域,在政治、军事、宗教等目的下,往往以宫室、教堂、宗庙为中心,挖壕筑墙、造城设关,并按等级制度布置居住区和各阶层的活动范围,统治者与劳动者的居住地界限分明、等级森严。因此,早期城市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

2.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城市主要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在中国是指自秦汉以来至20世纪初长达2300年的封建时期,在西方大致从476年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1000多年间。

与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的生产技术、交通运输、建筑、商品交换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中世纪城市不论是在城市的外貌、形态、规模、功能,还是在城市扩展的速度、幅度和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改变了早期城市单一的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的状态。由于城市在获得农副产品的主要途径上,由早期城市的野蛮掠夺和强制征收的方式,改变为贸易方式,城市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交换发达起来,促进了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城市不再是单一的政治统治中心,而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分工中担负着手工业产品生产、商品交换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职能,成为各种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但是,中世纪城市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农业的繁荣,工商业所占的比重不大。

第二,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城市数量增多。早期城市主要是由政治或军事的原因产生的,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繁荣以及交通的改善,导致了一批新兴城市的兴起。如在农业生产发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产生了一批专业性城市;在水陆运输发达、商品贸易繁盛的地区和沿海港口地区,产生了一批工商业城市或商业城市。这就表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以及交通条件已开始成为城市产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再加上封建制度的加强,使中小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

第三,个别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但绝大多数城市的规模仍较小。如果说早期城市强烈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表现了“城"的形象,那么日益

兴隆的贸易功能使中世纪城市“市”的作用明显增强。由于贸易功能使城市能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对周围的人力、财力、物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以至人口和经济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集中,开始出现了一些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如中国南朝的建康(今南京)、隋唐的长安(今西安)、北宋的汴梁(今开封)、南宋的临安(今杭州)等都曾经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①但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不可能获取大量的商品粮来养活城市人口,因此,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较小。如13-14世纪,伦敦人口为3.5万人、巴黎为5.9万人、威尼斯为7.8万人、米兰为5.2万人。②

第四,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下,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封建地主手中,农民手中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受到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这就阻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中东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因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长期没有明显的扩大或增加。在中国长达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城市的发展曾盛极一时,但由于朝代更迭和连年战争的影响,城市也时兴时衰,发展缓慢,城市仍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第五,城市的消费性和城乡分离。这时期社会的财富主要是农村创造的,虽然城市中有手工业和商业,但其经济收益不足以维持居民和官府的消费,城市的消费主要是靠农村提供的地租和赋税支撑的。虽然城市的物质设施水平不高,与农村的差别不是很大,但统治者把城市置于高墙深壕之内,城市是封闭的,这就导致了城乡的分离。

3.近代城市

近代城市是指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初的城市。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农业社会传统的物质生产结构,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近代城市有以下特点:

第一,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张。1735年纺织机在英国诞生,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4年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集中的动力,使生产摆脱了完全依靠人力、畜力的状态,结束了城市中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形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工业革命也为城市地理位置的决定带来了新的要素:一方面,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型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在新城市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择位于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资源产地。这样,工业革命使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从1800-1850年的半个世纪里,英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数由106个增至265个.平均每年新增

3.2个城镇。美国东北部的工业城市也迅速发展,1790年,美国2500人以上的城镇仅有24个,到1890年猛增至1384个、平均每年增长13.6个。①在工业城市数量增长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批村镇变成了小城市,而一些小城市又变成了大、中城市。据统计,1800-1900年的100年里,西方国家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数,从28个增加到195个,平均每年增加1.7个。1800年时,伦敦人口仅为85万,到1900年达到660万,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第二,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在城市的聚集,使城市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城市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功能的消费性、宗教性、行政性城市变为生产性、工业性城市,城市单位土地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了农村。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城市的物质空间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工厂成为城市物质空间的组成部分,高层建筑不断在城市崛起,而且整个城市内部空间也出现了显著的功能分区,即城市中出现了大片的商业区、工业区、仓库码头区、居住区等。由于各种工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进一步集中到市中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成为工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信息中心、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等,以往城市功能单一的状况彻底得到了改变。

第三,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真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城市集约化的经济活动和先进的生产手段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工业生产、商业贸易活动创造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这样,整个社会的财富不是分散在农村,而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而城市是工业基地;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城市是商品经济的连接点和中心;在政治上,城市实行自治,进入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时代。

第四,城市公用设施得到了普遍发展。蒸汽机的应用,出现了机动交通工具以及为它们服务的线路、车站、码头等,城市给排水、供电供热以及邮政通信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观。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地下铁路的修建。1863年,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90年,伦敦电气化地铁形成网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有12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逐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①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为企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

第五,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关系对立。由于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文明成为农村人口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城市替代农村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主体,而农村逐渐变为了城市粮食、工业原料的单纯供应者,并依附于城市的发展。城市设施不断改善,使农村相形见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与城市的这种不平等关系愈演愈烈,最终如《**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②并导致城乡关系的对立。

第六,“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城市病”的产生既与工业生产本身有关,也与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张有关。工业生产在城市的集中,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又导致交通拥挤和居住条件恶化。

4.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有两种含义。①就城市发展的阶段而言,现代城市是指从20世纪初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普遍城市化时期的城市,简言之是进入“城市世纪”的城市。就城市本身的功能、作用、设施、运转等而言,现代城市通常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是具有高经济效率、高管理水平、高质量环境的城市。

现代城市发展有以下特点:

第一,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城市职能从综合性到专业性,出现了大批的科学城、大学城、旅游城等;城市规模从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到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城市分布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小城镇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城市类型从单一城市发展到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有些城市连绵带已跨越了国界,形成了国际城市体系。超级城市、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几乎控制了各国的经济命脉,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往往起到十分重大乃至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

第二,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1950年,世界上只有28.4%的人住在城市里。到1980年,全球已有41.3%的人脱离了农村。到了1990年,世界上有50%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发达国家更是有70% ~90%的人口在城市中生活。②这充分表明,城市已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区域。

第三,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工业生产中心转换为第三产业中心。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已使工业在城市中处于次要地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中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0%,有的甚至超过了70%,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比例更高。1993年,香港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其生产总值的81.8%。1987年,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只有10%在制造业就业,其余的90%均在第三产业供职。①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城市从物质和文化上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示范。农村的生产条件、技术手段、交通状况、生活服务设施等,都直追城市,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城乡逐步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